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青少年的喪親調適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意外喪父青少年的家庭角色與自我認同的變化情 形,以及影響自我認同的因素,本節先論述青少年在喪親事件中的哀悼歷 程,接著探討青少年的哀傷反應與影響因素。

壹、 哀悼模式

在哀悼的歷程上,不同學者在喪親的研究上,以不同視角提出不同的理 論概念,大致可分為四類作論述。

階段論

Kubler-Ross(1969)最早將哀悼過程區分為五階段,依序為:(1)否認

(denial & isolation);(2)憤怒(anger);(3)討價還價(bargaining);(4) 沮喪(depression);(5)接受(acceptance)。這五個階段並非直線進行的,

個體可能在這些階段來回幾次循環,實際經歷的內容與順序會有個別差異 的現象。

Parkes(1972)則將哀悼分為四個時期:(1)麻木時期:個體拒絕相信 失落的事實,此狀態有助於暫時逃避失落;(2)渴念期:喪親者會希望親人 回來,並否認失落為永恆不變的;(3)解組和絕望期:個體持續活在妄想逝 者回來中,逐漸地轉為絕望,此時喪親者難以正常發揮生活功能;(4)重組 期:開始有相當程度的重新組織自我,回復正常生活。

一、 任務論

階段論雖指出失落的情緒反應,但卻忽略面對失落時的認知與行為調 適,且忽略悲傷歷程中的社會層面。因此Worden(2004)提出任務論的觀 點,他認為哀傷任務有四個,其中包括了:(1)接受失落的事實;(2)經驗悲 傷的痛苦;(3)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及(4)將對逝者的情感重 新投注在未來的生活上。失落悲傷者需完成這些任務,以走出悲傷、完成 哀悼的過程,不完全的悲傷調適可能會損害更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

Neimeyer(1998)進一步將Worden悲傷調適的任務擴充成五個,包括:

(1)承認失落的事實;(2)讓自己願意面對痛苦;(3)修訂自己的假設認知架 構;(4)與失去的人重建關係;(5)重新定位自己。每個任務都是一種挑戰,

無固定的達成順序,亦不能用結束或完成來評估其調適狀態。

Rando(1995)則修正Worden的模式,其模式分成三個時期:(1)逃避

(avoidance):震驚、否認、思考雜亂;(2)對抗(confrontation):恐懼、

焦 慮 、 憤 怒 、 罪 惡 感 、 沮 喪 、 認 同 死 者 ; (3) 重 新 建 立 關 係 與 調 適

(accommodation):慢慢回復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允許自己發展新的關

係。Rando 認為在最後重建關係與調適的時期,個體重新調整自己以及重 新投注心力,在未忘記舊的情況下,修正與更新自己的假設性世界,並在 沒有逝者的情況下,將自己重新投入有意義的生命經驗。

二、 雙軌擺盪模式

Stroebe和Schut(1999)提出雙軌擺盪模式(dual process model),聚焦 在喪親者的個別差異,認為處理喪慟時應注意性別、文化、個體、時刻的差異,

喪親者不一定要接受失落才能走出悲傷,其實喪親者每日的生活都是處於接受失 落事實與逃避失落事實之間來回擺盪的,固著在任何一邊都會造成悲傷調適的困 難。圖2-1說明悲傷調適的過程是來回擺盪於以情感為主的失落導向與以認知為

主的重建導向,因此青少年在喪親後可能會一方面表現出快速恢復生活軌

道,以及適應沒有父親的新生活的模樣;另一方面卻又在心中時時刻刻的 傷痛著失去父親的悲慟。

圖 2-1 哀悼的雙軌歷程模式圖

資料來源:Stroebe , M. & Schut, H. (1999).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rationale and description. Death Studies, 23, 197-224.

三、 意義建構論

Neimeyer (2001) 提出悲傷調適的意義建構論述:(1)死亡事件證實我們 以生活經驗為基礎所架設的認知架構是否有效,或也可能是一種不在我們

架構中的全新經驗;(2)悲傷是一種個人歷程,感受到我是誰的既熟悉又錯 綜複雜的獨特經驗;(3)悲傷是我們可以自己作主,而非受制於人的事情;

(4)悲傷是一種確認或重建個人意義架構的行為,因為這個架構受到了失落 的挑戰;(5)原來平穩的架構受到挑戰所產生的情緒波濤具有功能,應將之 解讀為努力維護此意義架構所釋放的訊號;(6).在失落的困境中,我們一再 建構對自己的認同以與他人協調。

Neimeyer(1998)認為人們的失落經驗或任務並非如線性或階段性發 展,悲傷歷程最後也不一定會以「痊癒」收場。他主張在失落事件中,意 義追尋是悲傷調適歷程中最重要的過程,個體為了試圖重新確認或重新建 構因失落而受到挑戰的生命意義,因此在哀悼過程中會努力尋找對死亡的 解釋,其哀悼歷程的核心任務在於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綜上所述,階段頓與任務論的學者將哀悼劃分出了不同的階段、時期或 任務,其認為個體的哀悼歷程不見得依據其所劃分的方式依序進行,但主 要仍將哀悼歷程自開始至結束做了歷程上的區分。而雙軌擺盪模式與意義 建構模式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觀點,這兩個模式都較聚焦在哀悼過程而非 內容,皆認為哀悼的歷程是反覆來回的,最終走到重新對失落後的世界產 生新的意義以及與逝者的內在連結。個體對於悲傷事件,可以主動地賦予 意義,其有能力從事件中重新評估、解釋,以及重新建構自己的生命故事,

且此種調適歷程,具相當主觀且獨特性。不同的論點提供研究者以更多樣 的觀點去探討意外喪父的青少年,在失親後的家庭角色與自我認同變化情 形。

貳、 青少年的哀傷反應與影響因素 一、 青少年的死亡概念

劉惠美(1988)認為四歲的兒童已經開始具有死亡的概念,且隨著年 齡漸長其概念越趨成熟,黃啟峰(2004)更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童已具備成 熟的死亡概念,青少年已普遍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普遍性、無機能性、

原因性等重要概念。隨著年齡的增加,青少年同樣也會思考死亡的議題,

可能困惑於有關死後世界或生命意義等靈性問題。

青年期死亡概念和態度不同於成人期,死亡概念和認知發展有關,青 少年隨著認知的發展,從對生死的二分邏輯,轉變成模糊的邏輯概念。這 時期死亡概念發展更為複雜的建構,並將身體死亡之外的信念併入成熟的 死亡概念中。亦即死亡不再純粹是生物性事件,死亡態度對個人之意義,

可以作為決定生活之重要原則(溫愛玲,2005)。

Noppe和Noppe(1996)研究發現青少年雖會抽象思考,卻不會主動思 考死亡,青少年定義的死亡是與心愛的人分開,並且會失去現在和未來的 活動。青少年普遍能理解死亡的概念,但他們缺乏對外溝通自己對死亡的 感覺或經驗的資源,且青少年比兒童對死亡有較多的排斥。張淑美(1989)

提到在自我認同發展任務未完成之際,死亡的意義不只是單純地失去重要 他人而已,對青少年未來的目標也會帶來威脅與挫敗。即使是青少年能夠 了解死亡和其暗示,隨著身心發展、社會文化與時代背景差異,也有隱藏 的死亡恐懼。

青少年雖然在認知上能夠理解死亡,卻常常在情緒的接納上產生遲滯 的現象(徐憲宏、張益萌、林佳慧、劉芸潔、洪雅雯、陳彩瑜、王瀅婷、

吳秋萍,2001)。青少年已具有哀傷的能力,當遭遇到死亡或失落時,往 往會出現憤怒、孤單、罪惡感等感受,繼而影響其生活適應。

從上述研究發現,青少年對於死亡的認識是屬於認知上的層次,且是 被動的去思考關於死亡的事件和影響,他們較少有討論死亡的感覺和懼怕 的經驗和機會,因此當青少年面臨喪親經驗時,對於未來的生活會比兒童 有更多的擔心和恐懼,同時青少年的自我認同任務與喪親經驗交錯時,在 他們尚未理解死亡的意義之前,也可能因此迷失對未來的目標與方向。

二、 青少年悲傷反應

青少年喪親後的悲傷反應為震驚、否認、憤怒、罪惡感、好鬥、退縮、

尋求注意、對社交活動失去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情感、難過、無力 感、反抗家庭及學校。以時間來區分則有立即的反應,如惡夢、恐懼、缺 乏安全感、退縮、難過、固著、鬱抑、焦慮及困惑;中期有壓力、學業低 落、心情及人格的轉變、沮喪、恐懼、破壞及行為消極;末期為一年後沮 喪、社交、情緒或心理適應不良、發展遲滯、或其他破壞行為、藥物及酒 精濫用、抑制孩童的學習和發展能力(Goldman, 2000;Worden, 2001)。

以發展的角度剖析喪親青少年的心理歷程,發現青少年傾向於認同同 儕,以避免行為與同儕間有差異(Garber, 1995)。青少年之間,死亡情緒 的表達或討論是不被接受的,認為會困擾自己的朋友,當對父母的逝世感 到困擾,會避免提及失落經驗,青少年會傾向隱藏自己的想法,盡可能的 維持原來生活面貌,常以否認的因應方式來保護自己和朋友,但也隔離了 自己的情緒,故意裝做不在乎或甚至比以前更開朗。青少年會以否認的因 應方式,來逃離失去父母親的情緒負擔,且親戚常以為最好不要與當事者 提到死亡以免觸及其悲傷失落經驗,如此反而讓青少年覺得自己是孤單 的、被遺棄的、找不到人訴說,這種壓抑的悲傷反應,可能延遲至成人時 期才爆發出來(Corr & Balk, 2001;Emily, 1991;Wolfelt, 1983)。

Worden(2001)比較傷慟青少年和無傷慟的青少年的反應,發現傷慟 青少年有更多的時間是處在焦慮和恐懼,且認為它具合理性的,此焦慮反 應是來自「父母一方的死亡導致在他們的生命裡缺乏可預測性」的信念。

且傷慟青少年在幾項重要的發展任務和核心議題上,落後於沒有傷慟的同 儕。Meshot 和 Leitner(1993)認為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死亡摧毀了「人 在中年才會面臨死亡」的文化信念,因此重新建構死亡,而認為死亡會發 生在任何時刻,任何所愛的人身上。

從上述研究發現,青少年容易在意他人看法,渴望尋求同儕的認同,

期待被同儕接納,青少年極重視團體的和諧性及我們都是一樣的普同感。

因此當父/母逝世後,他們不易將哀傷的情緒顯露出來,否認哀傷的情緒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