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總體營造

壹、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

社區的現代涵義乃在於它是一種民主社會的生活方式,是介於國家社會和家 庭團體之間,而成為現代人追求生活環境品質的基礎單位(李永展,2014a)。文 建會(1998)的文化白皮書中指出社區是人們活動的舞台,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社 區情感的集聚與聯結人心的過程,是一種善良互動的循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進 程,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社區、更多的單位共同參與,讓社區總體營造成 為真正「全民的」、「總體的」、「永續的」工程。藉由社區文化、社區意識與生命 共同體等概念,形塑地方文化特色,達到社區環境、文化與產業的永續經營,其 主要目的在於激發社區居民的自覺,並自主的參與社區活動與計畫。

社區總體營造一詞雖是由文建會首先提出,在民間產生迴響之後,逐漸由特 定政策名稱轉變為一種觀念或作法,並非文建會所提出的計畫才是社區總體營造 計畫。只要是以住民參與為主軸所設計的改善生活環境的努力,能表現社區總體 營造的精神內涵,都可以算是社區總體營造(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

14)。

林會承(1996,引自李易駿,2012:23)指出作為一個概念或工作方法,「社 區總體營造」應包括「社區」、「總體」與「營造」三部分,以具有特定關係的人 群為中心,包括其整體思想與生活環境:意味著此項活動為全面性的,而非片面

性的;其所涵括的範圍大至社群全體,小至所有的個人,從自家的空間到社區的 生活環境,從社群文化最深層的本質、真義與價值觀,到形諸於外的種種現象;

內容包括有形的與無形的社會文化本質與現象。

張德永(2013:65)從社區居民的角度說明社區總體營造乃是要讓社區民眾對 所居住的環境擁有發言權,能夠選擇並營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而推動社區總 體營造的目的,就是希望激起社區民眾心中的愛鄉意識,並對自己居住的環境表 達關心和看法。此目的對都會型新興社區而言特別困難但分外重要,因為都會型 新興社區的居民大多來自其他地方,對於社區在地文化缺乏認同,因此在社區營 造過程中要特別激發居民對社區的情感、增加認同感、凝聚地方意識。曾旭正 (2007:14)就指出「社區營造」的首要任務便是「營造社區感」。在新興的都市 中,無數的陌生鄰里要靠社區營造來建立認同,讓居民成為彼此認識又對社區環 境熟悉的一群人,亦即在陌生鄰里中要讓「社區感」無中生有。如同賴昭志、何 青蓉(2009)所言,社區營造重點應在提升生活層次,使居民明白社區是自己的,

揚棄自己各自生活走向社區生活共有、共生與共享的生活圈。

「社區總體營造」能夠持續到現在,本身就證明了它不單純是一種政府政 策,實際上它是一種思想,一種做事的方法和理念。其思想、模式最核心的部分 是在於有關社區的各種公共事務,都應該由社區居民來共同參與和關心(文建 會,1999:92)。吳明烈(2009,28-30)論述社區總體營造有造景、造產、造人、

造文化等四大內涵:造景即是營造適宜社區民眾生活的環境,發展優質的生活環 境空間乃是社區總體營造的初步目標,造景提供了理想的造產、造人、造文化的 空間及環境,一個規劃得宜的社區生活空間,必然是充滿著學習機會與境教功 能;造產則是活化地方產業,包括產業的新造與改造;人是社區的主體,造人的 過程中,亦逐步提升了民眾造景、造產與造文化的能力,造人應成為有系統的終 身學習行動,培養具有反思能力與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者;造文化涵蓋良好的社 區學習文化、工作文化、休閒文化與人際文化,社區文化的塑造,係在人為的作 用下,所產生的改變,有賴於社區居民的群策群力,共同為實現美好的願景而努

力。上述四造之中,尤以造人至為重要,係社區總體營造的核心目標,倘若能落 實造人的工作,必能有助於造景、造產與造文化的推動,促使社區得以持續向上 發展。

社區總體營造有哪些可以切入關切的議題呢?陳其南(1998)認為縣市層級的 實務工作者至少可以從以下幾項切入(引自張德永,2013:65-66):

1.生活問題的解決。

2.社區環境景觀的改造。

3.社區生活空間的創造。

4.古蹟、建築、聚落與生活空間的保存。

5.地方文史、人物、傳說、典故之整理呈現。

6.民俗廟會祭典與地方生活文化的展現。

7.社區藝文聯誼活動辦理。

8.社區終身學習活動。

9.增進地方健康福祉的合作事業。

10.地方特有產業之開發與文化內涵的提升。

11.生活商店街之營造。

12.社區形象與識別系統之創造 。 13.地區文化旅遊品質之精進

貳、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

「社區總體營造」成為施政方針,目標在喚起「社區共同體」意識,透過社 區的自主能力,共同經營「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文化事業發展」、「地方 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運作」、「整體文化空間及重要公共建設的總合」,及其他相 關文化活動等(黃煌雄,2001: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4)在《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中陳述「社

區總體營造」的目的不只在營造實質環境,最重要的是建立社區共同成員對社區 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及提升美學層次;社區總體營造不只在營造一個社區,實 際上是在營造一個新社會,營造一個新文化,營造一個新的「人」。換句話說,「社 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其實就是在「造人」。也只有透過文化的手段,重新 營造一個社區社會和社區人,以實質環境的改善作為短期目標的「社區總體營造」

才有可能成功(陳其南,1995b:23)。

社區營造的目的如同家庭營造一般,是想讓家庭或社區發揮更多的功能。所 以社區的功能除了個人的需求外,也要能夠維護社區內家庭、團體,家庭與團體,

團體與團體間的和諧,甚至不只滿足自己社區的需求,還要協助其他社區獲得需 求(林振春,2000:21-22)。

越來越多國內外社區發展的學者紛紛倡導主張,不論是社區發展或社區營 造,其最終目的都在追求社區的自主運作、社區的增權展能(empowerment)。社 區營造的歷程,是希望居民能從陌生冷漠轉變為關懷並投入社區,社區組織能自 主運作以從事社區改造,並塑造社區的文化特色 (蔡秀美,2004)。

參、社區總體營造的特色

張德永(1996:204-205)認為社區營造的特色有:(一)社區總體營造是一 種文化再造的理念:社區居民在精緻及本土的藝術活動參與中,得到一種文化的 洗禮,產生一種創造文化的意識,對文化有全新的體認。(二)社區總體營造是 一種社區自覺的過程:社區居民透過社區組織的整合,動員社區的人力、物力與 財力,在活動方案中體認解決問題的途徑,更進一步提升社區的自主意識。(三) 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社區學習的方案:社區文化活動常和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結合 的文化實體,社區居民在社區領導者的引領下,接收訊息與模仿,得到一種經驗 的再造與重組。(四)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全員的社區運動:社區營造與過去的 社區發展工作不同,它強調文化的自覺與整體的動員,是需要社區中各年齡、各

階層組成份子自發合作的運動。

陳忠偉、林詩敏(2006:442-443)歸納陳其南(1997)、陳錦煌(1996)的看法及 監察院的社區總體營造報告書的資料而指出社區總體營造的特色為:(一)思想模 式的改變:代表社區事務由中央主導轉為地方主導、由官方的規範轉為居民的自 律、由政府資源供給者出發轉為由居民生活者出發的立場。(二)呈現社區總體 性:透過社區各種資源及實際的生活課題為主軸,集合社區各種人才呈現社區的 總體性。(三)多元進階的發展模式:社區總體營造的社區發展型態可以分為基礎 型、進階型及永續型。第一種基礎型:大致上是最基本的工作,所需要的組織型 態最簡化,是屬於基本生活的層面。其中又細分為福利救濟型、環保清潔型、安 全保險型。第二種進階型:進入到社區精神層面的營造工作,組織的運作更複雜 化。包括:學習成長型、智慧道德型,社區已具有自律的共識,對於社區的事務 大家都能進行溝通、集思廣益,社區的運作進入常態化。第三種永續型:社區的 發展已經健全地運作,持續地學習成長中,社區組織的運作及幹部的選舉進入常 態化,目標在求社區的永續進步及發展,由此可知社區的發展是多元且進階的。

(四)打造社區特色:在現今社會環境中,因時代與科技的發展所致,已經很難找 到社區的特色,如道路的開闊與拓寬,使得社區聚落脫離了農村風貌,也喪失了 先前的社區功能。因此社區總體營造正可以營造社區特色,結合社區民眾的參與 找回失落的文化。

肆、都市型社區營造的願景

都市型社區是一個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人口密集,交通發達,具有產 業高度分工的特性,周邊高度發展的次級腹地環境,而人際關係則呈現疏離,居 民異質性高,共同意識凝聚不易,社區組織總類多,分化程度高(劉巧玲,2011:

6)。李永展(2014a:81-82)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發展乃至於資訊社會時代的來臨,

社區和小社會群體的關係越來越淡薄,對都市居民而言,對物質需要與社會需求

的滿足可透過市場機制或公共服務,而不需藉由群體實現。換言之,如果都市機 能已足以處理大部分個人的需求問題時,為何還需要社區營造?過去十幾年來社 區規劃或社區營造的焦點都放在以人為本,無視人與其他關係的匱乏。因此,都 市社區營造要促使居民思考的,不只是如何傳達意見與需求給決策者,而是以積

的滿足可透過市場機制或公共服務,而不需藉由群體實現。換言之,如果都市機 能已足以處理大部分個人的需求問題時,為何還需要社區營造?過去十幾年來社 區規劃或社區營造的焦點都放在以人為本,無視人與其他關係的匱乏。因此,都 市社區營造要促使居民思考的,不只是如何傳達意見與需求給決策者,而是以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