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為什麼要研究平面向量?

每當升大學的考試來臨,總是會看見新聞媒體分享補教或學校教師強調的

「重點單元」,這些重點單元裡的一個常客就是「向量」。自己多年的家教經驗 也發現,高中數學裡向量單元所占比重極高,常見將幾何圖形坐標化後結合向 量以求解的題型,畢竟向量在高中數學裡的份量比重很大,大學學測、指考的 出現頻率高也就不另人意外了。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 99 修正課綱,高二上 學期數學Ⅲ最後一單元開始學生正式進入數學向量單元的學習,學生先從平面 向量開始,到了高二下學期數學Ⅳ 再進入空間向量,並進一步影響後續「空間 中的平面與直線」的學習。99 修正課綱中,先從幾何表示、坐標表示法兩種不 同的表徵介紹平面向量,接著介紹加、減、係數積、線性組合的基本運算,後 續再引入內積的概念,連結餘弦定理,推導出簡便易算的內積坐標表示法,將 幾何圖形代數化,平面向量在平面圖形上的應用也在此看見精髓。此外,也介 紹向量的其它應用,例如:平面上的直線參數式、向量的正射影、點到直線的 距離、柯西不等式等。

表 1- 1 107 課綱向量相關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 數學 A 數學 B

平面向量:坐標平面上的向量係數積與加減,線性組合 V V 平面向量的運算:正射影與內積,兩向量的平行與垂直判定,兩向

量的夾角

V V

平面向量的運算:面積與行列式,柯西不等式 V X

空間向量的運算:正射影與內積,兩向量平行與垂直的判定、柯西 不等式,外積

V X

107 課綱草案中,將普通高中高二必修 8 學分分成 A、B 兩類,建議高數學 需求(例如理工資電傾向)的學生修習數學 A、低數學需求(例如文法藝術傾向)

的學生修習數學 B。在向量相關單元中,B 類學生的學習內容已刪除空間向量,

僅剩下平面向量,由內容可見,B 類學生著重在利用向量幫助找出平面上幾何 圖形的夾角、邊長等關係,透過坐標去連結幾何與代數,A 類學生則需進一步

2

學習不同形式的延伸應用,以及更高維度的空間向量運算。

單維彰(2013)引用 2005 年出版的《中小學數學科數學綱要評估與發展研 究》報告書,該文件做了美國加州、英國、新加坡、中國(北京標準)、韓國和 日本的橫向比較,都沒有把向量列為數學必修課程,而台灣約略半個世紀以來 的教材內容都含有向量單元。既然國外不少國家皆將向量放在大學學習,何以 台灣會獨厚向量呢?王湘君(1978)認為向量是近代數學的新工具,在引入內 積後,向量才真正顯現出它的好處,讓計算更為簡潔,它可以幫助我們求線段 長度、夾角、判定兩直線關係、求投影長、三角形面積。單維彰(2013)也形 容「向量是以現代的武器,參與過去的戰爭」,所以許多數學題目以向量的觀點 切入,可將解題過程化繁為簡。

以高中數學來看,向量對於幾何解題有很大幫助,學生卻不容易掌握。林 進發(2001)針對桃園地區高中學生向量內積錯誤類型所做的研究發現學生由 概念不清、未能注意符號實質表徵意義等原因而產生錯誤。李永貞(2009)研 究高二學生向量概念學習的錯誤類型,也有不少屬於學生對符號意義的誤解。

(例如:以為向量記號可以表示向量大小、認為向量記號相加減就是長度相加 減。) 洪志瑋(2013)則認為在高中數學裡,向量直到內積出現後,學生才浮 現明顯的學習困難,即使如此,他在關於向量內積的概念心像的研究中發現,

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無法分辨向量與純量的不同。

究竟怎麼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將平面向量學好?或許我們要先探討 一般性的問題,就是有哪些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奧蘇貝爾(David Ausubel)提出的講解式教學(expository),主張由教師擬定教學目標,依計畫直 接教導學生,屬於直接教學法(direct instruction),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取向。

除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取向,還有些教學傾向以學生為中心,布魯納的發現 學習理論(discovery learning)即是如此。他主張學生主動探索、進而發現當中的 原理原則,建構屬於自己的概念與意義。受認知學習理論影響,不論教師採用何種 教學取向,不少教育心理學家都認為在討論教師怎麼教之前,應先行了解學生怎麼 學。

近代流行的學習理論主要分為行為取向、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行為取向的學 習理論認為個體在「刺激→反應」後,以試誤的方式逐步修正。Skinner 提出操作 制約學習理論,主張行為後果的愉快與否如何影響個體,若行為後果有愉快的結果 會強化該行為,有不愉快的後果則會弱化行為。Bandura 則認為強化物本身不會對

3

個體起強化作用,而是提供個體訊息,引發其學習動機。他的主張屬於會學習論,

認為個體會在情境中觀察別人並模仿。然而,數學是一門重思考的學科,行為取向 的學習理論奠基於老鼠、鴿子等低等動物實驗,很難說明人類如何習得一個抽象概 念,在數學的學習上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似乎更能說明個體如何學習。

學者將行為學派提出的「刺激→反應(S-R)」這一公式,改為「刺激–有機 體–反應(S-O-R)」模式,將有機體的內部變化列為考量,這個內部變化是引 起一串反應的關鍵因素,包含目的、認知因素、能力因素等。皮亞傑認為生物 的發展是個體組織環境和適應環境兩種活動的相互作用過程,也就是生物的內 部活動與外部活動的相互作用過程。Piaget 認為個體在知覺與記憶的歷程中,

具備一個複雜的組織系統,稱為基模,它是人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認知架構,

在面對刺激情境時,會將新情境與既有的認知結構核對,做出調適(adapt),

如果能夠直接融入既有架構,則同化(assimilate)到原有基模中,若發生衝突 或需要修正的情形時,原基模則受部分調整,與新情境產生順化

(accommodate)作用。邏輯與數學概念一開始對兒童來說,都是個體外部的概 念,之後兒童才透過內化建立個人的邏輯與數學概念,有些事物在運思時被符 號所取代,藉由一次次的調適機制,摸索出平衡狀態,這個平衡狀態包含低層 次的試誤、探索活動達成,也包含更高層次的分類、命題等抽象活動完成,而 這些層次可能因有利或不利的社會環境而提早或延遲達成。(王憲鈿,1981)

David Ausubel 提出有意義的學習理論(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重視教 材間的連結。 Marilyn Nickson(2000)指出學習不只是有目標的活動,還需要 讓學生有意義的學習,行為主義似的機械式練習,讓學生「能夠做(coming to do)」,有意義的學習則講究如何讓學生「能知道(coming to know)」,以幫助學 生適應生活週遭。Skemp(1987)所說的慣性學習即屬於機械式練習、有意義 的學習則類同智慧學習。Skemp(1987)說明慣性學習與智慧學習的差異:在 慣性學習中,知識的適應力很弱,只能在類似的經驗中重覆,它依循行為學派 的觀點,給予個體一定的刺激,產生相對的反應,行為是由外在環境形塑而 成;智慧學習則由個體在了解情境後,設法朝向個人心中的目標前進,具有很 大的認知成分。與其提供學生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不如給他們一套知識結構,

這套知識結構 Skemp 稱之為心靈影像,它可以幫助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發展新 的計畫以達到目標。中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好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困心衡慮 累積而成的智慧,如果希望學生在相對短暫的教學時間內學習新的數學概念,

教師必須有好的教學方法,而好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了解學生內在系統如何

4

建立和測試、進而幫助建立心靈影像。

綜合前述,我們可以說智慧學習和慣性學習都不可或缺,但人類從剛出生 時,幾乎僅具有本能的感覺反應,若沒有智慧學習,原有的基模如何擴大?所 以筆者認為在形成慣性學習前,學習者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智慧學習。在有限的 教學時間內,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建構穩健的認知基模以促進智慧學習?依據認 知學習理論的研究成果,張春興(1996)指出教育心理學家們的新構想:教師 要教學生知識之前,必須先了解學生如何學習知識。也因此回答前述問題之 前,我們不得不回答另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就是:學習者如何建構一個概念的 心靈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