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第六章 研究歷程回顧

關於空間意象的研究已經接近尾聲了,對於以民族誌為取向的研究,田野研究者的立場與 觀點還想有特別的說明。在本章中我將藉由研究歷程的回顧,說明研究者與研究場域的相對立 場與關係,並討論研究者處理研究資料的歷程。

「幼兒園教師的教室空間意象」是本論文的研究題目,也是研究得以開展的前提與基本立 場,這個立場主張無論幼兒園教師是否理解何謂空間意象,這個意象必然會以某種形式存在於 教師的內在並影響教室空間,在此研究立場下,我展開相關文獻與研究的探討,希望建立本研 究的立論基礎,而我所探討的大多是環境心理學的相關論述,著重在空間元素與行為之間的關 係研究,在本研究結論中歸屬於感知意象的層面,立論基礎中對於建構空間意圖之論述較少著 墨,但在資料解析時,耗費許多篇幅探討教師如何建構空間,並發現影響教師建構的諸多要素,

這是在資料解析的過程中漸漸浮現出來的概念。回顧研究的歷程,這是一個不斷來回辯證的過 程,讓研究觀點在文獻論述與資料解析中經過驗證與澄清,在此過程中,研究者對於資料選擇 與立場陳述有顯著的影響,因此,以下先剖析我在研究場域的身份與影響,再分別說明資料處 理與推論的歷程。

一、 田野研究者的身份與立場

在研究開始進行以前,我就已經是研究田野中的家長與管理者,於公於私,我都希望能藉 此研究對研究場域有所貢獻。於是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以此作為研究田野,而我的身份亦影響本 研究的各個層面,從產生研究動機到形成問題意識以及資料採集,管理者的角色讓我能夠輕易 取得內部的資料,也讓我能不斷的重回現場觀察,但是對於要如何處理、描述與詮釋所採集的 資料,在過程中有許多層面的考慮與掙扎,尤其是當我發現所採集的資料可能呈現研究場域的 缺失或不足時,管理者的身份讓我思考是否要隱藏此資料;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研究成果對 於現場教師有實質的助益,隱藏資料的真實性或許是保護場域與教師的方式,但也可能造成研 究流於表面或是脫離實際脈絡,而充分的揭露與描述可能是幫助研究場域教師自我突破的途徑,

在此同時,我也須隨時留意自己是否過度解讀或詮釋資料,造成個人觀點凌駕於資料之上。這 些在研究過程中的顧慮與考量,促使在整個過程中提醒自己需要不斷轉換視角與心態,在尊重

DOI:10.6814/NCCU201901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個人隱私與學術倫理的規範下,充分而客觀的揭露與描述相關資料,跳脫管理者與家長的觀點,

盡可能以研究者的角度詳實描繪研究場域。

二、 研究資料的處理

「幼兒園教師的教室空間意象」是無法直接觀察與描述的研究對象,在研究中我透過空間 行為觀察以及教師訪談資料,將空間中的影像與聲音紀錄下來,再將這些紀錄文字化,試圖抓 取行為與言談背後那無法直觀的「意象」。在採集的資料中,錄影資料與敘述訪談資料花費最 多時間處理,由於錄影影像資料呈現的向度很廣,甚至可以依此進行特定幼兒的個案討論,其 中也包含許多較為隱私的畫面,為保護研究場域中的幼兒與教師,決定呈現書面的文字記錄,

只摘要與研究題目相關的訊息,而不使用影像資料作為附件。觀察錄影資料的過程中,幼兒的 空間活動行為給我許多省思,由於幼兒的語言能力有限,敘說語料較缺乏結構與脈絡,但幼兒 的行為與身體姿態是具體可描述的,這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領域;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透過 敘述訪談所採集的教師的生命史,該資料解析的過程藉由訪談語料分段與詮釋,試圖將敘說語 料意義化與概念化,進而提出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論述,如空間偏好、意象經驗與內在圖像等等,

由於其中有我的選擇與詮釋觀點,因此當敘述訪談的解析完成之後,我將描繪與詮釋的文本寄 給受訪教師,說明描述的方式與詮釋的觀點,得到兩位老師的認可時,表示資料詮釋與呈現並 未背離受訪者的本意,對我不無鼓舞。

三、 研究資料的推論

研究資料由具體可記錄的現象推論到抽象的概念,歷經資料採集、文字化、描述、分類與 詮釋的過程,推論過程除了參照研究方法與步驟之外,也帶有我的經驗與判斷,特別是關於教 師意象與意圖的推論,其中可能參雜我對於該教師既有的經驗與印象,進而影響資料推論的描 述方式。文字化的過程即是資料推論的開始,雖然逐字稿盡可能還原受訪時的語料,但仍無法 完整記錄訪談時的互動方式與眼神表情,雖然藉由逐字稿中所使用的詞彙或可分析訪談情境,

但此面向的解析多與研究主題無關,不會在資料解析的過程中特別描述,因此不容易呈現研究 者與受訪者的關係,另外由於採集語料經常是冗長且龐雜,研究者需要選擇、摘要並整合語料,

以形成符合研究旨趣的論述,因此從語料的選取、分類並形成論述的過程,必然混雜研究者之 主觀感受與意圖,因此在語料分析中特別需要藉由充分、具體語料支持研究推論。

DOI:10.6814/NCCU201901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建雅、陳學志 ( 2009 )。腦科學為基礎的課程與教學。教育實踐與研究,第22 卷第1 期,

139-168。

王志宏( 2009 )。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

1-24。

王應棠( 2009 )。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第55期,25-42。

宋灝( 2009 )。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 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83-122。

危正芬( 譯 )( 2016 )。環境心理學( 原作者:Frank T. McAndrew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

李慧芳( 譯 ) ( 2017 )。色彩有個性:人智學色彩經驗方法學的獻禮(上冊) ( 原作者:Elisabeth Wagner-koch & Gerard Wagner )。台中市:穀雨印務社。

林徐達 ( 2011 )。論地方知識的所有權與研究職權:從詮釋人類學的觀點省思 Lahuy 的「論 文返鄉口試」。臺灣人類學刊 9(1):147-185。

芮虎、李澤武、廖玉儀 ( 譯 )( 2014 )。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 第1版 )( 原作者:

Steiner, R. )。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原著出版年:1992 )

周怡伶、段慧瑩 ( 2009 )。許幼兒一個美好的環境:幼兒園中介空間初探。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3,75-90。

周淑惠 ( 1997 )。幼兒教師之教學信念與行為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NSC84-2411-H134-005。

幸曼玲、周于佩 ( 2017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實踐──一位輔導訪視人員的觀察。教科 書研究。第十卷 第三期( 2017年12月 ),101-131。

吳心楷、宋曜廷、簡馨瑩( 2010 )。錄影分析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五十 五卷第四期,1-37。

吳平平( 譯 ) ( 2012 )。心靈的色彩:華德福學校的繪畫課( 原作者:Dick Bruin & Attie Lichthart )。北京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吳樎椒、張宇樑 ( 2008 )。當「神經科學」遇上「幼兒教育」─省思與重現幼兒教育課程與教 學之理路。幼兒教保研究期刊2008 創刊號,49-66。

DOI:10.6814/NCCU201901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倪鳴香( 2003 )。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第50輯第4期,

17-44。

倪鳴香( 2004 )。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期,26-31。

洪貴真( 譯 ) ( 2003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原作者:Vimala Pillari )。臺北市:洪葉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

胡家璇( 譯 )( 2014 )。城市的意象( 原作者:Kevin Lynch )。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胡令珠( 譯 )( 2013 )。華德福幼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原作者:姜仁九、崔景 )。新北市:光 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少棠( 2013 )。大衛•哈維的新帝國主義「空間」研究( 博士論文 )。取自

http://etd.lib.nsysu.edu.tw/ETD-db/ETD-search-c/getfile?URN=etd-0310113-215831&filena me=etd-0310113-215831.pdf

高翠霞 ( 2011 )。環境與學習行為。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第117期,1-18。

陳淑琴 ( 2007 )。幼兒教師主題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007 年,21( 2 ),27-52。

陳信木( 2017 )。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期末報告( 編號:

NDC-DSD-105-007 )。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黃美瑛 ( 1995 )。意象:幼兒教師實際知識的運作之研究。屏東市:睿煜出版社。

黃淑貞 ( 2006 )。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感。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資料 來源:http://ed.arte.gov.tw/ch/Book/content_1.aspx?AE_SNID=1510

黃琬敦、倪鳴香 ( 2008 )。宗教經驗與職涯變遷歷程之探究:以一位幼教老師為例。應用心理 研究, 39,59-93。

黃彥文(2016)。發現課程與教學交互具現的「第三空間」:一種「身體圖式」取徑的美學探 究。載於亞太美感教育實驗工作室主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

曾淑賢、劉凱、陳淑芳 ( 譯 )( 2010 )。人類發展生態學( 原作者:Urie Bronfenbrenner )。臺 北市:心理出版社。

湯志民 ( 2004 )。幼兒學習環境設計( 第二版 )。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 ( 2006 )。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 第三版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盈堃 ( 譯 )( 2008 )。兒童的田野工作( 原作者:Robyn M.Holmes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 份有限公司。

DOI:10.6814/NCCU201901125

料來源: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2/52-47.htm。

英文部分

Anne Vernez Moudon ( 2000 ). Proof of Goodness: A Substantive Basis for New Urbanism. Places, Vol 13( 2 ):38-43.

Bruce D. Perry & Maia Szalavitz( 2017 ).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Hachette Book Group.

New York.

Carlo Pietzner ( 2004 ).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The Child( original:Karl König ). Floris Books, Edinburgh,UK.

Charles C. Bohl ( 2000 ). New Urbanism and the Cit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istressed Inner-City Neighborhoods. Housing Policy Debate. Vol11( 4 ):761-800.

Elisabeth V. Grunelius( 1996 ).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he Waldorf School Plan. Rudolf Steiner College Press. New York.

Gunther Hildebrand ( 1998 ). The Need for Rhythm Studies in Anthroposophic and Goethean Science. When Healing Becomes Educating. Vol1:89-102

DOI:10.6814/NCCU201901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Huberman, Michael ( 1989 ), The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teacher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Vol 91( 1 ), 31-57.

Harry, Collison ( 2009 ). Colour ( original:Rudolf Steiner ). Retrieved from

http://wn.rsarchive.org/Lectures/GA291/English/RSPC1935/Colour_index.html

Howard, S. ( 2005 ). The Beginnings of Our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Movement. Gateways:A Newsletter of the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49, 21-24.

Howard, S. ( 2006 ). The essentials of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Gateways:A Newsletter of the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51, 6-12.

Lisa, D. M& Virginia, M ( 2007 ). The Arts and Their Mission ( original:Rudolf Steiner ).

Retrieved from http://wn.rsarchive.org/Arts/GA76/English/AP1964/ArtMis_index.html Marilyn A. Read ( 1996 ). The Impact of Space and Color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Cooperative Behavior. ( Doctoral dissertation ) Retrieved from https://ir.library.oregonstate.edu/downloads/vd66w335b

Sampei Yamashita ( 2002 ).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in landscape:use of Photo-Projective Method to compare child and adult residents’perceptions of a Japanese river.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2 (2002) 3–17.

Terreni , L., & Pairman , A. ( 2001 ). I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third teacher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Retrieved from

http://spotidoc.com/doc/741536/if-the-environment-is-the-third-teacher-what-language-doe

DOI:10.6814/NCCU201901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附錄一、研究訪談同意書

首先感謝您願意參與本研究。我是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林尚頤,目前在 倪鳴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碩士論文研究,在此之前先向您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程序,在正式進 行訪談前,您可以詢問任何問題。

首先感謝您願意參與本研究。我是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林尚頤,目前在 倪鳴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碩士論文研究,在此之前先向您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程序,在正式進 行訪談前,您可以詢問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