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品格類目表依品格之關係範疇將其分為四大向度,分別為「人與自我」、

「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4個主類目,其中「人與自我」包括 自省自律、勤儉知足、盡心負責、忠實廉直、樂於學習、積極進取、勇敢果決、

堅毅不撓8個次類目;「人與他人」包括尊重包容、謙恭有禮、誠信可靠、孝親尊 長、友愛他人、親情之愛、慷慨分享、欣賞學習、宅心仁慈9個次類目;「人與社 會」包括關懷行善、團隊合作、感恩回饋、公平正義、尊重多元、遵守法治6個次 類目;「人與自然」包括尊重生命、愛護環境、欣賞自然、惜物愛物4個次類目,

共計為27個次類目。

本節以整體分析、各版本之分析與比較、3版本七年級上、下冊之分析與比較、

分析各版本之單元型態、類目表懸缺次類目之質性分析等五個角度,進行分析與 討論,提出以下結論。

壹、整體分析

一、國文教科書中含高比例的品格教育內涵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共有78課,其中翰林版、康軒版、南一版各為26課,在3版 本中只有3課的主旨與品格教育無關,可見在九年一貫課程的七年級國文教科書中,

隱含品格教育內涵的文章高達96.15%。然而若以文章之篇數來探討的話,三個版本 共有92篇,只有3篇文章內容與品格教育無關,故隱含品格教育內涵的篇章亦高達 96.74%,其中翰林版比率為96.77%;康軒版比率為96.67%;南一版為96.74%,由此

可見三個版本,皆含有高比例的品格教育內涵。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賦有品格 教育意涵的篇章中,共有19篇是在三個版本中重複出現2至3次,佔所有文章篇數的 五分之一。

二、國文教科書中「人與自我」是出現最多次的主類目

針對七年級國文教科書中品格教育主類目出現比率進行探究,發現「人與自 我」是出現次數最多的主類目,共出現137次,占43.77%;「人與他人」次之,出 現99次,占31.63%;再其次是「人與社會」,出現48次,占15.33%;出現最少的是

「人與自然」,共出現29次,占9.27%。這顯示七年級國文教科書中, 對於公共道 德的部分相對來說描述較少。而這或許是受儒家修身齊家為先的觀念使然,但是 身處民主社會,若沒有社區、社會、國家、世界、大自然等「大我」、「團體」

的觀念,就算能修養好自己的私德,頂多也只是「獨善其身」而已。

三、國文教科書中有3個次類目完全未出現

在這3個版本的全部課文中,出現過的次類目共有24個,即本研究的類目表所 列的27個次類目中,有3個完全未出現過,它們分別是:「尊重多元」、「公平正 義」、「遵守法治」。這3個次類目,不論從九年一貫之重大議題、十大基本能力,

或更早之前教育部所公布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等方向來看,其重要性絕對不容置 疑,然而,在此次的課文分析之中皆未被提及,不免讓人感到有些惋惜。

四、國文教科書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次類目是「堅毅不撓」

於24個次類目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堅毅不撓」,其次依序是「親情之愛」

與「感恩回饋」;出現20次以上的有3項,分別為「勤儉知足」、「盡心負責」、

「積極進取」;出現10次以上的有5項,「欣賞自然」、「謙恭有禮」、「樂於學 習」和「尊重包容」、「自省自律」;至於出現5次以下的有9項,依序為「慷慨 分享」、「關懷行善」、「尊重生命」、「愛護環境」、「誠信可靠」、「勇敢 果決」、「惜物愛物」、「欣賞學習」、「忠實廉直」。

五、「堅毅不撓」、「親情之愛」、「感恩回饋」、「欣賞自然」為各主類目之 首

在「人與自我」這個主類目中,出現次數由多到寡依序是「堅毅不撓」、

「勤儉知足」、「盡心負責」;「人與他人」則為「情親之愛」、「謙恭有禮」、

「尊重包容」;「人與社會」為「感恩回饋」、「團隊合作」、「關懷行善」;

「人與自然」為「欣賞自然」、「尊重生命」與「愛護環境」。其中「團隊合作」、

「關懷行善」、「尊重生命」、「愛護環境」4個次類目雖為其主類目下之前三個,

然出現次數皆在10次以下,和其它次類目在次數上有較明顯之差距。

六、國文教科書中「人與自然」較關注欣賞之情意層面

在「人與自然」此一品格教育範疇中,關注之面向較屬情意欣賞的部分,對 於直接鼓勵學童關懷、愛護自然,與珍惜資源的內容其實不多,故對於環境行動 技能之具體實踐是有所欠缺的。

七、3版本重覆文章中「人與自我」為主類目之首

3個版本重覆的文章共有13篇,其中只有「兒時記趣」一文未隱含品格教育內 涵。在主類目部分,以「人與自我」最多,其次依序為「人與他人」、「人與自 然」、「人與社會」;次類目部分,共出現25次,包括17個次類目,出現次數最多 為「樂於學習」和「親情之愛」,其次是「積極進取」、「自省自律」、「勤儉 知足」、「謙恭有禮」這4個次類目各出現2次。

此外,以任2個版來看,翰林版、康軒版重覆的文章共有2篇,翰林版、南一 版重覆的文章共有3篇,南一版、康軒版重覆的文章只有1篇,其中「聞官軍收河 南河北」和「楓橋夜泊」所出現的品格教育內涵未出現在此次分析的次類目表中。

在主類目部分,以「人與自我」最多,其次依序為「人與他人」、「人與自然」,

而「人與社會」未出現;次類目部分,共出現6次,包括5個次類目,其中出現最 多次的是「堅毅不撓」。

貳、各版本之分析與比較

一、康軒版之主類目分布次序與翰林版、南一版有所差異

3版本中主類目的出現次數多寡次序稍有所差異,翰林版與南一版和整體主類 目的分布次序吻合,都是依照「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的次序;然則康軒版主類目之分布依序為「人與他人」、「人與自我」、

「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其中翰林版和南一版「人與自 我」這主類目所佔 的百分率更是將近50%。

二、南一版在各主類目的分布上較平均

南一版在各主類目的分布上較平均,因為在每一個主類目中都達到3個版本總

數的30%以上,而康軒版則在「人與自然」此主類目上表現較突出,居三個版本之 首,相較之下,翰林版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二項都居於末位,分別比 南一版少了16.66%和17.24%。

三、「感恩回饋」、「親情之愛」、「勤儉知足」出現次數居各版本前茅

翰林版次類目出現的次數較多的5個依序是「親情之愛」、「堅毅不撓」、「

積極進取」、「感恩回饋」、「勤儉知足」;康軒版次類目出現的次數較多的5個 依序是「盡心負責」、「親情之愛」、「感恩回饋」、「勤儉知足」、「欣賞自 然」;南一版次類目出現的次數較多的5個依序是「堅毅不撓」、「感恩回饋」、

「親情之愛」、「勤儉知足」、「盡心負責」。

四、3版本彼此次類目間具相當的一致性

3版本出現次數較多的5個次類目中,「感恩回饋」、「親情之愛」、「勤儉 知足」這3個是重覆出現的,達到60%。而若以3個版本的次類目作比較,在27個次 類目中,各版本間兩兩不同的次類目分別只有2到6個(7.41%~22.22%),是以3個 版本在品格教育內涵的呈現上,相互間具有相當的一致性。

五、3版本主類目下為數較多的次類目大致相同而懸缺之次類目有所差異

在「人與自我」這個主類目中,3個版本出現次數較多的都是「堅毅不撓」、

「勤儉知足」;在「人與他人」中,3個版本出現最多的前二項次類目依序都是「

親情之愛」、「謙恭有禮」;在「人與社會」中,各版出現的次數都很少,主要 是在於「感恩回饋」;在「人與自然」中,幾乎完全集中在「欣賞自然」這個次 類目中。

而在翰林版中所懸缺的次類目是「盡心負責」、「誠信可靠」、「慷慨分享」、

「關懷行善」、「愛護環境」;康軒版則為「忠實廉直」;南一版缺少的是「慷 慨分享」,所以說翰林版於品格教育內涵上所懸缺之項目較多。

六、南一版與翰林版皆較康軒版更重視「人與自我」

若以南一版和康軒版相互分析比較,可看出南一版在「人與自我」這主類目 上更為看重,在次數上相差15次(11.39%),而其差異主要出現在「堅毅不撓」此 次類目上,康軒版上、下冊出現次數皆在5次以內,而南一版皆在10次以上。另外,

2個版本皆不太重視「忠實廉直」、「勇敢果決」、「欣賞學習」、「惜物愛物」

4個次類目,因出現次數皆只有1次。

若以翰林版和康軒版相互分析比較,可明瞭在「人與自我」此主類目出現次 數上翰林版比康軒版多8次(13.95%),故我們可說翰林版比康軒版更看重「人與 自我」。但在此主類目中的「盡心負責」這個次類目,在翰林版中卻未出現,而 康軒版出現14次,因而可說在「人與自我」中康軒版較偏重「盡心負責」,翰林 版則是在其餘7個次類目較康軒版更為重視。此外,在「人與他人」主類目康軒版 分布較翰林版平均,每一次類目皆有出現,有翰林版則缺了「誠信可靠」與「慷 慨分享」。

七、「慷慨分享」只出現在康軒版

「慷慨分享」只出現在康軒版的「生之歌選」、「分享」、「下雨天,真好」、「

記承天夜遊」四篇文章中,而在其它2個版本中皆未有所著墨,是以在這個次類目 上,可做為南一版和翰林版之借鏡。因在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中,其中一項即 為「表達、溝通與分享」,故對於此品格內涵之養成應也可適時融入文章之中。

參、3版本七年級上、下冊之分析與比較

一、康軒版七年級下冊較重視「人與他人」

七上康軒版、南一版和七下翰林版的主類目出現次數多寡都是依照「人與自 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順序排列;而七上的翰林 版則是「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並列;七下南一版則為「人與自然」之次數 多於「人與社會」,但二者之次數僅有一次之差,顯示這2個主類目是同等重要的;

而較特別者為七下之康軒版,其重點放在「人與他人」上面,和其他主類目的次 數有相當之差距(多6次到17次)。除此之外,翰林版七下之「人與社會」和南一 版七下之「人與自然」皆呈現較明顯之增加;但相對地,翰林版七下之「人與自 我」、康軒版七下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亦皆呈現顯明的次數下降。

而較特別者為七下之康軒版,其重點放在「人與他人」上面,和其他主類目的次 數有相當之差距(多6次到17次)。除此之外,翰林版七下之「人與社會」和南一 版七下之「人與自然」皆呈現較明顯之增加;但相對地,翰林版七下之「人與自 我」、康軒版七下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亦皆呈現顯明的次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