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結果與建議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建議

本研究針對具創新密集服務業性質的臨床決策支援廠商進行實證研究分析。經過與 專家的訪談與問卷調查評量後,綜合理論分析模式與實證結果,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8. 矩陣定位與目標

a. 從專家問卷得到:臨床決策支援廠商目前的營運型態主要以強調「產品創新的 一般型服務」為主;未來(5~7 年)的策略走向與意圖則試著朝向強調「流程創 新的專屬型服務」為主。

b. 從 IIS 模型得到:臨床決策支援廠商無須調整目前之策略定位,而未來(5~7 年) 應以「流程創新的一般型服務」以及「流程創新的特定型服務」為策略定位。

9. 需要發展的細項因子

a. 由 IIS 模型得知,未來(5~7 年)流程創新的特定型服務的經營形態下:服務價 值活動以「測試認證」、「行銷」、「配銷」、「售後服務」、及「支援活動」為重 要核心構面,所需努力提昇的細項因子有:「提供決策參考之能力」、「彈性

162

服務效率的掌握」、「與研發技術部門的互動」、「病患資料安全隱私之掌握 」、

「行銷該決策支援服務之能力」、「整體方案之價格與品質」、「技術部門的支 援」、「維護系統運作之能力」、「建立市場回饋機制」、「創新的售後服務」、「售 後服務的價格、速度與品質」、「資訊科技整合能力」、「法律與智慧財產權之 保護」;外部資源則是以「互補資源提供者」、「製造」及「市場」為重要關鍵 構面,所要持續掌握的細項因子:「組織利於外部資源接收」、「雲端基礎建設 程度」、「整合外部製造資源能力」、「掌握醫療體系之消費特性」、「支配市場 與產品能力」、「與醫療體系之關係管理」。

b. 由專業化策略矩陣得知,未來(5~7 年) 流程創新的專屬服務的經營策略下:

服務價值活動以「測試認證」、「行銷」、「配銷」、「售後服務」、及「支援活動」

為重要核心構面,所需努力提昇的細項因子有:「提供決策參考之能力」、「彈 性服務效率的掌握」、「與研發技術部門的互動」、「病患資料安全隱私之掌握」、

「行銷該決策支援服務之能力」、「整體方案之價格與品質」、「技術部門的支 援」、「維護系統運作之能力」、「建立市場回饋機制」、「創新的售後服務」、「售 後服務的價格、速度與品質」、「資訊科技整合能力」、「法律與智慧財產權之 保護」;外部資源則是以「研發/科學」、「技術」、「製造」及「其他使用者」為 重要關鍵構面,所要掌握的細項因子:「臨床決策支援系統研發能力」、「創新 知識涵量」、「資料庫建置、研發能力」、「醫療資訊系統擴充能力」、「技術商 品化能力」、「外部技術完整多元性」、「引進技術與資源搭配程度」、「整合外 部製造資源能力」、「多元與潛在顧客群」、「相關支援產業」。

其定位及管理意涵整理如表 72:

163

表 72 管理意涵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貳、 策略建議

本研究將提供臨床決策支援廠商於醫療雲端應用服務三個階段的策略建議

1. 台灣醫療雲產業發展處在萌芽期,各方發展無一致共識及方向,目前企業僅在 產品研發製造上有較大動作,投資技術、資金以及人力資源,迅速開發出產品。

2. 未來(5~7 年)市場變化大,台灣企業慣以製造業思維模式發展系統應用服務業,

建議企業能以創新密集服務業思維發展價值較高的系統平台服務業。

3. 台灣欲發展醫療雲服務,政府可以依照外部資源掌握程度顯著差異因子整理表 內容,投入資源於其中。而多元化創新機制則可激發廠商知識與技術的創新,

協助突破現階段瓶頸,提升醫療雲端應用服務競爭力。

未來 5 至 7 年市場會更加明確,對醫療體系而言,重點不在於是否雲端服務,而在

164

於這項服務能否帶來多少成本/效益比,並提升醫療品質,提供客製化服務並帶來更多的 競爭優勢。因此廠商應選擇資源掌握度較易達成的策略定位目標,運用本研究結果,可 以提供廠商給定的產業發展策略方向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