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 間之現況,以及不同變項上的差異與相關情形。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本研 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11 年底,臺灣民眾票選以「讚」字代表 2011 年,此也意味著社群網站 Facebook(臉書)的盛行。究竟臉書有何魅力可吸引全球超過 11 億人口,成為一個 僅次於中國、印度的虛擬世界第三大國?其無疆域、無遠弗屆之影響力到底有多 強大?可從政治、娛樂、行銷、社交等各層面來窺見一斑。

回顧 2011 年國際重大政治新聞,年初突尼西亞、埃及獨裁政權相繼倒臺,

引發一連串滾雪球效應:一月底,比利時數萬民眾上街頭抗議接連幾個月組閣失 敗的無政府狀態,為國家帶來巨大內耗;美國紐約民眾對高失業率和金權政治不 滿發起「佔領華爾街」運動,激起世界各地民眾串連響應。這一波又一波抗議浪 潮,其幕後推手皆來自於社群網站臉書及推特(Twitter)。而冰島政府史無前例的 創舉,也引起國際關注,透過社群網站,將國家憲法修正權力下放全民,冰島公 民可經由臉書與網站視訊直播,參與政府每周舉行的修憲會議(Kessler, 2011a)。

社群網站在現代民主社會運動中,由迅速集結群眾力量,成為一個政治性組 織工具,除了創造社群網路革命,也催生真實世界的革命。

在娛樂方面,時間往前推回到 2009 年下半年,臉書遊戲「開心農場」在臺 灣掀起一陣「種田」旋風。透過虛擬「農場主人」,與朋友線上互動,使得真實 朋友圈與網路結合,也相對滿足使用者自給自足、偷竊他人作物的快感,所造成 的話題在當時引起諸多媒體爭相報導。

此外,改編自小說「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由 Fincher 執導,2010 年 10 月上映的金球獎最佳影片「Social Network」(社群網戰),

即是以臉書創辦人 Zuckerberg 為主角,描述其如何經由臉書創立,改寫社群網 站紀錄,晉升為全球最年輕億萬富翁。

在行銷方面,不論是大學院校或是政黨、企業,都將社群網站視為廣告行銷 之一大利器。2011 年,美國 100%的大學運用社群網站做為傳播工具,內容包括 虛擬校園、線上紀念品販賣、行政組織、招攬新生等(Kessler, 2011b)。2012 年美 國大選投票日當天,臉書除在動態更新上顯示「今天是投票日」訊息,並針對大 選推出 U.S. Politics on Facebook 的專屬社群,讓選民能即時分享對選舉的看法(中 央社,2012)。而開票後,美國總統 Obama 首張感謝支持照更是獲得 350 萬個讚、

約 50 萬次的分享(黃若婷,2012)。不少企業品牌如 7-ELEVEN、Starbucks、

Coca-Cola……,也運用臉書成立粉絲團,全年無休、即時傳播品牌最新最快之 相關訊息,企業成為消費者的「朋友」,不但拉近與消費者間的距離,亦間接提 升了品牌形象。

至於社交層面影響,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自 1960 年代由社 會心理學家 Milgram 提出至今,首度被臉書與米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lan) 所進行之研究打破。原先兩個陌生人需透過六個朋友才能有所連結,如今在社群 網路臉書中介下,92%只需透過四個人就能連繫兩個陌生人;若把範圍侷限在同 一個國家內,平均更只需要三個人,即可連結起原先互不認識的兩個人(Schroeder, 2011)。從「六度分隔」到「四度分隔」、「三度分隔」,臉書大幅縮短了人與人相 識過程,藉由朋友認識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臉書大幅改變傳統 人們社交模式與結構,社交圈如同漣漪般向外擴展,想瞭解朋友最近動態、認識 新朋友或尋找失聯已久朋友,透過臉書變得輕而易舉。

由上述背景分析,可知臉書強大的效應,徹底顛覆了傳統社群網站模式,除 能迅速集結群眾力量,使得真實朋友圈與網路結合,在政治及廣告行銷面亦扮演 不可或缺角色。

2008 年 6 月,臉書開始推出中文版網站,針對中國、香港與臺灣分別推出簡、

繁體版本。根據 CheckFacebook.com 網站統計資料,臺灣用戶人數從 2008 年底 的 340 萬,暴增至 1300 萬人,短短四年多時間,成長四倍,幾乎每兩人就有一 人使用臉書,顯然加入臉書成了臺灣的「全民運動」。

一項由《親子天下》和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在 2011 年 11 月針對全臺灣國、

高中生閱讀習慣調查中,發現平日課外閱讀類型中,閱讀「網路」的受訪學生有 66.5%。此外,每天花兩小時以上上網的有 23.5%,但每天花兩小時以上閱讀課

外書籍的卻只有 6.3%。其中,超過半數以上,55.9%青少年上網最常閱讀的是「臉 書」等社群網站。驚人的是,有高達八成二受訪學生擁有「臉書」帳號,四成四 青少年每天花半小時以上閱讀臉書,甚至有 62.6%學生是透過臉書上的朋友分享 來獲得資訊(陳雅慧,2011)。青少年閱讀習慣開始出現轉變,閱讀已不再是傳統 認知的「書籍」,社群網站在校園中蔚為風潮,成為獲得資訊來源主流媒體。然 而從此項調查中,並無法瞭解高達八成二受訪青少年最初申請臉書帳號年齡,是 否可追溯到國小階段?尤其是使用網路亦相當頻繁的高年級?

根據註冊臉書帳號規定,申請者必須年滿 13 歲,不過,由 Consumer Reports 所進行的調查,卻顯示出臉書至少有 750 萬名用戶未滿 13 歲(Wasserman, 2011)。

兒童福利聯盟針對臺灣五個直轄市的「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亦發 現,高達 95.3%高年級學童有臉書帳號,其中 85.3%註冊申請是用假名或假年齡 (兒童福利聯盟,2012)。謝龍卿(2012)的研究亦發現,部分國中生使用臉書年資 超過三年,可見自國小階段即已接觸臉書。不論國內、外調查,皆反映出臉書註 冊審查把關機制似乎形同虛設,申請帳號時僅需將年齡更改為符合規定的 13 歲 以上即可。究竟高年級學童「超齡」註冊臉書帳號動機為何?又最初申請註冊年 齡為何?乃研究動機之一。

檢視國內臉書方面研究,與教育相關研究已陸續出現,以「國小學童」為研 究對象則有十五篇。王曉璿、施政旻與紀明良(2010)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社 交網路服務對自我隱私保護之現況;盧盈伃(2010)探討臉書遊戲融入五年級自然 科的學習成效;吳明鴻(2011)以高年級學童進行人際關係與臉書使用行為調查;

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調查中、高年級學童使用臉書現況;許梅芳(2011)探討六 年級學童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資訊法律認知關係;張毓芬(2011)探討親子網路管 教方式對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的影響;施政旻(2011)運用 Drupal 建置社交網 路系統輔助高年級學童網路素養學習;吳昭瑩(2012)探討透過臉書發表作品對五 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和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姚嘉如(2012)探討高年級學童使用臉 書之動機、行為與隱私設置間之因果關係;郭德盛(2012)探討人格特質對六年級 學童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影響;楊盧彩萍(2012)探討高年級學童人格 特質、臉書涉入程度及人際關係差異;陳惠文(2013)探討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 使用臉書對其人際關係與學習動機之交互影響;曾玉采(2013)探討彰化縣湖東國 小高年級學童使用臉書與人際關係之相關度;劉秀玲(2013)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 使用 Facebook 對其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之影響;嚴郁玟(2013)探討彰化市某國小

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經驗與學業成就之灰關聯研究。

綜上所述,目前共有十二篇研究對高年級學童做臉書使用行為調查,不過以 臺北市學童為研究對象僅ㄧ篇(張毓芬,2011),且抽樣範圍僅限於信義區和北投 區。因此,研究者欲擴大範圍,調查臺北市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乃研究動機 之二。

2011 年 6 月,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包括臉書在內的社群網站,對於保 護未成年免受網路威脅和侵害都不夠完善,有 38%的 9~12 歲未成年人及 77%

的 13~16 歲未成年人經常使用社群網站,但在 11~12 歲受訪者當中,卻只有 56%知道如何修改個人設定(Miller, 2011)。不僅是未成年人隱私堪慮,即使是臉 書創辦人 Zuckerberg 也難逃隱私被侵犯,個人隱私照片被入侵公佈在網路上。

臉書亦承認,由於程式漏洞,使得約 600 萬名用戶的電郵地址和電話號碼遭到不 當分享(中央社,2013)。由此可見,臉書在安全上出現極大漏洞。兒童福利聯 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也顯示,當臉書應用程式索取個資時,

57.2%高年級學童會選擇同意;84.1%會讓朋友的朋友在個人塗鴉牆上按讚 ; 49.2%未對個人資料或文章內容做隱私設定,其中 有 35.1%根本不知道臉書 有此項功能;41.2%會放上個人資料,例如:姓名、照片、電話等(兒童福利聯 盟,2012)。由以上調查可發現,不分國內、外,近半數 11~12 歲學童未在臉書 上做隱私設定。隱私設定對這些學童來說,是不在乎因此不設定,抑或是不會設 定、不知可設定因而不設定?高年級學童對於自身個資、自我揭露意願乃研究動 機之三。

登入臉書註冊首頁即可知其宗旨:「Facebook 能幫助你與生活中的人們保持 聯繫,並與他們分享身邊的一切」。從姚嘉如(2012)、張毓芬(2011)、吳明鴻(2011) 及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的研究中,皆可發現「交友」是吸引學童使用臉書的原 因之一。兒童福利聯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也發現,59.4%學童 是為了和朋友保持聯繫加入臉書;23%認為透過社群網站瀏覽朋友的訊息,才能 了解朋友;甚至有 29.1%學童認為自己在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比現實生活中來得 好;此外,61.7%學童表示曾將陌生人加為好友,其中 31.2%加不認識的人超過 十位; 20.9%認為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超過三次,對方就不算陌生人(兒童福 利聯盟,2012)。美國 Pew 研究中心近幾年的兩項研究,也呈現類似結果。一項 針對網路使用者的調查中,發現 92%網路使用者有臉書帳號,平均每人在臉書上

登入臉書註冊首頁即可知其宗旨:「Facebook 能幫助你與生活中的人們保持 聯繫,並與他們分享身邊的一切」。從姚嘉如(2012)、張毓芬(2011)、吳明鴻(2011) 及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的研究中,皆可發現「交友」是吸引學童使用臉書的原 因之一。兒童福利聯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也發現,59.4%學童 是為了和朋友保持聯繫加入臉書;23%認為透過社群網站瀏覽朋友的訊息,才能 了解朋友;甚至有 29.1%學童認為自己在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比現實生活中來得 好;此外,61.7%學童表示曾將陌生人加為好友,其中 31.2%加不認識的人超過 十位; 20.9%認為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超過三次,對方就不算陌生人(兒童福 利聯盟,2012)。美國 Pew 研究中心近幾年的兩項研究,也呈現類似結果。一項 針對網路使用者的調查中,發現 92%網路使用者有臉書帳號,平均每人在臉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