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閱讀困難學童與一般學童的詞義技能、聲韻處理和中 文閱讀能力間的相關情形,並探究詞義技能、聲韻處理對於中文閱讀能力是否 具預測效果。此外,比較閱讀困難學童與閱讀正常學童在閱讀相關認知能力上 的表現差異。本章共分成三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以下將依各節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資訊科技愈趨普遍,閱讀能力更形重要。閱讀,代表個人自我學習的 基礎能力,是獲取學科知識的重要管道,也是吸收外在資訊的必備能力。國際 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將閱讀素 養定義為:「個體能理解、運用、省思和投入文本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發展 個人知識和潛能,並有效參與社會」(洪儷瑜、王瓊珠,2010)。

閱讀是複雜的認知歷程,包含了識字(word identification)和理解

(comprehension)兩個主要成份(王瓊珠,2004;柯華葳,2010a),其中,識 字是理解的基礎,常被視為閱讀的核心,讀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識字量,才能進 行後續閱讀理解的認知處理。近年來,許多研究都著重字詞辨識的探討,識字 解碼能力成為閱讀的重要預測指標。相較於西方拼音文字,中文缺乏用來劃分 詞界線的視覺訊息的「詞間空格」(interword spaces)(楊憲明,1998),閱讀時 除了良好的文字解碼能力,還需具備豐富的詞彙能力與背景知識才能在閱讀時 適當斷詞並理解文意(洪蘭、曾志朗、張稚美,1993)。楊憲明(1998)認為若 無法適當斷詞便會影響閱讀的流暢性。斷詞能力有助於閱讀過程裡覺察詞彙所 在,且正確流暢的閱讀。許多研究結果亦發現,斷詞能力與閱讀能力有顯著的 相關,且能有效預測閱讀能力,顯示斷詞能力對於中文閱讀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侯孟嬅,2012;陳雅玲,2010;黃忻怡,2011)。閱讀流暢度是連結認字與理 解之間的重要橋樑(Begeny & Martens, 2006),缺乏流暢度的閱讀會妨礙閱讀理

2

解(NRP, 2000)。許多研究結更亦指出,閱讀流暢性不僅是精熟閱讀者的特徵 之一,更與閱讀理解有關係(胡芝妮,2007;陳惠琴,2006;Baker et al., 2008),

既此看來,流暢的閱讀是讀者想要成功理解文章意義的必要條件。綜合上述,

無論識字正確性、斷詞能力、閱讀流暢性與閱讀理解皆是中文閱讀歷程中須同 時重視的認知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形與音、文法與意義三種訊息同時互動,讀者才能掌握文 意達到理解(洪蘭、曾志朗、張稚美,1993)。拼音文字中,因為文字依循著「形 素—音素」(grapheme-phoneme correspondence rules, GPC)對應規則,字母串所 表徵即為語音中的音素結構,因此西方學者認為拼音文字的閱讀與聲韻處理能 力(phonological processing)習習相關,有研究更指出聲韻處理為閱讀能力的因,

若聲韻處理有困難,閱讀能力就會有障礙(Bishop & League, 2006;Vellutino, Fletcher, Snowling, & Scanlon, 2004)。至於中文閱讀能力,亦有研究探討聲韻處 理與閱讀能力的關係(宣崇慧等人,2012;Chik et al., 2012;Ho et al., 2004a;

Ho, Chan, Chung, Lee,& Tsang, 2007),研究結果發現,聲韻處理中的聲韻覺識、

快速念名、聲韻記憶與閱讀能力各自均具有某種程度的關係,甚至能區辨閱讀 能力的優劣。由於國內外聲韻能力研究多僅探討部分聲韻處理能力與閱讀能 力,可見仍需要許多累積的實證研究來證明聲韻處理與閱讀之間的關係。

對中文文字系統而言,「詞彙」是實際閱讀的單位(胡志偉,1989),是具 有完整概念且能獨立自由運用的最小意義單位(竺家寧,1999;教育部,2000;

程祥徽、田小琳,1992);「詞素」則是中文構詞的基本單位,是提供語意訊息 的最小單位(方瑾,2009;竺家寧,1999),基於中文的組字規則與詞素的特性,

詞素的察覺與操弄能力可能是閱讀的關鍵。國內外詞素技巧的研究眾多,多集 中於探討詞素覺識與閱讀的關係,國內研究結果指出,詞素覺識與詞彙發展、

中文閱讀的習得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王雅欣,2011;吳靜芬,2011;李畊緯,

2011;鐘偉倫,2005);且能有效預測學童的中文認字和語詞建構能力(吳靜芬,

2011)。然而,國內研究多集中於部首意義覺識、區辨同音異字、構詞能力等,

針對區辨同字異義、理解詞素意義的研究卻屈指可數。

3

在 Chall(1996)的閱讀階段發展中,五年級的學童已進入閱讀新知期,正 值「由閱讀中學習」(read to learn)階段,識字發展應在牢固精確分化階段,進 入自動化識字階段(洪儷瑜,1999;萬雲英,1991),而聲韻處理的發展也朝穩 定發展;又五年級的教科書開始取消旁註注音符號,再加上中高年級學童對於 測驗及指導語的配合度相對於中低年級高。有鑑於本研究使用研究工具多為紙 筆測驗,若受試者識字發展發展尚未進入自動化,可能對於研究造成干擾。基 於此,本研究挑選五年級及三年級學童作為研究對象。

此外,為了瞭解詞義技能、聲韻處理是否為造成學生閱讀困難的原因,本 研究將研究對象以「閱讀能力對照」的配對方式,分成「閱讀困難組」(Dyslexia)、

「同齡對照組」(The Same Chronological Age,CA)、「閱讀能力對照組」(The Same Reading Level,RL),進行三組之間的比較。雖然國內已有用這種方式進 行閱讀相關認知能力探討的研究(李畊緯,2011;李俊仁、柯華葳,2007a;呂 育甄,2010;陳怡伶,2005),但多以詞素覺識、聲韻覺識、等閱讀相關認知因 素來與閱讀能力進行探究,鮮少有研究探究詞義技能、聲韻處理與其中文閱讀 能力之間的關係。

基於詞素覺識、聲韻處理都是中文閱讀的重要認知能力,本研究將從語音、

語義的角度,探討不同閱讀能力學童(閱讀困難組、同齡對照組、閱讀能力對 照組)詞義技能、聲韻處理與國小學生閱讀能力(中文識字、中文斷詞、閱讀 流暢性與閱讀理解)的相關情形,進一步了解詞義技能、聲韻處理對閱讀能力 之預測情形。期望藉由本研究能對中文閱讀的歷程有更多瞭解,提供實務教學 和未來研究一些建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