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所在最多的兩個國家,當然旅居該兩國的人在人群背景、遷徙原因、年代等皆有差異

(詳細內容見第四章第四節)。筆者之所以研究移居海外的穆斯林群體,主要欲瞭解 他們再次遷徙的原因、歷程與發展現況,以及和在台穆斯林的互動關係等議題,將 1949 年之後穆斯林在台灣,乃至再移居至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的情況做出更完整地 呈現。

表 1-1 當前台灣穆斯林人口結構與人數估計 群體背景 人數估計值 回民(本地原生穆斯林) 7,500-10,000

泰緬雲南籍穆斯林 2,500 歸信穆斯林 500 外籍穆斯林 257,300

總計 270,300

表 1-2 外籍穆斯林人口結構與人數估計 外籍穆斯林人數

(按國籍與地區別) 人數估計值 印尼 255,000 南亞裔(含巴基斯坦、孟加

拉、印度) 500 中東地區(阿拉伯人) 300-500

土耳其 200-300 其他國家與地區 500-1,000

總計 257,300

(本兩表數據參考自中國回教協會會員名冊、內政部、勞動部、教育部等人口統計資 料,詳細數據參見於後續章節)

第二節 研究理論、設計與方法

DOI:10.6814/DIS.NCCU.ETHNOS.002.2018.A06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一)研究理論

多元的穆斯林群體如何在伊斯蘭的羽翼下共生;彼此之間的互動、交融,乃至族 群邊界(Ethnic boundary)的建立;外籍穆斯林遷台之後,經歷大環境與台灣本地穆 斯林社群雙重融入的過程,以及各個群體族群認同(Ethnic identity)之形塑與維繫等 問題意識,均鮮明地體現於當前台灣穆斯林社群中。因此針對該些現象,本研究主要 藉由學界對於「多元共生」、「離散」(Diaspora)、「族群認同」與「族群邊界」

等理論架構的探討,與台灣穆斯林社群多元共生的成因、實際現象、走勢,以及各穆 斯林群體之間的互動關係等充分對話,試圖建立理論與現象之關聯性,抑或針對兩者 的相悖性進行探究。27

學者們對於離散的定義,以及離散人群所呈現的態樣,存有不同的觀點。William Safran 指出歸類離散群體的數項特質,包括個人或祖先自一個特定的原居中心,分散 至兩個或以上的邊陲異地;保留關於原鄉的集體記憶、視野與傳統;不被移居地完全 接受,因此感到疏遠與隔離;認為祖先的家園是理想的家,在適當時機個人或後代終 將回歸該處;應共同致力於維持或恢復原鄉之安全和繁榮;持續與原鄉保持關係,並 以此建立民族共同意識與團結。28

傳統中對於離散族群的指涉,通常最早即溯源到猶太民族,以其經驗為代表,將 離散定位為將移動、遷徙與放逐、傷痛結合起來的概念,其中包含著一種恆常的失落 與對於家鄉的期盼。而除了猶太人為離散人群的典型,被送至美洲作為奴隸的非洲 人,以及亞美尼亞人,均是「受迫性放逐」如此定義下的傳統離散群體。而從離散的 定義、起因與過程,又可更進一步地發掘與分析不同面向的離散經驗類型,這樣的分 類在某種程度上可謂之「框架」;而從不同的學科角度,人們亦可從社會形式、意識 類型與文化生產模式來分析離散。

談到離散,自然免不了涉及「族群」、「國族」等群體化人群概念,離散人群與 國族就像族群中對於我群與他者的區分,彼此間建立著有形或無形的邊界。家鄉與異 國是離散所述及最基本的兩個地方,而我們在許多國家中,都興起著為離散者提供服 務的社團組織,讓他們將現居地(異國)與家鄉有所實質交流與聯繫。而提到家鄉與 異國的關係,最直接的就是「離家」與「返鄉」在各個行動者間的關係,以及思考國

27 各項學科理論與本研究主體的相互討論與應用,將散見於後續各章節中。

28Willam Safran,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In Diaspora,Volume1, Number 1, 1991, pp. 83-84.

DOI:10.6814/DIS.NCCU.ETHNOS.002.2018.A06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家中的立法與市場運作。而今日資訊傳播迅速,跨國遷徙更加容易,分處不同地區的 相同離散族群得以更緊密地聯繫與串聯,然而在國族國家的架構下,種族歧視、對國 家的效忠與歸屬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反殖民社會運動的興起,以及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離散族 群不僅是其族群的特殊文化身份,隨之衍生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也逐漸浮出檯 面。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今日許多的離散族群從遷徙者已成為定居者,表面上的 生活看似趨於穩定,但是在國族國家的制約與主流社會的邊緣化下,離散人群的政 治、經濟與文化流通特質,又將體現在族群自身發展,以及影響著整體社會脈動。簡 言之,離散指涉的是一種跨界、流動與移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考個體或群體的 歸屬與認同等主體經驗的衝擊,以及這種離散文化的產製;而離散文化的生產並非強 調倚賴單一國族建構,或是歸屬單一的土地、家鄉或國族的本質主義思考,而是有許 多種形式。29

Regina Lee 提出以三種意識的心理知覺作為區分離散群體背景―原鄉(家鄉)理 想主義、精品店式多元文化表現,以及轉型的離散族群∕認同。原鄉(家鄉)理想主 義意指人們希望回到過去,在心中投射出對原鄉的正面認同,並陷入理想化的歷史時 空。然而因為生理上不在家鄉,實際生活中又被所處社會所排擠,因此產生矛盾心 理。所謂全球化造成國家邊界的弱化,人們因為經濟因素而遷徙,換言之,全球化無 論在個人、社群、國家的任何表現與關係根本上均由經濟因素所決定,而這樣的範式 是以猶太人為例。

精品店式多元文化表現則說明,全球化最直接的影響,乃是多元文化意識的提 升,然而少數族群在社會中是否獲得平等的承認與對待,仍不盡然。種族與民族的差 異,在現代社會中仍是作為分類人群的方式,而因為國家內部出現具有異國風的他者 人群,因此政府(主體社會)便會制定特殊政策加以統治。而在多元文化的框架下,

少數離散群體常玩著多元文化的遊戲,在主體民族的控制下扮演其角色並獲取所需。

多元文化雖然講求平等,今日的社會又是全球化的時代,但人們所重視的還是商 業與經濟利益,處於少數的離散人群仍是被剝削的。但相對的,多元文化如同精品店 櫥窗中琳瑯滿目的商品,少數族群的族群性在社會中被商品化,因為文化異化與自我 族群化,提升他們的經濟利益,並維繫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而新一代的離散族群由

29 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 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國立編譯館與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2008,頁 13-45。

DOI:10.6814/DIS.NCCU.ETHNOS.002.2018.A06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於自我意識的提升,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在社會中展現自我,進而對抗主流社會思想以 闡述自身主體性,此種範例以唐人街為代表。

至於轉型的離散族群∕認同,又是另一種現象。面對過去的原鄉與現代所居的社 會,離散人群開始產生了雙重認同的曖昧游移。任何離散群體在一開始來到新環境 時,往往都會覺得難以融入;然而一部分人的地位卻能漸漸晉升成為菁英,甚至進入 政經統治階層。此外社會中不同背景的離散少數群體,彼此間也會結合,進而爭取力 量,避免被大環境同化。而離散族群亦不僅擁有雙重認同,會進而轉向多元認同,是 一種跳脫時間軸的認同,如此一來離散族群即可在社會中擁有更多生存與發展的空 間,而此種模式可以東南亞地區華人為例。30

從 Lee 的論點,得以獲悉渠對於離散族群的三種分類,分別是強調離散人群的原 鄉認同、該群體他者身份在多元文化中的定位,以及族群認同的轉型。該三種離散模 式,並沒有一個典型的範式,但不可否認,第三種類型(轉型的離散族群∕認同)是 最為多元與超越侷限性的。筆者認為,Lee 所提出的三種心理意識,與離散人群的所 處環境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也就是說,該三種離散範式會因不同社會環境而分別呈 現,舉例而言,當離散族群面對的環境是對其不友善的,他們自然也會自外於主流社 會,甚至將情感投射於對原鄉的過度理想化認同。而另一方面,若將該三種心理意識 串成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脈絡,這樣的推論亦非空穴來風。因為當離散群體進入一個 新環境,無論時間長短,與主體社會的關係似乎都是從被排斥到多元並存,最後成為 融合,甚至被同化;或是如 Lee 所言,離散人群的認同不會設限於時間軸(過去、現 在),多元認同的游移或許讓他們在社會中更能適應,進而提高其地位。

Robin Cohen 指出對離散的研究包含四個階段,從 1960 至 70 年代主要限用於猶太 人經驗的古典用法,擴展至對非洲人、亞美尼亞人;愛爾蘭人分散的陳述;1980 年代 Safran 將離散作為一種隱喻指稱來描述政治難民、移民、少數民族等不同人群;1990 年代中葉某些社會建構主義者,提出對上述第二階段的理論家的批評,他們認識到新 近被指稱為離散人群的擴散,以及研究他們的新方法的演變;時至 21 世紀則來到一個 整合的階段,其特點是對離散觀念的修改重申,包括其核心要素、共同特徵和理想類 型。31

30 Regina Lee, “Theorizing Diasporas: Three Types of Consciousness.” In Robbie B. H. Goh and Shawn Wong ed., Asian Diasporas: Cultures, Identities, Representat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59-76.

31 Robin Cohen,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pp. 1-2.

DOI:10.6814/DIS.NCCU.ETHNOS.002.2018.A06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Cohen 將傳統指涉離散的定義、Safran 所陳述的必要條件,及其個人的見解整合 起來,歸納出關於離散的普遍特徵,雖然該些特徵無法反映於所有離散人群身上,但 仍為許多離散人群共同擁有的特徵。此外 Cohen 亦以 Max Weber「理想類型」(Ideal type)整理離散的種類,其以某些指定形容詞―受害者、勞工、帝國主義、貿易、去

Cohen 將傳統指涉離散的定義、Safran 所陳述的必要條件,及其個人的見解整合 起來,歸納出關於離散的普遍特徵,雖然該些特徵無法反映於所有離散人群身上,但 仍為許多離散人群共同擁有的特徵。此外 Cohen 亦以 Max Weber「理想類型」(Ideal type)整理離散的種類,其以某些指定形容詞―受害者、勞工、帝國主義、貿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