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共分四節對本研究作概括性的說明。首先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描 述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接而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解釋;最後為研究範圍與 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追求創新、資訊爆炸、價值多元的時代,面對知識經濟衝擊與 挑戰,先進國家無不重視生活和品格教育,因為培養學生健全的品格,才有誠信、

負責、勤奮、上進和尊重的生活態度;教導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及品德思維,養 成良好的品格和生活態度,才能創造個人幸福和社會繁榮,提升國家競爭力。故 可說品格教育是讓未來社會更趨向善良的關鍵。

「親子天下雜誌」創刊號中一份問卷調查,其中一題分別對家長、教師以及 校長調查的題目是:「教育部長應該優先處理的三件事」,這問題反映了所有人對 教育最迫切的期待,不是「教材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的爭議,也不是「多元入 學方案」,更不是「教育經費的規劃與分配」,而是不約而同地指出強化學生「品 格教育」的期待。而在同本雜誌第四期中亦有另一項調查:家長幫孩子選校,最 重視的因素為何?其結果顯示「學校對品格教育的重視程度」為家長之首要重視 之條件,而非一般人印象中的「升學因素」(陳珮雯、林玉珮,2009)。此外,金 車教育基金會針對高中職以下一千六百多位老師進行「無私真愛」問卷調查,發 現有九成六的老師認為,孩子最需要加強的是品格教育,七成八的老師認為,校 園最需要改善的問題首推「尊師重道」(陳舜協,2009)。由此可見家長與學校已 體認到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教育不只是要把學生教得有智慧、有能力,更要培養 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因在多年以後,留在孩子生命裡、決定他是否快樂 幸福的,可能不只是英文、數學、電腦,而是在起起伏伏的人生後,能否依舊自 信樂觀;懂不懂得好好經營一個家,維繫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能不能憑著誠信、

負責、自律和勇氣,贏得事業與成就(何琦瑜,2004)。

《禮記‧大學篇》提出:「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 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論語‧述而篇》亦載:「子以四教:文、行、忠、

信」。其中意誠、心正、身修的工夫,與孔子最為重視的「行」,皆屬於品格教育 的項目。另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亦清楚指出孔子係將「德行」

列為四個教育科目之首,由此可見品格教育並非現今社會所興起與重視之新議題。

然則,為何品格教育成為近幾年來之顯學呢?因近年教育改革只強調教學成果與 學生學科成績的提升,卻忽略了生活與品格教育,造成目前學生不僅乏於生活自 理能力,且品格涵養更是每下愈況,形成當前青少年自我中心論點與價值觀之偏 差,加上校園內霸凌事件頻傳,社會上貪污舞弊事件層出不窮,故讓有志之士不 由得思索現代社會正在沉淪嗎?品格教育正在全面性的退步嗎?亦不禁要為未來 品格教育將要何去何從感到擔憂。故如何幫助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明辨是非善惡,

擁有自我批判和省思的能力,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無可推諉的使命與責任。

Lickona(1998)提出實施品格教育之必要性理由有:一、在社會變遷下,家 庭對於子女在品格之教化功能逐漸式微,學校與社會的教化功能因而漸漸提高;

二、資訊媒體發達,但相對地媒體上充滿了性、暴力與功利主義之渲染,對個體 品格之養成極具破壞性;三、反省目前教育是否過渡形式化與教條化,忽略了道 德教育本身之價值。因此,藉由品格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以遏制社會惡質文 化的沉淪,是殷切重要的工作。

國家發展首重人才培育,而人才除了具領導力、想像力、專業能力、智力等 條件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與動機。承如十九世紀英國的教育哲學家史賓塞

(Herbert Spencer)言:「一個缺乏道德和倫理教育的孩子,如果他的智力發展愈 高,對社會的危險就愈大」(李秀俐,2005)。故在中國儒家傳統的思想中,教子之 道貴之以德,提出了要先成「人」,才能成「才」。因此,以「德」為成人之本,

以「智」為成才之源,是千古不變的法則。因如果我們空有滿腹經綸,而不懂為 人之道,所有的努力,也是枉然(李珀,2005)。

有鑑於此,教育部在2003年把「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建構新世紀品格教育」列為 全國教育發展會議討論題綱。次年十二月更頒布「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呼籲學校 應融合正式、非正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藉以推展品德教育。後於2009年加以修訂,

持續深化、普及化及永續發展品德教育。同年並提出「台灣有品運動」,這項運動 包含「品德」、「藝術」、「閱讀」及「環境」四項主軸計畫,希望奠基於家庭、啟 動於學校、實踐於社會,以達到為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及生活有品味,成為品 德、品質及品味兼具的現代公民社會。教育部如此積極推展品德教育,無非是期 望在此舉之下,能夠喚起教師對品格、道德教育的認識,將品格教育的種子撒播 於校園中,紮根於基礎教育,以匡正社會風氣。然而,在道德觀念遭到扭曲與社 會規範失序之現代社會,學校教育如何推展品格教育,教師如何啟發學生的道德 認知、如何教導學生進行道德判斷、如何引領學生涵養高尚品德成為道德自律者,

都面臨不少難題與困境。然則高層次的品格概念,是可藉由教師的引導,在課程

裡延伸而出,尤其在九年一貫課程推行後,並無專門的時間、科目進行品格教學,

故各版本教科書含括哪些品格教育之內涵?所傳遞的品格價值觀為何?都是值得 深入去探討、分析的議題,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對我國中小學教育而言,教科書為課程之重要部分,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佔有 極重要之地位,是老師用來教學、學生用來學習的重要工具,亦為奠定知識、培 養情意、演練技能之重要工具(楊慧文,1999)。藍順德(2006)更道出了教科書 在教學活動裡的重要性,他認為教科書在中小學的教學活動中佔了重要的角色,

課程教學的優劣與教科書的選擇有密切關係。故其可說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材料,

因此教科書中所傳達的思想觀念,對學生的人格發展亦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之基本能力,亦肩負提高學生 德育、美育的重任。尤其,中國文學強調工具性的「文」與思想性的「道」必須 合一。如唐代文學家韓愈推動古文運動,提倡「文以載道」,認為行文在乎明道,

文字只是與「道」相輔而行的枝葉,文章能有充實的內容,以闡明聖道,對社會 道德倫理有承載感,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孔子、劉勰、朱熹亦曾提及此相似之 觀念,《論語、陽貨篇》中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 以群,可以怨」;劉勰提出「聖因文而明道」的主張;宋代大儒朱熹就認為:「道 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為其根本乎道, 所以發之於文皆道, 三代聖賢文 章皆從此寫出,文便是道也。」皆說明了文章並不只單純為書寫而書寫,其目的 之一在於傳遞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指出時代的弊端以改革頹風、扶正人心,達 到教化之意義。

因而,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裡語文領域綱要的基本理念中,明確規定「

語文是溝通情意、傳遞思想、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語文教育應提昇學生思辨、

理解、創新的能力,以擴展學生的經驗,並應重視品德教育及文化的涵養」(教育 部,2008a)。也就是說語文領域的教學應重視品格教育,另在本國語文的基本理念 中,要求「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並培 養學生有效應用中國語文,從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 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 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中華文化精髓」(教育部,2008b),其中亦蘊含著 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多元文化、關懷人文……等品格內涵。故藉由語文教學可傳 達思想、啟發思考、薰陶兒童德性的特質,更是傳遞品格觀念的好媒介(馮怡菁,

2008)。運用文學作品強化道德之核心價值:文學作品中呈現多樣化核心價值、文 化、態度、思想,能啟發學生的道德思想與公民素養,學生可透過討論、辯論、

角色扮演與寫短文的方式,對作品中品格的真義有刻骨銘心的印象(李素貞、蔡 金鈴,2004)。可見國語科除了在培養本國文字認知的理解與技能的活用外,更是 負有品格教化與思想教育的一門學科。

目前國內針對國民中小學國語文教科書從事內容分析之相關論文研究不少,

有針對性別議題進行分析(郭招顯,2007;粟慧文,2003;楊鳳純,2008;廖月 觀,2007;謝美年,2004);以鄉土文化為研究內容(張維真,2004;黃郁涵,2003;龔 美英,2008);另有研究環境教育(杜佩樺,2007;李秋林,2003;廖麗卿,2006)

與情緒教育(呂宜璇,2009;洪苑伶,2007);亦有以較專業之修辭為分析對象(

李忠政,2007;林君鴻,2005;高慶文,2004;張小芬,2005;張志瑋,2004;楊淑 雅,2003);而以品格與道德內涵為主的共有八篇(張育瑋,2008;張瑋甄,2007;張 綺玲,2006;詹家惠,2003;楊璦如,2008;潘致惠,2007;蔡詩欣,2008;鄭嘉惠,

2005),在此八篇研究當中以國中階段為分析之對象者只有鄭嘉惠與潘致惠。鄭嘉 惠以關懷倫理學中關懷關係的角度來分析國中國文教科書之品格教育,而潘致惠 是針對國中國文教材中的品格典範進行研究。歸納這些研究,發現以國中國文教

2005),在此八篇研究當中以國中階段為分析之對象者只有鄭嘉惠與潘致惠。鄭嘉 惠以關懷倫理學中關懷關係的角度來分析國中國文教科書之品格教育,而潘致惠 是針對國中國文教材中的品格典範進行研究。歸納這些研究,發現以國中國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