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期待瞭解青少年家庭和朋友支持變化,探討家庭與青少年支持、支持 改變及支持變化類型對青少年內在憂鬱與外在偏差行為的影響。本節將討論研究 限制並根據實證結果及其所獲啟示對未來研究及實務工作提出建議。

壹、 研究限制

一、 樣本流失

本研究使用長期追蹤資料,雖然可以瞭解青少年長期發展的變化,但是無法 避免的會有樣本流失的問題,到第六波調查時,樣本流失約 32%,取三波資料中 皆有完成的問卷樣本作為本研究分析使用,約僅剩原本樣本 65%左右,可能會影 響到樣本的推論性。

二、 測量工具

由於本研究使用次級資料,因此在變項概念測量工具的使用與選擇上較為受 限,一方面無法豐富變項概念之內涵,又受限於每波調查問卷題目有差異,為求 測量的一致性,必須捨不同的題項,這也是本研究很大的限制。

在自變項「家庭支持」與「朋友支持」的部分,使用的測量題項分別只有 2 題及 3 題,無法更進一步探究工具性支持與情感性支持兩不同面向之支持,和瞭 解不同支持內涵的影響。

在依變項「偏差行為」的部分,三波測量的偏差行為內容有所不同,因測量 概念必須一致而僅能捨去部分題項取共同之題項進行分析。另外,由於每波測量 題項與尺度皆不同(第一波及第六波為 5 點量表,第三波為 4 點量表),必須轉 換為類別變項進行邏輯迴歸分析,而「偏差行為」測量的內涵包含蹺課、逃家、

87

抽煙、喝酒等較輕微的虞犯行為到較嚴重違反法律的藥物濫用,發生頻率則從一 兩次到常常,轉換成類別變項後,無論是何種偏差行為,僅發生過一次或常常都 會歸到「有偏差行為」無法做程度之區分,因此可能會放大了偏差行為問題,故 在解釋上須留意。

貳、 後續研究與實務工作建議

一、 後續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及限制建議提出未來相關研究可供改進的方向和建議,給未 來對進行青少年支持系統相關議題研究做為參考。

(一)探討朋友支持對青少年影響的機制

雖然本研究發現家庭支持、家庭支持變化與支持變化類型對青少年的重要性,

但朋友支持部分卻未能發現其影響性,是因為其對於青少年的影響不重要或是其 主要的影響為緩衝效果,必須當有負向生活事件發生時才能發揮其影響效果,緩 衝負向生活事件對青少年內在憂鬱或外在偏差行為的影響,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加 入負向生活事件進行探討,更完整瞭解朋友支持對於青少年的影響。另一部份也 建議可以運用更完整的支持測量量表來瞭解青少年支持系統,亦可以更進一步探 討不同支持內涵對青少年的影響。

(二)加入正式支持體系

本研究主要探討非正式支持系統中的家庭和朋友支持,青少年可能也會知覺 到正式支持體系所提供的支持,不同支持體系的支持與支持改變對青少年的影響,

未來亦可以進一步瞭解。

(三)針對特殊青少年進行探討

建議未來可以針對特殊族群青少年(貧窮、犯罪…等)瞭解支持與支持改變

88

對其之影響,將可更有助於社會工作實務上在面對特殊青少年個案時運用不同的 處遇策略。

二、 實務工作建議

瞭解青少年社會支持系統的改變以及支持改變的影響,在實務工作上有助於 專業工作者評估青少年社會支持網絡並發展適當服務策略協助青少年。由預防觀 點來看,協助個人維持充足的社會支持有助於促進個人身心健康達到良好調適,

由治療的觀點來看,協助個人增強或重建社會支持亦能夠讓個人有充足的能力與 資源達到處置目標。本研究發現青少年知覺到家庭支持隨著年紀越大而減少,朋 友支持則隨著年紀越大而增加。然而從研究結果中發現無論是在國中階段或高中 階段,知覺到家庭支持與支持的改變對青少年內在憂鬱與外在偏差行為有其相當 之重要性,其無法以朋友支持來替代或彌補。青少年時期,知覺到家庭支持變少,

但卻具有很大的影響性,朋友支持變多,但卻無法發揮其影響,甚至會有負面的 結果產生。在實務上,青少年工作者往往會因為太過同理青少年,而選擇與青少 年站在同一陣線,然而根據研究發現雖然青少年時期與朋友的連結增加,但家庭 的影響卻是重要且大的,所以,要協助青少年的同時,必須也要與其家庭一起合 作,善用最具影響力的支持資源,因此對於學校、相關專業單位的青少年工作者 有以下幾點提醒與建議:

(一)協助家人提供青少年支持

當青少年在家庭中尋求不到足夠支持,往往會向外尋求支持尤其是朋友,不 過朋友的支持並無法取代家庭支持,甚至可能產生不好的影響。在青少年階段,

家人可能並非不關心青少年,而是表達關心的方式無法讓青少年接受或感受到被 瞭解與支持,因此專業工作者可以透過親職教育方案或宣導活動,協助家人正確 表達對青少年的關心與支持,也引導青少年看到家人的支持,當青少年感受到家 庭支持,有助於預防內在情緒問題與外在偏差行為的發生。

89

(二)評估青少年支持的變化

在協助青少年的過程中評估其支持系統的變化有助於預防或改善青少年內在 與外在問題。家庭支持的改變對青少年有很大影響,不同支持變化類型的青少年 也是有所差異,整體而言,家庭支持增加且朋友支持減少(家庭補償)的青少年,

其憂鬱與偏差行為都較其他類型低,朋友支持增加但家庭支持減少(朋友補償)

這類型的青少年,無論在國中或高中階段,其產生內在憂鬱與偏差行為的可能性 都較高,家庭和朋友支持同時都減少(負向減弱)的青少年亦是,其在國中階段 產生內在憂鬱與偏差行為的可能性都較高,在高中階段則產生內在憂鬱的可能性 較高。瞭解青少年主要支持變化類型有助於評估其對青少年之影響,進一步擬定 處遇策略。

(三)善用家庭支持協助青少年達到處遇目標

無論在國高中,提升青少年家庭支持對於青少年內在與外在都有正向的影響,

因此專業工作者可以善用家庭支持系統,協助青少年增強或重建家庭支持,有助 於達到處置目標,例如透過親子活動的設計或帶領親子團體,協助青少年與家庭 重建關係,讓家庭發揮其影響性成為孩子重要的正向資源。

90

參考文獻

Aimin, W., Peterson, G. W., & Morphey, L. K. (2007). Who Is More Important for Early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Choices? Peers or Parents?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42(2), 95-122.

Cohen, S., & Wills, T. A. (1985).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olarossi, L. G., & Eccles, J. S. (2003).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upport providers on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Social Work Research, 27(1), 19-30.

Cornwell, B. (2003).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ocial Support: Decay, Growth, and Staticity, and Their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Social Forces, 81(3), 953-978.

Scholte, E.M. (1999). Factors predicting continued violence into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2(1), 3-20.

Hafen, C. A., & Laursen, B. (2009). More Problems and Less Support: Early

Adolescent Adjustment Forecasts Changes in Perceived Support From Parent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3(2), 193-202.

Helsen, M., & Vollebergh, W. (2000).Social Support from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9(3), 319-335.

McGrath, B., Brennan, M. A., Dolan, P., & Barnett, R. (2009). Adolescent well-being and supporting contexts: A comparison of adolescents in Ireland and Florida.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4), 299-320.

Metts, S., Manns, H., & Kruzic, L. (1996). Social Support Structures and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in Persons Who Are Seropositiv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3), 367-382.

Ritakallio, M., Luukkaala, T., Marttunen, M., Pelkonen, M., & Kaltiala-Heino, R.

(2010). Comorbidity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ur in middle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64(3), 164-171.

Rosenberg, M. (1979).Conceiving the self . New York: Basic Book.

Scholte, R. H. J., van Lieshout, C. F. M., & van Aken, M. A. G. (2001). Perceived Relational Support in Adolescence: Dimensions, Configurations,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1(1), 71-94.

Siyez, D. M. (2008). Adolescent Self-esteem, Problem Behavior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urkey.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6(7), 973-984.

91

Stice, E., & Barrera, M. (1995).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ubstance use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2), 322-334.

Stice, E., Ragan, J., & Randall, P. (2004). Prosp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Differential Direction of Effects for Parent and Peer Support?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3(1), 155-159.

Sun, R. C. F., Hui, E. K. P., & Watkins, D. (2006).Towards a model of suicidal ideation for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s.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2), 209-224.

Turner, H. A., Hays, R. B., & Coates, T. J. (1993). Determinants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Gay Men: The Context of AID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4(1), 37-53.

Young, J. F., Berenson, K., Cohen, P., & Garcia, J. (2005). The Role of Parent and Peer Support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Longitudinal Community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5(4), 407-423.

于潄(2007)。國中生社會支持與其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

http://www.ccf.org.tw/news/990510.htm

伊慶春(2011)。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2011 兩岸三地華人青少年研究暨臺灣青 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四次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邱瓊慧(1988)。對國中生休閒生活應有的認識。諮商與輔導,30,21-24。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學研究,11,

25-43。

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

92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洪淑媛(1988)。北市平宅社區青年家庭背景、疏離感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郭鴻茹(2009)。青少年生活事件、友伴支持對憂鬱傾向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陳信木、林佳瑩(1997)。調查資料之遺漏值的處置-以熱卡插補法為例。調查 研究-方法與應用,3,75-106。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 學刊,17(4),67-95。

董氏基金會(2002)。大台北地區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

【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3&Page=2 董旭英(2009)。生活壓迫事件、社會支持、社會心理特質與台灣都會區國中生

偏差行為之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129-164。

蔡美雪(2005)。生活壓力、制握信念、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