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結果之教師訪談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研究結果之教師訪談分析

此節依據本研究之結果與先輩學者研究結果相異之處提出見解,並針對不同 之處,訪談曾塡答本研究問卷之六位幼兒園教師,透過每位受訪者的回答內容撰 寫成逐字搞,再做結果之分析,以期予以更深一層了解本研究結果因素。

一、訪談對象簡介

本研究訪談對象係以參與此次研究問卷塡答之教師,其受訪談者基本資料整 理如下表 4-22 所示:

表 4-22

受訪談者基本資料

訪談教師代號 教師任職地區 職稱 任職年資

A 教師 巿區 教師 15 年以上

B 教師 巿區 教師 20 年以上

C 教師 巿區 教師 20 年以上

D 教師 關山線 教師 20 年以上

E 教師 關山線 教保員 10 年以上

F 教師 離島地區 教保員 15 年以上

二、訪談大綱

依據研究結果,本節共分為二個訪談題目,其一為:「本研究結果顯示,關山 地區的學前幼兒情緒能力比臺東巿區學前幼兒情緒能力高,就你個人的經驗,你 認為為何會有此現象產生?」其二為:「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臺東縣中班幼兒的情 緒能力明顯高於大班的幼兒,就你個人從事幼教多年的經驗,你認為為何會有此 現象的出現?。」另外為因應研究需求,並將研究對象做有效的分類統整,分別 以 A 師、B 師、C 師、D 師、E 師、F 師來代表訪談對象。

84

三、訪談結果分析

根據以上訪談題目本研究將訪談內容撰打成逐字稿,並將受訪談者回答之內 容分為五個面向來回答以上二個問題:

(一)家庭教養

造成關山線幼兒情緒能力比巿區之幼兒情緒能力高的原因,在家庭教養部份 有很大的因素,例如:照顧者對幼兒的關愛及竉溺程度也會養成孩子凡事依賴的 習慣,而漸漸以自我為中心無法同理他人的立場。A 教師表示:

巿區孩子的家長對孩子呵護和溺愛的程度有可能比較高一點,

造成孩子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表達情緒的方式會比較激烈一點,

徧遠地區的孩子父母比較沒有和他們交談,但是他們從小就獨 立慣了,從小什麼事情都會自己來,所以他就會覺得,他不會 去依賴;而巿區的小孩子比較會有依賴性較強的問題,所以他 什麼事情都需要大人幫他處理,然後來學校別人對他不好他就 認為別人應該要幫他用到好,所以他的情緒能力就會比較不好 就比較會鬧比較會吵(訪 1050526-1)。

同樣的,B 教師對此話題表示:

巿區家長在教養的部份有時候可能太忙,而無法跟孩子有一些 較好的溝,而且有一些家庭的社經地位比較高的,那孩子會遘通 的也比較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訪 1050526-2)。

D 教師則認為:

巿區這邊的孩子可能受到的照顧比較好吧!所以在情緒的表達比 較明顯,所以我覺得環境有可能,所以在鄉下的孩子可能單親,

還有社經地位比較弱的需要補助的孩子比較高,所以這樣的環境 家庭背景可能平常他的生活和他的抗壓性就會比較高,然後在巿 區他的照顧都比較好,所以反而他的抗壓性比較弱(訪 1050528-2)。

以上三位教師都認為,在巿區中的幼兒家庭教養方面是比較寵愛幼兒,因此 反而容易使幼兒的抗壓性變低,另外 E 教師則認為:

85

有可能台東巿區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學業和課業的要求比較 高,所以給孩子的壓力也比較大」(訪 1050529)。

另外造成中班生幼兒情緒能力比大班生情緒能力高的原因,在家庭教養部份 幼兒園教師 B 認為:

有時候中班的理解能力會有聽不懂的狀況,在家裡父母太忙,

沒時間去了解在情緒的部份到底是什麼原因所產生的,可能的 因素是太忙了而去怱視他,那大班的狀況也可能是這樣;但是 有時候中班在這方面又比較無法去理解自己,因為有時侯他是 不講的,但是大班是比較會講的,所以在情緒的部份有時候大 班的孩子又會明顯的會和其它人有些吵架的衝突(訪 1050526-2)。

上述訪談過程中,對於家庭教養部分是多數老師所提及的。從文獻中顯示市區 幼兒情緒能力較高,但以此次研究結果其他區域與市區幼兒情緒能力並無明顯差 異,關山地區幼兒情緒能力更是高於市區幼兒。就分析顯示近年來少子化、獨子 化的衝擊,幼兒除了父母親之外,祖父母、外祖父母、旁系血親都有可能一起加 入照顧的行列,以至於教養方式有不同的標準,此部分又以市區最為明顯。幼兒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情緒表達容易被忽略,家長認為只要孩子高興就好了,其 餘負面情緒設法予以滿足即可。當幼兒掌握這樣的方式,在其他的場域很容易就 依此模式對待其他人,在進入幼兒園後與同學相處才會慢慢的學習如何以正確情 緒表達。反觀關山地區,家長多為傳統家庭,家裡成員以不向過往以大家族居多 的型態,甚至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時有所見,幼兒從小就須學習獨立照顧自己的 時間增加,面對手足間的衝突也較會學習如何處理。

(二)外在環境

人是屬於群居的動物,無論是在何時何地都無法避免與人的相處,而這些都 包含於外在環境因素,因此無庸置疑的外在環境對人的情緒影響有著不可抹滅的 重要原因之一。例如,B 教師提到:

86

關山區的孩子就是在鄉下嘛,和阿公阿嬤一起住,所以孩子比較 會在外面玩,所以情緒在玩的當中就把不好的情緒發澥掉,可是 在巿區的小孩因為父母很忙而且住的空間很小,出去玩的機會 又不多,在這個狀況下孩子的情緒沒有辦法發澥,與家人的交 談時間也不夠多(訪 1050526-2)。

外在的空間環境也是影像情緒能力的因素之一。因為活動範圍大,幼兒在體 能方面有發洩的管道,影響情緒的平穩度。偏鄉地區地廣人稀,人與人見面打招 呼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甚至容易到附近連居串門子,偏鄉幼兒跟著家人常有這樣的 社交活動,相對的情緒能力也較高。市區幼兒進入家中後常是以家裡活動為主,

例如玩玩具、看電視,父母因事繁忙對於幼兒的關注及互動相對減少。

同樣的 C 教師認為:

可能是環境和跟家長的一些溝通和老師對小孩的了解的部份

,所以所呈現出來的數據可能就會像你講的比臺東巿區還高

,而且在我們這邊很多都是一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甚至四 五個的都有,所以他可能在轉換環境的那些情緒能力比較 好」(訪 1050528-1)。

另外 C 教師又談到:

我們那邊的社區是屬於部落型的,所以放學後孩子們是在社區

、在部落裡還是會玩在一起,不是只有在學校而已,他們回到 家還是會去串門子,左右鄰居都會在一起,或者是家長會帶著 小孩去隔礕玩,那巿區的小孩可能回到家裡都是在家裡的,那 他們出去跟外面的接觸也比較少,然後也有可能他們住的都離 比較遠,因為家長可能是選學校,而不是選學區,所以在住的 遠的情況下小孩和小孩的交流就比較少」(訪 1050528-2)。

由 C 教師的訪談中可發現,外在環境的模式會影響幼兒的情緒能力發展,因 為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無形中讓幼兒學會了情緒處理的能力。

87

另外 F 教師提到:

我認為應該是跟地區性和民族性有關。我個人是在偏鄉服務

,大多是原住民的孩子,因受家庭環境和家人的影響,更甚 至他們本身的天性,就是比較開朗活潑,所以在情緒方面的 問題比起市區的孩子問題少」(訪 1050529-1)。

部落型態的也是影響情緒能力的因素之一,因部落間人與人相處的頻率增 加,而原住民生性樂觀,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對於情緒的調節有一定的幫 助。反觀市區對於社區及鄰居的關心度不如以往社會,因此幼兒容易被教導對於 陌生人有一定的防備心態,與人的互動降低到僅與家人接觸為主,進入幼兒園後 自然在情緒能裡的適應上需要一段時間。

(三)教師的態度及班級氛圍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除了家庭中的成員會直接影響幼兒以外,幼兒第一個學 習的學校便是幼兒園,許多研究都顯示幼兒會模仿身邊的重要他人的行為與語 言,而除了家人以外教師也是幼兒的重要他人之一,因此學校裡的教師更是一個 重要的引導者。幼兒教師 C 說到:

之前鄉托那邊的老師她是一個非常溫和的老師,所以她在對 小孩的一些要求,她不會大聲罵小孩脾氣真的很好,因為她 可能快退休的年齡,所以她在對小孩子的態度會非常的好,

在和我們做交接時有把每一個孩子的特質跟我們講,所以我 們今年中班的小孩才會表現的很穩定(訪 1050528-1)。

另外她又提到:

開學時我們在做常規訓練的時候,孩子都大概會知道自己 要做什麼事情,而老師也會知道小孩的情緒部份,當然在 老師與家長溝通的部份,就會儘量去知道孩子的一些不同 的背景和表現,所以在學校我們就會根據他的一些家長 提供給我們的線索,去調整他的一些行為(訪 1050528-1)。

88

E 老師也提到:

以我們園內的孩子來說,那批大班的孩子比較~我想應該 是老師的帶法,因為每一年的代理老師都不一樣,然後那 時候的老師在我印象中那時侯老師的情緒起伏比較大,那 個老師帶了兩年而且老師的起伏比較大,會用比較大聲的 方式,然後用兇悍的方式,那中班的因為他們接觸到那個 老師的時間比較沒有,所以這是我目前所想到的情形

(訪 1050529-1)。

(訪 105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