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自實習經驗引發對餐食服務品質的好奇,復加上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行 政院,2007)將其納入家庭─社區─機構多元連續服務之一環,至今服務遍及全臺 灣,且服務量逐年攀高,故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對服務品質議題深入探究,以補充 國內既有專業知識缺口,進而用作實務工作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背景

於1993 年 9 月,我國老年人口(65 歲以上)計 149 萬多人,佔總人口比率超 過7%,達高齡化國家(aging nation)門檻。表 1-2-1 及圖 1-2-1 呈現了我國近年老 年人口數增長之趨勢,1997 年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超過 8%,2002 年超過 9%,

2007 年超過 10%;又 1993 至 2009 年之間每年約增長 0.2%,2010 年迄今增長趨 勢才緩慢下來。

表1-2-1 1993 至 2011 年 2 月我國老年人口統計

年代 老年人口數(人) 總人口數(人) 老年人口佔 總人口比例 1993 年 1,490,801 20,995,416 7.10%

1995 年 1,631,054 21,357,431 7.64%

1997 年 1,752,056 21,742,815 8.06%

2000 年 1,921,308 22,276,672 8.62%

2002 年 2,031,300 22,520,776 9.02%

2005 年 2,216,804 22,770,383 9.74%

2007 年 2,343,092 22,958,360 10.21%

2010 年 2,487,893 23,162,123 10.74%

2011 年 2 月 2,489,796 23,164,457 10.75%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統計月報─現住人口按五歲、十歲年齡組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圖1-2-1 1993 至 2011 年 2 月我國老年人口增長趨勢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統計月報─現住人口按五歲、十歲年齡組分

截止至2011 年 2 月,我國老年人口已逼近 249 萬人,佔總人口比率 10.75%;

(內政部統計處,2011)。由表 1-2-2 顯示,65 至 74 歲之年輕老人計 138 萬 2 千餘 人,佔老年人口比率55%;75 至 84 歲之老人計 86 萬 3 千餘人,佔老年人口比 率35%;85 歲以上之老老人計 24 萬 4 千餘人,佔老年人口比率 10%;兩性在三 個年齡組別亦呈現同樣之分配情況。又依據經建會2010 年的推估(採中推計值),

老年人口比率未來仍持續上升,至2060 年將大幅上升至 41.6%,邁入超高齡國 家1;此外,80 歲以上之高高齡人口佔老年人口比率亦將由目前之 24.42%大幅攀 升至44.0%。換句話說,到了 2060 年,在路上看到的五個人之中,即可能有兩 個是老人,且其中一位已超過80 歲。為因應未來我國人口結構之劇變,政府有 責任規劃完善的老人社會福利政策,並引導民間社會福利機構組織提供妥適的福 利服務;再有進者,須轉化過去慣以弱勢群體為服務對象的殘補式福利模式,將 每位社區長者都視為潛在服務對象,以服務作為增進老人生活品質的策略。

1 一國之中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 20%稱為超高齡國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表 1-1-2 2011 年 2 月我國老年人口統計按性別、10 歲年齡組分 單位:人 65-74 歲 75-84 歲 85 歲以上 總計 男性 648,509(55%) 422,376(35%) 116,719(10%) 1,187,604(100%) 女性 733,540(55%) 441,318(35%) 127,334(10%) 1,302,192(100%) 總計 1,382,049(55%) 863,694(35%) 244,053(10%) 2,489,796(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統計月報─現住人口按五歲、十歲年齡組分

當個人邁入老年階段,常會經歷到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三個層面的改變。

生理老化係指因老化而引起的生理現象之變化,如體型上的變化、感官的退化,

及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等各系統之改變。心理 上的老化則是指老人之心理表現,起因於生理老化過程及社會地位改變所交匯而 成的心理和行為之衝擊,如老人的人格特徵和老人常見的精神病狀,以及老人的 感覺、知覺記憶和智能等。社會的老化則是指因個人年齡老化而導致在社會角色 和社會關係方面的改變(呂寶靜,2002)。面臨這三層面的改變,若長者心態未經 調適、未重新安排生活,或缺乏充足的外在協助,則可能衍生為問題。老人常見 的問題主要來自(徐立忠,1989;引自呂寶靜,2002):

一、 身體和健康方面的變化

因老化而造成的外表和器官功能之改變,以及慢性病的普遍發生。

二、 經濟來源與所得方面的問題

大多數工業國家都實施退休制度,退休後收入減少或沒有收入者,造成經濟 上的問題。

三、 心理暨精神狀態方面的改變

老年人常會有孤獨、空虛、失落感等心理問題,也易有自私、猜忌、固執等 特性。

四、 社會上的困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社會角色和關係的改變,因此會有新的社會角色適應問題以及如何在自由時 間從事休閒活動的問題。

為提供必要之福利服務措施,瞭解老年期的福利需求是重要前提。國內有關 老人的福利需求研究,徐立忠(1989)表示有生活、健康,以及精神三方面的需求;

較細緻的分類則包括:(1)經濟安全的需求、(2)健康醫療的需求、(3)居住安養方 面的需求和問題、(4)休閒、教育、再就業方面的需求、(5)心理與社會適應、(6) 社會互動的機會(江亮演,1990;謝高橋、陳信木,1997;引自呂寶靜,2002;

呂寶靜,2002;黃源協、蕭文高,2006)。在多數分類架構中,營養需求是未被 明確指陳的,它可能被隱諱地含括在健康醫療需求;僅有江亮演明確指出營養需 求之於老人的重要性,由此或可推論,在過去餐食服務的相關議題尚未被明顯化,

直到近年才獲得關注。

這些福利需求項目,現已透過社會福利立法過程規制於《老人福利法》及其 相關法條,賦予各項服務正式法源基礎;法條中明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 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以下居家式服務:(1)醫護服務、(2)復健服務、(3)身體 照顧、(4)家務服務、(5)關懷訪視服務、(6)電話問安服務、(7)餐飲服務、(8)緊急 救援服務、(9)住家環境改善服務、(10)其他因時、因地制宜之相關居家式服務。

其中,餐食服務即是在1997 年第一次修法中被納入。後續,中央或地方政府在 相關施政計畫中,紛紛透過方案補助方式鼓勵社區發展協會、公益社團法人、財 團法人等非營利組織辦理定點用餐或送餐到家服務(林明禎,2000;引自李靜綺,

2006)。至 2007 年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公布,始將過去各縣市分立之服務整合,

規劃全國一致之服務標準,統一服務對象、經費財源籌措、服務內容、提供單位、

服務輸送方式等,始成為全國性、廣泛性、普及性之制度化服務。

大體而言,餐食服務依提供場域分,可區分為居家式送餐到家、社區式定點 用餐,以及醫療院所或安養護機構內之餐食。工作人員送餐到家的交通方式依距 離考量選用步行、騎腳踏車、開車;定點用餐則多選在方便用餐者到達且行動過 程無安全憂慮之位置,如老人服務中心、機構自有或租借之場地,甚至是宗教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宇前廣場。其次,依提供單位分,包括社區便利商店、醫院或安、療養中心、社 會福利機構、社區老人服務中心、社區發展協會等。第三,依餐食準備方式分,

包含提供單位自行炊煮、向社區餐廳或便利商店購買、委託醫院專業廚師及營養 師調配等;第四,按工作者性質分,有全職工作人員、兼職工作人員、志工。陳 燕禎、謝儒賢、施教裕(2005)運用幾項指標建構出餐食服務的分類模式,有助吾 人瞭解餐食服務的多元樣貌。研究者須提醒的是,政府方面為落實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目標,特意強調居家與社區式餐食服務之重要性;又在社會工作領域,

不論實務界或學術社群,亦鮮少討論到機構內餐食服務。爰此,文中研究者將機 構內餐食服務排除於研究討論之外,聚焦於居家式送餐到家與社區式定點用餐。

餐食服務可滿足的需求包含生理、心理,社會與文化需求,以及個人用餐習 慣與偏好,另還涵蓋各宗教之特定飲食規範(Sydner & Fjellstrom, 2005);或能概 分為健康(營養)與社會兩個層面。進一步運用 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加以解釋:

該理論架構呈現出金字塔式,階梯式向上爬升之態樣(引自 Weinbach, 2005),由 下而上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理論假設個人在較低層次需求獲得一定程度之滿足後,便會向上尋求更高一層次 之需求滿足,且較低層次需求滿足之效果可累積至更高層次。餐食本身所提供之 熱量以及各類營養素能使服務對象溫飽,滿足生活最基本之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則可視為進一步對食物品質之要求,包括食材衛生、新鮮、符合每日營養素的建 議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餐食是溫熱的、餐食是色鮮味美的等;為 滿足服務對象愛與歸屬之需求,服務供給者應認知到自身不再是服務的主導者,

開始注重到服務使用者的觀點,代表餐點的設計須再納入多元宗教、族群、文化、

飲食習慣等考量,且服務提供者與服務使用者間的良性互動關係變得重要;到了 最高層次的自尊與自我實現需求,餐食僅作為創造社會互動的媒介,服務重心係 透過工作人員與用餐者間的頻繁互動及其他個別化服務之提供,促進長者生活品 質、提升個人福祉,且增進社會參與機會。服務者提供的一系列額外服務可能包 含協助建立社區關係、鼓勵參與社會活動、代為連結其他資源等(陳莉菁,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陸佩君(2009)就以需求層級理論驗證餐食服務,其將五個層次的需求層級濃縮為 生存需求、關係需求及成長需求三個構面。研究結果指出,滿足生存需求是必須 的,但愈高層次之需求卻愈顯重要。據此,建議未來提供餐食服務,除符合餐食 內容之基本條件,須再關照到長者內心更高層次之需求,促成安心、信任、關係 維持與自我成長等其他附加功能,方能達致成功老化之目的。

但回過頭來,餐食本身及其內含營養素(基本需求)對個人生活品質也是有顯 著影響的,美國飲食協會和Vails、Nitzke、Becker、Gast 等人的研究便證實了這 樣的論述(引自王慧伶,2008)。

圖1-2-2 以 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例示餐食服務可滿足的需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我們可將餐食服務分為「餐食」與「服務」兩區塊,餐食處理的 是身體健康層面議題,服務則關注到服務使用者的福祉(well-being)及生活品質 (quality of life)等更廣泛的心理、社會議題。而回歸到社會工作的脈絡,在服務 過程中滿足使用者的社會性需求才是主要目的;至於餐食,則可視為手段,作為 與用餐者間建立關係的橋樑,社會服務介入的基石。爰此,研究者立基於社會工 作角度,探討內容將側重於使用者對餐食服務品質之評價。

自我實現需求:餐食作為創造社會互動的媒介,透過相關 服務促進長者生活品質、提升個人福祉,且增進社會參與

機會

自尊需求:餐食作為創造社會互動的媒介,透過相關服務

自尊需求:餐食作為創造社會互動的媒介,透過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