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

你用什麼紀錄生活呢?不停的拍著的相片、FB 上的留言與回應、還 是消失了卻在腦中縈繞的味道、朋友親人的叨念、每晚隨意寫下的日記,

什麼會是你選擇儲存每個無法忘記的時刻的方式?回顧這篇論文後,我發 現了自己選擇用寫論文的方式替自己 9 年前的哀傷畫下句點,一篇論文恰 恰好的涵蓋了所有想說的、該說的話。

回到一開始的設定研究題目上,我清楚知道那是為了自己的好奇與需 求,於是願意花時間去做更多的探索,我也發現就算閱讀了許多關於喪親 青少年的文獻,仍就在訪談時看見了他們的多樣性,在設立了種種的篩選 條件下,找尋到的研究參與者背景依舊有太多無法預期的事情,所以多數 文獻中提及的父親過世造成經濟功能角色缺位,以及親職化現象都並未如 預期中出現;甫收到這些訪談資料時我嚇得半死,這完全不是我所設定的 內容啊!又會過頭來想,訪談的內容本來就是不可預期的,研究者也不應 抱有任何預設立場進入現場,這也是質性研究有趣跟好玩之處,因為永遠 都不會知道受訪者會給你什麼樣的回應,也許如文獻所提,也許完全走了 樣,這讓我思考到除了是否自己在研究主題上的設立有問題,另方面也許 這也呈現了某部分的喪親青少年某部分的狀態,只是文獻較少提及。也正 因為這個經驗,更提醒我進入現場時,要放下我心中的預設立場,帶著更 中立的角度、空白的視框,傾聽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

從找尋受訪者到訪談的過程像是一場戰鬥,先是透過指導教授的協助

與各國高中輔導室連絡,希望尋找到合適的受訪者,但總不是很順利,直 到認識的教官和鄰居在退休前服務學校的輔導主任協助才得以找到設定 的三位研究參與者,由於研究參與者與介紹者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 透過這種方式接觸到研究參與者時,他們接受訪談的態度很友善,這也讓 我忽略了訪談時的脈絡,太急著切入主題,忘了需多點時間去建立關係,

好的暖身可以讓受訪者願意坦露更多情感層面的狀態,可惜時間是一條不 逆行的跑車,體會到這點時也不可逆行到過去,只能將其整理在反思中。

花費最多精神的部分是在所有錄音檔都轉成逐字稿後的故事重新敘 說部份。自認為已經能面對失去這件事情,將自己做了整理後應該不再畏 懼觸碰死亡,更何況這次談的不是我的失去,但沒有想到的是看見他們的 失去也讓我很痛苦;開始將他們的逐字稿一遍又一遍的閱讀,我試著用他 們的眼睛去看見這個傷痛、用文字敘說發生了什麼事,像是在霧裡看花,

花非花,霧也非霧,經過一遍一遍閱讀故事,再重新整理了三位受訪者的 故事後,我從中看件故事裡的韌性與獨特性,在此哀傷的狀態下,他們仍 找尋著各種辦法使自己儘快的回到日常生活中,經歷過的那些轉折點,促 使他們向上、向下來來回回的省視自己與家庭,現階段的他們生命信念皆 是走在正面的方向,死亡的不可預期性讓他們突破了自我侷限,不怕死的 努力活在每一天的當下裡。他們的信念讓我感同身受,也讓我心疼,我也 曾有過害怕不預期性的發生,而決心把每天過好的信念,回頭看那時候的 我,其實活得並不那麼快樂,看似正向的信念,背後隱藏的卻是-我沒有 明天的深層恐懼。我不敢相信明天會更好,因此非常努力的把每一天當最 後一天活,不想讓遺憾發生,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在失去舅舅後得以有力 量的繼續前進,儘管害怕跟恐懼存在心中。我無法確定三位青少年是否跟 我當初的狀態相同,但看見他們在經歷巨大的衝擊與碎裂後,仍舊找到重 新出發的勇氣跟信心,值得佩服!

下了結論與建議後終於走到了這裡,像是呼應著我在第一章動機裡的

坦露,最後的省思給了研究者一個機會聊聊在研究歷程中的想要分享給讀 者的種種,也是最後想要提醒自己的事情,如果以後還有機會做相關研究 可以怎麼做,可誰又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因此鍵盤敲下省思前我 猶豫了很久,這節該呈現些什麼?寫到了這還是沒有個定論,有的大概就 是不只是最後的省思才是省思,寫作論文的整個過程都迫使我不斷反省、

思索。

前陣子很流行宮廷穿越劇,可惜的是也慶幸的是我們都無法回到過 去,但至少在穿越這段經驗後,記錄了屬於我們四個的生命故事,都看見 了現在的自己,超越那時候的自己。

中文參考文獻

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家族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原作者:M. P.

Nichols, & R. C. Schwartz)。台北市:洪葉。(原著出版年:1998)。

王嚮蕾(1994)。原生家庭父母自我分化與青少年自我分化、焦慮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史晶瑩(2007)。喪親青少年的喪慟特殊性與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262,

21-24。

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朱念文(1999)。長幼有別--教養你不同排行的孩子。學前教育,22(7),

6-13。

何長珠(2008)。悲傷影響因素之初探。生死學研究,7,139-192。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 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2,21-40。

吳秀碧(2001)。國中階段青少年哀傷諮商人員的訓練。台灣地區國中生 生死教育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 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5)。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 究所。

吳紅鑾(譯)(2001)。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原作者:C. A. Corr,

& D. E. Balk)。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吳婷盈、鄧志平、王櫻芬(譯)(2012)。家族治療概觀。

原作者: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

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08)。

吳蕙蘭(2000)。喪親青少年死亡態度、悲傷反應與因應行為之研究-以九

二一地震中部災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台中縣。

巫志忠(2006)。青少年時期喪失手足悲傷經驗之敘說分析(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佩怡(2000)。失落與悲傷。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313-348)。台北:

洪葉。

李佩容(2000)。喪親青少年之哀悼歷程-以九二一地震的個案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中壢市。

李佳容(2001)。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2004)。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二版】(原作者:J. W. Worden)。台 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1)。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周梅琴(1996)。支持性團體諮商對於喪親悲傷的大學生影響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杏足(1996)。死亡事件對家庭系統的影響—家庭悲傷反應與任務。輔 導季刊, 32,50-57。

林秀玲(2008)。喪子女佛教徒之哀傷意義重構歷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家瑩(1999)。喪失子女父母哀傷與調適行為及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書如(2008)。兒童期喪親青少年哀傷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雅君(2007)。以生死教育啟發資優青少年的生命智慧。網路社會學通 訊,60。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0/60-14.htm 侯南隆(2000)。我不是壞小孩-喪親青少年的生命故事與偏差行為(未

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施靜芳(2003)。走過生命的幽谷-九二一地震後喪親青少年的悲傷復原(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徐憲宏、張益萌、林佳慧、劉芸潔、洪雅雯、陳彩瑜、王瀅婷、吳秋萍(2001)。 從親友死亡看著青少年面臨之身心反應與悲傷諮詢之應用探討,遠東 學報,19,445-460。

柴蘭芬(2006)。高中生親子三角關係、手足關係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翁樹澍(2004)。厭食症患者觀點中家庭系統運作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 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翁寶美(2006)。父母癌逝之青少年悲傷歷程研究以正向影響為焦點之探 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宏哲、顧美俐、張振成、劉曉春、林桂碧、曾蓮紅、陳怡如(譯)(1999)。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第五版】(原作者:D. H. Hepworth,

& R. H. Rooney, & J. A. Larsen)。台北:洪葉。(原著出版年:1997)。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4)。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虹雯 (1999)。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高賓(2003)。單親青少年失落情緒諮商之改變歷程分析研究。屏東師 院學報,19,29-66。

張淑美(1989)。兒童死亡概念發展之研究與其教育應用(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章薇卿(譯)(2008)。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原作者:

R. A. Neimeyer)。台北市:心理。

許玉霜(2008)。喪手足成人的悲傷反應及調適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 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怡婷(2003)。家庭系統面臨親人重病事件的運作與轉變-以進入安寧病

陳怡婷(2003)。家庭系統面臨親人重病事件的運作與轉變-以進入安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