•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一節 能力觀的內涵

中學生對於能力的定義究竟為何,以下將綜合(1)中學生直接描述的能力 定義,(2)他們選擇有能力的同儕代表人物時所根據的原因,(3)當他認定自己 是否有能力時所依據的理由,以及(4)他們揣度自己在同儕心目中是否是個有 能力的人時所植基的判準,試圖從這四種角度,整理中學生心目中所認定的能力 呈現何種內涵、樣貌以及各種特性。

壹、能力觀的內涵

本部分將採用第一種角度,即直接詢問中學生在他們心目中「能力」所指的 意義是什麼,企圖從比較直接的角度發掘中學生對於能力的定義。但因為這樣的 問題對於他們而言相對比較抽象的緣故,為了讓他們有比較長的思索時間並沉澱 思緒,研究者請他們採用寫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於能力的看法,以下呈現他們的 回答,佐以中學生如何選出班級內有能力的同儕,和如何認定在自己以及同儕心 目中自己究竟是否是個有能力的人時,他們下這些判斷的理由,透過這四種角度 的相互照應,整理中學生對於能力的定義以及內涵如下。

一、能力就是「每個人都有的潛力,但要能發揮出來」

(一)中學生直接描述的能力定義

中學生對於能力的想法,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能力,然而有的人能表 現得特別突出,吸引眾人的目光成為矚目的焦點,但是也有的人表現得普普通通 而默默無聞,這其中影響一個人能被視為有能力的關鍵所在,中學生認為是個人

有沒有好好發揮自己的潛力,他們相信能力是普遍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乃是一 種潛力,但是能不能發揮出來就看有沒有去做、去努力,然後實踐於外,否則潛 力終究只是潛藏在個人身上的某種尚未展現出來的力量而已,稱不上能力,真正 的能力是要能表現出來的,而這個表現的過程則需要透過一些努力方能達成。

穎穎:能力包含很多,而這些綜合性的能力會構成一個人一樣,所以每一種 能力每個人或多或少幾乎都有,只不過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並不是每個人 都會,也不是每個都願意去發揮,有的人發揮的很好,但有些人就沒有發揮,

或許是因為努力的程度不同吧。(20100913 穎穎問卷)

涓涓:現在我覺得能力只是一種代名詞,不覺得只有特定的人才有能力,只 要肯做,每個人都嘛很有能力,重點在於要不要去做而已。像那個阿國每次 國文課文要背的都不背,考出來都很爛,但是只要老師在他旁邊盯著他念,

他都很快就能背完,他可以做到,但都不去背,大概是懶吧,不然他其實滿 聰明的,所以能力就真的是看有沒有去做。(20100915 涓涓問卷)

小維:有能力不代表「be interested in」,單有興趣卻不擅長不算是能力,

有能力也不完全代表「be good at」,只有天分卻從來不去做的人也不算,

比如說方仲永。所謂有能力的是「to do and do very well」,有天分就要 針對它行動,才叫真正的能力。(20101101 小維問卷)

於此中學生對於能力的概念提出了另外一種角度的思考,呈現出了「潛力」

的概念,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是有能力的,皆是有潛力的人,但是在班級情境之中 他們也觀察到每個人所呈現出來的能力狀況,卻是有高低層次上的差異,而造成 這些差異的原因,透過他們實際的觀察,認為是每個人發揮出來的潛力有所差 異,有的人很認真很努力,將潛力發揮地淋漓盡致,而讓人感知到他是有能力的 人,但有些人則不然,徒有很棒的潛力卻沒有展現,因此能不能將潛力發揮出來,

在中學生的眼中是一項相當重要的能力。

(二)據此認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時的狀況

中學生對於能力同樣有著「每個人都有的潛力,但要能發揮出來」的想法,

因此肯定自己的能力。

研:你覺得你是個有能力的人嗎?

穎穎:我覺得我是耶 研:為什麼呢?

穎穎: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能力吧,只是看有沒有用而已,不過能力大多數 都是有用的吧。

研:那你覺得例如有那些啊?

穎穎:例如學習能力、寫字能力、領導能力、轉筆的能力,每個人都有能 力啦,看多不多而已,所以我覺得……我應該是個有能力的人吧。(20100913 穎穎訪)

研:你覺得你是不是個有能力的人呢?

阿誠:是吧,因為每個人天生就具備了很多能力,我也不例外吧。

研:為什麼會覺得每個人天生具備很多能力呀?

阿誠:國文有教過那個「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只要找到目標,有個方 向,每個人就會發揮出他的能力吧。(20101103 阿誠訪)

「天生我才必有用」也是中學生所抱持的想法,因為相信這種「一枝草,一 點露」的思維,讓他們認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擁有某種能力,只要讓他們找到目 標,便能夠有著力點,讓他們的能力可以展現出來,這樣便是位有能力的人。他 們對於能力的觀點抱持著多元的想法,認為能力有很多種,並非僅侷限於一元化 的解釋,因此他們對於自己是否是個有能力的人,抱持著肯定的想法。

二、能力就是「把事情做好」

(一)中學生直接描述的能力定義

在班級的情境之中,除了最常見的課業任務外,還有很多工作任務需要完 成,這些工作多數由老師指派,也有可能是由學校所規定,進行工作的同學人數 可能從一個人到組成小組進行,甚至是全班性的工作,而中學生個人能不能確實 完成任務,需不需要依賴他人,是否讓人可以放心地把事情交給他處理,相信他

會負責任把事情做好,並在事情完成之後受到老師以及同儕的肯定甚至讚賞,這 便是中學生所謂的「把事情做好」的意義,也是他們認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指標 之一。中學生所指的「事情」其內涵很廣,富含著班級的情境性,包括收通知單 的回條、完成班級幹部應盡的責任、做好小老師分內的工作、將各自的掃地區域 清掃乾淨等,都是中學生生活情境之中的「事情」。

小元:我認為有能力指的就是能夠把自己所能做好的事完成,因為並不是每 個人都可以達到最高標準,把事情做到最好,能完成一件事就是一種能力的 表現 (20101006 小元問卷)

薇薇:我覺得每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我覺得如果能 把某件事,某物完完整整的做好,完成它就是有能力的象徵。例如:茹茹和 穎穎可以完成班上的母語俗諺海報,孟孟成功的當了一學期的班長都算是。

(20101015 薇薇問卷)

小瑞:我覺得有能力的人就是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遇到事情可以自己處理 的人,不會一直麻煩別人,甚至一直「出包」,害同學甚至老師還得幫你處 理。(20101020 小瑞問卷)

由此可知在中學生的眼中,能不能把一件事情或一項任務很完整地透過自己 的能力來完成,並不會麻煩別人,是呈現有能力與否的重要依據。或許這也是因 為中學生想要表現自己已經長大,希望透過獨立完成事情來宣示自己已經漸漸成 熟了,有能力處理很多事情,而把事情做好正是有能力的一種象徵。

(二)據此選擇有能力的同儕代表人物的狀況

中學生對於能力抱持特定的想法,依此與他所生活的班級情境進行互動,當 他們要選出他們心目之中,誰是班級裡最有能力的同學時,他們會透過平時同儕 之間的互動,以及自己對於能力的觀點和想法,形成判斷的依據並依此評斷他們 認為最有能力的同學。因此,當他們說明為何認為某位同學在他們心目是很有能 力時,他們回答的理由便展現出中學生能力觀的內涵及樣貌。

在蝴蝶班中,男生被視為最有能力的是阿誠和小佐二位同學,而在女生部分

則是孟孟和蒨蒨。從中可以發現,同儕平素互動的過程中,都在有意無意之間觀 察彼此,並以各種不同的面向評價同儕的表現,而後據此形成同儕之間誰比較有 能力的想法。這也反映中學生在評價他人是否有能力時所依據的判準,也同時呈 現他們能力觀的內涵。

經過整理之後,發現中學生在選擇這四位同學時,共通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都 有「把事情做好」的特徵。

研:假如要選出班上同學有能力的代表,男生你會選誰呢?

阿文:阿誠吧。

研:為什麼?

阿文:他好像對很多事情都很在行,老師交代的事情都能順利完成。

研:例如什麼事呢?

阿文:他之前當班長的時候,老師叫他向班上宣布一些事情,他都做得滿 好的,老師好像都不用擔心他,而且叫他幫助班上一些有的沒有的事也都 很願意去做。(20101103 阿文訪)

研:你覺得班上哪個男生在你心目中很有能力?

彤彤:我覺得是小佐。

研:為什麼呢?

彤彤:他很吵,講話也很大聲,可是我覺得他滿有能力的,班上有事情他 都常常主動跳出來說他要做,也做得不錯。

研:像哪些事?

彤彤:平常收回條,幫老師一些拿東西、搬東西,還是後面資源回收都用 得很整齊。

研:你平常觀察的很清楚哦。

彤彤:因為他嗓門大啦,所以常常會聽到他在講這些事,哈

(20101029 彤彤訪)

研:班上的女生你覺得有能力的代表人物是誰?

小翰:一定是蒨蒨的啊。

研:為什麼一定是她?

小翰:因為她做國文小老師做得很好啊。

研:你怎麼知道人家做得很好?

小翰:登記考試分數,安排國文考試,收國文作業,交代國文功課,都做 得很負責,老師都沒有在提醒她的,老師一說,她就快做完了,常常被老

小翰:登記考試分數,安排國文考試,收國文作業,交代國文功課,都做 得很負責,老師都沒有在提醒她的,老師一說,她就快做完了,常常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