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 一 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陳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與待答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是研究範圍與限制四部分,依序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生命是一場不斷探索、冒險、發現、省思及前進的旅程。每個生命都是獨一 無二,因生命的存在有其渴望的需求,這個需求就是我們內心想要達成的目標,

目標一旦確立,這一連串的學習就此展開。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極具挑戰的世紀,當全球化競爭力充滿繁忙、競爭、速度,

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政治急速改變,人類物質生活豐厚的同時,人們對於未 來充滿焦慮與期待,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早早將孩子送到各式各樣的才藝班,

汲汲尋求幫助孩子學習,因此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奇特的景象。2009 年 10 月 22 日 報紙頭條新聞,台南一家教育機構,標榜可以激發孩子學習潛能,讓小孩子吞火、

走碎玻璃,目的是克服恐懼、激發學習潛能。 為了訓練孩子膽量,潛能班逼學童 吞火,送孩子到潛能班學習的家長,不乏醫師、律師等高知識份子(黃文博,2009)。 此則新聞反映出國內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幾乎失控。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名譽教授吳武典認為有很多方式可堅強孩子心智,像是探索教育、到戶外從事 冒險活動等,像吞火這類的不當訓練,反倒會讓孩子受到更大的身心傷害(陳映 竹,2009)。

要如何激發幼童的學習能力?首先要先了解適合幼童學習的方式為何?

David Elkind 提出幼童透過遊戲來滋長他們的認知、社會及情緒發展,玩,不是 奢侈品,反而是各個年齡孩子生理、智能、社會和情緒發展的關鍵動力(胡玉立,

2008)。心理學家 Piaget 認為幼童透過遊戲來學習,兒童時期是建構所生長世界

圖像和發展多元社會能力的重要階段。兒童社會行為是透過獨自遊戲、平行遊戲 到團體遊戲,進而將自己融入於團體活動中,學習與其他同儕相互配合完成目標

(朱敬先,1992)。遊戲、玩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開心,更是孩子在身心發展上 重要的一環。

1990 年聯合國兒童人權憲章第三十一條提出,遊戲權是兒童人權的一部份。

許多學者(王健次,1982;許義雄,1997;吳幸玲、郭靜晃,2003)研究顯示,

有較多機會遊戲的孩子,在體能表現上更靈活、更健康。在遊戲中,孩子學習如 何整合他們的想法、印象、感覺與經驗,他們在遊戲中創造了屬於他們的世界,

並與他人分享,在自我引導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心。

透過身體各部分器官系統所得的動作經驗與運動能力將成為日後學習的基礎(張 靜文,1997)。

Maria Montessori 認為對孩子而言,遊戲是一項歡愉的、隨意的、有目的及自 主的選擇活動。它也是創造性的活動,能解決問題、學習新的語言、新的社會及 體能技巧(姚明燕譯,2000)。在遊戲中,孩子可以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

感覺與經驗,在遊戲的世界裡,他們創造了自己的世界。

高麗芷(1994)指出,學齡前幼童無法藉由抽象概念進行學習,需直接透過 身體感官接觸來認識自己身體與外在世界。已開發國家孩童有 1/6 被診斷出有行 為或發展上的問題(Palmer, 2007)。幼童動作協調能力不佳,易引發挫折感、無力 感進而影響社會行為及學習等問題(高麗芷,1994)。許多國內外研究(吳幸玲 等,2003;趙恕平,2007;郝冰、王西敏,2009)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能 忍受挫折、缺乏自信心,對學習不感興趣,且無法進行團隊合作,極有很可能是 他們玩得不夠,不知道該如何去玩。玩,能有助於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好奇和 熱情。給孩子玩的機會、玩的空間,好玩的學習課程,當今許多國家已經將「玩」,

當成國家的重要政策來推行(許芳菊,2009),身為教育者與家長,要成為孩子 的玩伴,幫助孩童選擇適宜的遊戲情境,直接或漸接參與孩子的遊戲,實際從互

動中幫助其提升能力,發揮遊戲最大效力(吳幸玲等,2003)。

孩子是天生的冒險家,透過感官來學習。當過爸媽的都有經驗,當孩子1、2 歲時仔細看看地面上的小東西,即使是一根毛線、一個迴紋針,都會撿起,再放 進口中嘗一嘗,因為他們是透過感官探索來認識這個世界。

Bower(1998)是美國 Project Adventure 主題式冒險活動帶領員,在帶領自己 的小孩進行冒險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發現,成年人能從冒險教育活動中學習到的好 處如:團隊建設,合作遊戲,挑戰…等,若可以提交給年幼的兒童,他們亦能得 到相同的好處。冒險讓孩子學習生活所需的能力,而且要越早開始越好。

綜合上述,遊戲對孩子,特別是學齡前的幼童是如此的重要,深深影響其學 習、自信、體能和社會行為,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適性發展並且快樂學 習,但是自己卻又暗自擔心,該如何做才能具備挑戰未來的學習力?要如何玩的 好?玩出孩子的語言表達、想像力、冒險力、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挫折 忍受力,而這些都是適應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學習能力。Richard Louv 認為讓孩子 走出戶外,不要成為失去山林的孩子,給孩子們機會去體驗「控制中的冒險」,

在自然環境中學習感動和領悟(郝冰等,2009)。因此,研究者想了解什麼樣的 活動,能以遊戲方式進行,因幼童天生喜歡探索、冒險的特性,在大自然中去主 動學習,達到提升幼童的學習潛能,學會合作、挑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生活所 需的學習能力。

二、研究動機

研究者是一位公立幼稚園現場教師,每天在教室接送孩子時,總是見到許多 爸媽幫著孩子背書包、提餐具袋、脫鞋子、穿鞋子,孩子只要兩腳一放,大人們 就幫他把鞋子穿好。心裡不禁想著:這些小寶貝都已經四、五歲了,孩子是有能 力做好這些事的,怎麼父母親還在幫他們做這些事?而這些事不也都是孩子們自 己該做的嗎?另一方面,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難,有些連試都還沒試,就馬上說:

「我不會」。沒整理書包,忘了帶物品到學校,卻對爸媽責罵怪罪;當爸媽晚一 點來接或是不答應請求、不順心,就生氣、發火、又哭又鬧。這樣真的是對孩子 的寵愛嗎?這些被寵的孩子,一如「寵」字,是「宀」(家)裡的一條龍,當期 望未被滿足,常常會發火,鬧脾氣,像條龍一樣被服侍著。愛不一樣,「愛」這 個字拆開,是接收的心,是一種理解與接納(李崇建,2006)。在愛與寵之間,

成人給了孩子什麼呢?在與家長對談和幼童互動中發現,教學現場發現許多幼童 普遍缺乏自信,因為畏懼失敗而不敢冒險。久而久之,就可能成為「隱藏性失敗 者」,若想要自我突破,同時要具有勇於冒險的勇氣也須具備失敗容忍力 (王怡 靜,2000)。

另一方面從行政院主計處2010 年 5 月所公布的資料顯示:我國的總生育率 在2009 年已降至 1.03 人。現今台灣人口是處於少子化狀態,大多數家庭,因為 孩子生的少,許多父母將自己所有的心思全關注於孩子身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 點,成天想的都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知識能力,往往除了上幼稚園以外,還有好多 才藝課程要學習,父母與幼童的生活,總在匆忙中度過,父母也常常沒有時間等 待孩子學習自己穿衣、自己穿鞋、自己背書包、自己整理書包…等的事,而忽略 了孩子學習自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培養幼童負起自我應有的責任、遇到挫折就生 氣或逃避。這樣真的是為了孩子美好的將來嗎?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幼 童從遊戲中習得挫折容忍力、培養自信、進而與同儕互動合作,學習良好社會行 為呢?

研究者日前與數年前畢業生家長聊起曾辦過的 2004 年學校承辦台北縣幼教 課暑期親子攀岩夏令營活動:

小徹媽:記得當年剛滿 5 歲的小徹,是家中的老么,平常散散又 愛哭。記得他進行完攀岩活動,繼續挑戰巨人繩網,在 9 公尺的 繩網上認真全力的往上爬,第一次當他爬到將近四公尺時,因巨 大的風將繩網劇烈搖晃,他哭著下來,在場的同隊的大小朋友都

稱讚他好勇敢。於是他挑戰了第二次,這次他爬到四分之三,掛 在繩網上約 15 分鐘後下來,在場的大人已經覺得他超級厲害了,

因為有些大人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小徹決定挑戰第三次,這次 不僅爬到最頂端,還翻過網子從另一面爬下來,讓在場的所有人 為他響起如雷的掌聲,也讓一直以為他年紀小容易放棄的爸媽刮 目相看,問他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不會害怕嗎?小徹回答 說:「剛剛更高的攀岩我都挑戰了,有什麼好怕的。」看到他好 開心自己的成功。也讓全家人對他刮目相看。(訪談徹媽,

2009-09-28)

小哲媽咪說:原本怕高的小哲,現在已經四年級了,自從參加92 年參加親子攀岩後,在戶外看到大石頭或是堤防,他一定要去挑 戰一下,他說,攀岩都敢了,這一點也不可怕。(訪談哲媽,

2009-09-28)

在親子攀岩活動中,原本害羞膽怯的孩子透過活動的體驗,發現自己的堅持 與自信心,因為成功挑戰內在的恐懼及不安全感,得到挑戰及成長的機會,更讓 人刮目相看。

研究者也從自身第一次溯溪的經驗中發現,溯溪時,看似簡單的移動路程,

其實內在中很多的關卡,它需要相當的勇氣才能繼續向前行,遇到有些險峻需要 友伴的互助合作才能克服前進,直到最後大家一同到達終點,分享過程中的酸甜 心得。透過溯溪體驗發現原來冒險教育可以如此多元,人們經由活動設計,直接、

其實內在中很多的關卡,它需要相當的勇氣才能繼續向前行,遇到有些險峻需要 友伴的互助合作才能克服前進,直到最後大家一同到達終點,分享過程中的酸甜 心得。透過溯溪體驗發現原來冒險教育可以如此多元,人們經由活動設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