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北區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自我認定,以及兩者之關係。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及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及研究問 題;第三節針對本研究的名詞加以定義;第四節則界定本研究之範圍。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為了因應將來職場競爭,現今大學教育不只需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更需 透過同儕間的互助相處,建立團隊合作關係。其中《1111 人力銀行》於 2016 年 調查企業最愛用之大學畢業生所具備的能力,最注重的是「工作態度佳」(73.5%), 其次為「解決問題能力」(37.0%)與「溝通及表達能力」(35.4%);除此之外,

企業在招募新員工時,先看新人的「主動積極態度」,其次為「責任感與自我管 理能力」及「抗壓性與情緒管理能力」。因此,學校除了提供專業知識的課程外,

還須提供培養上述能力之管道,以期大學生畢業後能有更佳的職場競爭力。

由於社團參與能提供相異於學業的學習目標,因此漸漸被提升到與學業並 重的地位(蔡志賢,2015)。國內大學生參與社團的相關研究不少,大多數研究 皆發現,有參與社團的大學生其課業、人際能力、做事能力、言行表現、公民參 與、正確價值觀的發展都比未參與社團者佳(王秀敏,2012;柴在屏 2006;莊 玉琪,2013;張雪梅,2015)。此外,上述研究也發現,常參與社團活動者擁有 較高的社會支持,其因應壓力的程度也較未參與者高;且憂鬱程度、自殺意念 與行為都低於未參與社團者(柯慧貞等人,2004)。因此,社團參與不但可以培 養多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為學生塑造安全網,對大學生來說有其重要性。

大學生參與社團的好處已有許多國內外實徵研究的基礎,然而,近幾年因 為電腦與網路的普及,學生不論在學習、休閒娛樂、交友等各方面,都與網路有 密切關係(王梅玲、陳佩妤,2014),以往認識新朋友與培養人際關係都必須面

2

對面長時間的相處,現今只要能連上網路,就可以結交新朋友,相較於十幾年 前的大學校園,已產生很大的變化。

張雪梅(2015)指出,大學生漸漸不參與社團選擇做其他的事,過往稱「學 業、社團、戀愛」為大學必修學分,現在已不被認同。部分新聞媒體更以聳動的 標題報導大學出現社團倒閉潮,許多社團面臨「倒社」命運(中時電子報,2014)。 然而,柯慧貞等人(2004)以十四所南區大專校院學生 4,332 位進行問卷調查,

發現參與社團活動學生約有 53.9%;王秀敏(2012)針對北區私立技職大學 980 位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參與社團之私校大學生約 52.4%;莊玉琪(2013)以北 區大學校院 522 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則發現參與社團之大學生約佔 65.5%;

張雪梅(2015)以高等教育師生問卷調查資料庫,分析全國 97 學年度大三學生 社團參與情形,研究發現大三學生 52.6%未參與社團。

綜合過去相關研究可發現,大學生參與社團的比例相較於十餘年前並無明 顯差異,參與社團的人數比例甚至有上升的情形。然而,上述研究對大學生社 團參與情形的研究發現卻存在不算小的落差,從 47.4%~65.5%。面對差異頗大 的調查結果,本研究期望以更精確的抽樣調查探討目前大學生社團參與之現況。

Erikson 將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指出個體在不同階段會有相異的發展任 務,而大學生正值青少年晚期邁入成年期初期,最主要的發展任務就是形成「自 我認定」。此時形成的自我認定,會對未來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職業、婚姻、

人生觀等,必須重新界定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選擇將來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因 此,大學生的自我認定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

自我認定的形成是一種探索的過程(Grotevant, 1987)。認定形成的過程中,

個體必須整合先前各階段的發展狀況,藉此清楚自己的能力、目標、價值,進而 形成統整的自我認定,個體才能對「我是誰?」、「我要成為怎樣的人?」等問題 有明確的信念,不論是現在或未來,這種信念將會成為引領個體去面對生活的 依據。但是,若個體在形成自我的過程中,無法適切的調節心理不適及能力不

3

足,所伴隨而來的危機,則可能導致「認定混淆」(Erikson, 1968),個體會因此 對現階段及後續的生活適應產生負面影響。個體若要發展成熟的自我認定,需 先經過許多方面的探索、經歷心理衝突,並於決策後才能獲得(楊智馨、林世 華,1998)。

回顧國內針對大學生之自我認定狀態的相關研究,厲瑞珍(2002)針對南部 地區 1,309 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的自我統合危機程度愈 高,其生涯自我效能愈低。汪佳佩(2007)針對 566 位二技日間部畢業生的研 究發現,二技學生的自我認定愈成熟,其生涯自我效能程度也愈高。廖小雯及 程景琳(2011)針對 114 位成年初顯期受試者(87.7%為大學生)的研究結果則 發現,個體認定達成與其心理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上述研究皆顯示學生若擁 有較成熟的自我認定,對其生涯自我效能及心理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因此自 我認定成熟與否對於大學生來說就顯得重要。

Marcia 將 Erikson 的理論加以操作化,以個體是否經歷探索及做出承諾,用 來劃分自我認定狀態的依據,若個體有明確的目標且做出承諾,往後經歷危機 的機會較小;若個體沒有明確目標也不願積極尋找且不願做出承諾,則可能產 生認定混淆,對未來造成影響。爾後,還有 Chickering 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聚焦於大學生,其中第五向度為「建立自我認定」,學生對於自身的外表、性別 及性傾向、社會背景、自我概念及扮演角色、從他人回饋更了解自己、自我接納 及自尊、人格的統整,七個方面去做深入探討其狀態為何。進一步分析國內過 去有關大學生自我認定的相關研究可發現,大多數研究係引用 Marcia 的自我認 定狀態理論,其著重於劃分自我認定的四種狀態。

綜合上述, Marcia 的自我認定狀態理論是以青少年時期的個體為主,而 Chickering 則以大學生為對象提出自我認定的建立,更符合本研究對象。因此,

本研究期望以 Chickering 建立自我認定為理論基礎,探討大學生的自我認定,

期望藉由本研究了解目前大學生的自我認定。

4

國內針對社團參與及自我認定的研究較為缺乏,僅少數將社團參與列為自 變項的其中一項,例如:張春興、黃淑芬(1982)及黃玉(2000)針對臺灣 20 所大專校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探討是否參與社團及是否擔任社團幹部與自我 認定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有參與社團及擔任社團幹部者,在自我認定上皆優 於未參與社團及未擔任社團幹部者,但研究時間距今長達 16 年,這段時間大學 環境及學生參與社團程度已有所變化,且過去研究僅探討大學生是否參與社團 及是否擔任社團幹部,並未針對學生參與社團之其他可能情形進行探究,如參 與社團類別、社團年資、平均投入時間等因素。因此,較全面性的探討學生社團 參與及自我認定的相關有其必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