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研究初期:教師文化知能不足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行動研究初期:教師文化知能不足

一、行動研究的定義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取向,行動研究顧名思義就是結合「行動」與「研究」,沒 有研究不會有行動,沒有行動就不是研究(Elliott, 1991;黃政傑,1999;蔡清田,2004),

因此,學者們認為行動研究是一種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實務工作者為解決或改善現 場發生的問題,系統化的結合協同合作規劃策略,並實際執行、評估成效,透過研究 者與協同的反思與批判精神,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陳柏璋,1990;熊同鑫、梁忠銘、

郭李宗文,2002)。但行動研究不僅限於解決問題,可能還附加其他目的,例如尋求 某領域知識、改善實務工作環境、增加對實務工作理解、提升個人專業知能等,因此 行動研究結果無所謂的成功或失敗,而是要能針對研究者欲關注的問題,進行合理且 清楚的說明(Elliott, 1991;蔡清田,2004)。行動研究具雙重目的,一為做為研究的 目的,研究者想「了解」;二為做為實踐的目的,研究者想「改變」,簡單來說。行動 研究就是一種針對現場實務工作,企圖了解與改變而執行的研究,將過程中的經驗加 以分析、統整,省思後並賦予其深刻的意義,最後公開分享(成虹飛,1999)。

二、行動研究的特徵

行動研究的主要精神有三,第一,教師即研究者,因教學場域為真實工作情境,

教師一職對自己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實施研究,能親自看到並體驗到革新的歷程,透過

53

反思、批判自己的教學理念或方式,達到重新學習及再社會化,最後達成教學改革的 理想(歐用生,1999;蔡清田,2004)。第二,課程為幼兒、教師與協同教學老師共 同建構,因教師本身教育理念和實際教學決定課程走向,無法確保客觀實踐,因此,

課程的發展也需視參與者為學習主體,換言之,教師們要去了解幼兒的學習型態,幼 兒亦要了解老師的教學模式,透過協同合作及幼兒共同參與,實際建構出的課程對幼 兒才有意義(黃光雄、蔡清田,1999;歐用生,1999)。研究者整理出行動研究的六 點特徵如下(王文科,2001;夏林清,1998;歐用生 1999):

(一)研究者必須在教學實境中進行。

(二)行動與研究為不斷循環之過程。

(三)研究問題情境獨特且具即時性。

(四)以解決教學實境中問題或增進個人專業成長為導向。

(五)行動中強調客觀態度與自我反省檢討。

(六)強調實務工作者與協同夥伴共同合作的方式進行。

三、行動研究循環模式

行動研究最大特色就是強調「螺旋循環」(spiral circle)模式進行研究,意思就是 以行動、觀察、反省、詮釋及再行動的一連串螺旋循環為研究歷程(陳惠邦,1998),

換言之,研究過程強調研究者的知識、行動與省思三者交互循環向前,並有系統地進 行省思批判。蔡清田(2004)更進一步提出,行動前、行動中、行動後的研究。行動 前應把實際情境清楚界定,進而規劃可能的行動,換句話說,就是在行動前要先釐清 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為何?在進一步討論行動策略;行動中則尋求研究的合作夥伴共 同發展行動,規劃問題解決策略;行動後必須進行評鑑與回饋,並呈現課程發展證據。

整段循環歷程為計劃、行動、反思、修正、不斷循環直到問題解決或改善。

綜合上述學者們之見解,研究者認為行動研究是指學校實務工作人員在實務教學 或行政現場中針對目的進行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改善現場問題或提升教學,而行動研 究也必須具備「行動力」與「研究力」兩大動力方能啟動。所謂行動力就是在實際工 作情境中針對所遇問題、所欲瞭解、所預測之結果進行探討;而研究力則為有系統的

54

研擬研究途徑與實施策略,透過不斷反思與修正以達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文化融入拉阿魯哇族族語教學之教學歷程,在教育行動研究裡,

「教師即研究者」,教學與研究者無法分離,教師也需要透過實際教學、實際研究與 同時修正的過程,與協同搭檔及幼兒共同建構課程和教學的相關知識。因此,本研究 者將根據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之步驟擬定研究架構流程圖(詳見第二節),

透過行動研究,設計文化融入族語學習的活動,期望藉由課程的設計與教學調整,提 升幼兒的族語能力。

第二節 研究歷程

基於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研究歷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行動前-確認焦點領域

釐清研究者希望改變或改進的狀態為首要步驟(Elliott, 1991),因此,第一個步 驟首先針對沉浸式族語教學進行現場觀察,發現幼兒的學習困境,例如:研究者在之 前進行沉浸式族語教學的課程中,發現幼兒對族語學習動機低的問題,以及教師設計 之課程無法回應幼兒生活經驗,導致其不感興趣的問題。觀察到問題後,開始蒐集與 研讀沉浸式教學、多元文化課程等相關文獻,因而形成研究問題,例如:教師如何提 高幼兒學習族語的動機,以及如何以拉阿魯哇族文化融入族語課程當中。其次,聚焦 研究目的與方向,並同時確定研究進行方式與蒐集教學資源,例如:瞭解教師實施族 語課程的教學歷程及幼兒的學習歷程與成效。接著,擬定行動研究計畫與設計教學活 動,包含整學期教學計畫、教學活動、親子學習單及主題教具製作等相關事宜,並與 專家及協同搭擋討論其適當性,確認課程內容。

二、行動中-尋找諍友忠告

研究者最接近研究場域,所以不易觀察全貌,詮釋觀點無法完全客觀中立,難免 有疏漏、盲點的部分,必須藉由諍友詮釋多元的觀點來充實本研究。因此,第二個階 段則為實際進行教學活動,同時蒐集課室觀察資料與文件資料(詳見第五節),並從

55

中加以分析,不斷根據教學時,幼兒的反應(包含使用族語的頻率、使用族語的情境 場合、使用族語的主題與族語字彙量)、諍友的討論及建議(包含每日教學紀錄、省 思札記)、家長非正式的訪談資料等面向,持續對課程進行反省、修正、擬定新策略、

再實施課程、再反省、再修正、再擬定新策略實施課程,直到課程執行完畢。

三、行動後-經驗的解放

在行動研究中,任何革新改變所付出的努力,最終成果就是能使幼兒受益,又或 者從研究過程中獲得經驗的解放,改變研究者不再迫於接受和盲目相信以往的經驗

(Elliott, 1991),也就是說,終極目的是研究者與幼兒能在行動研究過程中雙受益,

獲得自我成長與增能,使研究者能在研究中的行動循環,瞭解到族語教學中,教師與 幼兒共構課程的方式及幼兒學習到族語的歷程,並實際解決文化課程融入族語教學上 所面臨的困境。是故,第三階段重點是藉由研究中資料的歸納、分析與整理,紀錄本 研究中的發現、解決問題的歷程,最後撰寫出研究論文。

依據上三階段描述,本研究之流程見圖 3-1:

56

57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場域是友愛幼兒園(化名),為研究者任職之班級,採用的取樣方式為 立意取樣(purposively sampling)。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經由個人主觀經驗,選擇能 回答研究問題,提供豐富資訊樣本的一種方式(葉重新,2010)。全班共 15 位中、大 班幼兒,除了研究者外還有 2 名協同教師,以下說明研究場域相關資料。

一、研究場域

(一)園所概述

「友愛幼兒園」是一所位於南部偏鄉原住民重點小學的附設幼兒園,園內共兩個 班級,分別為大黑熊班(中、大混齡班)與小白兔班(小、幼混齡班),大黑熊班有 2 位正式教師及 1 位族語教保員,小白兔班有 1 位保育員(原鄉托人員合併進公幼帶班 之人員)及 1 位代理教保員。大黑熊班為本研究場域,目前共有 15 位幼兒,含大班 5 位(其中 2 位經過早療單位鑑定,分別為智能不足與發展遲緩),中班 10 位(其中 1 位為發展遲緩),帶班教師除研究者外,還有 1 位正式教師與 1 位族語教保員。在進 行本研究前,本班已有進行沉浸式族語教學一年之經驗,此為原民會推動沉浸式族語 幼兒園之計畫,其「沉浸式」定義見第二章文獻探討,特色為族語教保員必須使用拉 阿魯哇族語在大黑熊班級一日作息當中,與幼兒進行教學活動、生活對話,族語沉浸 的時間至少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使幼兒們能頻繁接觸到拉阿魯哇族族語。

在這一年的沉浸式族語教學經驗中,經歷過族語教保員實習階段、教師與族語教 保員協同教學混亂階段,以及園所行政混亂三個階段。族語教保員實習五個月當中,

定時一週入班參與教學活動,協助班級活動進行,隔週回崑山大學接受教保相關課程 訓練,如此反覆進行五個月,直至實習結束後入班展開沉浸式族語教學。教學混亂階 段指當時因教師與族語教保員的角色定位不明,導致主題教學常因族語教學的介入而 中斷;園所行政混亂則指,當時由於沉浸式族語計畫的加入,所需配合繳交的行政資 料繁瑣,加上幼兒園本身就有既定要執行的行政計畫,導致總行政量大幅增加,工作 量的增加影響教師教學。而上述三個時期面臨的困境在陸續解決後,又產生新的教學

58

59

大黑熊班教室鄰近操場、小木屋,若遇下雨天也可至校門口外的部落活動中心活 動,且每週固定一日至部落散步、拜訪部落耆老,因此教學空間不侷限校內,可延伸 至部落。

(四)活動作息表

大黑熊班的活動作息安排參酌「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設計,每日課程採不 分科方式進行主題教學作,每日規劃至少三十分鐘的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時間,為整學

大黑熊班的活動作息安排參酌「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設計,每日課程採不 分科方式進行主題教學作,每日規劃至少三十分鐘的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時間,為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