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程序

壹、 界定主題

研究者以教學實務現場的發現,思索研究方向後,向指導教授請教適切 的議題,並界定主題之方向,本研究係從研究者的工作經驗發展出研究問題。

貳、 文獻探討與分析

質性研究的文獻探討在研究過程中不間斷地進行,透過廣泛的文獻蒐集 與閱讀,確定研究主題,進行文獻的探討及資料的收集,修正並確定研究的 問題與目的 (王雲東,2012;潘淑滿,2010)。將學術期刊論文、學術專書、

學位論文、研討會論文、政府出版品、官方統計資料、報刊與網路資料等文 獻來源(林淑馨,2010),透過系統性的整理,累積相關知識,釐清研究的問 題,選取適合的研究方法,並進行文獻回顧之撰寫。

55

參、 前導性研究

前導性研究可知道研究設計的可行程度,熟悉訪談過程,了解可能面臨 的困難,修改訪談大綱。研究參與者需知道是前導性研究的一部分,並協助 修改大綱,及檢核訪談的過程是否適切(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

透過立意取樣尋找到一位研究參與者,在前導性研究訪談過後,研究者 將訪談過程中的觀察及省思,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一、 訪談前的準備

在訪談前一天,準備了一支錄音筆,先確認錄音工具無損壞後,熟悉錄 音器材的使用方式。另外,將訪談大綱及訪談同意書再次瀏覽,確認一切所 需資料準備妥當,並與研究參與者再次確認訪談時間及地點。

訪談當日天氣寒冷,我準備了熱咖啡,訪談地點為研究參與者之辦公室,

辦公室內僅有研究參與者一人,空間明亮擺設簡約,附有圓桌。將錄音設備 擺設在圓桌上,並確認擺放之位置及距離能顧及錄音效果,又不會干擾訪談 的進行,以求達到更加的錄音品質,才能更完整的呈現訪談過程的原貌。當 日使用場地時,沒有其他人員的干擾,是個舒適隱密的環境。

二、 訪談過程的觀察與紀錄

在訪談的過程約兩個小時中,研究參與者能侃侃而談、從容且真誠的分 享,對於專任輔導工作能提出自己的實務工作的經驗及想法。研究參與者在 聆聽訪談題目時,十分專注;在回答自身的工作經驗時,呈現出樂於分享的 狀態,頗願意分享豐富的內容,並延伸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三、 訪談後之覺察與省思

回顧訪談過程,感受到自己在訪問過程中不夠循序漸進,太過於按照訪 談大綱流程進行、不夠彈性,臨場反應也要再加強。若能順著受訪者的談論 內容再延伸或發揮,並做更具體的澄清,如此一來會增加訪談的流暢度。對 於訪談題目,應該事前先多練習幾次,一方面可以提升口語表達的流暢度,

56

一方面可以提高對題目的熟悉程度。

在訪談時,在做筆記及回應的過程,一度擔心自己回應的表情及做筆記 的動作,會影響到研究參與者分享的狀況,及回答的節奏。例如:做筆記時 或點頭回應時,會顧慮研究參與者是否認為我表示贊同。因此,研究者在過 程中的回應就顯得非常小心,反而有點不自在。

訪談後,對於語意不清、不夠具體的題目、及範圍太廣的問題加以修改。

例如:訪談大綱中「你對輔導工作的看法?」,因範圍太大、不夠聚焦而予以 刪除。

四、 前導性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如下:1.與非自願個案建立關係:與學生互動時,避免太專業的 術語,而是從學生的觀點出發,承認學生的經驗,探問其情緒感受,而不急 於否定對方的行為,讓個案保有本身的特質,引導個案幫助自己改變,適應 社會環境。2.認清輔導的極限與限制:不膨脹自己的能力,遇到困境時,必須 適時的尋找協助與支援,而非將責任全部攬下,否則當輔導教師出現懷疑自 己的念頭時,連帶的會連帶的影響輔導的品質。3.質化與量化並存的評估標 準:可以用量化的輔導次數、與質化的談話深度來評估自己的輔導效能,個 案的狀況難免會時好時壞,當個案較能在晤談過程中掌握自己的情緒時,也 是一種進步。4.學校體系的服務與合作:學生在學校體系內學系,輔導教師也 在學校體系內服務,因此主要還是老師的角色。輔導必須延伸到輔導室外,

與導師互動及配合就相當重要,當面臨倫理問題時,必須在學生信任的基礎 下,與個案討論保密的問題,對於導師的訊息透露,主要以問題行為的描述,

至於學生的內心感受則予以保留,因為那是一份個案對於輔導教師的信任。

5.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輔導教師所受的訓練,提供了方法及核心概念,理論 是一切的基礎,在實務工作上遇到困境時,可以回頭去看理論,了解自己缺 少了哪一部分。6.輔導教師的健康人格特質:不把工作與生活融合在一起也是 種專業能力,健康的人格是在不同環境中能呈現不同面向,否則將工作帶入

57

生活會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影響到對個案的服務。7.種下善的種子,等待發芽:

部分老師對輔導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我們的文化也不鼓勵說出問題,但大家 對專輔教師的角色還是存有期待,在輔導工作過程中少不了壓力,但是抱持 著不要把自己神話,也不要理想化的信念,而是在個案心中種下種子,等待 時機讓它發芽。

肆、 撰寫研究結果

將資料做整體性的分析及整理,撰寫成研究論文。研究者以詳細及多面 向的觀察資料呈現,不作好壞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