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六節 研究歷程的反思

幾年前與中聖里的綠窗簾、都市農園的偶遇,使我對這個社區產生好奇,進 而決定放棄以工作相關的領域作為論文主題,改以這個陌生的社區做為論文研究 的主題與研究場域。期間當然掙扎過,工作相關的領域,不論自己的經驗、相關 人事物等研究資源相對豐富,進行起來一定比較省時省力得心應手。幾經思量,

不同的領域更能產生不同的學習,發揮冒險精神自我挑戰吧!

經搜尋文獻發現中聖里的綠窗簾、都市農園肇始於 2007 年行政院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畫團隊進行的都市社區生態綠化之永續社區營造計畫,嗅到濃厚的學術 氣息,如獲至寶,認為這就是我研究的重心。不停的尋找相關的文獻檔案,也認 定當時參與該計畫的居民就是我要訪談研究的對象。對這個社區接觸越多,越肯 定它值得我研究。與該里里長非正式訪談後,充分感染她對社區的熱情與使命 感,對社區大小事物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但她不太提前述之計畫,即使我特別 提問,她也輕描淡寫帶過。拿到她推薦的訪談名單及推薦的理由後,發現其中沒 有人參與當年國科會那項三年計畫,沒有人參與當時的培力課程,沒有人參與菜 園初始的開墾。研究者心中有些失落與擔心,甚至覺得可惜,本以為專題研究計 畫與論文的研究間有著最短的距離,專題研究計畫發展的社區營造充滿學問,居 民參加過培力課程理應產生學習。至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國許多地方都有,

中聖里也有,應該不足為奇吧!現在回想研究之初,思考著實不夠深入,中聖里 社區營造向來有口皆碑,即使大家都辦關懷據點,中聖里也會營造出獨具特色的 關懷據點。

完成首次訪談後,發現自己經歷了一段學習歷程,充分體會學者們的觀點:

訪談者所問的問題,可以激發反思歷程,在這段歷程中,受訪者所述之主題的意 義與訪談前不再相同。因此,對受訪者或訪談者而言,訪談皆可以是一段學習的 歷程(陳育含,2010;姚美華、胡幼慧,2010;潘淑滿,2003)。第一位受訪者一

直樂在參與社區諸多事務,特別是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各項服務。家人也從未 反對,只是當她分享服務點點滴滴時,兒子們總會虧她是打雜的工友,這些事誰 都可以做。透過訪談,她回想並統整多年的經驗,發現她了解據點每位長輩的個 性與喜好,於是長輩間發生小衝突時,可以用皆大歡喜的方式圓滿解決,甚至事 先預防,這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有時突然來個新志工,連長輩的名字都不知 道。她也發現原來個性靦腆內向的自己,可以站在眾人面前當老師。原來這些年 的社區參與,不是打雜的工友,她學習如何學習、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開 發自己的潛能。

猶記得指導教授德永老師曾提醒我訪談大綱只是訪談的草稿依據,還是要依 據現況進行補充或調整。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幾次發現受訪者主動分享的內容比 自己擬定的題目更有意義、更貼近研究旨趣,的確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或補充訪談 問題。完成一次訪談後,立即進行謄寫逐字稿,每一次反覆聽錄音檔謄寫逐字稿 時,也會不斷地修正自己下次的訪談問題。

與里長談到現階段志工中,似乎沒有十幾年前參與國科會計畫的志工。里長 說明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陪伴者,不同階段在這個社區奉獻付出,但隨著社會、

經濟…種種的變化,有些人回到職場、有些人轉換跑道,但是對每一階段的人都 心懷感恩。包括中聖里停用部落格,改以臉書互動,也許哪天又變成其它什麼,

都好。每一個世代有每一個世代的東西,我們只是在運用世代的方便性,還是真 實生活是在我們自己生活裡。是啊!研究者多年來在不同機構培訓及運用志工上 千人,不也是在不同的階段因服務產生交會與共鳴,但在時空的變換中又成為彼 此生命中的過客。如何能強求一定找到最初的參與者去訪談?在臺灣,社區營造 不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但卻是一個隨著不同歷史階段與社會狀況而持續更新的參 與方法與過程 (李永展,2014c) 。當初願意接受培力課程者值得了解,之後才 加入並持續耕耘農園至今的居民亦值得研究。社區營造不同歷史階段過程中,每 一位用心參與者,都會經歷屬於自己的社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