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能力觀的意涵與理論

壹、能力觀的意涵

一、能力意義的界定

「能力」(ability/competence)一詞常被視為日常生活中通行的用語,廣 泛地運用在各種狀況,例如閱讀能力、數位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等,而在 許多教育領域中則常見到能力測驗、能力分班或分組,或是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十 大基本能力與能力指標等,然而針對「能力」概念的本質或意義進行分析及詮釋 的論述卻很少見,使得能力一詞呈現一種眾人皆在使用,但其本質意義卻又模糊 不清的狀況。

有關能力概念的解釋依據詮釋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此狀況可由概覽辭典 與百科全書對於能力(ability)的定義一窺端倪。

《哲學辭典》中,能力的意義是「事物成為某物、動作或反應的潛能」,指 出人的能力可能是先天的潛能或是透過後天訓練獲得的(段德智、尹大貽、金常 政,1999:54)。

《心理學名詞辭典》中,定義能力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通常指「完 成某種活動的本領」,個體面對需要完成的活動方式有所不同,所需要的心理特 徵在個體身上的發展成熟度與結合方式也不同,故能力有個體上的差異(袁之 琦、游恆山,1990)。

《心理學辭典》中,能力則是指「使個體在某個限定時刻完成某種特定工作 的特質、力量、勝任性、才能、精通度、聰明、天資等」指一個人現在能夠完成 這個作業,並不需要進一步的訓練,意即一個人表現的潛力(李伯黍等,2002)。

《教育大辭書》中,能力被解釋為「個人用來有效因應特定環境及情境的知 識和技能」,通常心理學中以外顯的行為表現作為評量能力的依據,能力在實際 行為的有效表現,通稱成就(國立編譯館,2001:124)。

《教育百科辭典》對能力的解釋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 個性心理特徵」,並且能力可分為一般能力與特殊活動能力,彼此間是有機聯繫、

相互促進的(顏慶祥、湯維玲,1994:362)。

由上述對於能力的各種定義可以發現,除了哲學說法認為能力可能是天生的 或是透過後天的訓練發展而來的,其餘多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指出能力是一種 與生俱來、穩定不變的心理特徵,甚至不需要透過後天的訓練,是一個人表現的 潛力,並且強調能力在個體之間有所差異。

而在討論能力概念時,亦常提起「智力」(intelligence)一詞。智力又稱智 能,通常稱智慧,指人認知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屬於一 般能力的範疇,先天遺傳為智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後天環境教育和個人的 努力則可對智力產生影響,多數學者將智力看成各種認識能力的綜合(顏慶祥、

湯維玲,1994:506-507)。總括心理學家對於智力的不同解釋,大致上可歸結 出共同的特徵,認為智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兩大因素 交互作用的綜合表現,主要包含抽象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兩種能力(國立編譯 館,2001:959-960)。由此可知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智力發展被先天遺傳因素所 限制,雖可由後天環境加以發展,但仍有所侷限,藉此強調智力是先天固定不變 的單一能力。

在教育現場中早期採用的能力分班或是現今的能力分組,便是以學生的智力 測驗成績或學業成績作為編班的依據,分配學生到不同的班級或組別。個人的智 力便透過智力測驗的分數來代表(李素卿,1999),衡量個人能力與程度被視為 具有客觀的標準。然而智力測驗的內容與模式,卻往往運用紙筆測驗的形式,且 內容與學科知識高度相關,這暗示了在能力分班或能力分組的想法下,智力是影 響課業成就高低的關鍵,而課業成就等同於能力,能力於此被化約為智力與學業 成就,而智力更被簡化為與學業成就高度相關的認知能力。同樣的狀況亦出現在 目前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駱賢穎與王延煌(2003)便指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 強調的「十大基本能力」,也難以跳脫能力意識型態的限制,基本能力依舊被窄 化為可透過補習訓練而成的考試能力。

此外許多與能力相關的研究,在解讀能力的概念時多偏重於能力在特定層面

的應用情形,如數理能力、閱讀能力、創造能力、理解能力、批判能力等相關研 究(石兆蓮,2001;林雅慧,2000;邱達興,2001;黃怡文,2002;葉淑美,2001)。

這些研究多將能力定位為一精確、可測量且具有穩定的特性,並且認為能力是一 種心理特徵或個人的特質,依照這個概念,不同的個體其能力有所差異是個人的 本質,但卻忽略了相關的成長背景與環境脈絡,而這些也都可能是影響能力發展 的重要因素。另外多數的發展理論也忽略了個人所處環境的不同、而認為能力會 有差異是由於發展上的變化,不同的個體理所當然會有能力上的差異,多從年齡 或成熟度不同的角度進行解釋,而不需要瞭解其所處之環境脈絡,然而當面對某 些與能力相關的研究,其研究結果無法以年齡或成熟度來解讀時,上述的發展理 論便無法提供解釋(Rosenholtz & Simpson,1984)。

綜合上面研究可以發現,過去採用心理學角度對「能力」的意義進行詮釋,

主要呈現「個人智力的高低決定了能力的優劣」以及「能力的高低是個人的心理 特徵或本質的差異」兩種主要的概念,然而這卻將能力的內涵窄化為智力,並且 忽略了成長背景及環境脈絡對於個人能力發展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採用社會學 觀點對於能力概念進行重新的探究,從社會建構的角度出發,重視個體之間的互 動關係,納入文化脈絡為背景,瞭解所建構出來的能力意義,並從中探究影響個 人能力觀形塑的各種可能因素,藉此改善過往的缺失,期待對於能力觀的研究結 果能夠更加全面及貼近真實。因此,本研究對於能力的定義,乃參考上述教育大 辭書對於能力的解釋,「能力」(ability)意指「人在各種情境中,當遭遇問題或 是需要適應環境時,所使用的知識、技能及其他相關的特質」;「能力觀」

(perception of ability)則是指「個人對於上述能力概念的認知及觀點,換言之,

便是對於能力的看法與信念。」

二、能力觀與自我概念

本部分從自我概念的角度出發,探討能力觀與自我概念的關聯,主要分為二 部分討論:第一,能力觀是青少年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一環;第二,自我 概念的形成過程

(一)能力觀是青少年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一環

社會心理學家 Cooley(1902)對於自我概念的詮釋,提出「鏡中自我」

(Looking-glass Self)的理念,認為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來自於他人的評價,即自

我概念是透過與他人互動,在此過程中,想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再從他人 角度出發,思考他人對此形象的可能看法,漸漸形成自我概念。換言之,自我的 形成取決於社會互動與他人評定而產生的自我知覺,也就是個體透過他人對自己 的判斷來評判自己,透過他人的認可來認可自己的行為,因此必須透過外在的媒 介來看到自己,也就是將他人的反應當成鏡子,透過想像別人的看待而獲得自我 概念(李淑娥譯,1998)。詳言之,具有三個階段(陳昌文等,2004):

1.感覺階段:我們所想像的我們在別人面前的形象,及給別人的感覺是怎樣。

2.解釋階段:我們所想像的別人對我們這種形象的評價,即我們想像中別人 對自己的判斷。

3.自我反應階段:根據上述想像的感覺和判斷而產生某種自我感覺,如驕傲 或羞恥。

因此,「鏡中之我」的概念強調個人成長的社會環境以及人際互動的經驗能 夠深遠影響自我概念的形成。

另一名社會心理學家 Mead(1934)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與環境互動而後逐 漸形成的。個人在各種環境下,透過環境中他人對自己的種種反應和態度,進而 對自己有所知覺,逐漸形成個人在該環境下的自我概念。他認為人們在與他人互 動的過程中,將自己視為一個被評價的客體來獲得自我意象(self-image),在 自我意象逐步定型漸趨穩定時,個體便可將自己確定為某一類客體的自我概念

(self-conception),而受此種自我概念的支配,個體的行為就有了一致性,因 人們確定自己是某種人後便會產生一系列的穩定因素,使其行為與態度前後連貫

(Turner,1992,引自劉千嘉,2002)。亦即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 學習與累積經驗的結果,透過與他人各種關係的社會互動中,漸進形塑出一組包 括個體心理、生理、道德、人格、社會等層面所組成的心理結構(莊懷義等,2000)。

張春興(1996)將自我概念解釋為個人主體自我對客體自我的看法,主體自 我指個人肉體精神存在的實體,客體自我指個人所覺知的自己,兩者合成自我。

而對於學生的自我概念則解釋為學生在成長及學校生活經驗中,對於自己身心特 徵、學業成就以及社會人際關係等各方面所持的綜合性知覺與自我評價。在這些 對於自己多方面的知覺的總合與自我評價中,尚包含著認知、情感、意志三種心 理成分。依據此種看法,可推知學生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知道自己的優點與缺 點、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表現如何、知道自己擅長什麼、知道自己的好惡等,

以下用結構圖的方式,將學生自我概念的內涵表示如圖 2-1

從此結構圖可以發現,學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實與其各種外在行為及表現有 關,包含了與學業成就相關的各種學業類型的成就,以及與學業成就無相關的,

從此結構圖可以發現,學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實與其各種外在行為及表現有 關,包含了與學業成就相關的各種學業類型的成就,以及與學業成就無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