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

在文檔中 博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42-46)

第二章 國家公園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2.1 研究背景

素,卻較鮮為人知。本研究將探討國人赴國家公園旅遊動機的推力、拉力因 素與旅遊滿意度為何?因此本研究的目地為:(1)確定影響決定去參觀國家公 園的推力與拉力因素;(2)探討到國家公園旅遊的推力與拉力因素之關聯性;

(3)研究在不同的社會人口統計變項與旅遊行為對推力因素、拉力因素與實際 體驗滿意度之關係;(4)探討遊客行前期望與旅遊體驗滿意度間之關係;(5) 利用I.P.A.分析瞭解每個國家公園的競爭優勢與劣勢。

2.1.2 旅遊動機相關文獻

在行為科學中,決定行為的主要因素為動機。動機的定義會因研究取向 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Maslow【140】定義動機的來源是由於某些需求 未被滿足,這些需求可能是來自生理方面,或稱之為一種驅力,其普遍存在 於人類的特質中並有遺傳性。張春興【22】定義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維持 已引起的活動,並驅使該種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謝淑芬

【56】匯集多位學者研究對動機下定義:「所謂的動機(motive),就是指啟動、

指引和維持身體與心理活動機能,並引導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 在歷程」。人們因為個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與經驗的記憶累積,因而形成旅遊 的動機與期望,這些動機及期望與個人藉由參與旅遊活動所獲得的實際體驗 間的差距,即是所謂的旅遊滿意度【17】。遊客在參與遊憩活動的過程中,係 由遊客個人特性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遊憩動機與需求,再藉由實際參與遊憩 活動所獲得實際體驗的滿意程度,最後形成遊客對遊憩活動的認知【50】。旅 遊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存在,因為動機是指引個體活動,維持該種活動並導 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動機(motivation)被認為是支配 旅遊行為的最根本趨力,其作用在於保護、滿足個人或提高個人的身價【18】。 Deci【95】指出動機是一種內在因子(internal factor),可視一個人對於未來狀 況“潛在滿意度的認知”,亦即一個人對於未來狀況的認知表達。對於研究潛 在的旅遊者旅遊行為的動機,推力-拉力理論架構提供了一個相當重要的理 論架構【93】。在這個架構下,其中推力因素是指影響一個人決定去休假的力 量,拉力因素則是指影響一個人決定選擇明確目的地的力量。

Dunn 與 Iso-Ahola【100】針對到首都華盛頓旅遊的旅客進行問卷調查,

探討旅遊觀光動機與滿意度構面之關係,他們將旅遊觀光動機分成六個構 面,分別為一般知識、社交互動、逃離、衝動的決定、特殊知識及購物。Uysal 等人【171】探討澳洲的遊客到美國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域,利用因素分析 將 30 個動機因素分為五個構面,分別為放鬆/嗜好、新奇、提升親屬關係、

聲望與逃離。Grafe【107】研究遊客到美國大灣國家公園的自由旅行的動機,

得到八個動機構面分別為對於自然的學習、壓力釋放/孤寂、挑戰/冒險/達成、

自我意識、狀態、內部群體的聯繫、樂趣及自主權。其中樂趣是最重要的動

機,而最不重要的動機則是狀態與自我意識。朱珮瑩【3】探討遊客從事鄉野 觀光動機研究,從23 個問項中得到六個構面,分別為調劑身心、充實新知、

體驗活動、自然生態、興之所至與消磨時間。

目前關於旅遊動機之研究,由於各個研究的性質與對象均不同,每個研 究所歸納出的旅遊動機也不盡相同。Thomas【169】最早整理歸納出旅遊的 十八種動機,並將其歸納為「教育與文化」、「休閒與娛樂」、「種族傳統」及

「其他」等四大類型。Crandall【89】將休閒動機歸納成十幾個項目,該研究 指出不同的休閒活動能夠滿足不同旅客之動機需求,或者相同的休閒活動有 可能滿足不同旅客之個別動機需求,因此瞭解旅客的旅遊動機是有其必要性 的。另一方面,不針對特定目標、對象而完成之ㄧ般性旅遊動機研究者,如 Beard 與 Ragheb【79】探討一般旅客之旅遊動機,利用因素分析將旅遊動機 分為「知性動機」、「社會因素」、「強化競爭」及「逃避刺激」等四大構面。

Manning【137】認為許多的研究證明了人們參與遊憩活動是為了滿足不同的 旅遊動機,若能對不同動機的旅客群進行分類,便可以作為經營管理的依據 或遊憩地區的規劃參考,同時滿足各種不同體驗之滿足的需要。

Dann【94】提出之影響旅遊決策的推力與拉力理論中,旅遊動機構成推 力因子,景點吸引力則影響拉力因子。Crompton【90】提出推力-拉力理論來 解釋觀光客動機,理論上的推力是指激勵人們去旅遊的一種社會心理需求,

拉力則是人們的需求被特定活動或是自然的美景所鼓舞或喚醒。Gnoth【105】

則認為推力是指內發的驅力,驅使遊客去旅遊、去追尋目標或情境,來滿足 個人的需求;而拉力則是產生自遊客對目標或活動內涵的瞭解與認知。Uysal 與Hagan【170】表示內在的驅力、外在的目標與誘因,將引導、驅策及整合 一個人的行為,且指出推力因素影響旅客的旅遊決策與個人內在需求有關,

拉力因素則是旅客對目的地的認知。

依據旅遊動機的研究,Dann【94】大致將其分為兩個層面,其一心理層 面,如個別旅客的需求與目標,其二經濟層面,如價格約制的強調,該研究 並指出當旅客一旦決定旅遊時,即 手開始規劃旅遊地點與旅遊行程,因此 對於旅遊動機的影響,推力因素比拉力因素更為重要。Cha 等人【85】瞭解 動機如何影響人們的旅遊習慣與目的地選擇是很重要的,除了有助於預測未 來的旅遊型態外,更可同時表現在旅遊目的地的發展上,將有助於規劃者更 瞭解旅遊者的行為與旅遊地的觀光價值。並認為推力與拉力因素彼此之間不 應視為完全獨立的因素,當旅客決定去旅行除了旅客本身的內在因素促使其 想要去旅行外,目的地屬性也會是一個外在的力量吸引旅客。Iso-Ahola【120、

121、122】提出旅行動機有兩種,其一為尋覓(seeking)亦即追求某種心理報 償之機會,如自我決定、勝任之感覺、挑戰、學習、探索及消遣。其二為逃

避亦即逃避例行公事或壓力之環境,逃避個人問題、煩惱、困難與失敗或每 天的人際關係世界,如工作夥伴、朋友及家庭成員。

此外,Fakeye 與 Crompton【103】提出旅客會依據旅遊目的地形象與旅 遊利益之評估結果選擇旅遊據點。先前實際旅遊體驗將形成複雜的觀光形 象,意即無旅遊經驗者所持有為原始形象,初訪者所持有的為誘發形象,而 重遊者所持有為複雜形象。Kim【129】探討遊客到韓國國家公園旅遊之動機 因素,將12 項推力因素分為四個構面,分別為家庭和睦與學習、欣賞自然資 源與健康、從每日例行的生活中逃離、冒險與建立友誼;12 項拉力因素則分 為三個構面,分別為重要的觀光資源、資訊與設施的便利、可及性與交通便 利。該研究共蒐集2720 份有效樣本,並利用因素分析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 結果顯示,在推力項目方面,遊客會考慮到國家公園所能提供的娛樂資源、

欣賞自然資源、提升健康或者是建立友誼;在拉力因素方面,遊客會選擇到 國家公園是因為交通便利。此乃韓國國家公園都非地處偏遠,大多離住宅或 工作地點不遠。在推力與拉力構面上,不同的人口屬性其動機因素會有所差 異。因此,國家公園管理處應瞭解其差異並設法迎合遊客之需求,以提升遊 客滿意度並鼓勵其再度遊玩。

國內亦有學者進行此類之研究,陳昭明【48】探討造訪森林遊樂園的遊 客旅遊動機,將遊憩動機分為積極面與消極面。積極面包含了「觀賞自然景 觀」、「學習」、「運動」、「發展或展現技能」;消極面則為「追求安靜」、「修養」、

「親和與社交上之滿足」等。林晏州【16】將遊客赴玉山國家公園的旅遊動 績分為兩類,在「追求社交機會」動機部份,包括:認識朋友、學習新知、

增廣見聞、發揮技術與能力、調劑生活及培養合群精神等。在「追求刺激感 動」動機部份,包括:尋求刺激及滿足好奇心等。胡淑雲【19】探討台北市 民利用公園之動機,認為市民利用公園的動機可區分為「生理上動機」及「心 理上動機」。並提出市民利用公園的行為,並非完全符合最小距離原則,當最 小距離內的公園無法滿足需求時,市民就會前往較遠且較能滿足需求之公 園。林威呈【15】探討台灣地區休閒農場假日遊客之旅遊行為,運用因素分 析將旅遊動機區分為「人際關係與能力培養」、「身心鬆弛與修養」、「積極求 知與學習」、「獨處與靈感尋求」及「低親情與友情培養」等五個構面,並將 遊客區分為「高度旅遊動機型」、「中度旅遊動機型」及「低度旅遊動機型」。

在文檔中 博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