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盲從:

自小到大,求學的過程一路都很順遂,慶幸自己是屬於「可以讀書」、「聽話 順從」那一類型的人,所以活在自以為「正道」的路途中,對於「不聽話」、「不 讀書」、「行為乖張」的同學,總覺得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他們不願意努力、為反 對而反對的危險分子,總把他們視為得「保持距離」的同學。而對於「安靜聽話 卻只能隱身在角落」、「因考不好而認份接受處罰」、「受到排擠沒有朋友」的同學,

總多些憐憫與同情,但也束手無策。對於這些與自己經驗不相符合的同學,從來 就不可能了解他們是否有其不可抗力之因,只就自己的認知、周遭老師或同學的 耳語,想像他們的世界。因為在那以升學為導向的世代中,無形中的城牆早已被

「順從」一步步給堆疊起來,而我早也已被隔離出來,終日為升學之路埋首苦讀,

對於這些「不熟悉」的同學只更增添害怕、不了解、甚至是憐憫的心態。此時的 我卻渾然未覺,原來是我把自己的心給隔離起來了。

契機:

然而因為這樣的信念,使得日後成為教師的我,對於「聽話且弱勢」的學生,

更多些注意與協助,對於「言行有偏差」的學生盡其所能的導正,期望與社會價 值觀相符合。但此時的我仍活在自己的想像裡,認為應該要遵循著這個社會所期

望的信念,因為這就是公平、這就是正義,並沒有考量其他不同的環境、因素,

或是站在這些與自身經驗不相符合的學生視野與高度去理解差異。直到回研究 所,上了多元文化的課程後,「階級文化的再製」、「父權的霸權」、「學校教育有 利於中產階級者」等理念,一波波反動的思潮,提醒著我自己去體察隱而未顯的

「偏見」與「無知」,也開啟我想要研究教師對學生分類的念頭。

探索:

在與指導教授討論的過程裡,一開始是想研究分類與差別待遇,也了解到這 是多麼敏感的問題,但它是一直存在的事實,所以我並不想逃避。直到踏入研究 的領域後碰到許多挫折,經口委們的提點後,決定只正視「分類」這個議題,因 為相信外顯的行為表現是來自於個人深處的想法,所以要談教師對學生的差別待 遇,不如仔細去看教師內心裡面真實的想法更有意義,唯有想法改變了,行動也 才會跟著改變。在研究的過程中,由衷對於支持我研究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參與 者,獻上感謝,由於他們的分享,讓我的研究得以順利開展,從回饋裡得到正向 鼓勵。因此讓我了解到教師對學生確實是存有分類的意圖,這是不置可否的,這 是因為分類具有詮釋、化簡、預測以及與他人達成共識的特性,分類的想法則是 來自教師多年來自身求學與教學的經驗,類型則受學生自身個人差異與師生互動 因素交織而成。

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歷程中,有時會秉持著實驗的精神去看待學生反應,發 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其實是很敏感,學生們會因意識到老師的轉變而加以猜測,但 往往只能看到表象而曲解教師的心意。所以有時會聽到學生評論老師說:「老師 好像對 xxx 特別凶或嚴格」,以此來定論教師對學生的喜惡,但往往老師是因為

「已經講了那麼多遍,結果又來」而生氣,顯見師生認知上的差異,以及學生對 老師的反應是很在意的現象。在研究的過程裡,有些老師解釋對學生的分類是希 望「教學生學會」,所以有的學生要讓他們學會得用說理的方式,而有的學生則 要用處罰的方式才有效,也相信老師們在做這些舉動時,都是考量每個學生的特

殊性而改變。但反求諸己時,仍需不斷告誡自己,分類是為了給學生最「適合」

的相處方式,而不是因為選擇不同的相處方式去強化分類差異,因為期望下所做 出的行動,才是真正影響與改變學生的地方。

疑惑:

研究結果最讓我訝異的是,多年下來,不管是過去的研究或是直到今日的研 究,原來教師對學生的分類類型幾乎是大同小異,然而是否隱含著校園內的文化 趨於守舊,不敢變革,因為教師們早已習慣躲在權力與霸權的保護傘中,而不願 反思自己是否已成為結構當中的共犯強化者。還是這就是我們深信不疑的品德操 守所致?因為我們一直處於儒家思想「尊師重道」的框架裡,但既然如此,為什 麼要拿掉學生的操行成績?又或者是我們現在所致力推行的教改,到底改變了老 師些什麼?否則在多種變動的因素下,為什麼教師看待學生的標準仍是與過去相 同?這些在我研究至後期的歷程中,不斷浮現在腦中的疑問,雖然暫時不會有答 案,但很開心自己已經慢慢出現批判、質疑的聲音,如此才有進一步改變的動力,

而不會墨守成規。

成長:

藉由研究的歷程中,讓我得以再次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指導教授協助 下,不斷省思事件背後潛藏的含意,漸漸瞭解到張建成教授告訴我很難實踐「教 育公平性」的真意了,當時的我雖震驚卻百思不得其解,直納悶我們不是被教育 著唯有透過教育才能實現均等,才能擺脫不公平,但為何張教授卻這麼說?這與 我們的教育理念,以及自身的教學信念相違背。到現在我才瞭解到,因為我們一 直深受結構層面的隱匿卻不自知,不斷成為社會再製的幫兇者,如此又何來均等 之說?藉由學校制度的合法化,主流文化下的受益者,以及師生間霸權得利的宰 制者,若教師未能有這些體悟與敏覺時,如何去幫助非主流文化下的學生,因教 育而受惠呢?但至少現在的我,遇有師生衝突情況,以及學生表現出非教師期許

的言行舉止時,能花個 30 秒的時間靜心聆聽學生的聲音,不要將霸權再製於師 生的關係中,以期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且有批判能力的學生。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的現象與情況,有可能是受制於研究場域的影響。因自己 身兼場域的局內與局外人,所以對某些習以為常的議題可能陷在局內人觀點而不 自知,又或是當以局外研究者的身分去探討發現時,又礙於同事情誼,不敢過於 犀利或批判,深怕破壞同事幫助我做研究的美意與良善,如此一來,可能造成做 討論分析時的限制。但我相信這仍是一個值得被討論與探究的聲音,因為校園中 師生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為期許降低校園裡師生衝突事件,以及在零體罰的 校園中,如何進行適當的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或許從教師對學生分類的想法出 發,可找到較為良善與合宜的方式。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嘉雲、張恭啟(譯)(1980)。R. Kessing 著。當代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台北:巨流。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美文(1996)。教師對學生的分類與互動策略:一個國小補校班級的質性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省吾(1989)。圖書分類法導論。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白亦方(1996)。教育的人類學基礎。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頁 117-141)。 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康寧、胡宗仁、劉雲杉、吳永軍、程曉樵、丁瑜(2005)。課堂教學社會學。

台北市:五南。

李昆翰(2003)。教師之學生分類架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李莉菁(2002)。國小教師對學生的分類方式及其成因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錦旭(譯)(1987)。D. A. Blackledge & B. D. Hunt 著。教育社會學理論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of education)。台北市:桂冠。

宋文里(譯)(2001)。J. Bruner著。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The culture of education)。台北市:遠流。

何翠萍(1980)。原始藝術的研究。載於李亦園(主編),文化人類學選讀(頁 309-328)。台北市:食貨。

何春蕤(主編)(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市:元尊文化。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林清江(譯)(1988)。O. Banks 著。教育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高雄市:復文。

林義男、王文科 (1998)。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D. Jary & J. Jary 著。社會學辭典(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臺北市:貓頭鷹。

周德禎(1999)。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台北市:五南。

邵瑞珍(譯)(1995)。J. Bruner 著。教育的歷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 landmark in educational theory)。台北市:五南。

苗廷威、張君玫(譯)(1998)。M. Argyle 著。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台北市:巨流。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也淨(2006)。學生之教師分類架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張建成(2004)。文化、人格與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愛卿(2001)。放射智慧之光-布魯納的認知與教育心理學。台北市:貓頭鷹。

郭諭陵(2004)。舒茲的現象社會學與教育。台北市:桂冠。

陳美瑩、李榮彬、王派仁、陳麗如、Damien Trezise(譯)(2007)。S. Nieto著。

肯定多樣性--社會政治情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Affirming diversity :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4th ed.)。嘉義市:濤石文 化。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教 育 部 ( 2009 )。 教 育 部 品 德 教 育 促 進 方 案 。 2013 年 5 月 31 日 , 取 自 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文玲、林淑美(1989)。俗民誌法。載於蔡保田主編,教育研究法(頁 308-336)。 高雄市:復文圖書。

楊巧玲(2002)。學校中性別差別待遇體驗之分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 教育:探究與實踐(頁 381-399)。台北市:五南。

鄒理民(譯)(1991)。P. L. Berger & T. Luckmann 著。知識社會學 : 社會實體的 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鄒理民(譯)(1991)。P. L. Berger & T. Luckmann 著。知識社會學 : 社會實體的 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