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以祭典文化融入拉阿魯哇族族語教學,增進幼兒學習族語的 動機與效果。以下分三節陳述本研究緣起與動機、所欲探討的問題與目的、以及名詞 釋義。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原住民族在近百年歷經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及 國民政府統治後,其所擁有的語言與生活文化隨著每一個殖民時期逐漸凋零,尤其在 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統治期間最為嚴重。日本皇民化運動,鼓吹全台漢人及原住民改 變原有的生活方式與思考模式,妄圖削弱台灣漢人及原住民原有的族群意識,使其全 面日本化,進而願意為日本政府挺身奉獻(藤井志津枝,2001)。二戰結束國民政府 接手台灣,因統治需要,政府於戒嚴期間推行說國語運動,單語政策使台灣各族群衍 伸出語言式微及族群仇恨問題。除了語言單語化外,國民政府也針對原住民制定《山 地人民生活改進辦法》,如同日本殖民時期般,名為生活改進實為政治迫害,更是造 成原住民傳統文化消逝、族人對所屬族群有汙名之認同。看似邁向優勢文化的理籓、

皇民化運動,或是國民政府的獨尊國語、民族團結政策,實際上是剝奪與同化,對於 台灣原住民而言實是文化侵略(黃志偉,2002),直至今日,造成原住民族語言面臨 瀕危消逝之狀況。事實上,世界各地都存有語言消失與瀕危之現象,導致語言消失的 因素為國家軍事、經濟、文化、宗教或人民思想觀念等,各國有其語言消逝的背景,

亦有其復振瀕危語言的方法。在維基百科上,瀕危語言(Endangered Languages)指 的是使用人數越來越少的、行將滅絕的語言。更確切的說,就是當一種語言在各領域 中不被人們使用、或越來越少被使用,甚至是無法將其語言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時,該 語言是有消失的危險(UNESCO,2003)。1996 年 10 月 10 日在西班牙巴賽羅納舉行 的「世界語言權利會議」(the World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 Rights)中,頒布「世界

2

語言權利宣言」,該宣言支持各族群語言使用權利,特別針對瀕危語言,也提醒全世 界重視瀕危語言之問題。

台灣因獨尊國語,使得其他各族群語言流失越趨嚴重,UNESCO (2016)將台 灣原住民族語區分為已消失、極度瀕危、嚴重瀕危及脆弱四個等級,多數原住民族語 瀕危狀況亮起紅燈,況似進入語言加護病房。站在世界角度而視,世界多樣性的語言,

造就多樣性文化,各種語言承載著不同族群的文化智慧,在語言消逝同時,其傳承的 知識也會隨著消失。國外許多論述支持語言多樣性觀點,強調語言是文化的心臟,人 民有權保護其語言,文化和語言知識是人力財富,應將語言視為人類共同的遺產(Joan, 2002)。台灣原住民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屬台灣島語言,許多國際南島語言學者相信,

古南島民族是由台灣擴散出去,因此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系民族(Austronesian)最早 的祖居地(李壬癸,2010;臧振華,2012);亦有科學家推論大洋洲南島文化的發源 地是台灣。雖然也有學者提出南島語發源地可能是在福建沿海地區包括馬祖(中央通 訊社,2014),但中研院院長李壬癸(2013)於兩岸瀕危語言國際研討會中指出台灣 南島語言為重建古南島與不可缺少的語言資料,古南島語中所出現的動植物常見於台 灣島內不同的地形及氣候區,這些證據顯示台灣南島語言十分古老。換言之,藉由分 析南島語言可推論出千年前古人類遷徙路徑或生活模式,可見保存與記錄台灣原住民 語言有其重要性(李壬癸,2010)

站在台灣族群文化而視,族語是文化存亡的關鍵,語言之於文化如同水之於生命,

兩者相輔相成,只有語言被保存下來,族群的文化才能自然呈現。語言不單是人與人 之間情感表達、訊息互通的橋梁,語言背後傳遞的是族群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身 份認同及世界觀(瓦歷斯.尤幹,1994;孫大川,2000;黃美金,1995)。也就是說,

語言是所有文化的心臟,原住民族群文化中所包含的神話故事、傳統歌謠、在地知識 及獨特價值觀,幾千年來沒有文字以口耳一代傳一代,倘若一個族群喪失了語言,累 積的知識及文化價值將會徹底消失,不僅是該族群滅亡的開始,亦是發展族群多元化 的限制與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剝奪,這對台灣人而言,絕對是莫大的文化資產損失。

根據 105 年 6 月原住民族委員會資料統計,台灣目前兩千三百萬人口中,原住民

3

人口達 54 萬 9 千人,佔總人口數的 2.5%,16 族卻有 42 種方言,可見其文化的多樣 性,但各族人口稀少語言保存皆不佳。台灣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被聯合國判定 為極度瀕危語言熱點地帶,瀕危程度已到懸崖勒馬之狀況。拉阿魯哇族目前主要聚居 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桃源里及那瑪夏瑪雅里,約計有 400 人,因日治時期被歸為 曹族(後來的鄒族),故拉阿魯哇族人以往都自稱南鄒族,於 2014 年 6 月正式正名成 功(原民會,2015)。Hla’alua 語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桃源兩里的使用情形,因通婚 且受周遭的布農族嚴重同化,族人日常使用布農語,僅剩少數中年以上者會說拉阿魯 哇語,目前能流利說拉阿魯哇族語者幾乎為乎其微。拉阿魯哇語從 2003 年 24 人能講

(賴建戎,2004),到了 2008 年 4 月能流利使用族語的僅剩 21 人(邱英哲,2007),

根據郭基鼎(2013)調查指出,高中、桃源部落總人數 170 人中,使用流利為 17 人、

尚可溝通者 6 人、勉強使用者 9 人、無法使用者 138 人,由以上數據足見 Hla’alua 語 過不了多久勢必滅絕。研究者任職之場域即為桃源區高中里,教學三年經驗中,發現 每週一節的族語教學對幼兒絲毫無學習成效,因此不斷思索如何有效的進行族語教學,

改變目前教學現場中族語學習成效不佳問題。

另一方面,研究者本身為原住民口中的「白浪老師」(意指漢人教師),三年前 帶著滿腔熱血與抱負踏入原鄉教學,發現對非主流族群幼兒而言,學校傳遞的知識中 有太多主流族群的價值觀。例如:漢人教師以主流文化為趨勢,設計「海邊」、「捷 運」、「世界各國」等主題作為課程,或直接使用坊間教材,另有活動如:過年寫春 聯、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端午節紀念屈原等,雖有樂趣亦為多元文化課程模式之一,

但對偏遠山區的原民幼兒而言,因不是幼兒生活經驗、文化或社區背景,易流於蜻蜓 點水般的「英雄與節日課程」(引用自劉美慧,2000:4),僅達到主流文化認知學 習,可說是同化政策,又或者更加深幼兒對不同族群之偏見(劉美慧,2000;譚光鼎,

2001);再則,漢人教師容易以主流教學模式教導原住民幼兒,例如:要求全班上課 排排坐、發言要舉手、自己管好自己等規矩,無考量原住民族與漢人有著相異文化,

或原住民幼兒所擁有的家庭知識基金。研究者在經歷多年部落生活後發現,不論是祭 典或部落會議,原住民族習慣圍坐成大圈、發言不用舉手,耆老發言完後自有人接著

4

講話,這是他們的互動模式;又如,在部落中強調分享與互助,擁有的一定要分享,

不是獨善其身,所以打獵回來後是整個部落分食。因此,原民幼兒對於包括研究者在 內的漢人教師之規範或課程時常聽不懂也覺得排斥,影響其學習動機,最終被社會大 眾貼上「文化不利」、「文化刺激不足」等標籤。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學校課程傳 遞的價值觀與原住民家長的知識背景差異過大,導致家長無從參與學校課程,家長擁 有的資源無法被學校看見,若教師能以多元文化思維,視原住民幼兒母文化為學習橋 梁,或許能改善其教育問題(黃志偉、熊同鑫,2003;賴香瑩,2012)。

原住民族語流失危若朝露,因此語言復振行動刻不容緩,目前國內外學者主張沉 浸式或雙語教學對於幼兒母語學習的成效,例如:周梅雀(2015)沉浸式排灣族語教 學幼兒園實驗班之初探、吳懿芹(2014)戲劇活動融入沉浸式幼兒族語教學之協同歷 程;陳雅玲(2013)研究客語沉浸教學方式下的幼兒客語使用情形;杜怡靜(2007)

探討幼兒園如何實施國台雙語教學的歷程以及教師、家長對於國台雙語教學的態度之 研究等。在探討台灣眾多針對語言流失、改善困境、評估政策等文獻中發現,國內族 語教學研究多採個案研究或量化研究取向,有別於其他研究,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 方式,探討進行文化融入族語教學所面臨的歷程與轉變。企盼成果能彌補文化融入族 語教學文獻缺乏之狀況,提供國內幼兒園族語教學研究及相關政策制定之參考。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問 題

綜 觀 上 述 ,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目 的 如 下 : 一、瞭解教師實施文化融入沉浸式族語教學的歷程。

二、瞭解幼兒在文化融入沉浸式族語教學後的學習成效。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教師實施文化融入沉浸式族語教學的歷程為何?

(一)教師進行此教學所面臨的問題為何?

5

(二)教師因應問題所使用的教學策略為何?

二、幼兒參與文化融入沉浸式族語教學的學習歷程及成效為何?

(一)幼兒於參與課程前後,在使用族語的動機、頻率、情境場合之變化為何?

(二)幼兒於在參與課程前後,在族語字彙量之表現變化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沉浸式族語幼兒園

2014 年起,全台共 23 所幼兒園配合原民會推動族語沉浸式教學幼兒園第一期試 辦計畫,實施族語沉浸式教學工作。依原民會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第一期試辦

2014 年起,全台共 23 所幼兒園配合原民會推動族語沉浸式教學幼兒園第一期試 辦計畫,實施族語沉浸式教學工作。依原民會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第一期試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