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青少年階段個體開始思考「我是誰?」的問題,並透過各種社會角色 去探索及統合有關自己的各種層面,逐漸形成明確的自我價值與方向。但 個體若無法順利發展,可能帶來對自身價值感的混淆,無法肯定真正的自 我。

壹、 自我認同的定義與形成

多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與理論基礎去論述自我認同,以下將簡述幾位 學者所定義的自我認同,並綜合學者所提出得自我認同定義出本研究喪父 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定義與內涵。

Erikson(1968)心理社會階段論(psychosocial stages)提出的自我認 同 ( ego-identity ) 是 個 體 遭 遇 發 展 危 機 下 的 產 物 , 是 一 種 自 我 綜 合

(ego-synthesis)的行為,個體在經歷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下,對於內在自我

尋求一貫性(self-sameness)和連續性(continuity)的能力。自我認同扮 演統合自我的多面向角色,使個體能夠發揮最大的效能。自我認同危機若 能順利解決,則往後的人生便能預期有較良好的發展;否則,個體便容易 陷入自我內在的衝突,難以適應各方面社會期許的角色壓力(張春興,

1983;Erikson, 1968)。

Erikson 自我認同發展的論述著重的是人與社會的互動與適應,陳坤 虎、雷庚玲和吳英璋(2005)更進一步說明自我認同包含三個部分:(1) 個人認同,如價值體系、生涯目標等,反映個體內在的心理傾向;(2)社會 認同,如個人名譽、受歡迎程度等,個體與環境互動後所形塑出的認同;

(3)集體認同,如家庭、學校、社區等,個體之「重要他人或參考團體」的 期待及規範。

Marcia ( 1966 ) 根 據 Erikson 心 理 社 會 發 展 理 論 為 基 礎 , 以 探 索

(exploration)與承諾(commitment)兩向度界定出認同的操作型定義,

並據此發展出四種認同狀態。1.認同達成型(identity achievement):經歷 探索後做出承諾; 2.他主定向型(foreclosure):缺乏探索但有承諾; 3.

延期未定型(moratorium):正經歷探索但未做出(或只有少量)承諾; 4.

認同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缺乏探索,也未做出承諾。

Marcia(1980)認為自我認同是一種個人的驅力、信念、生活經驗等 內在自我建構而成的動態組織,意識到自己有別於他人的獨特性,並且使 社 會 的 期 待 與 自 我 的 認 同 得 以 維 持 的 一 種 「 內 在 凝 聚 力 」 ( inner solidarity),也就是感覺到自己的認同對重要他人是具有意義的,並且能 夠符合他人的期望。自我認同在青少年的末期階段開始形成,若是經由個 體探索後有意識的發展形成,將在往後的人生中經歷不斷的重組(Marcia,

1988)。

張春興(1988)認為自我認同是個體將過去經驗的累積、現階段個人 的知覺,以及對於未來的期望作統整,接受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團體;自我

認同是個人的驅力、能力、信念等內在自我的建構,會隨著時間不斷地改 變,好的建構能使個體能發掘自己的獨特性、與他人的共通點,以清楚自 己的發展方向,不好的建構則是不清楚自己與他人的異同,易依賴外在以 評價自己。何英奇(1990)認為自我認同是青少年歷經選擇性的拒絕與同 化後,重新統整出一個新的自我認同形象,以解決對於自我角色與定位的 疑惑。

由上觀之,自我認同為一種內在趨力,知覺到外在的經驗與自我的信 念、價值觀,及對未來自己的期望,所發展出來的整合性歷程,統整自我 在性別上的認同、社會價值的接受與否、自我存在價值與外在形象。以 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階段論來看,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同與混淆的 階段。本研究所要探討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為意外喪父後的青少年知覺過去 經驗,並受到社會文化的期待及重要他人或團體的影響,經歷選擇性的接 受與同化後,統整出一個新的自我形象。其內涵包含生命價值觀、自我承 諾、自我價值、對未來的規劃和理想。

「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是青少年階段中最為重要的發展任 務,且是持續終生的發展過程(Ashford, Lecroy & Lortie, 1999);在Erikson 的論點中,認同的形塑應是「一個過程,此一過程包含青少年在童年晚期 對於自我的想法,以及對於當前的自我賦予意義」;此一過程是以社會的 回應為依據,即在社會脈絡中,青少年能清楚地定義自我、明瞭自身的特 質,且「認同」並非首次顯現於青少年時期,在早先的發展階段中已經展 開,且在生命週期中持續地存在(Kroger, 2004)。

Chickering(1993)研究大學生的自我發展,與Erikson的線形發展階 段論不同的是,他認為大學生需達成七個任務,才算完成自我認同歷程。

其認為自我認同的形成沒有一定的期限,因此以發展任務取代Erickson的 線性 發展 階段 ,提 出七 個自 我認 同 發展 任務 包括 ︰(1) 能力 感的 發展

(developing competence);(2)情緒處理的發展(managing emotions);(3)

主 體 性 及 互 賴 性 的 發 展 ( moving through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 );( 4 ) 成 熟 的 人 際 關 係 的 發 展 ( developing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5)認同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identity);(6)

目標的發展(developing purpose);(7)統合的發展(developing integrity)。

Chickering(1993)指出這七個任務的發展沒有一定的時間期限,但仍有先 後次序。前四個向度的良好發展會帶動第五個向度—認同的建立順利完 成。而認同能夠完整建立後,第六及第七個任務才能繼續有良好的發展。

Eveerall, Bostik & Paulson(2005)指出青少年在此時期著重在藉此建 立一套對於自我的認同,認同的發展大多和其所處的環境與情緒處理有 關,青少年大多站在自我的立場對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自我賦予明確的意 義,然往往受限於有限的決策能力、貧乏的問題解決能力等,易使他們形 塑自我認同時產生混淆。另外,青少年除了獨自檢視自我外,同儕團體有 助於青少年對自我行為、價值有進一步的解讀;青少年對於自我的認同或 混淆取決於生活是否有明確的目標、任務或酬賞機制,以及是否在同儕團 體擁有友善互動與緊密連結(Wan, 2007)。

總言之,從自我認同的形成來看,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形成是一個動態 性歷程,青少年會受到環境、社會文化、與同儕的影響,整合過去與現在 的經驗,經重新選擇後形成對世界、生命的價值觀以及目標,作為一生的 內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