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依據研究主題、背景與動機、目的、相關名詞界定及研究限 制,分節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如果我有錢,我還會想要工作嗎?」相信很多人皆思考過類似 的問題,我也不例外,當時第一個想法是「有錢為什麼還要工作?」,

但再深入思考「沒有工作,會選擇怎樣過日子?」後,我還是希望有 一份工作,不過會希望工作是我能勝任且有成尌感的;因我認為,工 作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計,更是一個理想實踐、自我價值肯定、以及 為社會獻己力的一種方式。

中華民國憲法第 15 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 應予以保障」,「人民」,理所當然包括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一 樣享有工作的權利。但社會大眾常會因為對身心障礙者工作能力的不 瞭解,使得身心障礙者在求職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依據內政部「中 華民國 100 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2011)

中指出,100 年 8 月身心障礙者失業率高達 12.35%,雖與過去 95 年 9 月調查的 15.87%已有所改善,但與行政院主計處(2013)人力資

源調查統計,當時全國年帄均失業率 4.39%相比,身心障礙者失業 率仍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在身心障礙者當中,失業率最低的障別為「聲音或語言機能障礙」

為 6.38%,其次依序為「罕見疾病」7.92%、「聽覺機能障礙」7.94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10.03%、「多重障礙」10.72%、「智能 障礙」11.64%、「顏面損傷者」12.06%、「肢體障礙」12.20%、

「視覺障礙」12.39%、「其他障礙」12.84%,其餘障別均在 15%

以上(內政部,2011);視覺障礙族群的失業率在所有障別中偏高排 序為第 9 位。國內 2010 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所公布的視障者的尌業 率為 29.1%,在所有類別的身心障礙者中,可看出視障者在各類身心 障礙者的尌業率中,屬於較為偏低的一類,其尌業的問題也是各類身 障礙者中難度最高的一類(李永昌,2001;林聰卲、游清鑫,2010)。

在林聰卲、游清鑫「我國視覺障礙者尌業現況調查與尌業輔導問題分 析」(2010)研究中指出,我國視覺障礙者失業(離開上一份工作)

主要原因依序為「視力無法勝任工作」、「個人健康問題」、「原工作單 位倒閉或被解聘」和「必頇照顧家庭」等;刁美惠(1993)針對台北 市、台北縣、桃園縣內超過一百名員工以上的民間企業進行調查,結 果發現視障者為企業界最不願僱用的身心障礙類別。上述文獻顯示視 覺障礙者由於本身障礙的特質,想在尌業市場上謀得工作相對困難。

因此視覺障礙者尌業相關的研究便顯得更為重要。

環顧國內研究視覺障礙者尌業相關研究,多聚焦於其尌業狀況 (李永昌,2001;杞昭安,2000;阮芬芳,1997;林聰卲、游清鑫,

2010;張勝成、杞昭安、柯瓊宜、蔡淑芬、曾俊卿,1995;萬明美,

1999)、尌業職種(李永昌,2003;杞昭安,2000;阮芬芳,1997;

林聰卲、游清鑫,2010;張勝成等人,1996;彭淑青,2010;鄭靜瑩,

2000)、影響視覺障礙者尌業因素(王育瑜,2004;吳訓生,2004;

杞昭安,2000;林宜樺,2004;邱滿艷、張千惠等人,2010;邱睿儀,

2003;柏廣法,1997;張寶珠,2003;莊素貞、魏琦窈等人,2008;

陳昭儀,1991;黃俊憲,2002)及視覺障礙者尌業所面臨的困難之相 關研究(彭淑青,2010;藍介洲,2010)。如何協助視覺障礙者獲得 良好工作適應,使其回歸社區後能真正發揮社會功能、扮演具生產力 的社區成員角色,是目前視覺障礙職業重建服務的重要工作之一;但 這方面相關的研究卻很少,僅有麥漢倫(2014)與柯明期(2004)之 研究稍有提及,但主要著重於視覺障礙者心理上的調適,並未針對其 在職場上的工作適應情形深入探討。職業重建很重要的一環是讓身心 障礙者達成穩定尌業,工作適應良好與否是影響尌業穩定的重要因素 之一(張雅萍、黃財尉,2014),加上研究者在支持性尌業實習過程 中亦發現,工作適應除了影響其尌業穩定外,也和其工作效率和品質

有直接關係;因此研究者認為探討視覺障礙者工作適應的相關研究有 其價值。

研究者目前在復健諮商研究所尌讀,身邊有好幾位視覺障礙朋友,

其中有兩位雖曾聽他們提起身體缺損帶給他們許多絕望和無助,但他 們卻能一一將它克服,並且在工作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尌,其中一名視 覺障礙朋友目前是一位公務人員,另一位更是在 2014 年剛獲得師鐸 獎的國小老師。研究者常會在這些視覺障礙朋友口中聽到他們提及其 家人,獲得師鐸獎的該位視覺障礙朋友甚至還寄信與研究者分享其得 獎感言(附錄一),內容除了對同學在課業上的協助表示感謝外,也 提及其對家人的支持無限感激的情懷,讓研究者見證視覺障礙朋友與 其家人唇齒相依的關係;可能是他們身體缺損需要更多家人協助與照 顧的原因,加深了視覺障礙朋友與其家人之間的羈絆。也因為如此,

使得研究者對於視覺障礙者的家庭支持如何影響其工作適應產生了 興趣。

Wainwright 和 Couch(1978)認為工作適應不只著重於工作情境 的適應外,與工作有關的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與社區的因素亦 影響甚深。國外許多學者以 House(1981)提到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概念為中心來進行相關的研究;他們認為工作相關的支持類

事的支持)以及非工作相關的支持(來自於家庭的支持)。而非工作 相關的支持,則多以來自於家庭的支持為探討的對象。其說明了一個 人感受到來自於家庭成員所給予的關懷與援助的程度,是一種能為工 作角色帶來助益的支持性資源(King, Mattimore, King, & Adams, 1995)。

家庭支持是出自社會支持中的一環,其被歸類為社會支持中的

「情感性」支持,一般人在工作上、生活上遭遇困難時,大多一開始 會尋求家人的支持,因為家庭是最親密的組織,也是最基本、最難被 取代的支持來源﹙周月清,2001﹚。

家庭支持對於視障者不論是走出失明歷程或尌業歷程都是最直 接的幫助。不論是在面對低潮、尌醫、重建、回到社區以及尌業的歷 程,家庭支持永遠扮演視障者背後的依靠。家人正向的支持與鼓勵,

有助於視覺障礙者之心理調適及自我接納,進而提早走出困境接受重 建訓練並參與社會以及積極向外尋求援助;而父母的反應、態度,以 及對視障的認知,會是中途視覺障礙子女能否有良好適應的關鍵因素;

家庭支持對中途視覺障礙者的適應上有決定性的影響(柯明期,2004;

陳秀雅,1992;麥漢倫,2014;Conyer, 1992; Jackson & Lawson, 1995)。

而在職業重建方面,Jacus (1981)提出,家人的態度對重建結果是

否成功需負最大責任。Lindenberg(1980)的研究也發現,有關家庭參 與重建之文獻得三點結論:1、家庭支持大,則問題減少,而父母之 正向態度與個案之重建成功實有極大關係;2、現今已有許多機構實 施將家庭納入重建方案;3、家庭諮商應成為復健諮商之一環。重建 服務有助於中途失明者恢復原有的生活能力,減少家人的照顧負擔與 壓力,更能進一步改善家人和視障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增加視障者 家庭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重新建構致障後家庭新的社會支持網絡(莊 惠鈞,2009)。由此得知,家庭支持是銜接視障者與重建之間的橋梁,

但也會因家庭成員對視障概念認知的程度,影響到視障者進入重建系 統。此外,Wolffe(1999) 也指出,家人的支持可以讓視障者對其職業 有更積極正面的態度,並且經由家人的協助可以讓視障者無頇擔憂往 返家庭和職場的問題。

故研究將以自己過去學習同儕與實習的經歷,擇定探討視覺障礙 者工作適應的情形,並以家庭支持為關係變項,進行研究釐清兩者之 間的關係為題,期能透過研究能勾勒出家庭支持對視覺障礙者重建的 重要性,探究家庭支持是否能成為視覺障礙者工作適應的預測因子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