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壹、研究背景

近年來世界各國皆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台灣地區也不例外;在少子化 的趨勢下,台灣地區的新生入學人數明顯下降。另外,在財政赤字衝擊日 益嚴重的情況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教育經費預算的編列也隨之緊縮,為 了減少財政上的負擔,自88學年度起至95學年度期間,不到10年的光景,

全臺灣卻已經有一百多所國小、分校或分班,因為減班情形嚴重或者是全 校學生人數過少而被合併或廢除。

其實,新北市地區的少子化現象從十年前即開始出現,從國小階段的 新生入學情形早就能感受到衝擊並持續多年;99學年度臺北縣的國中新生 人數約3萬9千人,國小新生約3萬4千人左右,與98學年度相較之下,國中 及國小共計減班231班,國中每班34人、國小每班29人。

但是,少子化雖造成全新北市公立國小整體性減班結果,卻在不同區 域型態的學校造成不同的變化,例如:都會型學校不但未受少子化衝擊,

反在降低班級學生人數政策下,使得學校規模變大或成為額滿學校;偏遠 地區的小型學校在致力於特色學校經營下,全校學生總人數也有逐漸攀升 的現象等。是故在少子化趨勢未見減緩的態勢下,各類型學校規模的因應 策略是當前教育行政的單位所應正視的重要課題。

貳、研究動機

臺灣地區為推動國民普及教育,自民國57年起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在 過去幾十年來,更廣泛興設學校,以達到提升國人教育素質之目標。但隨 著時代變遷、產業類型轉變及少子化等因素,已對教育造成首度的衝擊,

轉而對學校規模大小進行檢討。

臺灣的學校廢統合政策,最早應則可追溯至民國76年5月臺灣省教育 廳頒布「小規模學校合併處理原則」。民國78年再次行文各縣市政府,要 求地方政府在國小學生數50人以下,或每班學生數不滿10人的學校,依據 各地狀況、實際需要、家長意見、學生學業、交通情況及民意之反映等要 素,檢討改進,逐年整併5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民國83年台灣省教育廳 召開「台灣省小規模學校辦學規模檢討會」。民國85年台灣省教育廳為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合省政府改善財政結構加強開源節流提出全省「迷你小學」合併計畫,希 望能在民國87年前,以每年合併5校的進度整併15所小型學校。

民國89年「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的通過,對於小型學校整併也起 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民國90年年02月02日教育部舉辦「國中小學九年一貫 工作推動小組第七次督導會報」,教育部應地方教育局的建議,表現將配 合地方政府進行大規模的「小校裁併計畫」,以配合地方新課程的推動與 實施。

民國93年,監察院完成一份「教育部所屬預算分配結構之檢討」報告 書,建議教育部應行文建議各縣市政府,整併100人以下的小校,以節省 這些小規模學校預估每年高達51億元的人事經費。民國94年4月11日教育 部於召開「國民中小學最適規模與轉型策略-以小規模學校整併之可行性 政策」研商會議,針對監察院調查發現:全台灣學生數少於一百人的國中 小學有五百多所,建議裁併以樽節開支乙案進行研商。民國95年教育部公 佈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供縣市參考。

然而在世界各國將教育視為國家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後,教育品質受到 重視,教育部自民國96年,推動國教精緻化政策,逐年降低班級人數等策 略,是故降低班級學生人數僅是提升教育品質的方式之一,我們所關心的 核心問題是如何才能讓學校教育發揮最大教育效果,學校規模或班級規模 過大、過小,是否都會影響教育成效並產生相關規模效應,未來的教育政 策該如何規劃才能妥善因應少子化趨勢,這是研究者第一個動機。

新北市儘管人口數為全臺之冠,卻因幅員廣大造成城鄉差距與文化落 差甚大,小型學校數量甚多,且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經濟產業發展困難、

居住人口流失嚴重,導致學區內學齡人數逐年減少,故臺北縣教育局希望 藉由推動偏遠迷你學校發展學校特色,於民國92年公布「發展偏遠學校特 色方案」,讓偏遠地區小型國民小學另闢一條教育活路,從昔日以校內學 生為唯一學習對象的學習模式,改變為開放校外學生進場學習的動態學習 模式。

研究者以臺北縣93學年度50人以下10所小型學校學生人數及班級數 消長情形彙整如表1-1所示,93學年度坪林鄉漁光國小學生數8人為全臺北 縣學生人數最低的學校,至94學年度則為貢寮鄉吉林國小學生數9人為全 臺北縣學生人數最低的學校。95學年以後吉林國小全校學生人數則維持在 10人以下,於96學年改制貢寮國小吉林分班,臺北縣教育局配以專車每日 接送學生前往貢寮國小本校區上課,至97學年吉林分班的學生更少,人數 僅有3人,於3位學生畢業後,吉林分班也就沒有學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下的小型學校,卻因學校善用在地環境資源與行銷特色課程的努力下,

學生人數逐漸攀升,崁腳國小更是突破50人小型學校門檻,而大坪國小學 生人數從93學年25人至100學年42人,學生人數明顯增加七成。

另外,依照新北市教育局公立國民小學學校人數統計數據資料發現,

從新北市整體層面分析之,各校學生總人數呈現逐年減少,部分小型學校 學校可能面臨併班或被裁併為分校,進而影響學生學習權保障、教育資源 與機會公平性及當地社區後續發展,更衍生教師超額、校舍閒置與活化再 利用以等問題。

從往昔學校規模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臺灣各地區學校最適規模大小也 有差異,而現今全球少子化趨勢未見減緩的境況下,學校規模是否須隨時 空背景不同重新定義,小型學校抑或能展現地方特色,轉而提供學生另一 種體驗學習課程?是故,新北市地區宜考量校內學生總人數現況、未來新 生人數趨勢、當地社區結構發展、校齡、上下學之通學時間、與鄰近學校 間有無公共交通工具,與鄰近學校距離等因素並儘量避免產生上述問題,

而進一步討論出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最適經營規模大小則成為本研究第 二個動機。

新北市地區學校形態多元,隨著社會型態逐漸朝向都市化發展趨勢,

鄉村地區居住人口大量流向都市地區,造成部分偏遠地區學校學生來源不 足,產生學校規模縮小與逐年減班之現象;另因大量興建住宅及交通狀況 改善等,新興住宅地區移入人口突增,促使鄰近新舍住宅的學校卻是年年 成為教育局核定為學生人數額滿學校,或者進一步因應入學人口需求而評 估新設校等情形;又學區政策因素常是影響學校規模因素之一,如學區設 定範圍、校際間共同學區,以及規模持續萎縮的學校也列為該區域內全區 自由學區,或是偏遠地區小型學校規為全新北市自由學區,還有等,雖能 充分提供家長教育選擇權,或促使更多新北市學生前往小型學校就讀,卻 造成校際間彼此競爭,衍生有些學校逐年增班,有些學校卻逐年減班;另 外少數偏遠地區學校則致力發展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做為行銷策略,學生 人數也略有提升的現象,以上種種樣態,顯示不同地區各類型學校在少子 化趨勢下,可能產生不同學校規模型態與效應,為因應不同效應宜發展不 同因應策略,這是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