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現況。本章共分為四節:

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 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主要說明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背景

為了落實融合教育之理念,政府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法令,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

(2014)第 23 條修訂公布,特殊教育之實施自二歲開始;同法第 10 條指出學前及國民 教育階段以就近入學為原則、第 22 條強調各級學校及試務單位不能得以身心障礙為由 拒絕學生就學或考試,此正為零拒絕的精神展現。

法律賦予每個人享有基本的權利,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這不再是一種口號。許多的 政策隨著法令的規範更具體落實在生活中,而在人權意識的提高及少子化現象的浮現,

使學前教育階段之特殊需求幼兒也逐漸被重視,特殊教育的發展最早由隔離方式已趨向 融合,融合教育的「零拒絕」哲學理念,主張讓所有幼兒享有均等的受教權,強調所有 幼兒應該在同一環境下共同學習共享教育資源(羅志釧,2012;耿秋雪,2013)。

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顧名思義即為家長,而和孩子關係最密切的不外乎是照顧他的家 長,但是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具有特殊需求身份後,心理上會面臨到相當大的衝擊,

需要一段心理調適的過程,一開始為否認拒絕,無法坦然面對孩子的特殊性;接續漸能 以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差異性,對孩子懷著罪惡感;最後終能認清事實,調適自己 的心態,進而接納孩子;在歷經嘗試調適與合理化等階段的試煉後,逐漸能瞭解到特殊 需求幼兒需要的是支持而非憐憫,因而積極爭取並把握黃金療育的時機,更藉由醫療、

2

社政以及教育單位的資源整合與相關專業人員多元化的配合,以提供幼兒合宜的協助與 互動(陳麗如,2004;林寶貴,2008;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11)。

就研究者個人在實務上與幼兒家長或教師溝通特殊需求幼兒情況的經驗時,因為有 些家長不願面對自己孩子的狀況,拒絕別人的關懷,而造成教師與家長溝通產生問題,

另一方面,部份的一般幼兒家長反對特殊需求幼兒入班,擔心影響到自己孩子的權利,

由此可見家長的態度更為重要。研究者身兼幼教與特教相關經歷,清楚幼兒最根本的教 育源自於家庭,而家庭的文化差異會導致不同的教養方式,家長的教養態度對幼兒影響 至深。

隨著法令的規範與行政命令的推展和執行,在多元信念下,融合教育提供幼兒家長 參與、歸屬感、尊重與包容,這是單一普通班級無法完整做到的信念(紐文英,2008)。

近來幼兒園也逐漸積極參與學前融合教育,研究者在實務經驗中常和班級老師、幼兒家 長透過會議討論分享幼兒行為及學習表現,因應幼兒的個別差異提供調整的策略、教養 新知或特教相關諮詢,深刻體認學前融合教育勢在必行外,其幼兒園家長的態度為影響 現實層面的一環,實在有加以探討的必要性。

二、研究動機

基於上述相關法令的規範與執行現況,以及研究者個人教學經驗的背景因素,本研 究欲以「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調查研究」為主題,進行深入的探 究,其主要研究動機有下列三點:

(一)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現況值得探討

我國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得設特殊教育班,其辦理方式有集中式特殊教育 班、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特殊教育法,2014)。其可提供的教育服務系統則依 各縣市的規劃而有所不同,服務型態可區分為自足式特教模式和融合教育模式。根據教 育部(2014)特殊教育統計年報中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接受學前特殊教育服務之幼兒人 數高達 14,910 人,顯示特殊需求幼兒家長對及早教育的重視,這正也呼應了學前特殊教 育向下延伸至二歲宣導的成效。

3

但綜合相關文獻(呂琳,2007;方婉真,2008;宋慧娟,2008,賴瑜薰,2010;黃 榮真、游翠芬,2011;李如男,2013)及研究者有感於現今學前融合教育之現況多為以 教師層面為其研究重點,對特殊需求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下就學,是否能因應特殊需求 幼兒之差異性及其家長的個別性提供適切的相關服務?以及幼兒家長對於孩子安置於 融合班級之整體現況態度為何?其中,行政單位如何貫徹特殊教育法之規定與精神,以 保障特殊需求幼兒的就學權利?外在相關資源的整合能否達成共識?研究者為了瞭解 幼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的相關問題,因此, 探討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 合教育態度之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的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有其研究價值 融合教育的推行與實施,讓特殊需求幼兒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有更多的選擇權,推 功於融合教育理念逐漸開放與肯定的助漲,使幼兒家長更能以積極正向的態度來面對及 接納孩子的特殊性。

在相關文獻中,不同背景變項之幼兒家長,對於學前融合教育之需求、滿意度或態 度等相關研究亦會有不同的結果,研究發現幼兒家長會因與幼兒的關係(王萍,2011;

范名萱,2011)、家長年齡(李郁青,2009;張英鵬、曹佳蓉,2011;周玲君,2014)、

教育程度(李郁青,2009;官雯欣,2009;王萍,2011;黃宜貞,2011;范名萱,2011)、

幼兒年齡(陳婷潔,2009;蔡妮蓓,2010)、幼兒園性質(李郁青,2009;許嘉麟,2009;

張英鵬、曹佳蓉,2011)、就讀區域(蔡妮蓓,2010)、就讀學前融合教育之經驗(林 麗莉,2011;周玲君,2014)及幼兒身分別(王萍,2011;李郁青,2009;周玲君,2014)

等而有所差異,但上述研究多為單一區域性或單一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故本研究將擴展 至中部地區五縣市之特殊需求幼兒及一般幼兒之家長為研究對象。

綜合上述,研究者將探討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之不同背景變項,包括與幼兒的關係、

家長年齡、教育程度、每月家庭平均收入、參與過幼兒園哪些活動、幼兒年齡、幼兒園 性質、就讀區域、就讀學前融合教育之經驗及幼兒身分別,瞭解此十種不同背景變項 下的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是否存有差異性,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4

(三)幼兒園家長對行政支援與政策、幼兒互動、課程與教學、親師溝通是否與 其學前融合教育態度存有預測力值得探究

在相關文獻中,同時針對一般幼兒家長和特殊需求幼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 實證研究並不多。而從國內針對其他學前融合教育議題所做的研究資料中,可以發現,

之間似乎存在著部份的相關性(王萍,2011;黃宜貞,2011;范名萱,2011),因此,

探討幼兒園家長之「不同背景變項」對其在「行政支援與政策」、「幼兒互動」、「課程與 教學」及「親師溝通」與「學前融合教育態度總量表」上,是否得以預測出相關性,研 究者認為有其研究的價值,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綜合以上動機,遂萌發研究者對於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態度之探究,並以中 部地區五縣市之公私立幼兒園的一般幼兒與特殊需求幼兒家長為研究對象,期以瞭解現 今幼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之態度,藉此作為幼兒園以及政府在推行融合教育的參考方 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