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

本節整理主要的研究結果,從第四章的故事中,我們對於三位研究參 與者的生命經驗已經有了概略性的圖像,且在每個故事章節後研究者試著 以 Lieblich(1998, 2008)的「類別-內容」分析模式來整理歸類,整理出 其在意外喪父後的自我認同歷程與家庭角色變化;本節將呈現從三位研究 參與者意外喪父經驗之核心議題脈絡中,選取出他們的獨特與相似之處,

回應本研究的三個研究問題,一、探討遭逢意外喪父青少年的家庭角色變 化情形;二、探討遭逢意外喪父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的變化情形;三、影響 遭逢意外喪父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因素,並與過去文獻進行對話。

壹、 遭逢意外喪父青少年的家庭角色變化的情形 一、 家庭角色功能的改變

(一) 父逝初期家庭角色多為情感性的功能

陳雅婷(2007)發現父親的逝世會造成家中經濟來源的衝擊,母親的 逝世則是讓青少年的生活作息產生變化,失去主要照顧者和意義上的改 變。陳平與潘潘的故事中可看到父親在世時,其在家庭「經濟功能」的角 色上並未扮演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內在的緊密依賴感與生活穩定的維持支 柱。因此當父親意外過世後,家庭系統受到了破壞,陳平在情感上的依賴 從爸爸的身上部分轉移到其他家人,哥哥和叔叔成為陳平認同的對象;潘 潘的媽媽是在先生過逝後將情感上的依賴從先生轉移到潘潘身上,潘潘在 家中的新角色則轉為照顧媽媽的情感跟作出符合期待的相對應行為,例如 假日較多時間在家陪媽媽、晚上下課後就回家,與同儕玩樂相處的時間減 少。

(二) 父逝後期家庭角色逐漸轉為工具性或情緒性的角色

陳平的哥哥在父逝後成為家中兼具工具性與情感性的角色,除了扛起 家中經濟外,也負起照顧弟妹生活的責任。哥哥自覺身為家中老大應承擔 起「家長」的角色功能,因此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與生活習慣,個性變得 更加成熟穩重,家中的大小事情的決定也須經由他的同意,因此陳平在喪 父後一年感受到哥哥取代了爸爸的角色;潘潘則在後期協助媽媽處理跟親 戚間的交涉與變賣爸爸的土地事宜,此時的潘潘在家中的角色,除了情緒 性功能外還多加了工具性的部分,成為幕後軍師,是個隱形的決策者。然 而Steven雖為家中獨子,但可能因其家庭成員的功能較穩定,故家庭角色 並未因父親逝世後而有太大的變化。由此可見父喪之後家庭結構的失序與 重組,家庭角色會隨著不同時間與狀態在功能有所變化。

二、 家庭成員的期待與評價會影響青少年對新角色的認同

本研究發現潘潘在家中的角色功能的轉變是受到媽媽與親戚的期待,

起初是潘潘覺察到家中成員對家庭事務的處理方式-姊姊的不理睬、哥哥 衝動的個性無法處理好事情,又認為自己有協助媽媽處理家庭事務的能 力,因此擔下替媽媽給建議、出主意的角色,媽媽期望潘潘能進一步代替 她做決定,但潘潘因擔心日後成為家中主要做決定的角色,因此拒絕了母 親期待他扮演的決策角色,僅擔任協助者。家庭會賦予或期待家庭成員扮 演某些角色,以滿足家庭的社會性與情感性需求,用以區別家庭人物和責 任的分配(廖育青,2006)。因此在每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也因執行不 同的角色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功能與期待,家庭角色的知覺會相互影響。

換言之,角色的期待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家庭成員給予的訊息,若得到 的訊息清楚,則該角色就能發揮其較高的功能,也對角色期待有較高的評 價;陳平看見哥哥在家庭角色上的轉變,給予良好的評價,因也轉化到自 我身上,期待自己在家庭角色中能符合哥哥和姊姊的期待,變得更加獨 立,能試著自己做決定;潘潘在初期受到媽媽較混亂的角色期待,希望潘

潘可以承接下原本對哥哥與姊姊的角色功能,甚至是能取代原本都由父親 做決定的功能,因此導致潘潘感到緊張、排斥,將決定權仍交還給媽媽。

可見每個家庭成員建構有關自己角色的期待時,都會受到其他家人傳遞出 來的訊息的影響。若角色期待是清楚的,則家庭角色相對執行率較高,但 若角色期待模糊不清或超出個人所能負荷時,易使角色行為者產生困惑,

並導致緊張、無所適從,使得角色功能的無法得以實現。

換言之,角色的期待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家庭成員給予的訊息,若得到 的訊息清楚,則該角色就能發揮其較高的功能,也對角色期待有較高的評 價。例如陳平看見哥哥在家庭角色上的轉變,給予良好的評價,因也轉化 到自我身上,期待自己在家庭角色中能符合哥哥和姊姊的期待,變得更加 獨立,能試著自己做決定;潘潘在初期受到媽媽較混亂的角色期待,希望 潘潘可以承接下原本對哥哥與姊姊的角色功能,甚至是能取代原本都由父 親做決定的功能,因此導致潘潘感到緊張、排斥,將決定權仍交還給媽媽。

可見每個家庭成員建構有關自己角色的期待時,都會受到其他家人傳遞出 來的訊息的影響。若角色期待是清楚的,則家庭角色相對執行率較高,但 若角色期待模糊不清或超出個人預期時,易使角色行為者產生困惑,並導 致緊張、無所適從,使得角色功能的無法得以實現。

貳、 遭逢意外喪父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的變化情形

本研究發現三位研究參與者在經歷突然喪父之後,自我認同皆有下降 的趨勢,然而經歷一段時間後,會逐漸回升,以下依父逝時間長短及自我 認同的變化情形,分成三個階段說明:

一、 自我解構期:

此階段是指喪親前至喪親後一個月,此階段研究參與者的自我認同混 沌,低自我價值感。三位研究參與者在父逝前皆對生命價值無特別的想 法,例如陳平在父逝前對未來無規畫,較不獨立,自我承諾度較低,高一 開學沒多久後就辦理休學了;潘潘在父逝前在自我價值上較低落,比較自

卑。然而父逝之後,三位研究參與者對自我認同的分數皆從4分掉落至1 分,顯見父逝對三位研究參與者自我認同的衝擊。陳平經歷了父逝後心理 的空虛、茫然;潘潘更是覺得被所愛的人拋下,對自我價值和愛產生懷疑;

Steven對自我價值的評分也是相對低落,可見父逝皆衝擊他們的自我價值 和生命意義。

二、 自我萌芽期:

此階段是指喪親後二至四個月,此階段自我認同開始提升,但易受系 統影響而起伏。潘潘與陳平受到外在系統的支持與介入影響,自我認同開 始產生起伏。例如陳平內化父親生前的叮嚀,在心靈上與父親連結,對自 我承諾要更獨立,也從逐漸獨立的過程中肯定自我的價值。潘潘則因老 師、同學的陪伴而感到被愛和被支持,重新肯定自我價值,但又因朋友突 然的離開,而再度感到被拋棄和不值得被愛,自我價值感甚至低於父逝初 期。

三、 自我重構期:

係指父逝後四個月迄今,此階段自我承諾獨立,重新建構生命意義。

陳平與潘潘為擺脫外界對喪親孩子的標籤,對自我承諾要爭氣,因而對未 來有新的規畫。例如陳平決定復學完成學業,取得畢業證書。拿到未來工 作的門票。潘潘從父逝事件,體認到生命的無常,對死亡不再害怕,提早 規劃身後事;另一方面則轉移生活重心,更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Steven 也在父逝後,體認生命無常,願意嘗試更多挑戰。

或許如同意義建構觀點所提,哀悼的歷程並無所謂的「痊癒」,自我 認同的歷程中也無所謂的「統整完成」。本研究顯示三位研究參與者擺盪 在思念父親與重新恢復原本生活之間,重新建立與他人及世界的連結方 式,三位研究參與者共同都改變了對生命的價值觀,重新對自我作出新的 承諾跟期待,自我價值也在歷程中提升,對自我的獨立更為肯定。

另一方面本研究中三位研究參與者都因喪父事件重新建立其對生命

的價值觀,也因新的價值觀而產生與父逝前不同的行為,陳平更能活在當 下,把握可以看見的今天;潘潘重新排序生活中的人事物,決定要更珍惜 與家人相處的時光;Steven打破自己的設限,給自己機會勇敢嘗試新事物。

Schaefer和Moos(2001)認為喪親事件有助於增加青少年成熟度、提升對 生命意義的理解以及清楚重要事務的優先順序;且Oltjenbruns發現超過 95%的青少年隨著家庭成員或者朋友的死亡至少會產生一種正向的結果。

最常見的是對生命有更深的感激,其次為提升溝通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 力,更有能力與他人連結,對情感的感受性更高,更能同理他人。

從本研究中發現喪父青少年對死亡不再那麼害怕,變得更加獨立,更 清楚重要事務的優先順序,可見喪親事件雖然衝擊其生命價值與意義,但 仍會對青少年產生正向的影響。

參、 遭逢意外喪父青少年的自我認同之影響因素

青少年經過與社會環境不斷互動,逐漸整合過去和現在的自己,形成 獨特自我定位、態度與信念。因此,自我認同對於人格之發展極具重要性。

研究者想要了解在經歷意外喪父後,研究參與者自我認同過程中的轉折與

研究者想要了解在經歷意外喪父後,研究參與者自我認同過程中的轉折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