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網路的無遠弗屆,讓傳播的型態有了很大的轉變,隨著網路人口的增長,報 紙網路版與網路免費新聞特別是新聞匯集網站(news aggregator),例如 Google News,Yahoo News 也改變了讀者的新聞閱讀習慣。其中年輕人多數不再閱讀傳 統報紙,而逐漸從報紙轉向網路獲取新聞(羅世宏,2010)。雖然讀者逐漸依賴 網路來獲取新聞資訊,但美國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 2010 年《新聞 媒體現況:美國新聞業年度報告》指出,分析美國許多部落格(blog)和社群媒 體網站發現,裡頭的連結有 80%是通往美國的傳統新聞媒體(羅世宏,2010),

證明即使讀者逐漸使用網路來獲取新聞,民眾的新聞來源還是傾向傳統新聞媒 體。

事實上,根據 comScore 和 Nielsen 的資料顯示,可以發現台灣四大報所擁有 的新聞網站其接觸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但其閱報率卻逐年下滑,顯示出現今觀 眾更偏好使用網路來觀看新聞(凱絡媒體週報,2016)。報紙開始藉由網站提供 多平台的新聞供應,製作不同類型的新聞內容,許多傳統報紙媒體透過新聞網站 提高自己媒體的重要性,並逐漸媲美電視新聞,因為越是年輕的讀者,越有可能 接觸網站(林照真,2015)。傳統新聞產業在網路化後面臨了營收減少、成本上 升以及競爭加劇的挑戰,而網路與資通科技的衝擊,除造成紙本新聞讀者大量流 失,廣告收益的銳減也是造成傳統新聞業鉅額虧損的元兇(王維菁、蕭維傑,

2014)。

然而,隨著報紙的讀者逐漸老年化,廣告主所青睞之高消費的年輕受眾,在 報紙閱讀的族群上逐漸流失。一般大眾使用傳統媒體的時間在逐漸減少,花在網 路的時間則愈來愈多,廣告主更趨向把廣告預算轉移到年輕受眾常接觸的新媒體

2

上(The Economist, 2006.08.24)。這導致以發行及廣告收入來源的傳統報紙,近 年來的廣告收入直線滑落。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E-Marketer 對 2012 美國廣告市場 評估報告顯示,在 2012 年網路廣告首次在廣告預算中超過平面媒體,預計 2012 年的網路廣告量將會增長 23.3%至 395 億美元(E-Marketer, 2012.01.19)。網路廣 告投放量的成長與網路使用者的激增,分食了廣告大餅,使得傳統媒體失去了在 廣告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媒體開始善用其原有的內容資源,

紛紛開拓並加入網路新聞平台(莊世豪,2012)。從台灣的整體廣告量來看,網 路不只影響了報紙,廣播與電視也都受其威脅,根據《2016 年全年度台灣數位 廣告量》的統計數字,2016 年度台灣數位廣告量為 258 億。相較於 2015 年整 體數位廣告量的 193 億,整體成長率達 33.69%,台灣數位媒體廣告量首度超越 傳統電視媒體,正式宣告數位媒體時代已經來臨(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

2017.04.28)。

各大傳統媒體紛紛成立新聞網站,亦使閱聽人開始藉由網路媒體閱讀新聞。

在傳統媒體中,廣告是媒體生存的命脈;相對的,在新聞網站中,「網路廣告」

亦成為主要營收來源。相較傳統行銷管道,數位媒體的優勢在於可透過數據整合 找到可精準溝通的受眾,以及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普及,因而帶動整體行銷預算 分配版圖的改變。根據 Nielsen 調查機構的資料顯示,2015 年網路廣告的成長率 19.6%為最高,而電視是-1.7%,廣播是-12.5%,報紙的成長率最低為-18.7%,顯 示出網路市場的愈趨重要(臺北市數位⾏銷經營協會,2016.09.27)。因此,網路 新聞市場遂成為各家新聞媒體競逐的大餅,媒體之間的競爭也轉移到網路上。雖 然網路廣告的營收持續成長,但目前的營收模式還是存有問題,以往在報章雜誌 上無法量化的廣告,現在卻精確到幾個點擊帶來多少訂單都能計算。廣告主還是 習慣依據流量判斷網路新聞媒體的人氣高低,購買流量是網路行銷很重要的一件 事情,不同類型產品需要下不同類別的廣告,常見的廣告定價方式有「CPM」、

3

「CPC」以及「CPA」等,皆是以點擊率來計費。而目前的廣告計價模式,逐漸 讓網路新聞媒體轉變成視點擊率、流量為依歸,廣告主得以利用程式競標關鍵字 或版位,效益的精確計算與規模化的廣告市場,在轉換率、流量與 CPC(cost per click,點擊成本)的衝擊下,記者成為衝流量的生產線員工,內容與標題則成為 提高轉換率的手段。從傳統角度來看,「新媒體」儼然是新聞的殺手,它讓記者 淪為量產新聞稿的工具;而同樣在追求流量的路上,新聞與內容農場的分野逐漸 模糊(吳泰輝,2015.12.25)。一如 Bettig 和 Hall(2003)所言,僅僅是因廣告 主在決定要把錢花在什麼地方一事,就決定了媒體產業的結構。他們只支持那些 可以觸達特定閱聽眾的時段與節目,當媒體製作人想服務非可欲(undesirable)

的閱聽眾時,因為無法獲得廣告的支持,便會逐漸被邊緣化,無形中壓抑了媒體 的多元性(轉引自林照真,2009b)。這是當前內容產業的巨大麻煩,必須重新訴 諸讀者付費支持,否則,只能降低成本,以剪貼網路文章、製造聳動標題或內文,

藉由衝刺流量的野蠻遊戲,博取薄利廣告的收入平衡(黃哲斌,2017.06.14)。

網路新聞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根據內容的類型和品質,訂出符合的價 位。在新聞網站中,廣告的價位是由其版位所在的位置而決定的,而且不管文章 內容是由作者、編輯和查證人員組成團隊,嘔心瀝血完成的深度報導,還是網路 編輯東拼西湊產生的內容農場文,只要是同一個版位,廣告價格就是相同的。因 為,不管是什麼比例、哪個版位,對廣告主的收費基本上都相同,但是不同類型 的新聞,其生產成本是不同的。唯一會影響 CPM 價格的因素,就只在於廣告版 位所在的位置。放在網站首頁的廣告,會比深埋在內頁某處的廣告貴上許多;同 理,放在網頁頂端的廣告也比頁面底端的要貴(Filloux,2016.10.13)。當瀏覽量 成為媒體的營運指標,媒體自然會迎合大眾胃口,發佈腥羶色或容易被炒熱的議 題。更多的熱門話題,產生更多的網站瀏覽人次;有更多的瀏覽量才有更多的收 入,然後不斷循環下去(有物報告,2015.01.21)。內容農場利用閱聽眾的點擊率

4

賺錢,利用假消息、聳動的標題吸引閱聽眾點擊,且無論該新聞來源是真是假。

然而,年輕人對於這類型的假新聞「免疫力」低,有史丹福研究指出,青少年容 易被贊助的內容欺騙,而且難辨社會信息裡的政治偏見,甚至愈來愈多成年人也 愛在 Line 等群組分享未經證實的「消息」,無意間助長了這股假新聞風潮(馬向 恩,2017.03.06)。現在,新聞的價值來自受歡迎的程度,也就是產生的點擊數或 瀏覽數。精心挑選的清單式文章,帶來的營收往往比任何符合公共利益的報導還 要多。因為沒有機制把高品質新聞的成本轉嫁到廣告商身上,問題就是出在錯誤 的指標。媒體不該向廣告商兜售流量,反而應該以讀者特性為賣點(Filloux, 2016.10.13;樂羽嘉編譯,2016.11.04)。流量、點擊率和粉絲數越高,本來就不 代表媒體的營收越高,以往傳統媒體透過高收視率吸引廣告主投放廣告的模式已 經式微,數位媒體講求的是正確的閱聽眾,而不只是量多。亦即,現今即使新聞 網站的流量再好,也不一定能獲得好的廣告營收。然而,現在卻仍有許多新聞媒 體竭盡全力地在網站上衝流量,完全不考慮吸引來的閱聽眾是哪些族群,而他們 的使用習慣、喜好和行為也不受重視,也不關心這些受眾指標與營收之間的關係 為何,更別提去開發新的廣告營收模式了。將高流量與高營收輕易地劃上等號,

一昧地追求流量之結果,只是生產出更多瑣碎與拼貼後的訊息(陸子鈞,

2016.05.25)。

當然,網路帶來機會,也帶來挑戰。正派經營的媒體掙扎求生,嚴肅新聞或 調查報導也面臨生存危機;行動閱讀成為主流,新聞媒體的前景益發模糊,臉書、

Google、蘋果、Snapchat 爭當媒體通路,未來的新聞產銷模式繼續盤整(黃哲斌,

2015.08.10)。此外,媒體還要面臨「內容農場」的威脅,內容農場的小編透過分 析熱搜字的集成與剽竊,便能生產大量虛假文章創造流量,藉以騙取搜尋引擎的 流量分潤。要如何因應或創新現在的網路廣告營收模式,而不是只重點閱率和流 量,值得我們深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