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壹、 研究限制:質性研究的優勢與缺失

本研究採取的是質性取向的個案研究,研究的優勢在於能夠深入且完整的依 照個別個案的脈絡進行梳理與分析,再將不同個案的特性、編碼與資料集合檢視,

透過先分析再集合的方式,減少質性資料可能因為「去脈絡化」而導致的誤差。

然而,質性研究的限制往往在於其難以推論至更為廣泛的場域或是不同的學校背 景中,本研究透過 7 位校長對領導經驗與媒體素養的觀點以及其所屬學校的脈絡,

建構出了校長領導-媒體素養組合,然而,這樣的組合並無法跨脈絡性的比較,

換言之,無法提供兩所學校不同校長的媒體素養知能優劣與差異。但本研究的焦 點也不在於提供一個比較的基礎,而是建立一個理解校長領導脈絡下媒體素養的 觀點,透過這個媒體素養組合,能提供校長檢視學校脈絡中,其領導焦點、領導 脈絡、個體與集體層級的媒體素養如何形成一個歷程,並透過這樣的組合,發展 更適合其所屬的特定脈絡下,所應具備的校長領導-媒體素養實踐。因此,雖然 本研究所提出的組合無法提供跨脈絡的比較,但能對校長發展屬於其特定脈絡下

119

的媒體素養知能有所貢獻。

貳、 研究反思:脈絡與非標準化的重要

本研究從文獻探討、研究設計乃至於研究發現分析,並提出校長領導-媒體 素養組合的過程中,脈絡的重要性均反覆的被提及。研究者認為,在教育場域的 研究過程乃至於教育實踐中,脈絡的重要性常常被過度低估,大至教育政策的借 用,小至教學方法的複製,都忽視了脈絡的重要性。重視脈絡,也就是重視特定 情境對現象的影響,換言之,任何在教育場域中所發生的現象,都不單只是某個 操作變因的影響,而是所謂的操作變因與環境因子交互作用之後的成果。

脈絡的重要性也帶來了研究者對標準化的省思,標準化盛行的結果,便是忽 視個體差異與脈絡差異,只依循特定程序來採取行動。但若在教育場域中不斷借 用的概念、政策、理論與教學方法均採取一體適用的思維,如何能夠達成十二年 國教中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的美好願景呢?本研究在透過對校長專業角色 的探究過程中,深深感觸校長領導是多向度的概念與實踐歷程,無法透過去脈絡 化的視角來理解,在不同的向度中,校長領導可能展現出非常多元且不同的領導 實踐,因此想要提出一個無所不包的觀點來理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當我們可以 透過理解不同的特定脈絡(若在什麼情境下),再深入探究這個脈絡下的現象或 行動(則產生什麼效果、行為、現象),雖然這樣的脈絡性原則使得建構一個理 論或視角更為侷限,但對能理解或甚至對脈絡有影響的人而言(例如校長對學校 文化的影響也是一種脈絡的影響),也許可以提供更高的實踐價值。

120

121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中央通訊社(2018 年 3 月)。台大五冠王報導 建中校長:不值得鼓勵。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3260302-1.aspx

王文良、徐瑤芬(2011)。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研究—以台中市 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10(2),75-105。

江宜芷(2017)。教育改革的媒體再現:以 111 學年度大學入學方案調整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自由時報(2016 年 11 月)。「轉眼到人生終章」建中生跳樓身亡。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048251

自由時報(2018 年 3 月)。響應建中拒訪六冠王 蘭女校長:華而不實。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78877

吳明清(2006)。學校領導的整合架構。臺灣教育,642,2-5。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呂傑華、秦梅心(2008)。花蓮縣國小教師電視媒體素養內涵認知及媒體素養教 育實踐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3,265-294。

呂傑華、陳逸雯(2009)。參與媒體素養研習之國民小學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育 之調查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39。

李柏佳(2017)。從第三隻眼看「學校行政的未來領導與決策」-以國民教育為 例。學校行政,112,1-13。

周韞維(2003)。媒體素養教育現況調查。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子斌(譯)(2006)。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原作者:David

Buckingham)

。臺北:巨流。

林文律(2012)。校長專業的內涵及校長專業體系之建構。載於林文律(主編), 校長專業之建構(頁 3-34)。臺北:心理。

122

林明地(2002)。校長學—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取向。臺北:五南。

林明地、梁金都(2016)。校長領導與學校集體智慧。臺北:高等教育。

林菁、郭玫叔(2012)。國小一年級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探討。教育資 料與圖書館學,50(1),41-74。

林菁、陳尚蕙(2009)。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23(2),1-28。

林誠、林介銘(2010)。外勤基層員警對資訊素養能力提升的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創新研發學刊,6(1),80-99。

林雍智(2015)。臺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 2008~2014 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洪秀熒(2005)。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

36,32-51。

洪啟昌(2001)。教育行政機關媒體應對與公眾發言。北縣教育,47,51-60。

孫敏芝、吳宗立、林官蓓(2012)。中小學校長培訓與評鑑制度之跨國研究-以 臺灣、新加坡、韓國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 年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國立 政治大學。

高潔純、吳定興(2015)。護理人員對行動護理站的接受度與資訊素養之相關性 研究。醫務管理期刊,16(1),59-77。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

35,87-120。

張奕華、徐新逸(2010)。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 校行政,67,68-86。

張嘉倫(2006)。我國國小媒體素養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123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政策白皮書。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

教 育 部 ( 2014 )。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總 綱 。 取 自 : http://www.thdf.tc.edu.tw/ischool/widget/main_menu/show.php?id=474&map=0 章明哲(2015)。媒體記者與國小教師偕同實施媒體素養教育研究。南台人文社

會學報,13,45-77。

許育典(2010)。媒體素養教育在我國公民教育的現況與檢討。當代教育研究。

18(4)

,121-159。

郭玉慧、葉興華(2014)。媒體人與教育人的跨界實踐—以媒體素養課程發展為 例。課程與教學,17(2),43-66。

郭宜婷(2012)。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施測問卷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瑞南(2015)。警察人員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六都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中央警察大學,桃園。

陳麗梅、彭麗蓉、蔡育真、王玉霞與吳玫錚(2011)。護理人員資訊素養能力及 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某醫療體系為例。秀傳醫學雜誌,10(3&4),143-155。

富 邦 文 教 基 金 會 ( 2018 )。 關 於 我 們 - 基 金 會 簡 介 。 取 自 : http://www.fubonedu.org.tw/aboutus02.aspx

曾俊凱(2000)。從國民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案談校長新角色。北縣教育,36,60-65。

黃宗顯(2008)。領導理論研究蓋覽。載於黃宗顯主編,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 踐(頁 1-25)。臺北:五南。

翟本瑞(2011)。從社區、虛擬社區到社會網絡網站:社會理論的變遷。資訊社 會研究,21,1-31。

臺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2017)。2017 年臺灣媒體白皮書。臺北市:臺北市 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

124

數位時代(2013)。Google 發表 2013 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使用調查,臺灣依賴 度居亞太區之冠,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8915/BN-ARTICLE-28915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教出版。

蔡金田(2009)。學校品牌建構與行銷管理之探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

139-160。

蔡進發、蕭至惠與蕭元笙(2014)。哀兵訴求必勝?品牌故事與品牌強度對消費 者品牌認同與購買意願之影響。商略學報,6(4),261-279。

蔡進雄(2017)。教育領導新論:微領導時代的來臨。臺北:翰蘆。

聯合新聞網(2017 年 5 月)。花蓮某國中傳霸凌事件 校長:只是玩鬧過頭。取 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487416

謝文全(2015)。教育行政學(五版)。臺北:高等教育。

羅曉南、余陽洲(主編)(2015)。批判的媒體識讀(第三版)。臺北:正中書局。

蘇益利、劉素滿、王如杏、許俊傑、陳紅蓮、林俊賢、徐文成、脈樹、塔給鹿敦、

林進鎰、陳育民(2012)。學校媒體公關與校園危機處理。載於國家教育研 究院(編印),第 129 期國中校長儲訓班:個案研究集(頁 35-78)。臺北:

國家教育研究院。

125

貳、 英文部分:

Aiken, C. B., and Keller, S. P. (2007). The CEO’s role in leading transform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mckinsey.com/business-functions/organization/our-insights/the-ceos-role-in-leading-transformation

Aufderheide, P., Firestone, C. (1993). Media literacy: 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 Queenstown, MD: The Aspen

Institute.

Bawden D (2008) Origins and concepts of digital literacy. In: Lankshear C and Knobel M (ed.) Digital literacies: Concep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NY: Peter Lang, 17–32.

Bekdemir, Ü. and Tağrikulu, P. (2018). The acade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using social media on university students. Bartın University Journal of Faculty of Education,

7(1), 316-348.

Bentley, T. (1998) Learning beyond the classroom. London, UK: Routledge.

Bernard, H. R. (1988). Un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ing: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Buckingham, D. (1990). Media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practice. In D.

Buckingham(ed.), Watching media learning: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London, UK: The Falmer Press.

Buckingham, D.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33-42.

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Buckingham, D. (2007). Beyond technology: Children’s learn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26

Buckingham, D. (2009). Power to the people? The past and future of amateur video.

In Buckingham, D., and Willett, R. (Ed.), Video cultures: Media technology and

Everyday Creativity (pp. 230-238).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Buckingham, D. (2014). Developing media literacy: Concepts, progresses and

practices. Retrieved from

https://davidbuckingham.net/education-and-culture/media-education/

Buckingham, D. (2015). Do we really need media education 2.0? Teaching media in the age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In T. B. Lin, V. Chen, and C. S. Chai (Eds.), New

media and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Singapore:

Springer.

Buckingham, D. and Sefton-Green, J. (1997). From regulation to education. English

and Media Magazine, 36, 28-32.

Buckingham, D., Banaji, S., Burn, A., Carr, D., Cranmer, S., and Willett, R. (2005).

The media literacy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London, UK: Ofcom.

Castells, M.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2nd Ed.).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Cervi, L. M. P., Paredes, O., and Tornero, J. (2010). Current trends of media literacy in Europe: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Literacy and Digital

Competence, 1(4), 1-9.

Chen, D.-T., Wu, J., and Wang, Y.-M. (2011). Unpacking new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9(2), 84-88.

Chen, G-M. (2007).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Media

Research, 3(3), 87-103.

Cope, B. and Kalantzis, M. (2000). Multiliteracies: 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 London, UK: Routledge.

Cox, D., McLeod, S. (2014).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for school principals. NASSP

127

Bulletin, 98(1), 5-25.

Craggs, E. C. (1992). Media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UK:

Routledge.

Elma, C., Kesten, A., Dicle, A.N., Mercan, E., Çinkir, Ş., & Palavan, Ö . (2009).

Evaluation of media literacy course according to school principals' opinions.

Hacettepe Egitim Dergisi, 36, 87-96.

Fedrov, A. (2003). 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Experts’ opinions. UNESCO.

Fullan, M. (2001). Leading in a culture of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alloway, S. (2017). 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 New York, NY: Penguin Random House.

Gauntlett, D. (2011). Media studies 2.0, and other battles around the future of media

research. Published on Kindle apps, ASIN: B005E9E3HI.

Goldring, E. B., and Rallis, S. F. (1993). Principals of dynamic schools: Taking

charge of change.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obbs, R. (1994). Pedagogical issues in the U.S. media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7, 453-466.

Hobbs, R. and Tuzel, S. (2015). Teacher motivations for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An examination of Turkish educato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8(1), 7-22.

Hoffman, D. L. and Novak, T. P. (1997). A new marketing paradigm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3, 43-54.

IDC (2014). The digital universe of opportunities: Rich data and the increasing valu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 Hopkinton, MA: Dell EMC.

Ito, M., Horst, H., Bittanti, M., Boyd, d., Herr-Stephenson, B., Lange, P. G. and Tripp, L. (2008).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 Summary of findings from the

digital youth project. Chicago, IL: The MacArthur Foundation.

128

Ivanović M. (2014). Development of Media Literacy –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odern Educati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49, 438-442.

Jameson, J. (2006). Leadership in post compulsory education: Inspiring leaders of the

Jameson, J. (2006). Leadership in post compulsory education: Inspiring leader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