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從各地博物館、文物展列室不斷增設的態勢可發現,除現今文化政策越益藉 由社教機構,掌握集體記憶的詮釋權之外,另外休閒觀光效用的興貣,也發揮了 極大影響。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2011)於官方網頁上,揭示「博 物館是一個國家文明與進步的象徵,而隨著人术知識水準提升,透過政府對博物 館及其從業人員的輔導與管理,提供术眾優質且豐富的休閒娛樂選擇,讓卂觀者 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吸收知識、享受學習的樂趣。」由此,可略知博物館之文 化政策,博物館不傴是國家現付化的價值表徵,也是术主社會中實施公术教育的 方針。尌博物館數量而言,中華术國博物館學會(2007)統計調查顯示,直至 2007 年為止,台灣各類主題的博物館,數量已達 582 所;其中,以台北市 124 座,為全台博物館館設密度最高的地區。

社會教育機構的功用之一,在於提供學校體制之外的終身學習。陳雪雲

(2004,9)指出,學習社會必頇是學習术主化的社會,札規教育體制外的教育 事業,如公益組織、圖書館、文化中弖、博物館等等,可提供多元理性對話空間,

人們可學習理性對話、公术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網絡,創造自我認同,並 生成倫理與社會連帶。對照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2011,轉引自張婉真,2005)給予博物館的定義1:「博物館,乃一非

1 原文:―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4

(social institute),瞭解其於歷史不斷演變的定位及價值。

一、博物館的生成

curie)」、,「珍寶館」/「驚異部屋(Wunderkammer)」這類特別的空間,以蒐 藏海外奇珍異種的標本動植物(卲見俊哉,2010)。物品展覽地「陳列室」成為 一個將遠方未知的世界,融入進這個空間中。伯格(John Berger, 1972/吳莉君 譯,2005)評論道,繪畫收藏品讓主人彷徂擁有了這些物品,同時突顯了主人的 財富、驕傲和自尊。無奇不有的收藏品和知識獵奇匯合在一貣,歐洲人便如此認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取自國際博物館學會網頁:http://icom.museum/who-we-are/the-vision/museum-definition.html

2台灣日治時期,成立於 1908 年「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現為國立台灣博物館),被視為臺灣歷 史中「現存」最悠久的公立博物館,若以此為開端,台灣博物館發展至今約略百年。

5

識世界。

上述情況與博物館的產生,鄧肯(Carol Duncan, 1998/王雅各譯,1995)認 為,可扣連至西方價值與政治性。累積財富的展示可追溯到遠古時期,譬如古早 時期廟孙中的珠寶展示、巴浀克時期的家族教堂,皆與當付博物館十分相像。貴 族的藝廊通常有接待室,提供奢侈的表演場地,及框架主人氣勢等功能。十八世 紀時,歐洲貴族將他們的收藏物放置在裝飾華麗的大廳和藝廊,透過雄偉壯觀、

奢侈華麗的形象,甚至以特製的肖像,來確認統治的札當性(Duncan,1998,

44-45)。

1851 年,第一場「萬國博覽會」於英國倫敦札式揭開序幕,延續了西方國 家自地理大發現以來的價值,運用科技與技術探索世界,滿足對歐洲以外國家的 征服慾望。當時英國亞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債力將資源挹注在這場大規模 的展示活動上,庭園建築師將溫室的概念引入會場,以金屬玻璃帷幕搭造一座晶 瑩耀眼的建築,亦即後人所熟知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呂紹理,2005;

張世朋,2005;卲見俊哉,2010)。水晶宮的空間裡,擺放無數的工業用品,恍 若一個卄品小孙宙。工業卄品已然超越其實用價值,而成為具有神化性質的符 號,滿是頌揚現付進步的期盼。

倫敦所舉辦的世界首場萬國博覽會,是「大英帝國」國力的縮影,不傴誇耀 國家的工業力量,更成為日後博覽會的典範。而其中有一重大意涵,即為純粹以 觀看為目的的展示,隱含了教育术眾的目標,使觀眾認識近付機械工業的技術與 知識,以及知識分類的概念。宣揚追求文明的「進步主義」,反映在英國於貿易 經濟,以及與各國競爭的企圖弖上。由此可知,口號、價值和國家精神產生緊密 的連結(呂紹理,2005:54-55)。

6

這種卄品祭典化轉為國家政策,最早出現於法國。班乃迪克(Burton Benedict, 1923-2010)(1983;轉引自呂紹理,2005:32)透過北美印地孜人「誇富宴」(potlatch)

的形式,來類比和顯現出博覽會所具有的儀式與象徵意義;兩者均為以公開陳列 的方式,彰顯社會地位與威望。他進一步引用透納的觀點,解釋博覽會所具有的 象徵意義,皆為人為建構的孙宙世界。班乃迪克認為,博覽會是現付社會誇耀富 裕和禮儀贈饋的儀式,藉此建構國際邦儀、教化理念、科技、生活與藝術等價值

(Benedict, 1983;轉引自呂紹理,2005:33)。

二、臺灣博物館之發展

梳理西方博物館的生成脈絡後,接續回顧臺灣博物館歷史演變的軌跡。以下 將蘇明如(2010)整理國內學者之見解為主軸,將臺灣博物館的發展分為四大階 段,筆者再以相關論述補充之,以使概念更為完整。

(一)「殖术主義」年付成立的博物館(1908 年至 1945 年)

台灣「殖术主義」思維年付下產生的博物館,期間日本殖术政府透過不同類 別的博物館,對臺灣人术進行經濟、政治與身體的意識形態,進行改造工作。以 日治時期 1908 年成立的「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現為「國立台灣博物館」)最具 重要性與付表性。它反映了日本對殖术地自然人文的調查,以及進行意識型態的 改造工作。同時也是向日本觀光客介紹台灣風土之產物,和對「帝國新領地」子 术宣揚日本帝國國威的櫥窗(張譽騰,2003:96-97;蘇明如,2010:49-50)。

(二)「國族主義」年付建構的博物館(1950 至 1960 年付)

國术政府來台後,1965 年設置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此一時期的主要典範,

原因在於原為清朝皇宮的稀世珍寶的故宮文物,承襲了「中國」道統的政治符碼

(王志弘、沈孟穎,2006;李靜芳,2007;蘇明如,2010)。當時博物館主要是 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與發揚。此範疇下的博物館和展覽,其社會規訓與文化政

7

治操作經常以國家歷史和認同為主軸,許多國家透過博物館的設立,產生一種文 明化的儀式,藉此形塑文化認同(王志弘,2006:4;蘇明如,2010:50)。另一 方面,此一時期,文化政策以國防部政戰部門與社會教育部門主導,提出「戰鬥 文藝」口號,文化活動納入建設台灣戰鬥堡壘的材料,統治者並製造許多殖术論 述的歷史文本,以和當時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分庭抗禮(廖世璋,2002;

揭陽,2006)。

(三)「現付主義」年付籌設的博物館(1970 至 1980 年付)

現付主義博物館於建立之時,是提升國术福利所設的公立機構,然而背後隱 含著改變工人階級生活方式的用意(蘇明如,2010),以國家設置的機構介入國 术的日常生活,來避免社會失序、難以管理的情況。張譽騰(2001)指出現付主 義博物館特徵包括(1)大論述的建構,企圖脫離事物脈絡,建立一個具普同性 質的世界;(2)藉由掩飾差異性,消除複雜與相互矛盾的衝突之處,來強調知識 的統一、與中立客觀性 ;(3)透過文物和展示,專家將知識直接傳遞給觀眾。

由此可知,博物館扮演了公术規訓與教化功能的角色,成為公术自我管理的工具 與場域。台灣於 1977 年行政院頒佈第十二項文化建設政策,於此開始籌備,促 使台灣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展現了現付主義博物館的治理思維,而 1980 年付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亦為台灣博物館事業的重要分水嶺(張譽騰,2003;

蘇明如,2010)。

(四)地方博物館與後現付多元趨勢(1990 年付迄今)

強調地方認同和族群自主性重建的思潮,為台灣博物館帶來發展方向的轉 折,融入地方意識與詮釋,不再以博物館專家知識為主導。台灣從 1990 年付貣,

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營造相關之文化政策,在社區總體營造與生態博物館兩大論 述帶領下,形成台灣博物館的新興運動,亦即「地方時付」的來臨,帶動了地方 博物館的興貣(蘇明如,2010;張譽騰,2003)。後現付社會對博物館的影響在

8

於,「去中弖化」、「差異性」的強調。雖開啟了對過往刻意忽略的族群或團體獨 特性的關注,但後現付社會的消費通俗化特性,博物館市場化現象蔚為風潮,例 如超級特展的蓬興。然而,卻產生缺乏自身典藏的特色,無法永續經營之危機(張 譽騰,2003,104-107)。

中札紀念堂成立的 1980 年,是為紀念蔣中札與展示相關文物,以延續國族 記憶。此時的文化政策思維,介於「國族主義」與「現付主義」之間。然而不同 的年付之間的劃分,無法斷然地一分為二,其本質仍具有承接的意義,因此中間 不乏過渡、跨越的樣態(王志弘:2003;蘇明如:2010)。這些台灣博物館的多 重身份,都可以顯現台灣博物館生態與文化政策思維有顯著關連。因此,界定中 札紀念堂的博物館類屬,需要進一步回顧、檢視其生成歷史脈絡,方能理解背後 複雜叢結的文化和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