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七節 綜合討論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以跨個案方式及參考相關文獻進行討論,以下分成

「播種階段─國中專任輔導教師進入輔導工作的源由」;「耕耘階段─國中專任 輔導教師實務工作面臨挑戰的因應方式」;「開拓階段─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如何 展現專業能力」等三部分說明之。

壹、 播種階段─國中專任輔導教師進入輔導工作的源由

下列分成「大學就讀助人相關科系,修習教育學程,持續於輔導領域發 展」;「大學就讀非相關科系,自我探索後,朝向輔導領域邁進」等兩部分說 明之。

一、 大學就讀助人相關科系,修習教育學程,持續於輔導領域發展

F在家人鼓勵下,於大學時期修畢輔導教育學分。進入諮商輔導研究所的 時期,則積極參與諮商輔導相關的知能活動,並於大專院校完成兼職諮商實

96

習,以及在醫院體系完成諮商全職質實習。F於研究所確定自己的志向為輔導 教師,碩士班畢業後,擔任高中輔導老師,並於隔年考取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H在高中導師的建議下,選填輔導相關科系就讀,並於大學時期,修畢小 學輔導教育學分及中等輔導教育學分。在大學畢業的同時,考進諮商輔導研 究所,H經過一番思索後,選擇先進行教育實習,目前則以在職進修的身分就 讀研究所,並進行兼職實習,持續不斷增進自己的輔導知能。目前的專任輔 導工作是H第一次的職場工作經驗。

L大學就讀輔導本科系,是在家人建議及自我興趣的篩選結果,大學修畢 小學教育學分。進入研究所後,加修中等輔導教育學分,並完成諮商的兼職 及全職實習。曾擔任國中代理輔導教師,考取諮商心理師證照後,擔任過大 學諮商心理師,目前正在博士班攻讀中。

F、H、L三位研究參與者在選填大學志願時,皆考量自身的興趣,並將 重要他人的意見納入考慮。在大學畢業階段,經過思索後,都選擇繼續攻讀 碩士學位,持續的提升自己的專業。

二、 大學就讀非相關科系,自我探索後,朝向輔導領域邁進

B於大學的教育學程奠定心理學基礎。輔導室的教育實習經驗,因為有與 個案晤談的機會,而開啟了對輔導工作的興趣。B秉持著對輔導的熱忱,曾任 職校及國中的代理輔導教師,修習第二專長輔導學分班後,正式踏入輔導教 師行列。

W曾任國中兼任輔導教師,W期待能在個別晤談過程對個案產生的影 響,而開始接觸社工學分班。在學分班老師的建議下,報考了諮商輔導研究 所,在研究所時期曾於職業學校進行兼職實習,並修畢中等教育輔導學分。

在短暫進入業界工作一段時間後,經過一番自我探索,決定服務於教育界,

擔任輔導教師的工作。

B及W於大學時,雖然不是相關科系,但皆於大學時期修習教育學分,而 進入教育界。隨著時間慢慢自我探索後,覺察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方向為擔

97

任輔導教師,而加修輔導相關學分,朝著當輔導教師的理想邁進。現在的輔 導教師身分,為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

五位研究參與者皆在生涯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思考著「什麼是我真正想 要的?適合自己的?」。確立了自己的志向後,皆期許自己能增廣專業領域的見 識,並持續的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及經驗,充滿著期待進入專輔教師工作,

希望自身能為學校輔導工作注入新的氣象。

貳、 耕耘階段─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實務工作面臨挑戰的因應方式

下列分成「和家長成為伙伴關係」;「學校系統協同合作」;「與社區機 構形成共事的默契」;「對督導的熱切渴求」;「同儕團體的支持與自我照顧」

等五部分說明之。

一、 和家長成為伙伴關係

本研究發現,與家長溝通及進行家訪是專輔教師們投注很多心力之處,

專輔教師們深深體悟到,家庭的功能十分重要。F提到,家庭有時是輔導成效 關鍵,但過去的訓練對於與家庭工作的著墨較少。專輔教師的主要工作之一 是做為連結親、師、生的橋樑(李孟真等人譯,2009)。但家庭系統是困難處 理的,專輔教師有時必須出面協調親子衝突,或在親子生涯的意見相左時介 入。

專輔教師們深切的體悟到,家庭的功能深深的影響著孩子。當家庭功能 不彰,整個家庭皆會深受牽連,L處理過整個家庭的小孩皆輟學在家的狀況。

若家長願意調整,則家庭功能也會被彰顯,W遇過一位家長願意調整自己,

投入心力在孩子身上而看到孩子的改變。與林湘博(2011)觀點一致,家長 的了解與配合,對輔導工作的正面影響大。

專輔教師對於家長及家長這一塊田地都付出相當多的心力,而在介入時 必須小心拿捏角色,以避免成為個案及家長中間的滿足者。

二、 和學校系統協同合作

98

諮商的環境與學校場域有所差異,必須與家長及老師工作,也必須受到 主管的任務分派。與林湘博(2011)結果一致,輔導人員除了學生輔導工作,

還需要提供家長、教職員工諮詢服務。

本研究發現,專輔教師皆會定期與導師討論個案的階段性目標,核對個 案的狀況。F認為導師是重要的力量。B採走動式的溝通,平時建立學校良善 的人際關係,肯定導師對個案的投入是B一直在做的事情,B習慣於早自習穿 梭於導師群中,並正向回饋給老師,得到導師的支持。與陳暐翔(2012)觀 點一致,導師是輔導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輔導老師可以成為導師的 支持者、傾聽者。

專輔教師可能被賦予解除疑難雜症的角色,有時還必須安頓導師對於學 生的擔心,化解危機的狀況(王麗斐主編,2013)。L的經驗為,學校十分信 任輔導室,而往往學生有狀況的第一時間,會由輔導室率先得知訊息並處理。

B在一次處理情緒失控的學生得當,因此提升專業形象。專輔教師們都渴望得 到信任,被行政主管支持。要讓學校的人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也是必要的,例 如:L的經驗提到,在與導師說明團體成員招募時,條件必須設定清楚。W及 H發現,專輔教師有時為導師的情緒抒發的出口之一。

適性輔導是12年國教推動過程中頗受重視的部份,必須整合學校各處室 的人來推動,專輔教師必須與教務處、學務處、輔導處的人員互動。例如:

在決定生涯的進路,升學的宣導與資訊會與教務處註冊組合作,了解升學的 資訊,作為學生生涯諮詢的資訊。與輔導處合作的部分,包括專輔教師與愛 心服務隊、中輟役男、認輔教師、兼輔教師的聯繫安排。而兼任輔導教師,

認輔教師的流動率高,雖然是主動願意積極投入時間陪伴學生的老師,但可 了解選擇退出的原因為何?除了工作本身已經沉重到無法分身乏術,還必須思 考是否遇到的問題太棘手以至於碰到瓶頸,或是需要什麼的支援協助而選擇 退場。否則在更迭頻繁的情況下,專輔教師必須一次次重新培養與其他合作 者的默契。

99

當輔導制度凌亂,後援不夠時會有無力感,明確的分級則可使專輔教師 投注更多時間在個案身上,而非獨自承受重擔。

三、 與社區機構形成共事的默契

本研究結果顯示,同心協力是不一定總是順利的,面對合作者可能會有 截然不同立場,但也可能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突破。專輔教師認為,切勿 讓資源重複造成學生的負擔,而影響了專輔教師與個案間的關係。H表示與校 外的合作聯繫,有時會間接影響與個案的關係。例如:H與警察單位接觸時,

主責就會轉由輔導主任擔任。L與駐校社工師有良好的合作經驗,在專長部分 可各自發揮所長,相互提供支持及協助。Epstein, Van , & Frances(2010)提 及,學校輔導員可強化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家長和社區伙伴的關係。

綜合相關文獻得知,系統中的各單位能理解彼此的任務及困境,相互協 助與支持,發展為伙伴關係,先談合作再分工,讓合作的概念更被重視,思 考能對個案產生的影響的概念下工作,消除體制的障礙,彼此協商提出系統 性及一致性的方案,適時地介入,建立一個共同的願景,將有利於所有學生,

讓輔導工作更完整,發揮更積極的作用(Evans, et al., 2011;Susan & Donald, 2005;宋湘玲等人,2008;吳英璋、徐堅璽,2003;施青珍,2003;連廷嘉,

2005;陳幸宜,2012)。 四、 對督導的熱切渴求

本研究發現,個案的議題十分多元也具有挑戰性,透過表3-1得知,人際 議題為個案類型中最常見,專輔教師們認為一旦學生的人際困擾問題減少,

遇到困難時,則能從人際網絡中獲得協助。本研究結果得知,偏差行為及中 輟、拒學議題,位居個案問題的前三名,此結果與臺北及高雄學生輔導諮商 中心於2013的統計結果相符(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2013;臺北市學生 輔導諮商中心,2013)。而家庭影響個案甚鉅,也是專輔教師們共同觀察到的 現象。

在進入實務工作場域後,專輔教師們大都較少有機會穩定而持續的接受

100

督導,因此十分渴望能在覺得困難及無法著力時,能有專業的督導能提升自 己效能及處遇策略。顯然,學校輔導教師認為督導十分重要,然而國內學校 輔導教師被督導的機會不多,一直處於落實困難與不足的狀態(許維素,朱 素芬,2009)。本研究發現,目前專輔教師對於的督導形式的需求為,個案研 討的個別督導或團體督導,知能研習的需求較小於督導。與李宛芸(2011)

看法一致,即單次的研習著重在知識層面的知能,較無法貼近需求。

本研究發現,專輔教師們一致認為透過督導,可協助自己的思維更開擴。

本研究發現,專輔教師們一致認為透過督導,可協助自己的思維更開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