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對照研究假設、驗證模型及分析結果,假設驗證結果呈現如下,本節將針對 研究結果進行討論。

79

80

壹、 青少年時期家庭和朋友支持的變化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知覺到的家庭支持是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減少,朋友支 持則隨著年紀的增長呈現增加情形。過去國外無論是橫斷或縱貫研究與過去的研 究都有相同的研究結果,Helsen 與 Vollebergh (2000)針對 12 至 24 歲青少年之 橫斷研究發現,在 12 至 16 歲間的青少年,年齡越大的青少年知覺到的父母支持 越少,同儕支持則越多。Cornwell (2003)運用兩年期追蹤資料,研究 11,835 名 分別就讀 7 至 12 年級,平均 15.36 歲的青少年,也發現第二年研究對象整體獲得 父母支持的平均數比起第一年是減少的,而朋友支持是增加的。國內研究僅有針 對家庭支持變化部分進行探討研究,也發現國中階段青少年家庭支持呈現下降趨 勢(簡伶蓁,2009)。

貳、 家庭、朋友支持與青少年內在憂鬱

一、 家庭支持與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內在憂鬱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國中階段或高中階段,家庭支持對於青少年內在憂鬱都有 負向影響,青少年知覺到家庭支持越高,其內在憂鬱越低。這個研究發現與過去 研究發現相同,Helsen 與 Vollebergh (2000)研究發現父母支持與青少年情緒問 題呈現負相關,當父母支持越多時,情緒問題越少,施雅薇(2004)在其研究中 也有同樣發現。

家庭支持變化的部分,無論是國中階段或高中階段,家庭支持變化對於青少 年內在憂鬱都有影響,相較於家庭支持維持,家庭支持增加會減少內在憂鬱,而 家庭支持減少會增加內在憂鬱。Cornwell (2003)運用青少年健康長期研究資料,

針對 11,835 名分別就讀七至十二年級青少年進行研究,將支持變化情形分為增加、

減少、穩定,結果發現歷經父母支持減少的青少年比起支持不變或增加者有較高 程度的憂鬱而且父母支持減少比起父母支持增加對青少年的影響更大(Cornwell,

81

2003;Hays, & Coates, 1993;簡伶蓁,2009)。而本研究發現家庭支持增加與減 少在國中與高中階段的影響有所不同,在國中階段支持減少比起支持增加對青少 年的影響更大,而在高中階段支持增加比起支持減少對青少年的影響更大。可能 因為國中階段家庭支持仍是最主要而重要的支持來源,對於家庭的依賴也較大,

故其家庭支持減少對於青少年內在憂鬱的影響較大,而到高中階段開始要獨立成 為成人,對家庭依賴較小,也發展較多其他支持系統,家庭支持減少的影響則變 小。

二、 朋友支持與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內在憂鬱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在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朋友支持對於青少年內在憂鬱都 沒有影響。過去研究如施雅薇(2004)也有發現同儕支持對於憂鬱情緒不具影響,

而 Sun、Hui 與 Watkins (2006)以 450 名 11 至 16 歲香港青少年為對象,結果雖 然發現友伴支持與憂鬱相關,但對憂鬱並無直接影響而是透過自尊產生影響。另 外,郭鴻茹(2009)分析友伴支持對不同性別青少年憂鬱傾向的影響發現,友伴 實質協助對女性青少年有影響,實質協助愈高,憂鬱傾向會愈低,但對男性青少 年來說,友伴支持是透過與生活事件交互作用才影響憂鬱傾向,友伴支持對男性 青少年的影響是間接緩衝的效果。本研究更深入分析性別差異(未呈現於論文中), 發現無論對於男性或女性青少年朋友支持對於青少年內在憂鬱仍無顯著影響,朋 友支持對內在憂鬱的影響是否非直接效果,而是必須透過其他因素(如自尊),

或者生活事件交互作用才會發生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在朋友支持變化的部分,亦發現無論是在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朋友支持變 化與對於青少年內在憂鬱都沒有影響。此與過去研究發現不同,Cornwell (2003) 發現不論是父母支持或朋友支持,支持的減少及增加對於青少年憂鬱有影響,而 且支持的減少比起增加對青少年的影響更大,歷經父母支持或朋友支持減少的青 少年比起支持不變或增加者有較高程度的憂鬱。可能是因為相較於西方,東方文

82

化裡家庭對於個人的影響仍是較為重要,相較於家庭支持變化,朋友支持變化的 影響未能有影響。

三、 支持變化類型對青少年內在憂鬱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國中階段或高中階段青少年支持變化類型對內在憂鬱都有 影響。在國中階段,相較支持變化類型呈現家庭補償型(家庭支持增加且朋友支 持減少)的青少年,支持呈現朋友補償型(即家庭支持減少且朋友支持增加)、

負向減弱型(即家庭支持減少且朋友支持減少)及其他類型的青少年其內在憂鬱 較高。即當青少年獲得家庭支持增加時即使朋友支持減少,其內在憂鬱仍是較低,

然而,當家庭支持及朋友支持皆減少,其內在憂鬱較高,另一方面,當青少年獲 得家庭支持減少而轉向朋友其內在憂鬱亦較高,可見朋友支持的增加並無法彌補 家庭支持減少對青少年內在憂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亦可能同樣也產生負面影 響。

在高中階段青少年支持變化類型對內在憂鬱的影響略有不同,相較於家庭補 償型(家庭支持增加且朋友支持減少)的青少年,除了支持呈現朋友補償型(即 家庭支持減少且朋友支持增加)、負向減弱型(即家庭支持減少且朋友支持減少)

及其他類型外,支持呈現正向增強型的青少年其內在憂鬱也較高。更突顯支持變 化類型為家庭補償型,其內在憂鬱相較於其他都較低,可見青少年家庭支持增加、

朋友支持減少內在憂鬱反而是低的。

參、 家庭、朋友支持與青少年外在偏差行為

一、 家庭支持與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外在偏差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國中階段或高中階段家庭支持對於青少年外在偏差行為有 影響,與 Siyez (2008)針對 1734 位 9 至 11 年級土耳其學生進行調查,瞭解自尊、

問題行為和知覺到社會支持的關係之研究以及 Stice 與 Barrera (1995)運用長期

83

追蹤資料,針對 441 位 10.5 至 15.5 歲青少年,探討知覺到父母支持與青少年物 質使用和外顯行為之相互關係的研究結果相似,都顯示家庭支持對青少年外在偏 差行為有影響,青少年知覺到的家庭支持越高,其發生偏差行為的可能性越低。

家庭支持變化的部分,本研究僅發現國中階段家庭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外在偏 差有影響,和 Hafen 與 Laursen (2009) 針對 313 位 11 至 13 歲中學生三波調查資 料進行分析,運用成長曲線模型探討青少年調適與知覺到父母支持的相互關係的 研究結果相似,家庭支持增加會減少青少年發生偏差行為的可能性,而家庭支持 減少會增加發生偏差行為的可能性。然而,高中階段家庭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偏差 行為並無影響,Hafen 與 Laursen (2009)研究對象為青少年前期,因此可能在青 少年後期,家庭支持變化對於青少年便無影響。

二、 朋友支持與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外在偏差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朋友支持與無論是在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對於青少年外在偏差 行為都沒有影響,之前的朋友支持對於後來的偏差行為並無影響,與過去的研究 結果不同。Siyez (2008)採取橫斷性研究針對 1734 位 9 至 11 年級土耳其學生進 行調查發現同儕支持與問題行為有顯著相關。可能因為研究方式不同或者是文化 差異而有不同的發現。

本研究進一步亦發現朋友支持變化無論是在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對於青少 年外在偏差行為也都沒有影響。過去並無相關研究探討朋友支持變化對青少年外 在偏差行為的影響。

三、 支持變化類型對青少年外在偏差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國中階段或高中階段,青少年支持變化類型對青少年外在 偏差行為都有影響,相較於支持變化類型呈現家庭補償型(即家庭支持增加且朋 友支持減少)的青少年,支持呈現朋友補償型(即家庭支持減少且朋友支持增加)、

84

負向減弱型(即家庭支持減少且朋友支持減少)、維持不變型(家庭和朋友支持 維持)及其他類型的青少年其發生偏差行為的可能性增加,負向減弱型增加的比 例最高,朋友補償型次之。這部分與 Scholte 等人(2001)的研究結果相似,同樣 發現知覺到較少父母支持和朋友支持的青少年其容易產生外在問題行為,如高程 度偏差行為和霸凌。另一方面,朋友支持的增加並無法彌補家庭支持減少對青少 年外在偏差行為所造成的影響且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當青少年朋友支持減 少但獲得較多家庭支持,其外在偏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反而降低。

在高中階段僅有朋友補償型對青少年外在偏差行為有影響,相較於支持變化 類型為家庭補償型的青少年,朋友補償型青少年發生外在偏差行為的機會較高。

當青少年獲得家庭支持減少而轉而由朋友獲得支持,其發生外在偏差行為的可能 性仍較高。過去研究亦有類似的發現,Scholte 等人(2001)探討不同支持的配置

(包括低父母支持與低朋友支持、低父母支持與高朋友支持等)與青少年調適的 關係,也發現知覺到不同程度父母支持與同儕支持狀況對青少年適應也有影響。

若知覺到較少父母支持和較高朋友支持的青少年,容易在其環境中引起較多問題,

若知覺到較少父母支持和較高朋友支持的青少年,容易在其環境中引起較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