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某國小高年級學生接受正確用藥教育介入成 效。本章共分成六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假設,第五節為名詞解釋,第六節 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民眾不正確的用藥觀念已久,讓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處 於潛在危機的氛圍,如何讓孩子們在國小階段就養成正確用藥習慣,

學校需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更需要與家長及社區形成長期合作關係,

降低國家相關的醫療支出。尤其當今的親子關係更因工商社會生活忙 碌,家人相聚的時間較少,親情顯得較為薄弱與疏遠,希望由本計畫 的教育介入方案後,加上親子學習單的親子共學,國小學生對於正確 用藥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有顯著的增能空間。

ㄧ、國人用藥普遍,健康風險增加

依據 2010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公佈健康資料的顯示,2008 年 OECD 國家平均藥品費用占總醫療支出比率約 18%,同時期臺灣藥品 費用占總醫療申報點數之 25%(引自吳尹中,2011)。而臺灣在 2013 年的全民健保藥費支出為 1540.6 億元,占國民醫療保健支出比率

26.16%(中央健康保險署,2014),可見國人的醫療支出在藥品費用 仍偏高。

國人因喜歡逛醫院看診,造成常見重複看病的情形,因重複看病 領藥,可能造成多重使用藥的問題,導致用藥疏失。涂慧慈、史麗珠、

林娜翎、連恆榮(2012)研究報告指出,國人重複看病領藥的比率偏 高。重複看病領藥的情形,造成個人用藥的疏忽,健康風險增加,以 致於生命安全受到傷害。再加上有些不肖廠商枉顧人民性命,製造偽 藥銷售於市面,服用偽造藥品可能導致傷亡。各種藥品都有可能遭到 偽造。根據 W H O 推估,偽藥可能的銷售金額從 2005 年的 390 億 美元成長到 2010 年的 750 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 92 %(謝明杰等,

2012),服用偽藥的健康風險,往往可能造成生命受到威脅,透過校 園學童正確用藥教育後,期能達到打擊偽藥橫行更好的成效。

用藥疏忽所造成的傷害不僅是病人本身,還擴及病人的家庭及親 友,所產生額外醫療費用,讓政府的醫療支出增加,加重財政負擔(林 淑貞、簡守信,2007)。臺灣近年來藥物意外中毒上升,並成為各類 型意外中毒死亡的第一死因,應加強藥品管制與用藥安全宣導(洪宇 箴、白璐、林金定、高森永、簡戊鑑,2010)。安全的就醫環境及安 全有效又無藥害的藥物治療,是ㄧ般民眾期待的目標,未來應有更多 資源投入用藥安全的研究(吳芳純、吳盈璇、陳青浩、隋安莉,2009)。

推動校園正確用藥教育,擴及家庭與社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青少年生活的環境,處於潛在健康風險

紀雪雲等人(2009)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大多沒有長期服用藥物

(87.1%),而有長期服用藥物者,以服用補藥(7.6%)最多。國人 的用藥習慣約略分為西藥、中草藥和健康食品,許麗燕、陳湘揚、莊 昭華(2013)報告指出研究對象中社區民眾過去半年內使用西藥、中 草藥和健康食品分別佔 67.2%、24.2%、54.4%,可能造成藥品交 互作用,因此平日服用時,可能無法覺知產生了藥品交互作用,因此 孩童處於不可預知的健康風險,研究文獻指出ㄧ些常用的中草藥與西 藥已被證明有交互作用(Liao, Ma, Li, Chen & Chang, 2010),所以培 養青少年正確用藥觀念為教育介入重要的一環。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且由於各器官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對 於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之耐受力較差。為了提升兒童用藥安全,對於藥 物所造成的副作用不僅要釐清是何種藥物造成,亦要對藥物不良反應

(Adverse drug reaction , ADR)有適當的處置(楊紫麟、沈玫秋、黃耀 斌、廖芬芬,2013)。以學校和家長為基礎的正確用藥教學,可以加 強認識藥物的副作用,及如何面對與處理的教學內容。根據研究者所 作國小學童教學需求評估,部分學生希望學習辨別毒品外觀、顏色及 如何拒絕毒品。我國濫用藥物者年齡層愈來愈低,藥物濫用相關犯罪

一直占少年犯罪事件的前二位,且近年青少年以毒品定罪者有增加的 趨勢(劉以文,2012),青少年為人生中最關鍵的階段,也正是藥物 濫用者身心變化的關鍵時期(陳漢瑛、何英奇,2010)。故運用正確 用藥的教育策略,減少學童誤用處方藥的行為,也可避免日後濫用藥 物的機會。

三、學校正確用藥教育活動擴展至社區是為當務之急

國內相關研究的文獻顯示,在我國 2009 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 物濫用調查」結果指出,針對成年人口(18-64 歲)分析,顯示成人族 群未經過醫師開立處方或醫療人員建議使用,而自行購買之藥物以感 冒藥占最多,約 24.5%;止痛藥次之,約有 19.5%,意即約有五分之 一的成年人口在最近一年內沒有經過醫師開立處方或醫療人員之建 議,而自行購買止痛藥。又針對未成年人口(12-17 歲)分析,顯示未 成年人沒有經過醫師開立處方或醫療人員建議,而自行購買成藥的種 類以感冒藥最多,約 12.5%,止痛藥次之,約 10%。我國民眾ㄧ年花 在購買止痛藥的金額頗高,根據統計有 61%的民眾因為頭痛,會自 行至藥房購買(王署君,2008)。

要提高民眾的用藥知能,最好還是在求學階段,從學校教育教導 其使用藥物基本態度,在平時就醫及領藥、買藥時能給予清楚、落實 的用藥指導。研究顯示個案及家屬希望提供藥物知識者以醫師及藥師

居多,分別為 48.8% 及 46.3%(葉明莉等,2008),學校老師與鄰近診 所、藥局的醫師、藥師成為合作夥伴、成為朋友,有用藥的問題能問 專業人員,以身作則,才能培養「不聽」、「不信」、「不買」、「不吃」、

「不推薦」來路不明的藥,做自己身體主人,教師亦能培養學生正確 用藥基本態度,則全民正確用藥目標方能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