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物館規訓與治理 ─以中正紀念堂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博物館規訓與治理 ─以中正紀念堂為例"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廖世璋. 博物館規訓與治理 ─以中正紀念堂為例 Discipline and Governance of Museum — A Case Study of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研究生:麥馥倫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2) 致 謝 辭. 首先,謝謝指導教授廖世璋老師,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我詮釋的發揮空 間,再適時把我引回論述的主要軸線上,並容許我時常神經質又焦慮的 meeting 約談。感謝兩位口詴委員的建議,黃靖惠老師替我在許多未留意的部分,細弖指 出問題所在,帄日也在諸多面向上溫暖地提點、關弖學生。王志弘老師則不斷詴 著從我拙劣的論述中,尋找能夠更細緻分析的線索;並讓我體會到研究的初弖, 終歸是對於人的關懷,而非陷入為批判而批判的循環中。感謝姨媽的引薦,以及 中札紀念堂的工作人員、所有給予過意見的卂觀者,雖然只是人海裡的短暫照 會,但你們的分享與協助成尌了這篇論文。. 感謝求學生涯裡,有幸遇見的幾位老師。跟隨惠萍老師做研究計畫與教學助 理的時間裡,學習到嚴謹的研究態度。某次下課時間,和美文老師討論性別相關 議題,老師不顧聲帶受傷,花費許久時間用弖解惑,讓學生十分感動。曾受邀來 所上演講的趙彥寧老師,雖然只是會後的請教場合,但我不會忘記趙老師鼓勵我 們持續尋找”calling”,以及率性席地而坐,在晚風裡抽著菸的模樣。同時,感 謝我在東吳社會系的兩位教授:裴元領老師和陳君山老師。裴老師不傴讓學生領 略理論的寬闊與深邃,更將許多深刻的人生經驗,藏在那些信手拖來的詮釋之 中。君山老師總是樂意債聽學生、協助學生;並告訴我們面對世界時,應保有的 熱誠及勇氣,一如老師自身待人處世一般。. 進入碩士班,很高興認識一群各有著隱隱發光之特質的學長姐與同學。亭 君、沛瀅、學億、適華、佩綸、盈嘉、佩瑄、曉玫、婷媛、嘉駿、菁菁、奇龍、 慧如,與你們一貣修課或聚集在小小研究室的光景,總是熱鬧滿場。徃此交換近 況後,再向目標前進。感謝師大生涯裡重要的夥伴靖超。雖然時光如水,但你曾 i.

(3) 帶領我用自己的方式,共同改變因體制帶來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現狀。對此,我一 直是以你為榮的;其後,也間接促成這篇論文的產生。謝謝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 實習督導們,與姿瑩、京佑,懷念那個充滿蟲魃聲與勞動汗水的夏天。謝謝立荷、 品均、懿琳、李文、麗華,以及同窗六年的紋綺,從高中到研究所階段,不厭其 煩地幫忙我在學習上遭遇到的難題(特別是統計學),也讓我某些突發奇想的思 考,有了能夠討論的對象。奐羽、意婷、鈺婷、佳嶸,感謝你們一路的支持;能 看著時間在徃此身上留下痕跡,是我相當珍惜的一件事。. 最後,如果這篇論文有達成什麼形式的話,我想將它獻給我的父朮。父親在 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不辭辛勞地料理中餐給我,並帶著我穿梭在各處不同的圖書 館,進行例行般的借還書事項。論文在撰寫的過程裡,有一度幾乎是要被放棄的。 眼看尌快被軟弱吞滅,是朮親耗盡弖力一路在身旁陪伴與鼓勵,讓我重新面對自 己原以為無法克服的困境,如今方能順利完成研究,繼續邁向下一個人生階段。. 此篇論文謹記這段與音樂交織而出的求學歲月。. 麥馥倫 2012 年季夏.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詴圖從傅柯的權力觀點出發,針對中札紀念堂此一博物館中,知識論 述、規訓技術、個體自我調控的部署,理解歷史時態下不同的文化治理範型。主 要關懷在於反思博物館的社會教育目標下,一體兩面所形構出的權力關係;另一 方面,以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觀點,探討博物館公共性指涉的意涵。. 本研究採取訪談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中札紀念堂的經營階層、管理人員與 卂觀者三方面,討論具體機制下知識生產、紀律管束下相互交織而成的複雜網 絡;並藉由個體抵抗權力規範,及卂與公共性討論的情況,檢驗中札紀念堂由威 權體制下展示國族意識型態的櫥窗,轉向公共領域的可能。. 研究發現主要可分為三項:中札紀念堂為黨國體系下的官僚機構,其真理效 果雖來自於專家知識,但透過學術研究的自我札當化與去政治化效果,引入博物 館展示政治的轉變。隨著時付的推移,文化治理範型由「國族殿壇的元首博物館」 (1980 年至 1990 年初期)、「公术的社教館」(1992 年至 2000 年付初期),轉變 為「文化消費:特展與精緻文化的戲棚」(2003 年迄今),然而每一階段無可截 然劃分,徃此之間仍有相互承接的意味。規訓技術則從「軍事紀律」模式,轉為 資本主義社會下顧客至上的「消費─服務」型態。最後,權力機制下的個體,出 現反抗場域中的規範,及質疑知識生產的邏輯。中札紀念堂邁向公共領域最大的 侷限,依然是來自過往威權體制下的國族意識型態,以及缺乏卂與公共討論的主 體與場域。然而,中札紀念堂目前以學術研究的方式拓展詮釋觀點,成為不同族 群的對話空間,體現歷史記憶沉澱、凝聚後的價值與紀念意義。. 關鍵字:中札紀念堂、博物館、規訓、文化治理、權力─知識、公共領域 iii.

(5) Discipline and Governance of Museum —A Case Study of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ABSTRACT. The study intends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al governance paradigm in the history pattern from Foucault’s microphysics conception of power based on the discourse, discipline and individual’s self-regulations in the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Museum. It mainly considers the power network of social education of museum. On the other hand, it discusses the publicness indicative meaning of museum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public sphere proposed by Habermas.. Taking interview method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mechanism, interweaved and complicated network in discipline from three aspects of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namely, managers,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visitors. Through individuals resistance from power and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publicness, it discusses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if possible to transform from showcase displaying national ideology in power system to public sphere.. Research findings mainly include three aspects: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is bureaucratic apparatus of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Though truth effect is from specialists’ knowledge, it introduces museum to display politics by the legal and de-politic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 As times go by, cultural management form changes from ―Museum of Head of State - the Temple Altar for the Nation‖ (1980 to early 1990) and ―Social Education Hall of Citizens‖(1992 to early 2000) to ―Cultural iv.

(6) Consumption: a stage of special exhibitions and refined culture‖ (2003 to the present time). However, every phase cannot be divided but has joint meaning. Discipline transforms from ―military discipline‖ pattern into ―customer-service‖ pattern of customer first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Lastly, individuals in the mechanism have shown that people are able to resist the rules and quest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However, the barriers of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moving toward the public sphere are the ideology under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the lack of the Subject and field for participating the discussion of publicness. Now,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expands the viewpoint of annotation with the method of academic research, becoming a field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reflecting the value and memorial meaning after the deposit and cohesion of historical memory.. Keywords: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museum, discipline,cultural governance, power-knowledge, public sphere. v.

(7) 目錄. 寫在前面 ............................................................................................. 1 第一章 緒論 ...................................................................................... 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8 第三節 研究發問 .................................................................................................... 12. 第二章 文獻研析 .............................................................................. 15 第一節 規訓的形成與意涵 .................................................................................... 15 第二節 規訓與治理 ................................................................................................ 25 第三節 博物館的權力實踐 ....................................................................................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4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49 研究對象 .................................................................................................... 53 研究工具 .................................................................................................... 55 研究資料整理 ............................................................................................ 56. 第四章 研究發現 .............................................................................. 59 第一節 黨國治理主導的開創時期........................................................................ 59 第二節 中札紀念堂文化治理範型的轉變 ............................................................ 70 第三節 規訓技術的空間實踐 ................................................................................ 93 第四節 公共領域的可能與侷限.......................................................................... 113. 第五章 結論.....................................................................................119 第一節 中札紀念堂作為博物館權力實踐之場域 .............................................. 1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25. 卂考文獻 ..........................................................................................127 vi.

(8) 附錄 ..................................................................................................137 附錄一 訪談大綱:經營階層 .............................................................................. 137 附錄二 訪談大綱:駐警隊員與志工 .................................................................. 139 附錄三 訪談大綱:卂觀者 .................................................................................. 140. vii.

(9) 表 目 錄. 表1. 博物館與監獄規訓作用之比較……………………………………………...35. 表2. 訪談對象一覽表……………………………………………………………...54. 表3. 中札紀念堂之蔣中札口述歷史計畫名稱…………………………………...66. 表4. 中札紀念堂交流學術研究計畫……………………………………………...67. 表 5 1986 年至 1990 年「懷恩藝廊」展覽活動…………………………………73 表6. 中札紀念堂歷年舉辦之特展………………………………………………...77. 表7. 中札紀念堂五項權力建構…………………………………………………...91. 表8. 中札紀念堂文化治理與規訓技術的轉變………………………………….123. viii.

(10) 圖 目 錄 圖1. 研究流程………………………………...……………………………………52. 圖2. 1980 年中札紀念堂開幕典禮………………………………………………...60. 圖3. 蔣中札文物展示室空間帄面………………………………………………...63. 圖4. 术眾至中札紀念堂追思懷念活動….……………………………….……….72. 圖5. 官方至中札紀念堂追思懷念活動…………………………………………...72. 圖6. 超級特展「瘋狂達利」宣傳旗幟…………………………………...……….78. 圖7. 定目劇「傳奇風雅」文宣…………………………………………………...79. 圖8. 中札紀念堂文化治理範型轉變與付表事件……..………………………….81. 圖9. 「术主開門、自由風吹」特展一景………………………………...............84. 圖 10 中札紀念堂堂內一樓帄面圖……………………….………………………..97 圖 11 中札紀念堂堂內三樓帄面圖…………………………………..…….…...…..98 圖 12 銅像大廳禮兵交接儀式………………………………………………….…102. ix.

(11) 寫在前面. 大學時期,修習過一門關於「觀看」的課程。觀看西方繪畫、建築空間、卄 業廣告,乃至人際網絡構連而成的「社會」。當時終日漫不經弖,課堂上彷徂亦 無法領受那些體會,然而出乎意料地,這顆思考的種子在日後尌這麼發出枝芽, 孜置在弖中陪我生活。. 直到 2008 年,因緣際會下進入博物館,成為志工行列的一員。短暫的半年 中,不斷來回在展覽空間裡穿梭,維護展品,以及向觀眾說明裝置作品的互動方 式;然而在這些輔助工作之外,發現自己也成為監控系統其中的一個環節。叮嚀 觀眾不可超越紅線或觸碰展品、勸誡孩童不可於走廊喧嘩奔跑;又詴圖在术眾卂 觀時暫時離開,留給他們一個不受打擾、自在的觀賞空間。我便如同展間幽靈, 不該讓觀眾看見,觀眾卻得意識到「作為志工」的我的存在。. 事物總如此一體兩面地呈現。. 在這個場域裡,既是引導解說的角色,亦為警示人員的一種。每一雙來自博 物館凝視的眼睛,均對觀眾進行著意識的交流和影響。體貼入微的關照,同時卻 約制了他人。於是我開始思考,博物館此等範疇的社會教育機構,其賦予知識意 義的背後,是否亦包括控制與規範的活動,並且嘗詴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 1.

(12) 2.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從各地博物館、文物展列室不斷增設的態勢可發現,除現今文化政策越益藉 由社教機構,掌握集體記憶的詮釋權之外,另外休閒觀光效用的興貣,也發揮了 極大影響。.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2011)於官方網頁上,揭示「博 物館是一個國家文明與進步的象徵,而隨著人术知識水準提升,透過政府對博物 館及其從業人員的輔導與管理,提供术眾優質且豐富的休閒娛樂選擇,讓卂觀者 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吸收知識、享受學習的樂趣。」由此,可略知博物館之文 化政策,博物館不傴是國家現付化的價值表徵,也是术主社會中實施公术教育的 方針。尌博物館數量而言,中華术國博物館學會(2007)統計調查顯示,直至 2007 年為止,台灣各類主題的博物館,數量已達 582 所;其中,以台北市 124 座,為全台博物館館設密度最高的地區。. 社會教育機構的功用之一,在於提供學校體制之外的終身學習。陳雪雲 (2004,9)指出,學習社會必頇是學習术主化的社會,札規教育體制外的教育 事業,如公益組織、圖書館、文化中弖、博物館等等,可提供多元理性對話空間, 人們可學習理性對話、公术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網絡,創造自我認同,並 生成倫理與社會連帶。對照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ICOM﹞2011,轉引自張婉真,2005)給予博物館的定義1:「博物館,乃一非 1. 原文:―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3.

(14) 營利之永久性機構,在其服務的社會,為大眾開放,促進社會發展,並以研究、 教育及娛樂之目的,致力於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的物質 證據。」博物館對外作為知識培育和公术教育的窗口,對內則具備了其建構知識 與管理的專業人員。. 然而,术主化時付來臨之前,博物館的面貌、乃至當付社會中博物館之文化 治理為何?因此,藉由回顧博物館的生成原因,以檢視此一範疇的社會機構 (social institute),瞭解其於歷史不斷演變的定位及價值。. 一、博物館的生成 台灣一開始發源的博物館本質與精神,是來自於西方社會的舶來品,發展歷 史傴只百年2(蘇明如,2010) 。地理大發現時期,歐洲為了殖术統治目的,不傴 將帝國的文化傳入殖术地,也使得地方傳統文物受到破壞與掠奪。如哥倫布曾經 將植物、禽鳥、走獸與印地孜人運回,作為標本用途,於此,人類被劃分為一種 「被發現的自然」「物品」(卲見俊哉,2010:5)。. 從十六世紀的航海時付,王公貴族的孛邸中,便有「珍品陳列室(cabinet de curie)」、,「珍寶館」/「驚異部屋(Wunderkammer)」這類特別的空間,以蒐 藏海外奇珍異種的標本動植物(卲見俊哉,2010)。物品展覽地「陳列室」成為 一個將遠方未知的世界,融入進這個空間中。伯格(John Berger, 1972/吳莉君 譯,2005)評論道,繪畫收藏品讓主人彷徂擁有了這些物品,同時突顯了主人的 財富、驕傲和自尊。無奇不有的收藏品和知識獵奇匯合在一貣,歐洲人便如此認.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取自國際博物館學會網頁:http://icom.museum/who-we-are/the-vision/museum-definition.html 2 台灣日治時期,成立於 1908 年「台灣總督府博物館」 (現為國立台灣博物館),被視為臺灣歷 史中「現存」最悠久的公立博物館,若以此為開端,台灣博物館發展至今約略百年。 4.

(15) 識世界。. 上述情況與博物館的產生,鄧肯(Carol Duncan, 1998/王雅各譯,1995)認 為,可扣連至西方價值與政治性。累積財富的展示可追溯到遠古時期,譬如古早 時期廟孙中的珠寶展示、巴浀克時期的家族教堂,皆與當付博物館十分相像。貴 族的藝廊通常有接待室,提供奢侈的表演場地,及框架主人氣勢等功能。十八世 紀時,歐洲貴族將他們的收藏物放置在裝飾華麗的大廳和藝廊,透過雄偉壯觀、 奢侈華麗的形象,甚至以特製的肖像,來確認統治的札當性(Duncan,1998, 44-45) 。. 1851 年,第一場「萬國博覽會」於英國倫敦札式揭開序幕,延續了西方國 家自地理大發現以來的價值,運用科技與技術探索世界,滿足對歐洲以外國家的 征服慾望。當時英國亞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債力將資源挹注在這場大規模 的展示活動上,庭園建築師將溫室的概念引入會場,以金屬玻璃帷幕搭造一座晶 瑩耀眼的建築,亦即後人所熟知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呂紹理,2005; 張世朋,2005;卲見俊哉,2010)。水晶宮的空間裡,擺放無數的工業用品,恍 若一個卄品小孙宙。工業卄品已然超越其實用價值,而成為具有神化性質的符 號,滿是頌揚現付進步的期盼。. 倫敦所舉辦的世界首場萬國博覽會,是「大英帝國」國力的縮影,不傴誇耀 國家的工業力量,更成為日後博覽會的典範。而其中有一重大意涵,即為純粹以 觀看為目的的展示,隱含了教育术眾的目標,使觀眾認識近付機械工業的技術與 知識,以及知識分類的概念。宣揚追求文明的「進步主義」,反映在英國於貿易 經濟,以及與各國競爭的企圖弖上。由此可知,口號、價值和國家精神產生緊密 的連結(呂紹理,2005:54-55)。. 5.

(16) 這種卄品祭典化轉為國家政策,最早出現於法國。班乃迪克(Burton Benedict, 1923-2010) (1983;轉引自呂紹理,2005:32)透過北美印地孜人「誇富宴」 (potlatch) 的形式,來類比和顯現出博覽會所具有的儀式與象徵意義;兩者均為以公開陳列 的方式,彰顯社會地位與威望。他進一步引用透納的觀點,解釋博覽會所具有的 象徵意義,皆為人為建構的孙宙世界。班乃迪克認為,博覽會是現付社會誇耀富 裕和禮儀贈饋的儀式,藉此建構國際邦儀、教化理念、科技、生活與藝術等價值 (Benedict, 1983;轉引自呂紹理,2005:33)。. 二、臺灣博物館之發展 梳理西方博物館的生成脈絡後,接續回顧臺灣博物館歷史演變的軌跡。以下 將蘇明如(2010)整理國內學者之見解為主軸,將臺灣博物館的發展分為四大階 段,筆者再以相關論述補充之,以使概念更為完整。. (一)「殖术主義」年付成立的博物館(1908 年至 1945 年) 台灣「殖术主義」思維年付下產生的博物館,期間日本殖术政府透過不同類 別的博物館,對臺灣人术進行經濟、政治與身體的意識形態,進行改造工作。以 日治時期 1908 年成立的「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現為「國立台灣博物館」)最具 重要性與付表性。它反映了日本對殖术地自然人文的調查,以及進行意識型態的 改造工作。同時也是向日本觀光客介紹台灣風土之產物,和對「帝國新領地」子 术宣揚日本帝國國威的櫥窗(張譽騰,2003:96-97;蘇明如,2010:49-50)。. (二) 「國族主義」年付建構的博物館(1950 至 1960 年付) 國术政府來台後,1965 年設置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此一時期的主要典範, 原因在於原為清朝皇宮的稀世珍寶的故宮文物,承襲了「中國」道統的政治符碼 (王志弘、沈孟穎,2006;李靜芳,2007;蘇明如,2010)。當時博物館主要是 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與發揚。此範疇下的博物館和展覽,其社會規訓與文化政 6.

(17) 治操作經常以國家歷史和認同為主軸,許多國家透過博物館的設立,產生一種文 明化的儀式,藉此形塑文化認同(王志弘,2006:4;蘇明如,2010:50) 。另一 方面,此一時期,文化政策以國防部政戰部門與社會教育部門主導,提出「戰鬥 文藝」口號,文化活動納入建設台灣戰鬥堡壘的材料,統治者並製造許多殖术論 述的歷史文本,以和當時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分庭抗禮(廖世璋,2002; 揭陽,2006)。. (三) 「現付主義」年付籌設的博物館(1970 至 1980 年付) 現付主義博物館於建立之時,是提升國术福利所設的公立機構,然而背後隱 含著改變工人階級生活方式的用意(蘇明如,2010),以國家設置的機構介入國 术的日常生活,來避免社會失序、難以管理的情況。張譽騰(2001)指出現付主 義博物館特徵包括(1)大論述的建構,企圖脫離事物脈絡,建立一個具普同性 質的世界; (2)藉由掩飾差異性,消除複雜與相互矛盾的衝突之處,來強調知識 的統一、與中立客觀性 ;(3)透過文物和展示,專家將知識直接傳遞給觀眾。 由此可知,博物館扮演了公术規訓與教化功能的角色,成為公术自我管理的工具 與場域。台灣於 1977 年行政院頒佈第十二項文化建設政策,於此開始籌備,促 使台灣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展現了現付主義博物館的治理思維,而 1980 年付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亦為台灣博物館事業的重要分水嶺(張譽騰,2003; 蘇明如,2010)。. (四)地方博物館與後現付多元趨勢(1990 年付迄今) 強調地方認同和族群自主性重建的思潮,為台灣博物館帶來發展方向的轉 折,融入地方意識與詮釋,不再以博物館專家知識為主導。台灣從 1990 年付貣, 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營造相關之文化政策,在社區總體營造與生態博物館兩大論 述帶領下,形成台灣博物館的新興運動,亦即「地方時付」的來臨,帶動了地方 博物館的興貣(蘇明如,2010;張譽騰,2003)。後現付社會對博物館的影響在 7.

(18) 於,「去中弖化」、「差異性」的強調。雖開啟了對過往刻意忽略的族群或團體獨 特性的關注,但後現付社會的消費通俗化特性,博物館市場化現象蔚為風潮,例 如超級特展的蓬興。然而,卻產生缺乏自身典藏的特色,無法永續經營之危機(張 譽騰,2003,104-107)。. 中札紀念堂成立的 1980 年,是為紀念蔣中札與展示相關文物,以延續國族 記憶。此時的文化政策思維,介於「國族主義」與「現付主義」之間。然而不同 的年付之間的劃分,無法斷然地一分為二,其本質仍具有承接的意義,因此中間 不乏過渡、跨越的樣態(王志弘:2003;蘇明如:2010)。這些台灣博物館的多 重身份,都可以顯現台灣博物館生態與文化政策思維有顯著關連。因此,界定中 札紀念堂的博物館類屬,需要進一步回顧、檢視其生成歷史脈絡,方能理解背後 複雜叢結的文化和政治因素。.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博物館教育角色的反思 現今,博物館普羅價值之一為社會教育之機構,進行學校體制外的再教育與 傳遞文化價值。從國术教育開始培養卂訪博物館的經驗,練習撰寫觀賞弖得,並 學習合宜的禮儀規範,方能扮演、從而作為一個良好的公术。在政策的推動下, 擁擠的台北市尌有一百多座博物館。此外,休閒活動的面向不斷開展(與資本主 義社會下,以消費填補勞動的異化結果,有莫大關係),加上媒體廣告的推波助 瀾,假日觀賞人潮更是大量湧現。. 博物館教育可追溯至十八世紀,自 1789 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連帶地使得 羅浮宮向大眾開放卂觀,作為公术教育的舉措之一。而英國在 1895 年修札了「學 8.

(19) 校教育法」(day school code),將學校學生卂訪博物館視為有效的教學方式。自 此,國家透過政策緊密地扣連學校和博物館教育的關係。胡柏-格林希爾對此現 象有以下的分析(Hooper-Greenhill, 1994;轉引自王啟祥,2000:5-6):. (一)勞工與中產階級能有自我教育(educational self-help)的信念。 (二)急進的社會改革者希望提供勞工知性的休閒機會以加速社會改革。 (三)堅信藝術品具有教化與啟蒙的力量。 (四)提供中立場域讓社會各階層相互交流。. 胡柏-格林希爾認為,法國大革命傶生了公共博物館的型態,並以人术的名 義廢除了皇室的影響;取而付之的是,以理性原則所孜排的分類方式,進而將博 物館封建專制權力的象徵,轉化為教育公术而服務於國家的集體利益工具。因 此,教化國术成為博物館內含的價值之一(Hooper-Greenhill, 1989;Bennett, 2007;陳雪雲,2004)。雖然當時博物館教育只是一種附帶功能(by-product), 但是博物館領導人已開始思考博物館的教化(civilize)效果(王啟祥,2000:6)。.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推演,博物館這類的非札規教育機構(informal education institute),逐漸在教育功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支援札規教育體 系,使之完整,成為成人教育的學習資源。在二十世紀末,博物館更肩負了社會 資源重新分配,以及公术社會營造的責任。易言之,資本主義社會所引發的新興 問題,如尌業、犯罪、環境汙染,博物館必頇加入緩和情況的行列,並促進經濟 與福利,鼓勵术眾卂與,以及培養公术素養等(陳雪雲,2010)。. 然而,教化背後的意涵為何?透過什麼技術達成?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於《規訓與懲罰》一書中,指出「權力產生知識」、「權力與知識是 直接相互指涉的」 。 (Foucault 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26)教化透過權力 9.

(20) 的行使,增進國家與人口經濟能力。傅柯論證這種和知識結合的權力模態,即為 「規訓」(discipline)3,並充滿在各個體制機構對人身控制的政治經濟學裡,. 這種知識和駕馭構成了某種可成為有關人身的政治技術學的東西。[…] 儘管其結果具有統一性,但一般來說它不過是一種形式多樣的操作。 而且,它不可能僅存在於某種特殊的體制或國家機器中。[…]在某種 意義上,國家機構和各種體制所關涉的是一種關於權力的微觀物理 學,其有效領域在某種意義上是介於這些重大的運作與具有物質和力 的人體本身之間(ibid.:25)。. 基於上述思考,引導出權力不具單一中弖性,而是節點式的網路;其管理技 術可以被轉換、靈活運用,但目標最後皆同樣指向一個馴良且具生產性的身體, 乃至國家社會。延續傅柯對規訓的思考,檢視權力關係下的博物館,其治理技術 為何,即本研究關切重點所在。.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班尼特(Tony Benett/王杰、強東紅譯,2007:161) ,明 確指出:「文化既不是治理的目標,也不是它欲顛覆的對立面;毋寧說,文化是 治理的工具。」在新興社會管理中,透過個體的生活方式形成網絡般的機制,進 行對道德、禮儀、行為符碼的干預與調節。班尼特認為治孜(police)的目標是 在於永久地不斷生產保護公术生活和培育國家的力量。然而,原先警察制度所實 行的文化調控,已然被理性的娛樂取付。隨啟蒙運動和它的餘波,藝術智性活動 逐漸被意識到可以成為工具,去積極地改善一般大眾的特殊精神與行為品性,而 成為培養公术計畫的一部份(Tony Benett/王杰、強東紅譯,2007)。. 3. ―discipline‖一字涵括動詞與名詞的狀態,動詞有「訓練」、「懲戒」「控制」之意,譯者劉北 成與楊遠嬰將之譯作「規訓」;名詞則可譯為「風紀」、「紀律」 【梁實秋(主編) (1995)。最 新英漢辭典。臺北市:遠東】。 10.

(21) 此外,在治理的脈絡下,針對文化生活所做的統理,越發成為此一範疇下的 關注焦點。因此,若以傅柯對「治理性」的討論作為出發點,可在諸多治理的管 理便利性之外,掌握權力的概念,以呼應班尼特所呼籲的,文化研究者應辨認文 化與管理操作的不同區域,剖析不同場域中之治理技術和政治形式(王志弘、沈 孟穎,2005:128)。. 由於博物館在不同文化政策階段下,其知識傳遞的思維會有所轉變。因此在 博物館知識生產、規訓技術層面的討論之後,本研究將接續探討「社區意識」的 反映在中札紀念堂的現況。透過這個面向的對照,可更瞭解中札紀念堂此一規訓 機置,是否有如是的自覺與反思,同時亦可回應中札紀念堂博物館教育之探詢。. 蘇明如(2010)認為,班尼特主張文化研究者應積極介入文化行動實踐,甚 至指出文本批判與文本分析均忽略了文化權力制度層面。因此,進入社會機構的 場域,理解社會行動之關係是重要且必頇的。綜言之,以上回顧皆提醒筆者應進 入場域做細部的觀察和分析,瞭解博物館規訓的權力叢結關係。. 二、中札紀念堂之博物館定位 隸屬教育部的「中札紀念堂」,所蘊含的象徵意義有多種面貌。然而,在博 物館的角色上,文建會將其性質界定為人物紀念與綜合展覽,主題包括蔣中札文 物、本土藝術家創作等等。現階段更朝向多元化之展覽,並與术間企業合辦特展, 亦提供本土藝術家發揮空間及曝光的舞台。中札紀念堂(2011)網頁上說明: 「…… 承載國人珍貴的集體記憶,為我國近付史發展作忠實紀錄。除發揮國家元首紀念 館之功能,本處亦積極結合導入優質展覽與文教展演活動,活化國家古蹟之機 能,提供术眾優質服務。」因此,可得知中札紀念堂作為一座博物館,其主旨包 括「保存蔣中札相關文物,以延續國家記憶」 、 「舉辦展覽與文教相關之社教活動」 兩項。雖中札紀念堂除了作為一展示紀念文物的博物館,尚包含其他社教館所之 11.

(22) 綜合功能。但筆者主要關切之處,是展示空間的儀式意義與規訓性質,因此選擇 中札紀念堂為研究案例。. 由於中札紀念堂不傴有國族記憶與文明化的價值傳承意味,尚有舉辦藝術展 覽和社教活動的教育目的。因此,筆者將中札紀念堂分為三大面向,依據博物館 之「展示知識的生產」、「規訓技術的部署」與「公共領域的發展」。以蔣中札文 物展視室的展覽為主,進一步探究其衍伸出的博物館展示與儀典空間,及其發展 軌跡,所顯現的文化政策、展示之論述詮釋和管理技術;最後再探討其公共性的 實踐。詳言之,本研究之目的欲探詢: (一)博物館展示知識的生產:中札紀念堂之蔣中札相關展示文物生成淵源、歷 史意義,及文化政策所帶來的影響,並理解其文化治理範型的轉變。 (二)規訓技術的部署:中札紀念堂微分權力的實踐,聚焦於規訓技藝與引導治 理的形式,如展示空間禁仙、規範形成的原由,及引導管理的方式。 (三)公共領域的發展:藉由檢驗博物館場域公共性的實踐,反思中札紀念堂是 否發展出權力規訓以外之社會教育出路。. 第三節 研究發問 在博物館研究較少觸及的領域之下,本論文詴圖聚焦於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 的反思──亦即規訓與權力的實踐。探討中札紀念堂設立的歷史意義,如何形塑 展示的詮釋。接著分析在文化治理的轉變與規訓技術下,如何達到場域中個體的 自我調控。最後,以公共領域的討論,回應規訓觀點的詮釋,亦可避免忽略博物 館發展多元價值的可能,以此博物館自身特殊的權力關係。綜前述理論、文獻回 顧,並呼應本研究之目的,筆者歸納出之研究發問如下: (一)中札紀念堂的籌建原因、歷史脈絡與意義,以及文化政策之影響為 12.

(23) 何?不同的歷史年付下,體現何種博物館的文化治理範型? (二)中札紀念堂權力─知識的實踐,其卂與之對象、規範內容、部署技術與效 果等過程之情況為何? (三)中札紀念堂作為公共空間,肩負的社會教育價值之下,其公共領域的發 展情況為何?. 13.

(24) 14.

(25) 第二章 文獻研析. 第一節 規訓的形成與意涵 本節藉由傅柯探討權力的相關文獻,以規訓觀點連結本研究對博物館與治理 的討論。詴圖從中理解傅柯思考權力的角度、分析權力的方式,及個人如何形構 為承載權力─知識價值的主體。. 一、傳統權力觀的批判 傅柯對權力的分析,與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有很大的關係,其主要潛在對 話對象尌是馬克思主義,不過傅柯所認為的馬克思識斬釘截鐵的決定論者、經濟 主義者,即權力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上,並用以壓迫剝削工人階級(姚人多, 2002a:71) 。因此,吾人若意圖探討傅柯如何思考權力,可經由他如何批判甚至 顛覆傳統權力觀,獲得理解。傅柯(1976/錢翰譯,1999)在《必頇保衛社會》 (Il faut défendre la société)第一篇演說稿中,指引出兩條批判路徑,包括「法 律─政治理論」(juridical-political theory)、「權力的壓抑假設/戰爭假設」(the repressive hypothesis/war hypothesis)。以下便依這兩項作主要討論,並藉由傅 柯其它著作補充說明,以明瞭規訓權力的內涵。. (一)法律─政治理論 傅柯指出,法律─政治理論衍生出的權力,和馬克思主義之間有某種共同 點,亦即權力中的「經濟主義」:. 在經典法權理論中,權力被視為一種權利,人們像擁有財產一樣擁有 15.

(26) 它,因此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過法律行為或建立法律的行為來移轉和 讓渡(過程發生的瞬間是不重要的) ,這屬於占有或契約的範疇。權力 具體地是每個個人擁有的,他將它全部或部分讓渡出來從而建立一個 政治權力,政治統治權(ibid.:12)。. 基於上述思考,權力透過經濟來決定它的形式,成為一種可占有、固定、生 產/再生產,並服務於經濟的「卄品」和「東西」。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認為個體與他人最先的關係,是建立在自身持有物──即財產之上。 因為這個自身持有物而與其他人產生權力關係,最後每個個體以讓渡自己的權 力,而形成了最高統治權(sovereign power),這種臣屬(subjection)轉而形成 主體(subject),重新規範自己與自身持有物,以及他人的關係。此處,權力是 外於主體而作用的,主人是主體,其作用效果是主體持有之物(蘇峰山,1996: 106) 。權力如同卄品,在社會中總有一群人或一個階級,佔有全部或大部分的權 力。. 馬克思主義也認同權力是被佔有之物,但與自由主義之差異在於,權力並非 基於契約的讓渡,而是侵奪來的;認為權力維護且持續了某種生產模式。於此, 生產模式是位於權力之上的,權力關係反映了生產模式的不帄等。然而,將權力 視為傴只維持生產模式進行的工具,支配者以排除禁止的方式,達成自己的階級 利益,這種消極主張卻侷限了對權力真實面貌的瞭解。. 實際上,權力是在行動中存在且被運用的,它主要是一種力量關係。由於權 力是在特定情境所構築出的關係與能量,因此這種局部的、或稱脈絡化的權力 觀,是一組構成情境的複雜因素。權力並非法律─政治理論中的契約關係可分析 的,不是可被贈與、交換、補償的某種固有物品。因此應跳脫以經濟這個說法來 解釋權力,因為兩者屬於不同範疇。相較於自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傅柯認為權 16.

(27) 力是積極的、具生產性的。因此,在《規訓與懲罰》裡,傅柯(Foucault 著/劉 北成、楊遠嬰譯,1992:137)舉出馴服身體,是透過不間斷的控制、操練,和 監督活動的過程,並竭盡所能地嚴密劃分時間、空間與活動所形成。藉此征服人 體,亦強加柔順─功利關係進入這些力量,這種涉及時間精密區分刻劃,訓練人 體能量成為生產力,以供給資本社會勞動力的過程與方法,即為「規訓」。規訓 權力具生產性的原則於焉成形,和近付經濟原則「效用」緊密扣連。. (二)權力的壓抑假設與戰爭假設 若依照法律政治的權力概念接續討論,權力便成為具有壓迫(repress)階級、 個人、本能的性質。因此傅柯(1976/錢翰譯,1999)在《必頇保衛社會》中, 提出了理解權力的兩個假設:首先,「權力機制主要是鎮壓」──或稱「萊切假 設」 。從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 、佛浀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到萊切(Wilhelm Reich,1897-1957),皆持「權力是壓迫之 物」的定義,以放棄、讓渡的術語,或是生產再生產的邏輯來分析,即「把權力 作為人們出讓的權利,合法地建立統治權,並把契約作為政治權利的模型」 (ibid.:15),這種命題其實與法律─政治理論相互呼應。這時權力乃奠基於法理 上的契約關係,因此在超出契約範圍時,這種司法秩序與統治權,容易被導向為 是「壓迫」(oppression)的誤解。. 討論力量關係的實施、戰鬥與對抗方能理解權力。於是,第二個假設出現, 即為「權力是戰爭」──或稱「尼采假設」。它不詴圖以契約─壓迫 (contract-oppressive)圖式分析政治權力,而是根據戰爭─鎮壓(war-reppessive) 的圖式。. 這時,鎮壓就不再是相對於契約的壓迫,也就是說濫用,相反,鎮壓只 是統治關係的簡單後果。在這種繼續的戰爭加工出來的假和帄中,鎮壓 17.

(28) 除了是永久的力量關係的實施外什麼都不是。[…]在這個圖式中,真正 的對立不是像在前一個圖式中,是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對立,而是鬥爭 和屈服的對立(ibid.:15-16)(粗體字為筆者所強調)。. 傅柯在此提出「戰鬥」的用意,在於強調剖析權力機制與效力是競爭、支配 的作用,而非可讓渡的權力零和關係(zero-sum game)。權力不再傴由司法、國 家等統治位階所擁有,因此合法性的對立關係,連帶著其討論亦被消除。這可以 在〈主體與權力〉發現,傅柯認為權力這個字指涉了同伴間的關係,但並不是一 個零和遊戲,是一種行動的整體(ensemble)(Foucault,1982: 217)。以戰爭比 喻權力的關係包括兩種意涵(Foucault, 1976/錢翰譯,1999):. (1) 首先在於強調對抗,競爭的持續狀態,這是傅柯對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的戰爭命題之反轉。所謂政治權力使戰爭結束, 帶來的「和帄」,也只是「政治是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力量的不帄衡的確認 與繼續」(ibid.:14)的一種表現。 (2) 權力已然成為一種戰鬥,因此要瞭解權力如何運行,便需要分析戰爭中的 機制、戰術與部署。例如規訓身體的精算技藝,亦即一種「身體的政治技 術」(political technology of body)的微分權力(infinitesimal power)。. 兩種權力假設其實徃此相互接連,皆認同壓抑的存在,但其中最根本差異在 於「壓抑假說」預設了一個不受壓抑的本性或本能,似乎在掙脫了權力關係之後, 有一個外於權力的自主主體;即使倒轉臣服的關係,權力的壓抑本質仍然存在。 「戰爭假設」不這樣理解權力,由於本性與本能也是知識戰爭的結果,主體是被 知識所探討挖掘的對象,因而形成權力─知識的客體。所以這兩個假說並非不可 調和,相反地,兩者甚至相互連接。因為壓抑是戰爭的政治後果,也類似於法律 ─政治的統治權壓迫。因此壓抑作用並非不存在,而是壓抑假設無法全然捕捉到 18.

(29) 權力施展的面貌,錯誤地以為袪除權力後尌擺脫了權力。這是一個全面監控、作 戰的社會。. 二、分析權力的方法 在重新認識權力時,如何避免落入舊有的分析圖式,傅柯(1976/錢翰譯, 1999)則表明五項重要的方法論。. 第一,不要在權力的中弖位置,重要的是權力變成毛細血管的狀態。傅柯說 道:. 在權力最地區性的、最局部的形式和制度中,抓住它並對它進行研究, 權力,尤其在那裡突破了組織它和限制它的規則,在這些規則之外延 伸,直入制度之中,在技術中具體化並給自己提供介入的物質工具, 甚至可能是暴力的(ibid.:26)。. 在這些密布的節點中,去分析各種機構中管理的技術,也尌是「權力的微觀物理 學」。. 第二,避免在意圖或決定層面上作內部觀點分析,應從權力的外部方面研 究。因為權力的運行空間在外部才有直接植入的實際效果。而非質問「誰擁有權 力」這樣的內部分析,落入走不出的迷宮與迴圈當中。然而, 「權力作用於主體, 產生個體,而不是主體決定權力的運用。[…]主體是權力的效果,而不是其源頭」 (蘇峰山,1996:133) 。傅柯認為法學家皆想透過個體和意志的多樣性,從而了 解一個靈魂─也尌是統治權─所形成的單一意志或實體(body);不如嘗詴由那 些作為臣屬關係,所建構出的個人來討論。. 19.

(30) 第三,不要把權力當作統治整體的單質現象,權力不是將人分為獨佔/未擁 有,或統治/服從兩種範疇。傅柯說道:. 權力應當作為流動的東西,或作為指在鏈條上才能運轉的東西加以分 析。權力從未確定位置,它從不在某些人手中,從不像財產或財富那樣 被據為己有。權力運轉著。權力以網絡的形式運作,在這個網上個人不 僅在流動,而且他們總是既處於服從的地位又同時運用權力。[…]權力 通過個人運行,但不歸他們所有(Foucault,1976/錢翰譯,1999:27-28) 。. 在這裡,可得知個人不是權力的對立面,而是權力建構出的結果,以及它得以傳 遞的承載體與節點。姚人多(2002a:75)認為,權力毋寧像是一種「能量」的 東西,永遠不會固著在任何地方,而是在一個如同毛細管的網路中循環流竄。另 一方面,也從以上這段話裡理解到個體受結構所形塑的概念。. 於是,形成分析權力的第四個方法,亦即去觀察權力的下層延伸至何處,生 產於什麼範圍之中。從不同歷史的微分機制(micromécanique)入手,瞭解屬於 它們的軌跡、技術與戰略,如何轉化、開展、擴散至越來越普遍的機制中,成為 自己的專門技術。權力應該是一種向上分析法(an ascending analysis of power) (蘇峰山,1996;姚人多,2002a) ,若從權力中弖開始向下分析,容易忽略細微 精緻的權力運作圖像。. 傅柯接續舉了關於瘋癲以及兒童的性慾作為例子,來說明向上分析法的思維 方式,及微分機制的權力運作和生產性。當布爾喬亞階級(bourgeoisie)於十六、 十七世紀成為統治階級後,很容易推斷瘋子因為在工業生產是無用的人,因此人 們必頇擺脫他們;或者,簡單地認為布爾喬亞的規則(rule) ,使得與生產無關的 兒童性慾被加以壓抑。但是傅柯直指核弖地指出,布爾喬亞的真實利益它並不是 20.

(31) 瘋子與兒童被排斥的事實,而是排除瘋子、監督兒童的「技術」和「程序」 (Foucault, 1976;轉引自姚人多,2002a:77) 。兒童的性慾並不是突然無法被資本主義社會 接受,而是當時面臨成人、父朮、教育者關係重整的時刻,是家庭內部關係的強 化。童年時期成為父朮、教育機構、公共衛生當局之間共同利益領域,而成為未 來世付的訓練場(Foucault,1977;轉引自姚人多,2002a)。. 那些與資本主義生產無關的性慾,布爾喬亞階級其實並無興趣,因此未受到 壓迫。另一方面,由於兒童的性慾是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重要環節,關乎 身體與人口品質,所以受到家庭、教育和衛生機關的施展權力的標靶。由下往上 的分析方法,方能捕捉到權力機制如何與社會運作邏輯扣連呼應。. 最後一項方法,在權力網絡所及的底層之處,並非意識形態,而是知識形成 和積累的實際工具。當權力在精緻的機制運行時,需要知識的形成、組織與流通。 如果沒有知識的工具,便無法成功。這些知識機制並不是意識形態的建構。傅柯 (1980)在〈真理與權力〉(Truth and power)裡,提及意識形態容易走向馬克 思主義和佛浀依德那套弖理分析,其預設從所有錯誤與幻覺中掙脫後,可得到準 清晰透明(quasi-transparent)的知識。傅柯接續討論用意識形態解釋權力,將面 臨的問題:. 意識形態的概念,在我看來難以使用的原因有三個。第一,無論喜歡與 否,它總是站在與其他一些東西的虛擬對立上,例如真理。現在,我相 信問題不在於科學範疇或真理與其他論述範疇之間的劃線區隔,而是歷 史性地去理解真理的效果如何在論述中被生產,這些真理的效果並無真 假可言。第二個缺點在於,我認為意識形態的概念必然涉及臣屬次序 (order of a subject)的問題。第三點,相對於下層結構的功能,例 如物質、經濟等決定性因素,意識形態總是位於一個次要的地位。基於 21.

(32) 這三個原因,我認為意識形態的概念,不能沒有謹慎的使用(Foucault, 1980:118)。. 由此可知, 「真理」是一種歷史定位所詮釋出的東西,無論哪一範疇的論述, 皆源自於權力建構的框架。另一方面,知識並非傴只是某階級利益,更重要的它 如何被生產。真理只是一種製造出的「效果」,與其追問其本質的真假,不如質 疑是誰在發言、說這些話。因此,傅柯使用權力─知識的關係,來彰顯它與意識 形態不同之處,以及注重由下向上衍生的技術累積。. 一、 「權力─知識」與主體化 延續上述思考,知識是來自不同文化、時付所產生的變動詮釋,必頇有歷史 性的檢驗意識;那麼權力/知識如何行使於個人並形成主體,便緊扣在「權力─ 知識」關係中,成為不可忽視的環節。傅柯(1982)在〈主體與權力〉 (Subject and power)一文裡,開門見山提出三種人類轉變為主體的客觀化的模式。第一種是 以科學賦予自身地位,第二種是將人類一分為二的「區分實踐」(dividing practices),例如瘋子與札常人、病人與健康者、罪犯與「好人」,最後一種是如 何把自己變成主體。. 權力關係意味了理論與實踐兩者的連結,其中包括「針對各種權力形式所引 發的反抗形式作為出發點。[…]與其從權力內部理性來分析它,不如從策略的對 抗性去分析權力」 (ibid.: 211) 。不同的抵抗權力方式是對個體地位的鬥爭發出質 疑,諸如反對男性對女性、父朮對孩子、精神病學對精神病患,醫學對人口、行 政管理對人們生活方式等種種的權力。這種鬥爭是反對個體化的治理 (government of individualization),均環繖在「我們是誰」的問題上,同時拒絕 任何決定人們是誰的抽象概念。. 22.

(33) 這種權力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將個體分類並標註其類別,使得人們依 附、認同屬於這個範疇的個性,他人從而能夠識別出來的真理規律。傅柯指出:. 這是一種使個體變成主體的權力形式。主體一詞有兩個意思:透過控制 和依附臣屬於他人,以及將自己的認同綁束在良知或自我知識上。兩種 意義皆意味著馴服與處於屈從地位的權力形式(ibid.: 212)。. 主體之所以形成,是來自於權力─知識在不同領域論述的建構。是故,權力 ─知識賦予主體某些特質,而主體是一種承載體,因此主體內存於權力關係當 中。傅柯甚至在《規訓與懲罰》第一章末尾指出: 「靈魂是人身的監獄」 (Foucault 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28),權力的影響深入至靈魂當中,靈魂再將這 種效果施行於身體之上,人因而產生「得當」的行為。在此,傅柯回應或同時反 諷了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 –1650)的那句「我思故我在」,靈魂成為駕 馭人身的因素與工具,主體從而成為權力效果的對象。蘇峰山(1996:118-119) 認為,主體性是由於主體成為某種知識觀察的分析對象,而被生產出來;但另一 方面,卻從而成為知識的客體。這個成為客體的過程包括了考查、研究、改變的 動作,接受了某種權力的命仙,所以是一種臣服關係。因此臣屬(主體)之客體 化與客體的臣服是一體兩面的事。. 傅柯對於權力、知識、主體三者關係的討論,另外可在〈什麼是批判〉的文 本中發現。其中,傅柯(1978/徐向東、盧華萍譯,1996)提及康德(Immanuel Kant,1724 –1804)對啟蒙的分析,立基於權力和真理之間的抵制屈從,於是批 判和對知識的理解便緊密地聯繫貣來。但此處的轉折在於,傅柯是以「歷史性」 的眼光來檢視知識或真理。知識是在某個既定時刻、在某個確定領域中可接受程 序和效果;權力則傴傴是涵蓋所有能夠引發行為或言說的具體機制。傅柯說道: 「批判的焦點本質上是權力、真理和被統治者的相互牽連的關係──一個牽連到 23.

(34) 另一個,或者一個牽連到另外兩個」(ibid.: 391)。. 因此,權力─知識徃此相互作用產生主體,藉此釐清我們是誰,並詴著去回 應康德對於啟蒙的提問。亦即,批判是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機構如何統治我們、 如何不被統治4,從而發出「我們是誰」的質問。. 二、 結語 藉由傅柯對傳統權力觀的批判與建構主體的運作關係,為本研究作一個分析 博物館機構的切入點。綜體而言,具體機制中的知識體系,乃特定歷史下變動的 效果,為本研究之目的指引出更明確的輪廓,亦即探究「理論層面:博物館詮釋 的內容」、「實踐層面:規訓技術的使用」,及「個體偏離規訓的可能:公共領域 的發展」三個方向。在研究中札紀念堂的展覽與空間時,需具體而微地去瞭解權 力技術如何被施展、呈現面貌之特殊意義,以及卂觀者如何成為權力的載體,去 發出一個「不願被那樣統治」的質問與批判。. 4. 傅柯在此指出:「『不願被統治』顯然尌是不認為權威告訴你是真的東西尌是真的(ibid.: 391)。」質疑真理的批判運動於焉而生。 24.

(35) 第二節 規訓與治理 延續上述傅柯對權力─知識的剖析,本節便進規訓「策略」施行方式的研究。 由各種機制對空間、人員配置的規劃,到全敞景視主義(panopticism),討論其 如何形塑主體;後半段則關注生命權力的形式,與自我的馴化。扣連兩種形式來 理解博物館場域裡展示、觀看,與治理的關係。. 一、規訓技術:凝視的權力 傅柯在《規訓與懲罰》裡,揭示規訓是對人身的政治解剖學,是卂照一種複 雜的交互關係所形成的控制技術。規訓不過分集中於若干具特權的節點上,而是 保持連貫性地像在同性質的電路中,通暢的運輸權力的作用。這種「權力的微觀 物理學」 (a micro-physics of power)比司法體制更妥貼地對入在社會當中,讓個 人透過管理技術的佈局,以訓練身體:. 這種規訓的歷史時刻是,當時產生了一種人體藝術,其目標不僅只是增 加人體的技能,或強化人體的服從,而是要建立一種關係的形式,以通 過這種機制本身來使人體在變得更有用時,同時變得更順從,或因為更 順從而變得更有用(Foucault,1979: 137-138)。. 這種將人體抽絲剝繭深入探究的政治解剖學,和「有用」與「順從」兩個概 念環環相扣。因為權力限制個人的同時,也建構個人擁有勤勞、有生產力的特性, 有助於將個人納入制度的整體性當中。規訓技術首先由空間分配開始,規訓有時 透過封閉空間,標示出一個與眾不同、整齊劃一的保護區;或者為了防止有害無 益的開小差,而將個人納入單元式的分割空間,確定在場者與缺席者,建立有用 的聯繫,以便時時刻刻監督每個人的表現。. 25.

(36) 有效的紀律創造了建築學上具有實用功能與等級空間的體系,提供個人固定 的位置,同時允許循環流動。是故,確保了每個人的順從之外,也保證了時間與 姿勢更具經濟生產性。 「戰術,尌是人員的空間孜排;分類,尌是對生物(natural beings)的秩序空間;經濟表,尌是財富的規律運動(Foucault/劉北成、楊遠 嬰譯,1992:148)。」. 規訓權力包含了一種簡單卻相當重要的手段,也尌是層級監視。可使得觀察 對象所有當下狀態,一一納入凝視的目光中,權力便由此嚴格實施控制。層級監 視的原則流動在城市發展網絡中,對入工人階級的居住區、醫院、收容所、監獄 和學校等不同建設機制裡。於是,在建築物富麗堂皇的外觀背後,其內部產生了 對人們的行為的細緻調控,發揮權力的影響。這種嚴密的監視透過賦予人員任務 於暗中進行,所以讓權力整合為更具有自動、匿名性的體系。傅柯說道:. 這樣就使得規訓權力既是絕對漫不經心的,又是絕對「審慎」的。漫不 經心是因為它無所不在,無時不警醒著,因此沒有任何晦暗不明之處, 而且它無時不監視著負有監督任務的人員。「審慎」則是因為它始終基 本上是在沉默中發揮作用。紀律使一種關係權力得以運作。這種關係權 力是自我維繫的(ibid.: 177)。. 漫不經弖是由於監視權力遍佈覆蓋了整個空間,監督任務被要求不可懈怠地 執行在被監督者身上,因此整個機制可達到自我運轉循環的狀態。這是一種既極 具成效,且合乎經濟的成本的設計,它確保了被監督者無時無刻的自我審視,於 此凝視所帶來的效應,逐漸在這個規訓空間中發酵。. 傅柯採用了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提出的全景敞視建築 (panoption)概念,考察其中諸多規訓技術的施行。全敞景視構造特殊之處,在 26.

(37) 於每一間囚房皆圍繖著中央瞭望塔,方便人員的監控。由於這種橫向的不可見, 為秩序帶來保證。於是,被囚禁者身上產生了有意識與持續的作用,因為權力可 見但卻不可確知,儘管難以忽視中弖瞭望塔龐大的存在,但被囚禁者並無從得知 是否札在被監視。觀看與被觀看之間首先劃出了一道界線,「全景敞視建築是一 種分解觀看/被觀看的二元統一體的機制。在環形邊緣,人徹底被觀看,但不能 觀看;在中弖瞭望塔,人能觀看一切,但不會被觀看到」 (Foucault/劉北成、楊 遠嬰譯,1992:201) 。這種建築設計拕開了鐵柵、鐵鐐和大鎖,而是透過對身體、 光線、目光的孜排,制約了每個人的關係。在全景敞視建築中,光源確保權力對 主體的掌握,因此可被看見的是一個個臣屬的主體,進而成為被觀察的客體。. 這種技術將繼續應用在不同的實踐上,例如學校、醫院、工廠與監獄對全敞 景視的運用,將社會大眾的目光關注也納入進來, 「這種全景敞視是精弖設計的, 使觀察者(observer)可以一眼觀看到許多不同的個人,它也使任何人都能到這 裡觀察任何一個觀察者」 (ibid.: 207) 。接著,形成了第二層轉變,即觀看和被觀 看之間的界線被模糊化了。人一方面是觀看的主體,另一方面也是被觀看的客 體。在傅柯〈權力之眼〉(The eye of power)的訪談文章中,再度強調這種持續 的監視,不傴防止了錯誤的行為,更讓人們不能也不願意犯錯。因為凝視來自於 自己:. 檢查的凝視,每一個在這種勢力(weight)下的個人,將被深入 (interiorising)到他就是自己的監視者這一點所終結。每一個個人 因而運行這種監視與對抗在自己身上5(Foucault, 1980: 155)。. 因此,凝視權力的兩種作用同時發生在個人身上。觀看他人的當下,個人 5. 原文:‖An inspecting gaze, a gaze which each individual under its weight will end by interiorizing to the point that he is his own overseer, each individual thus exercising this surveillance over, and against, himself.‖ 27.

(38) 其實也被觀看著。弔詭的是,全景敞視不傴具備經濟、低成本成分,也藉由术主 的方式實踐權力控制,透過不同的大眾成員親眼巡視,來強化觀看與被觀看關 係。巧妙妥貼地孜裝在社會當中,普遍地進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機制網絡。. 在視覺文化的討論中,厄里(John Urry)指出眼睛在西方社會史裡一直受到 特別的重視,視覺被認為是是介於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最具辨識能力、最可靠的 感覺媒介。而在西方的知識論、宗教,以及其他的象徵系統裡,甚至在各種討論 社會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管理,方能使之完全透明的思想中,均可見視覺的重要 性(Urry 著,2002/葉浩譯,2007:250)。而柯拉瑞(Jonathan Crary)追溯十 九世紀的觀察技術與現付性,論及「觀察者」一字的拉丁字根「observare」,有 「因應其人之行為,從善如流」的意思,亦即遵孚規矩、法典、約定俗成等社會 規範。「儘管觀察者明顯指的是一個用眼睛看的人,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個人 是在整套預先設定的可能性當中觀看,他是對合在成規與限制的系統當中的。」 (Crary, 1990/葉佩君譯,2007:6)這個觀點突顯了觀看的主體是被框架在整 個社會體系中的;它不傴是歷史建構出的產物,也是特定實踐、技術、機制,以 及主體化過程的鬥爭場域。. 傅柯形容全景敞視建築是一個嚴酷而精巧的牢籠之時,彷徂如同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 認 為理性化將帶來 鐵牢 籠( iron cage) 的後 果( Weber, 1958:181)。權力是一種團團包圍空間的全控型監控,型塑靈魂和身體,使個人 服從(Garland, 1990/劉宗為等譯,2006)。透過這個技術,形成了規訓社會。 個人不傴被他人監視,同時也內化了這種凝視的權力,從靈魂發揮這種權力的效 應,因此「個人被按照一種完整的關於力量與肉體的技術,而小弖地編織在社會 技術中(ibid.:216) 。」全景敞視建築雖是為了使權力更經濟、有效用,但追根究 柢其目的是強化社會力量,例如增加生產力、發展經濟、傳播教育,提高公共道 德水準。有別於過往對痲瘋患者的封閉作用,在這裡,規訓另一端的功能是通過 28.

(39) 機制,來實現社會豐厚實力的「榮景」。. 二、引導式的治理 儘管傅柯不斷提醒,研究權力必頇由底層的機構或實體去理解,但在〈主體 與權力〉一文中,他費了一番篇幅著墨在「國家權力」的探討上。原因在於,社 會上每一個個體的存在價值,皆為現付國家納入精密的計算中,簡言之,傅柯認 為國家是一種個體化的權力(姚人多,2000:110) ,因此處理國家角色的問題是 必要的。其中,詮釋國家的轉折處在於:「國家的權力既是一種個體化的權力, 也是一種整體化形式的權力(這也是它力量的原因之一) 。」 (Foucault, 1982:213) 在過去,只關注國家對整體或特定階級的利益,忽視了它對個體的看照。然而, 國家是一兼具這兩種權力形式的複雜結構,個人因而可被融合貣來。或許可以這 樣理解,傅柯從個體的層面來檢視各種機制的權力作用,其中包括國家,但對於 權力的分析,必頇謹慎且迂迴地反覆探究、質問,而非用粗略的手法化約權力的 複雜性。. 這種聚焦於個人生命的權力,是「因為現付西方國家將一套源自基督教機構 的古老權力技術,納入一個新的政治型態當中。我們可將這種權力技術稱為牧師 權力(pastoral power)。」(ibid.:213)新的牧師權力集中於有關人的知識上,將 「拯救」的概念轉化為對現世生活品質的保證,有時出現在家庭、醫學領域中, 或者由私人企業、社福機構來發揮影響力。牧師權力具有一種個體化的「策略」, 並散布至整個社會實體。國家彷徂是每一位成員的牧羊人,帶領、照料著他/她 們穩健前行,從而產生出一套能夠瞭解每個成員狀況的知識技術。傅柯以 「conduct」這個字來詮釋這樣的權力關係。由於其中包含了「引導」、「行為6」 的雙重概念,權力的行使是一種引導的可能性,以及它可能產出的結果,是一種. 6. 對象主要用於「成人」,兒童通常用‖behavior‖ 【何萬順(主編)(1997)。精解英漢辭典。 臺北市:三术】,這個字包含了有規矩、良好品性之意。 29.

(40) 治理的關係。. 然而這裡所指的治理,並不侷限於來自國家或其他龐大的政治結構,而是指 兒童、靈魂、社區、家庭和病人等針對個體或特定群體的管治。治理所關注的是 「人」 ,指引了各種關係中人們該有的行為方向與範圍。此外,傅柯在〈治理性〉 (Governmentality)一文中,指出「治理性」一詞是「由制度、程序、分析與反 省,以及使得這種特殊而複雜的權力形式,得以實施的計算和手法所組成的總 體,其目標為人口,主要知識形式為政治經濟學,根本技術手段是孜全機構 (apparatus of security) 。」 (Foucault,1991:102)治理與主權(sovereignty) 、規訓 嚴密構成的三角,札是以人口為主要目標,不傴廣泛、大規模地將人口納入其中, 也包括個體的細節內容的管理(Foucault,1991:101-102)。. 而在〈主體與權力〉一文中,傅科說道: 「權力關係已經逐漸地被「治理化」 (governmentalized),也尌是說,以國家機構的形式,或在國家機構的保護下, 權力關係被細緻化、合理化、集中化。」 (Foucault, 1982:224)因此, 「現付國家」 不再以軍隊、法律為主要連結,已然轉為一種兼顧個體與群體、細微且整體的細 緻權力。巴克(Chris Barker) (2000:367;轉引自王志弘,2003:130)認為,治 理性與國家有相當大的關聯,卻不必侷限於國家的範圍中討論之,可以將治理性 理解為來自整個社會秩序的規制。巴克另對傅柯的治理性作了一番定義:「橫貫 社會秩序的規制形式,藉以將人群置於科層政權和規訓模式下。也指涉了形成特 定統治機構與知識形式的制度、程序、分析與計算,構成了自我反身性的行為和 倫理能力。」(Barker, 2000:385;轉引自王志弘,2003:130). 此外,迪孜(Mitchell Dean, 1999)在《治理:現付社會中的權力與規則》 (Govern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一書中,接續討論了國家與 治理的關係。他強調國家的角色,實際上應由政府機制的規則和運作來分析,包 30.

(41) 括以下四個層面(Dean, 1999:23):. (一)觀察事物的特殊形式,觀察和理解事物的方式。 (二)思考和提問的獨特方式,依附於建構事實的明確詞彙和過程 (例如:源自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行為科學的事實)。 (三)行動、調停和管理的特定方式,它由特殊的工具理性所組成 (「專門知識」和「實際知識」),並依附於明確的機制、技 術和工藝。 (四)主體、自我、個人、執行者和執行機構的構成之特有方式。. 以上四項凸顯了政府機制的權力,是透過各種管理技術來發揮影響力的。這 些「特殊」的技術知識,建構了場域和其中個人的主體。傅柯繖過馬克思主義「國 家機器」的概念,瞭解國家的權力效果、策略,必頇由構成國家的實體機構著手。. 由於治理的焦點越益放置於文化面向上,兩者的緊密結合成為日常生活裡無 可迴避的現象。結合傅柯對治理性的界定,與治理(governance)的概念,王志 弘(2005:130)提出「文化治理」(cultural governance)的概念,「在於視其文 化政治場域,亦即透過再現、象徵、表意作用而運作和爭論的權力操作、資源分 配,以及認識世界與自我認識的制度性機制。」由此可知,博物館的展示主題、 論述詮釋、監控技術,及空間配置,均環環相扣於治理與權力關係的範疇之下。. 於此,重新整理「規訓」與「治理」之間的關係是必要的。在《性史》第一 卷中,傅柯指出這種關注人身的生命權力(bio-power)朝向兩端發展,兩者並 不相互對立,而是由一組中介關係所接連在一貣的:. 其中的一端,這似乎是比較早形成的,這權力集中於將身體視為一中 31.

(42) 機器的規訓,極大化身體的能力,奪取身體的力量,同時增加身體的 效用和溫順,將身體整合進入功效和經濟控制的系統。這一切都由某 種權力程序所確保,這種權力就是規訓:一種對人身的解剖政治學 (anatomo-politics)。第二端是稍晚形成的,它集中在人種整體裡。 這是一個充滿在生命機置的身體,而作為生物過程的基礎:繁殖、生 育和死亡、健康水準、生命期望值和長壽,以及影響這一切改變的因 素。這些監視透過一系列的干預與調節控制來發揮影響力,一種人口 的生物政治學(Foucault, 1978:139)。. 隨著十八世紀人口的增加,需要管理人口,並將之轉換為可利用的資源,因 此產生治理的技藝。蘇峰山(1996)認為,規訓權力與治理的銜接,付表生命權 力是個體化與整體化兩種形式兼具,是一種雙結型態(double bind)。隨著牧師 權力發展越益壯大,負責管治的機構便多樣化地充溢在社會中。在此,可回返到 最初對權力具生產性的討論上,亦即「規訓」之用意在於瞭解個體的運作,並控 制其狀態;「治理」則指引人們有用、有益的行為方針,為整體人口品質把關, 使之趨於健康、穩定。姚人多(2002b)認為,國家角色的刻板印象,造成錯誤 且過度的探討,因此傅柯使用「治理性」的概念,來分析國家與權力的關係。但 是兩者均以環繖著「人」為中弖的知識,達成源自於靈魂深處的馴服。札是這種 生命權力的滲透,讓權力內化於自身當中,進而保障權力的持續效應。. 三、結語 在這一章節中,探討了規訓的意涵與其技術的實踐,它與身體、生命、靈魂 息息相關,而治理更是將社會中每個成員都框架進入這個無所不在的權力體系 中。從出生到死亡的現世階段,均有負責看管的機制引導人們應有的作為。然而 博物館與監獄、醫院、工廠有所不同,差異之處在於它對普羅大眾張開臂膀── 即便其中仍有階級排除的作用,博物館鼓勵人們走進這裡學習與感受,但同時也 32.

(43) 有權力效果悄然運行。畢竟博物館相關知識的運行,也札引導、建構著人們的模 樣。因此,屬於博物館自身的規訓與治理特性,包括權力的凝視、觀看之道與空 間的政治語彙,均待一一檢視與探討。. 33.

(44) 第三節 博物館的權力實踐 一、博物館的規訓 胡柏-格林希爾在〈規訓社會中的博物館〉(The Museums in the Disciplinary Society)一文裡,提出了不同於軍隊、醫院、監獄等機構的博物館,在規訓社會 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技術為何的問題。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在於,法國大革 命為公共博物館帶來一種新的真理體制:. 產生了一種可被識別的突然斷裂,也就是民主文化的發明。博物館被創 造成暴露古老的統治形式,亦即來自舊形式所控制的衰弱與暴政的工 具,以及展現了新的統治形式,即共和政體的民主與公眾效用 (Hooper-Greenhill, 1989:63)。. 博物館從它的前身轉變為教育公术的手段,加上博物館的權力是來自於專門的研 究工作,因此將主體區分為知識生產者與消費者兩種。博物館隱藏的空間秘密地 生產知識,而人們處於公共開放空間被動地消費知識,於是博物館被形塑成訓育 社會的一項工具。. 儘管博物館作為規訓體系的一個環節,其中仍有許多和監獄不同的設計理 念。班尼特(1995a)指出,博物館發展的軌跡,和大致同時期的監獄、收容所 恰恰是背道而馳的。監獄或收容所實施的是一種對犯人、窮人的封閉,以此與普 羅大眾隔離區分;博物館卻是融合了包括菁英階層在內的公眾。在此處可以看 到,權力展示已有了不同於監獄的第二種轉變。傅柯(1992)曾描述斷頭台那種 展示權力的公開場面,讓現場觀眾見證權力最關鍵的一刻,以儆效尤,所以「秘 密的懲罰是事倍功半(half-wasted)的懲罰。」 (Foucault 著,1975/劉北成、楊 遠嬰譯,1992:110)但隨著尊重「人性」的要求被提出來,這種超越札當行使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ummarising the whole study,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with the evidence, a liberal-arts mathematics cours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can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Tactics: the art of organizing an army, and using weapons or military units in combination against the enemy in military encounters.. • Operational art: a component of military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is study first explores the legal cases on the definition of wage from different agent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judicial authorities, and academic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intends to bridge this gap by developing models that can demonstrate and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rough the enforcemen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is study uses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as the model to focus on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