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程序

壹、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首先研讀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發展,包含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意涵、

角色與職責,以及比較國內外的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偏重的方向,呈現國內的教學輔導教師制 度的脈絡與理論基礎,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概念一開始展現在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接著臺 北市率先試辦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而教育部鑑於臺北市的良好成效也開始於 2006 年進行試 辦,於 2009 年正式辦理。而相關理論則是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教師發展理論並重。其次,透過 同儕教練的概念了解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內涵,並藉由臺灣相關計畫、要點與法規進行比較 分析,由內容的變更探討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的情形。最後,整理歸納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的相關研究結果,區分為成效,困難、建議三部分,其中再依單位不同細分為子項目,作為 研究設計與實施的依據。經由文獻探討,對於教學輔導教師制度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本研究經由上述文獻探討的過程初步擬定主題,設計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選取研究對象 進行前導性的試探性研究。透過前導性的試探性研究,研究者一則演練訪談技巧,二則在訪

談的互動過程中,修正研究主題與訪談大綱。在正式訪談中,以立意取樣,尋找 99 學年度與 100 學年度皆有參與教學輔導教師方案的學校為訪談個案學校,研究者致電或用電郵方式向 三所有參與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人員進行詢問,先找教務主任說明研究的本意與流程,請主 任代為詢問校內人員的意願,若受訪者願意接受訪談,再致電向受訪者約時間,以受訪者方 便的時間為主,並先行將訪談大綱電郵給受訪者,讓受訪者可以先行準備。於約定日前一天 進行提醒,並詢問是否有改期之必要,盡量讓訪談的事宜不成為受訪者的負擔。

於約定日準時抵達,請受訪者簽訪談同意書,同時說明訪談相關事宜,有錄音工具,並 說明若有不願回答的情形可以跳過,錄音資料會匿名書寫,個人資料會保密,並出示訪談大 綱讓受訪者可以回顧。訪談的過程中,提及文件資料的部分,會在訪談結束後(前),進行影 印,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會觀察受訪者的神情與內容,做紀錄並做進一步的詢問,也開放 性的詢問受訪者有關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意見。訪談依據訪談大綱進行,過程中視受訪者反 應調整題目的進行,每一位受訪者時間約為 60 分鐘,實際時間視受訪者本身對於研究主題的 經驗與想法略有增減。

訪談時間於 2012 年 1 月到 3 月間進行,訪談地點以受訪者的工作場為主,部分教師會協 助尋找僻靜處進行訪談。訪談時間資料如表 9。

表 9

研究參與者訪談時間、地點一覽表

代號 時間 地點

A-E-1 2012/01/19 10:00 教師休息室 A-E-2 2012/02/13 14:00 輔導室 A-M-1 2012/01/19 10:30 教師休息室 A-M-2 2012/02/13 14:30 輔導室 A-M-3 2012/02/13 15:10 班級教室 A-P-3 2012/03/05 14:00 班級教室 B-E-1 2012/01/20 10:30 校長室

B-M-1 2012/01/20 11:20 校長室 B-M-2 2012/03/03 14:00 教室

B-M-3 2012/03/26 14:00 班級教室 B-P-2 2012/03/19 14:00 班級教室

C-E-1 2012/01/31 09:00 會議室 (續)

代號 時間 地點 C-E-2 2012/02/01 14:00 總務處

C-M-1 2012/02/03 14:00 總務處 C-M-2 2012/02/03 16:30 總務處 C-P-1 2012/02/20 14:00 班級教室 C-P-2 2012/02/20 15:00 班級教室

貳、試探性研究

試探性研究是質性研究中重要的一環,透過試探性研究,研究者磨練其訪談技巧,掌握 訪談的步驟與時間,修正與反思研究主題與方向,在正式訪談前,所作的試探性研究所獲得 的經驗與省思如下:

一、訪談大綱與訪談預估時間需要再調整

本來預估訪談時間大約三十分鐘,在試探性研究中訪問受訪者超過一個鐘頭,說明訪談大 綱的內容與預設訪談時間不符,需要再調整預估訪談時間。此外,訪談大綱的問題過於細項,

易造成受訪者心理壓力,問題宜再簡化。

二、磨鍊訪談技巧

試探性研究,是研究者探討相關主題由理論邁向實務的第一步,在訪談的過程一開始,研 究者忽略先將訪談大綱電郵受訪者參考,導致受訪者需要準備時間,其訪談品質便受到影響,

是故研究者應先連繫受訪者,給與受訪者充分時間準備。除了事前準備工作,訪問過程中研 究者如何建立起友善的橋梁,在詢問受訪者訪談大綱的問題之外,與受訪者回應交流的過程 中,如何針對主題再度由回答中敏銳地找出值得探討之處,的確需要經驗的累積,而試探性 研究確實幫助研究者有基礎的認知與準備。

三、應考量訪談時間與訪談場所

訪談以受訪者方便為主,故場所沒有另外尋找,就近在受訪者的訓導處辦公室內,辦公 室內有其他教師與行政人員辦公,訪談過程中間歇有交談聲,且部分人員會向受訪者詢問公 事造成中斷,影響最大的是適逢放學,導護老師對全校學生的叮嚀與放學音樂蓋過受訪者表 達的部分內容。以上事件讓研究者省思改進,應事先向受訪者詢問有無安靜的場所代為安排,

並注意拜訪時間是否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