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經分析《親子天下》2014-2018 五年份之母親、父親節月份出刊之封面故事 區塊系列文章,全文內容談及「學齡階段」親職參與內涵篇數共計 64 篇,經質 性為主、量化為輔之內容分析法歸納出親職雜誌中「親職參與」之主題與內涵、

實踐樣貌及父母角色,主要得出「親職參與中父母關注多樣主題且內涵多樣 化」、「親職參與中父母的實踐樣貌具挑戰」、「親職參與中父母扮演多樣的 角色且與東西文化交融有關」三點結論,以下分別說明:

壹、 親職參與中父母關注多樣主題且內涵多樣化

一、 密集親職現象下:親職參與主題多樣,且各主題之內涵豐富

在當代親職參與中的主題相當多樣化,此研究發現除了回應過往研究形容 台灣的「密集親職」現象,再次證實當代親職參與所需關注的主題相當多樣

(吳明燁,2016;Lan, 2014),也進一步描繪出主題的類別,以教育和人格作 為初步分類,描繪出兩類別之中的主題,教育類包含數位使用、升學競爭力及 體制外學習之主題,人格類包含情緒因應、獨立自主及人際相處之主題,及描 繪出各主題的細緻樣貌。藉此突破過往研究發現範疇,從密集親職的現象表面

74

更進一步深入挖掘,究竟當代親職參與是在什麼方面密集?以何種樣貌展現密 集?進而對於當代親職參與圖像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也在上述各個親職參與主 題中發現展現在外顯互動與心理互動上的親職參與面向並存,而在教育類的主 題中較常以外顯互動進行親職參與,在人格類上則較常以心理互動進行親職參 與。

二、 親職參與中教育類主題在教育觀上展現多元性

在上述親職參與的主題中,教育類的主題「升學競爭力」與「體制外學習」

中呈現出不同的意象:在體制外學習主題中,父母致力跳脫過去對學歷和成績 的執著,從追求成功到追求快樂,且對成功定義多元化,應給孩子選擇機會;

而升學競爭力主題則常出現要重視學業成績,拚盡一切為求進入高分名校,及 選校會大大影響孩子後續發展等內容。顯現在教育觀與生涯發展之議題上,反 映當今親職參與的期待具有培養孩子具備未來人才多元、充滿創意彈性的能力,

但同時也仍存在多年來拚成績、拚升學的思維。

貳、 親職參與中父母的實踐樣貌具挑戰

一、 親職參與時以孩子為中心、聽從專家、關注全球趨勢

本研究歸納出的親職參與處境具有「以孩子為中心的親子互動」父母親職 參與時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程度甚至優先於父母自身;「聽從多樣專家建議 的教養」,父母聽從於在教育專業背景者、名人、精神醫療專業者和科學研究 的權威性用語;「與全球教養競爭」,父母親職參與之效仿與競爭範疇不僅限 於台灣,隨著國際化與全球競爭與學習,全球教養競爭的範疇主要以亞洲政經 要樞中國、日本、新加坡及西方美國最常見。前兩項實踐樣貌呼應「密集親職」

之概念意涵,而最後一項則呼應藍佩嘉(2019)所提出之中產階級全球教養的

75

特性,整體而言,當代父母親職參與之實踐樣貌深具挑戰。此外,在整體各個 親職參與中,「聽從多樣專家建議的教養」皆為實踐的主要特性之一,顯現此 為當代親職參與較為鮮明的實踐樣貌。

二、 親職性別角色落差伴隨親職形象浪漫化

在本研究所分析觸及之親職雜誌篇目中,親職性別角色呼應前述文獻所發 現父職角色正在轉變,逐漸投入育兒,但在父職與母職的期待與評價上,仍有 所落差,展現「新中仍舊」的現象,呼應趙蕙鈴(2011b)的發現。不過,值得 注意的是:在陳婷玉(2010)、Sunderland(2006)研究中所發現之忽視親職的 辛苦及輕易呈現浪漫完美形象之發現,在本研究中也有類似發現,且反映在

「父職」實踐上特別明顯,不僅鮮少提及職家平衡等難題,更是多次為爸爸冠 上「新好男人」、「暖爸」的封號,在父職實踐上浪漫化特性特別明顯。

參、 親職參與中父母扮演多樣的角色且與東西文化交融有關

一、 當代親職參與中父母須兼顧多樣角色

當代親職參與中的父母角色和過往權威者的角色有著不盡相同的面貌,主 要有做孩子的伯樂,挖掘孩子的潛在天賦;做孩子的溫柔教練,用鼓勵及「剛 剛好」的引導促使孩子成長;做孩子的陪伴者,重視與孩子實際相處的精心時 光;做孩子的好朋友,重視與孩子培養良好感情是一切的基礎;做孩子的楷模,

以身作則示範自己希望孩子成為的樣子。對於父母而言,此五類父母角色不是 擇一扮演即可,而是須同時兼顧!此發現回應過往研究形容台灣的「密集親職」

現象,需投入高度的經濟和心力(吳明燁,2016;Lan, 2014),並進一步從理 解父母在親職參與時為了兼顧多樣角色所需花費時間,到能夠深入了解父母是 為了要兼顧「哪些」父母角色,及了解各父母角色之中的豐富的意涵。

76

二、 親職參與中父母角色裡蘊含東西教養文化之交融

在這些父母角色中,有著許多傾向西方文化個人主義思維之以孩子為中心、

與孩子類平輩等親子互動觀,但同時也存有華人孝道傳統與集體家族思維下的 長幼觀、權威觀,及華人教養邏輯「『管』教孩子的責任」,這個骨子裡流著 華人傳統思維父母管教責任的血,眼睛望向西方民主自由的風的父母角色在

「教練」該角色中展現特別明顯。不僅呼應吳明燁(2016)指出隨著西方教養 文化逐漸傳入華人社會,在傳統的嚴與慈之間的拉扯,也提供一個機會理解當 代父母在東西教養觀雙重文化的標準下,「東」「西」教養文化交融之下的樣 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教練」之角色與吳明燁(2013)指出之「管」

一樣同時具備「支持」與「控制」之成分,有「教」也有「愛」,但在本研究 所觸及之親職雜誌內容中,時常有類似於「支持、慈愛」的意涵出現,如常鼓 勵、肯定孩子、給孩子安全感等內容;但對於「控制」和「教」的描述方式則 時常強調要用「剛剛好」的方式引導孩子進步,不能過度要求孩子,甚至要小 心操之過急而扼殺孩子「原本的樣子」,顯現出現在對於「控制」和「教」所 強調的可能已非「嚴教」,而是重視用較為溫柔的方式引導孩子進步,父母須 期許自己做為替孩子量身打造的「教練」。

肆、 當代學齡階段親職參與之圖像中父母可能的挑戰

綜觀上述,當代親職參與圖像於父母角色、實踐樣貌、親職參與主題皆具 多元樣貌,當代父母如何在多樣父母角色中找到自我定位;如何在以「聽從多 樣專家建議」最具代表性的實踐樣貌中選擇合適的專家建議 ;如何在多樣主題 中找到平衡很可能即是當代父母親職參與之挑戰。此研究發現回應吳明燁

(2016)、趙蕙鈴(2011a)、藍佩嘉(2014)發現當代父母為難即容易懷疑自 己的現象,也據此提供改善矛盾與為難之方向。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