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Copied!
1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與教學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曹常仁 博士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

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廖寬儒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十一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與教學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

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廖寬儒 撰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曹常仁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十 一 月

(4)
(5)
(6)

誌謝辭

回首這些寫論文的日子,雖然被壓力逼得透不過氣,但若無以下這些貴人們 相助,恐怕論文完成的時間還遙遙無期。

首先,要感謝何俊青教授與曹常仁教授的細心指導與鼓勵,對於總想逃避論 文壓力的我,始終沒有放棄。此外,也要感謝魏俊華教授在口考時,對論文提出 許多寶貴的建議,讓論文能更臻完善。

而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更是何其有幸,能得到眾人的協助。感謝凃金堂教授、

陳聖智教授、蔡東鐘教授、蔡進雄教授、黃志順主任、彭康益老師與謝順乾老師,

義不容辭的協助專家問卷審查。感謝高群震主任、彭康益老師協助聯絡12所施測 的學校,和素未謀面、熱心協助施測的老師們。感謝在統計資料分析的過程中,

予以觀念釐清的凃金堂教授、黃義良教授與王維新幹事,否則我可能還深陷統計 分析的泥沼內。感謝尚漢鼎主任對論文完成的初稿給予珍貴的意見,以及我服務 的學校—永樂國小最棒的同事們,謝謝一路走來始終鼓勵我的您們。

感謝我的家人們的支持與打氣,想起老媽總是唸:「寫論文寫幾世人,是寫 完阿沒?」老媽!我真的寫完出運了啦!最後,謹將這篇論文獻給我生命中的貴 人們。

(7)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

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作者:廖寬儒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 與人際關係之現況,以及不同變項上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方法為 問卷調查法,採立意取樣,以臺北市十二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樣 本,總計680人為受試對象,有效樣本共計619人,有效率達91.03%。

研究工具為研究者編製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 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調查問卷」。資料處理採用的統計方法,包括項 目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點二系列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

有效資料經統計分析歸納,如以下研究結論所示:

1.使用行為上,超過七成使用過臉書,且超過六成有自己的臉書帳號;

臉書好友為1~50位佔多數;多數使用年資為1~2年;平均每週使用 臉書多為2~3天;加入臉書原因以玩遊戲、和朋友聊天居多數。

2.「低度臉書使用頻率」上,男生高於女生;「高度臉書使用頻率」

上,六年級高於五年級。

3.「自我揭露」上,女生高於男生;六年級高於五年級;「高度臉書 使用頻率」高於「中度臉書使用頻率」與「低度臉書使用頻率」。

4.「臉書人際關係」上,女生高於男生;六年級高於五年級;「中度 臉書使用頻率」與「高度臉書使用頻率」高於「低度臉書使用頻率」。

5.「真實人際關係」上,女生高於男生;真實人際關係之「朋友關係」

上,六年級高於五年級;真實人際關係之「師生關係」與「親子關 係」上,五年級高於六年級;「中度臉書使用頻率」高於「低度臉 書使用頻率」。

6.在「臉書人際關係」及「真實人際關係」上,「高度自我揭露」之

(8)

高年級學童高於「中度自我揭露」與「低度自我揭露」。

7.自我揭露愈多之高年級學童,其臉書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愈佳;

臉書人際關係愈佳的高年級學童,其真實人際關係愈佳;使用臉書 之高年級學童,其真實人際關係愈趨負向。

8.自我揭露及臉書人際關係對真實人際關係有預測力。

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各項建議,期能提供實務應用及未 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自我揭露、人際關係

(9)

Study on Facebook Use, Self-disclos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Kuan-ju Liao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probe into current Facebook use, self-disclos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and correlation of different variables. Research method i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urposive sampli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of 12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re the samples, with a total of 680 subjects. There are 619 valid samples and validate rate is 91.03%. Research tool is

―questionnaire on Facebook use, self-disclos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ata processing include item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point-biseri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As to use, more than 70% subjects have used Facebook and more than 60% have Facebook accounts; most of them have 1~50 Facebook friends. They mostly use Facebook for 1~2 years; average weekly use of Facebook is 2~3 days; they mostly join in Facebook to play games and chat with friends.

2. As to ―low Facebook use frequency‖, males are higher than females; as

to ―high Facebook use frequency‖, the sixth grade is higher than the

fifth grade.

(10)

3. As to ―self-disclosure‖, females are higher than males; the sixth grade is higher than the fifth grade; ―high Facebook use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medium Facebook use frequency‖ and ―low Facebook use frequency‖.

4. As to ―Faceboo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emales are higher than males; the sixth grade is higher than the fifth grade; ―medium Facebook use frequency‖ and ―high Facebook use frequency‖ are higher than ―low Facebook use frequency‖.

5. As to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emales are higher than males;

as to ―friendship‖ of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ixth grade is higher than the fifth grade; as to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of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fifth grade is higher than the sixth grade; ―medium Facebook use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low Facebook use frequency‖.

6. As to ―Faceboo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igh self-disclosure‖ is higher than ―medium self-disclosure‖ and ―low self-disclosure‖.

7.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with higher self-disclosure have better Faceboo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with better Faceboo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ave better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who use Facebook have more negative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8. Self-disclosure and Faceboo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an predict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inally, according to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fifth and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11)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臉書使用行為概況與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自我揭露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 18

第三節 人際關係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 27

第四節 各變項間之相關研究 ...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7

第一節 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現況分析與討論 ... 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臉書使用頻率、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上之差異分析 與討論...81

第三節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自我揭露上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 105

第四節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人際關係上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 110

第五節 不同自我揭露程度在人際關係上之差異分析與討論 ... 117

第六節 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相關分析與討論 ... 123

第七節 臉書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之相關分析與討論 ... 128

第八節 有無使用臉書在真實人際關係上之相關分析與討論 ... 130

第九節 自我揭露與臉書人際關係對真實人際關係之預測力分析與討論 . 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5

第一節 結論 ... 135

第二節 建議 ... 138

參考文獻 ... 141

(12)

一、中文部分 ... 141

二、英文部分 ... 148

附錄一 預試問卷 ... 152

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58

(13)

表 次

表 2-1 臉書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 ... 15

表 2-2 自我揭露之相關研究 ... 26

表 2-3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 32

表 2-4 臉書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 36

表 2-5 臉書與自我揭露之相關研究 ... 39

表 2-6 人際關係與自我揭露之相關研究 ... 41

表 3-1 正式樣本分配一覽表 ... 47

表 3-2 臉書自我揭露量表研究構念題號彙整表 ... ...48

表 3-3 臉書人際關係量表量表研究構念題號彙整表 ... ...49

表 3-4 真實人際關係量表研究構念與問項彙整表 ... 50

表 3-5 專家審查名單... ... ...51

表 3-6 專家審查意見修改彙整表 ... 52

表 3-7 臉書自我揭露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53

表 3-8 臉書人際關係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55

表 3-9 真實人際關係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 ...56

表 3-10 臉書自我揭露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 ...58

表 3-11 臉書人際關係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 60

表 3-12 真實人際關係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 62

表 3-13 臉書自我揭露量表信度檢定整理表 ... 63

表 3-14 臉書人際關係量表信度檢定整理表 ... 64

表 3-15 真實人際關係量表信度檢定整理表 ... 64

表 4-1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背景資料摘要表 ... 68

表 4-2 臉書使用行為單選題現況分析摘要表 ... 69

表 4-3 臉書朋友種類現況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4 使用臉書之正面功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5 使用臉書之負面功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6 經常使用的臉書功能現況分析摘要表 ... 75

表 4-7 自我揭露現況分析表 ... 77

表 4-8 臉書人際關係現況分析表 ... 78

表 4-9 真實人際關係現況分析表 ... 79

表 4-10 不同性別在臉書使用頻率上之卡方考驗摘要表 ... 82

表 4-11 不同年級在臉書使用頻率上之卡方考驗摘要表 ... 82

表 4-12 不同家長態度在臉書使用頻率上之卡方考驗摘要表 ... 84

表 4-13 不同性別在自我揭露量表之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 85

(14)

表 4-14 不同年級在自我揭露量表之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 87

表 4-15 不同家長態度在自我揭露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90

表 4-16 不同家長態度在自我揭露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0

表 4-17 不同性別在臉書人際關係量表之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 92

表 4-18 不同性別在真實人際關係量表之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 94

表 4-19 不同年級在臉書人際關係量表之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 95

表 4-20 不同年級在真實人際關係量表之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 96

表 4-21 不同家長態度在臉書人際關係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97

表 4-22 不同家長態度在臉書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8

表 4-23 不同家長態度在真實人際關係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99

表 4-24 不同家長態度在真實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0

表 4-25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自我揭露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108

表 4-26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自我揭露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8

表 4-27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臉書人際關係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112

表 4-28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臉書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2

表 4-29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真實人際關係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114

表 4-30 不同臉書使用頻率在真實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5

表 4-31 不同自我揭露程度在臉書人際關係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118

表 4-32 不同自我揭露程度在臉書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8

表 4-33 不同自我揭露程度在真實人際關係之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120

表 4-34 不同自我揭露程度在真實人際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1

表 4-35 自我揭露與臉書人際關係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 124

表 4-36 自我揭露與真實人際關係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 126

表 4-37 臉書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 129

表 4-38 有無使用臉書與真實人際關係點二系列相關分析摘要表 ... 131

表 4-39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33

(15)

圖 次

圖 2-1 容忍脆弱度與坦率的可能性 ... 22

圖 2-2 人際關係社會滲透模式 ... 23

圖 2-3 周哈里窗 ... 24

圖 2-4 自我揭露後之周哈里窗 ... 25

圖 2-5 他人回饋後之周哈里窗 ... 26

圖 2-6SCHUTZ人際需求相容與相悖 ... 29

圖 2-7HEIDER P-O-X 模式 ... 30

圖 2-8LEWIN人際互動圖 ... 31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3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 間之現況,以及不同變項上的差異與相關情形。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本研 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11 年底,臺灣民眾票選以「讚」字代表 2011 年,此也意味著社群網站 Facebook(臉書)的盛行。究竟臉書有何魅力可吸引全球超過 11 億人口,成為一個 僅次於中國、印度的虛擬世界第三大國?其無疆域、無遠弗屆之影響力到底有多 強大?可從政治、娛樂、行銷、社交等各層面來窺見一斑。

回顧 2011 年國際重大政治新聞,年初突尼西亞、埃及獨裁政權相繼倒臺,

引發一連串滾雪球效應:一月底,比利時數萬民眾上街頭抗議接連幾個月組閣失 敗的無政府狀態,為國家帶來巨大內耗;美國紐約民眾對高失業率和金權政治不 滿發起「佔領華爾街」運動,激起世界各地民眾串連響應。這一波又一波抗議浪 潮,其幕後推手皆來自於社群網站臉書及推特(Twitter)。而冰島政府史無前例的 創舉,也引起國際關注,透過社群網站,將國家憲法修正權力下放全民,冰島公 民可經由臉書與網站視訊直播,參與政府每周舉行的修憲會議(Kessler, 2011a)。

社群網站在現代民主社會運動中,由迅速集結群眾力量,成為一個政治性組 織工具,除了創造社群網路革命,也催生真實世界的革命。

在娛樂方面,時間往前推回到 2009 年下半年,臉書遊戲「開心農場」在臺 灣掀起一陣「種田」旋風。透過虛擬「農場主人」,與朋友線上互動,使得真實 朋友圈與網路結合,也相對滿足使用者自給自足、偷竊他人作物的快感,所造成 的話題在當時引起諸多媒體爭相報導。

此外,改編自小說「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由 Fincher 執導,2010 年 10 月上映的金球獎最佳影片「Social Network」(社群網戰),

(17)

即是以臉書創辦人 Zuckerberg 為主角,描述其如何經由臉書創立,改寫社群網 站紀錄,晉升為全球最年輕億萬富翁。

在行銷方面,不論是大學院校或是政黨、企業,都將社群網站視為廣告行銷 之一大利器。2011 年,美國 100%的大學運用社群網站做為傳播工具,內容包括 虛擬校園、線上紀念品販賣、行政組織、招攬新生等(Kessler, 2011b)。2012 年美 國大選投票日當天,臉書除在動態更新上顯示「今天是投票日」訊息,並針對大 選推出 U.S. Politics on Facebook 的專屬社群,讓選民能即時分享對選舉的看法(中 央社,2012)。而開票後,美國總統 Obama 首張感謝支持照更是獲得 350 萬個讚、

約 50 萬次的分享(黃若婷,2012)。不少企業品牌如 7-ELEVEN、Starbucks、

Coca-Cola……,也運用臉書成立粉絲團,全年無休、即時傳播品牌最新最快之 相關訊息,企業成為消費者的「朋友」,不但拉近與消費者間的距離,亦間接提 升了品牌形象。

至於社交層面影響,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自 1960 年代由社 會心理學家 Milgram 提出至今,首度被臉書與米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lan) 所進行之研究打破。原先兩個陌生人需透過六個朋友才能有所連結,如今在社群 網路臉書中介下,92%只需透過四個人就能連繫兩個陌生人;若把範圍侷限在同 一個國家內,平均更只需要三個人,即可連結起原先互不認識的兩個人(Schroeder, 2011)。從「六度分隔」到「四度分隔」、「三度分隔」,臉書大幅縮短了人與人相 識過程,藉由朋友認識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臉書大幅改變傳統 人們社交模式與結構,社交圈如同漣漪般向外擴展,想瞭解朋友最近動態、認識 新朋友或尋找失聯已久朋友,透過臉書變得輕而易舉。

由上述背景分析,可知臉書強大的效應,徹底顛覆了傳統社群網站模式,除 能迅速集結群眾力量,使得真實朋友圈與網路結合,在政治及廣告行銷面亦扮演 不可或缺角色。

2008 年 6 月,臉書開始推出中文版網站,針對中國、香港與臺灣分別推出簡、

繁體版本。根據 CheckFacebook.com 網站統計資料,臺灣用戶人數從 2008 年底 的 340 萬,暴增至 1300 萬人,短短四年多時間,成長四倍,幾乎每兩人就有一 人使用臉書,顯然加入臉書成了臺灣的「全民運動」。

一項由《親子天下》和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在 2011 年 11 月針對全臺灣國、

高中生閱讀習慣調查中,發現平日課外閱讀類型中,閱讀「網路」的受訪學生有 66.5%。此外,每天花兩小時以上上網的有 23.5%,但每天花兩小時以上閱讀課

(18)

外書籍的卻只有 6.3%。其中,超過半數以上,55.9%青少年上網最常閱讀的是「臉 書」等社群網站。驚人的是,有高達八成二受訪學生擁有「臉書」帳號,四成四 青少年每天花半小時以上閱讀臉書,甚至有 62.6%學生是透過臉書上的朋友分享 來獲得資訊(陳雅慧,2011)。青少年閱讀習慣開始出現轉變,閱讀已不再是傳統 認知的「書籍」,社群網站在校園中蔚為風潮,成為獲得資訊來源主流媒體。然 而從此項調查中,並無法瞭解高達八成二受訪青少年最初申請臉書帳號年齡,是 否可追溯到國小階段?尤其是使用網路亦相當頻繁的高年級?

根據註冊臉書帳號規定,申請者必須年滿 13 歲,不過,由 Consumer Reports 所進行的調查,卻顯示出臉書至少有 750 萬名用戶未滿 13 歲(Wasserman, 2011)。

兒童福利聯盟針對臺灣五個直轄市的「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亦發 現,高達 95.3%高年級學童有臉書帳號,其中 85.3%註冊申請是用假名或假年齡 (兒童福利聯盟,2012)。謝龍卿(2012)的研究亦發現,部分國中生使用臉書年資 超過三年,可見自國小階段即已接觸臉書。不論國內、外調查,皆反映出臉書註 冊審查把關機制似乎形同虛設,申請帳號時僅需將年齡更改為符合規定的 13 歲 以上即可。究竟高年級學童「超齡」註冊臉書帳號動機為何?又最初申請註冊年 齡為何?乃研究動機之一。

檢視國內臉書方面研究,與教育相關研究已陸續出現,以「國小學童」為研 究對象則有十五篇。王曉璿、施政旻與紀明良(2010)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社 交網路服務對自我隱私保護之現況;盧盈伃(2010)探討臉書遊戲融入五年級自然 科的學習成效;吳明鴻(2011)以高年級學童進行人際關係與臉書使用行為調查;

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調查中、高年級學童使用臉書現況;許梅芳(2011)探討六 年級學童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資訊法律認知關係;張毓芬(2011)探討親子網路管 教方式對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的影響;施政旻(2011)運用 Drupal 建置社交網 路系統輔助高年級學童網路素養學習;吳昭瑩(2012)探討透過臉書發表作品對五 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和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姚嘉如(2012)探討高年級學童使用臉 書之動機、行為與隱私設置間之因果關係;郭德盛(2012)探討人格特質對六年級 學童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影響;楊盧彩萍(2012)探討高年級學童人格 特質、臉書涉入程度及人際關係差異;陳惠文(2013)探討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 使用臉書對其人際關係與學習動機之交互影響;曾玉采(2013)探討彰化縣湖東國 小高年級學童使用臉書與人際關係之相關度;劉秀玲(2013)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 使用 Facebook 對其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之影響;嚴郁玟(2013)探討彰化市某國小

(19)

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經驗與學業成就之灰關聯研究。

綜上所述,目前共有十二篇研究對高年級學童做臉書使用行為調查,不過以 臺北市學童為研究對象僅ㄧ篇(張毓芬,2011),且抽樣範圍僅限於信義區和北投 區。因此,研究者欲擴大範圍,調查臺北市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乃研究動機 之二。

2011 年 6 月,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包括臉書在內的社群網站,對於保 護未成年免受網路威脅和侵害都不夠完善,有 38%的 9~12 歲未成年人及 77%

的 13~16 歲未成年人經常使用社群網站,但在 11~12 歲受訪者當中,卻只有 56%知道如何修改個人設定(Miller, 2011)。不僅是未成年人隱私堪慮,即使是臉 書創辦人 Zuckerberg 也難逃隱私被侵犯,個人隱私照片被入侵公佈在網路上。

臉書亦承認,由於程式漏洞,使得約 600 萬名用戶的電郵地址和電話號碼遭到不 當分享(中央社,2013)。由此可見,臉書在安全上出現極大漏洞。兒童福利聯 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也顯示,當臉書應用程式索取個資時,

57.2%高年級學童會選擇同意;84.1%會讓朋友的朋友在個人塗鴉牆上按讚 ; 49.2%未對個人資料或文章內容做隱私設定,其中 有 35.1%根本不知道臉書 有此項功能;41.2%會放上個人資料,例如:姓名、照片、電話等(兒童福利聯 盟,2012)。由以上調查可發現,不分國內、外,近半數 11~12 歲學童未在臉書 上做隱私設定。隱私設定對這些學童來說,是不在乎因此不設定,抑或是不會設 定、不知可設定因而不設定?高年級學童對於自身個資、自我揭露意願乃研究動 機之三。

登入臉書註冊首頁即可知其宗旨:「Facebook 能幫助你與生活中的人們保持 聯繫,並與他們分享身邊的一切」。從姚嘉如(2012)、張毓芬(2011)、吳明鴻(2011) 及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的研究中,皆可發現「交友」是吸引學童使用臉書的原 因之一。兒童福利聯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中也發現,59.4%學童 是為了和朋友保持聯繫加入臉書;23%認為透過社群網站瀏覽朋友的訊息,才能 了解朋友;甚至有 29.1%學童認為自己在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比現實生活中來得 好;此外,61.7%學童表示曾將陌生人加為好友,其中 31.2%加不認識的人超過 十位; 20.9%認為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超過三次,對方就不算陌生人(兒童福 利聯盟,2012)。美國 Pew 研究中心近幾年的兩項研究,也呈現類似結果。一項 針對網路使用者的調查中,發現 92%網路使用者有臉書帳號,平均每人在臉書上 有 229 個朋友,其中 7%朋友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僅見過一次面的朋友則有

(20)

3%(Tsotsis, 2011)。另一項以 12 至 17 歲美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的調查顯示,

有 95%青少年會上網,81%使用社交網站,而其中 94%使用者有臉書帳號,

平均在臉書上有 425 個好友。此外,超過一半接受調查的青少年表示,社 交網站「曾在網路上讓他們覺得獲得肯定」,且會刪除、編輯發文或好友留 言來「維持形象」;而使用者大多會嚴格設定隱私權限或分享特定內容,女 生比起男生更重視社交網站發言的隱私(陳荻雅,2013)。

研究者欲再深入探究高年級學童在臉書朋友選擇上,是主動搜尋加入,還是 被動接受交友邀請?對於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學童而言,臉書是否對人際關係有 所幫助?此乃研究動機之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將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敘述如下:

(一)瞭解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現 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臉書使用頻率、自我揭露 與人際關係上的差異。

(三)比較不同臉書使用頻率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 上之差異。

(四)比較不同臉書自我揭露程度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上之差 異。

(五)探討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相關。

(六)探討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臉書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 之相關。

(七)探討有無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真實人際關係上之相關。

(八)探討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我揭露與臉書人際關係對真 實人際關係之預測力。

(21)

二、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現況為 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臉書使用頻率、自我揭露與人 際關係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臉書使用頻率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上是 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臉書自我揭露程度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上是否有顯 著差異?

(五)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是否有顯著相 關?

(六)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臉書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是否 有顯著相關?

(七)有無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真實人際關係上是否有顯著相 關?

(八)使用臉書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其自我揭露與臉書人際關係對真實人 際關係是否有預測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主要之研究變項為臉書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自我揭露。為了使本研 究變項名稱意義更加清楚明確,茲將與本研究相關之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

國小高年級學童係指一百零一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市立國民小學之高年級 學童。

(22)

二、臉書使用行為

臉書使用行為指的是個人使用臉書的相關行為,包括使用頻率與功能等。本 研究所指的臉書使用行為係為高年級學童在研究者編製之「臉書使用行為問卷」

上之分佈情形,包括背景變項:「性別」、「年級」與「家長態度」,臉書使用行為:

「是否使用過臉書」、「帳號呈現」、「朋友人數」、「朋友類別」、「使用年資」、「使 用地點」、「使用頻率」、「使用時間」、「使用動機」、「臉書的正面功能」、「臉書的 負面後果」及「經常使用的臉書功能」等。

三、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係指個人藉由透露自身資訊的溝通過程,對他人傳達內心想法,期 能獲得對方之關注與關懷。本研究所指之自我揭露是指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研究者 編製之「臉書自我揭露量表」上的測量值分數,得分愈高,表示學童在臉書上之 自我揭露程度愈高,而自我揭露之內涵,包含「情感宣洩」、「因應能力」、「自我 澄清」、「社會認可」、「社會控制」、「關係發展」、及「隱私」七個向度。

四、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係為人與人互動,相互依賴建立關係之過程,依據虛擬網路臉書與 真實生活層面,又可分為臉書人際關係和真實人際關係。臉書人際關係是指人與 人透過臉書上的互動,建立關係之過程;真實人際關係則是指人與人在真實生活 中互動,建立關係之過程。本研究所指之臉書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為國小 高年級學童在研究者編製之「臉書人際關係量表」與「真實人際關係量表」上的 測量值分數,得分愈高,表示學童在臉書上及真實生活之人際關係愈佳,其中,

臉書人際關係之內涵,包含「情感需求」、「歸屬需求」和「控制需求」三個向度;

真實人際關係部分,包括「朋友關係」、「同學關係」、「親子關係」與「師生關係」

四個向度。

(2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將研究範圍分成研究地區、研究對象、研究變項與研究方法四方面來 說明。

(一)研究地區方面

採立意取樣,依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地理位置,劃分成東區、西區、南 區、北區四個區域,東區包含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

西區包含中正區、大同區、中山區、萬華區,南區為文山區,北區包含士林 區、北投區,根據東區、西區、南區、北區所涵蓋之行政區數量,分別抽取 五所、四所、一所、兩所學校,共十二所。

(二)研究對象方面

從十二所抽樣學校中,選取五、六年級各抽一個班級,以每班人數 25 人估計,共 24 班,預計抽取 600 人當作樣本。

(三)研究變項方面

主要研究變項為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

(四)研究方法方面

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臉書使用行為、自我 揭露與人際關係之調查問卷」施測,做為資料蒐集來源。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將研究限制分成研究範圍、研究對象、研究變項與研究方法四個部分 來說明。

(24)

(一)研究範圍的限制

考量時間及人力上的不足,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範圍僅侷限於臺北市,

故研究結果無法推論於其他縣市。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在抽樣對象選擇上,研究者設定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因此研究結果無法 概括其他年級。

(三)研究變項的限制

臉書相關議題多元,可從行銷模式、社群經營等多方面探討,本研究僅 就教育層面,探討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臉書使用行為、自我揭露與人際 關係之相關情形。

(四)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來蒐集資料,對於相關敏感問題,受試學童可能會 產生防衛心理,影響作答真實性,乃本研究方法限制之一。此外,受問卷調 查法之條件限制,無法深入探討受試學童內心真實想法,乃本研究方法限制 之二。

(25)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與本研究有關之文獻及相關研究,全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臉 書概述與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第二節為自我揭露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人 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各變項間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臉書使用行為概況與相關研究

一、臉書源起與發展

臉書源自於 2004 年 2 月 4 日 Zuckerberg 所創立之 TheFacebook 網站。有鑑 於哈佛大學紙本新生名冊(Facebook)無法滿足多數學生社交需求,Zuckerberg 因 此設立線上版校園名冊「TheFacebook」,做為哈佛大學學生認識其他人之社交網 絡。在 TheFacebook 上,會員必須以真實身分註冊,建立相片及個人資料檔案,

例如:目前選修科系、最喜愛的書籍、電影、音樂等。不久,TheFacebook 陸續 開放其他大學註冊加入,在校園中掀起一股熱潮。2005 年 8 月,Zuckerberg 買 下 Facebook.com 網址,將 TheFacebook 改名。2006 年 9 月,臉書正式開放所有 網路使用者註冊,使臉書躍升國際,從校園擴展至全世界。2008 年臉書啟動翻 譯計畫,推出 35 種語言版本,也加速了全球網路使用者註冊率(Kirkpatrick, 2010)。

2011 年 7 月,臉書成為美國第三大線上影片網站,約有 5150 萬用戶在臉書 上觀看影片(Schonfeld, 2011)。2011 年 8 月,美國臉書使用者平均每人每月瀏覽 時間是 7 小時 46 分,相當於每日約花 15 分鐘,是瀏覽搜尋引擎 Google 時間的 四倍(Parr, 2011)。2012 年 10 月 4 日,Zuckerberg 在個人臉書牆上,宣布臉書達 到十億會員的里程碑,即世界上每七個人就有一人使用臉書。至 2012 年為止,

臉書累計按 1.13 兆次讚、連結 1403 億個朋友、上傳 2190 億張照片、打卡 1700 億次、超過 6260 萬首歌播放超過 220 億次(Protalinski, 2012)。

在臺灣,臉書更創下許多紀錄。2011 年臺灣網路使用者最常查詢的熱門關鍵 字,由「Facebook」奪冠,藉由臉書分享功能,將影片與親友分享(李育璇,2011)。

(27)

《數位時代》調查的「臺灣網站 100 強」,2013 年的榜首再度由臉書拿下,也是 臉書自 2011 年首次拿下第一後,三次連莊冠軍(數位時代,2013)。一份資策會 2013 年公布的資料,也顯示臺灣在亞洲國家中,使用臉書的比例最高(黃佩珊,

2013)。日本網路公司 Cereja Technology 的調查亦發現,臺灣在亞洲地區臉書使 用人數中,雖以 1320 萬使用者位居第七,不過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卻以 56.7%

名列第一(顏理謙,2013)。

儘管臉書擁有超過十一億用戶,是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選擇刪除臉書帳號 的用戶卻陸續出現。2012 下半年,臉書開始在美國退燒,愈來愈多年輕人因為 擔心隱私曝光及與朋友間關係愈疏離,選擇退出或拒絕加入臉書(黃文正,2012)。

2013 年,英國也出現一個月內,就有 140 萬名臉書用戶選擇退出的現象(中央社,

2013)。

綜觀臉書自 2006 年開放全球註冊至今,以驚人速度成長,甚至在 2012 年掛 牌上市,僅短短七年時間便締造出臉書帝國。儘管少數國家如中國禁用臉書,美 國、英國亦開始出現降溫現象,臉書還是穩坐社群網站之龍頭寶座。

二、臉書效應與媒體特質

(一)臉書效應

Kirkpatrick(2010)表示臉書是一種創新通訊交流型態,也因此引發了全新 的人際關係及社會效應,包括:

1.改變資訊傳播型態

以 往 資 訊 傳 播 需 經 由 電 話 、 電 子 郵 件 或 線 上 通 訊 軟 體 如 Messenger(MSN)等,如今只需在臉書上更新資訊,臉書就會自動將個 人動態消息發送給朋友,讓人形同「訂閱」友人最新資訊,資訊也經 由臉書用戶與朋友在網路上建立的「社交圖譜」,以倍速擴散。

2.親疏界線轉變

臉書讓人可以無拘束的與友人交談,保持某種程度親密關係,透 過臉書來認識相交多年朋友,可能比原先對此人瞭解還要多。然而臉 書的透明性卻也可能導致關係生變,甚至引來殺身之禍。一名英國女 子將臉書上感情狀態由「已婚」改成「單身」,分居不久的先生發現 後,一氣之下殺了太太。

(28)

3.用戶製造個人新聞

在臉書上,用戶製造個人「新聞」與朋友分享,使傳統媒體重要 性相對降低。然而,用戶也必須為自己言行負責,否則一旦留下記錄,

就難以消除殆盡。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研究調查發現,從臉書刪除的照片只要有連結 網址,不論是幾個月前、甚至是幾年前的照片,任何人都能輕鬆觀看,

不少用戶也為此感到相當困擾(翁嫆琄,2011)。

4.全球最大資料庫與監視系統

以社交網站為中心,透過與外部網站連結,擴大為巨型資料庫,

提供用戶聯繫溝通、問題解決、娛樂等功能。在用戶資訊掌控上,臉 書甚至可能比政府所能掌握的還多,形成一個隱形全球監視系統。

2012 下半年,臉書即收到美國政府相關單位約一萬次提供客戶資 料之命令、搜查令與傳票,遭鎖定的用戶帳號也有將近兩萬個(鍾玉玨,

2013)。

5.促使數位民主

臉書賦予用戶言論自由及透明資訊,其有如病毒式之傳播工具,

能迅速連結眾多用戶,使臉書成為用戶抗議、起義首選,因而捲入國 際政治漩渦,造成部分國家政局動盪,成為「公共外交 2.0」(public diplomacy 2.0)及「民間社會 2.0」(civil social 2.0)所在地。

6.禮物經濟

有別於市場經濟,以人與人之間會相互贈與的前提下運作,認為 對他人做出貢獻,對方也應該要有所回饋,期能創造公平、透明、有 秩序的社會。

7.朋友出現三種類別

過去臉書對人際關係只提供朋友或非朋友的二元選擇,現在為了 反映人際關係親密度差異,區分為三種類別:所有人、朋友的朋友、

朋友。

8.瞄準度最精確的媒體

以往企業必須聘請專人做市場調查,如今臉書用戶自行在網路上 提供資料,不僅降低企業成本,也創造了一個消費者參與產品製造的 平臺,使消費者得以進入企業生產程序。而臉書用戶用來標識自己的

(29)

各項資訊,亦具有極大商業價值,「內容就是廣告」,改變人們在社會 中協調創新、產品製造及提供服務方式。

(二)媒體特質

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比較網路社交工具相關文獻(Facebook, 2010a, 2010b; Hoadley, Xu, Lee & Rosson, 2010; Kim, 2008; Lewis & West, 2009),歸 納臉書具有以下幾點媒體特質:

1.尋找朋友(Friend Finder)

臉書用戶若要搜尋久未聯繫或新結識朋友,只需輸入對方網路信 箱帳號或關鍵字,再按下「加為朋友」鍵,即可傳送「交友邀請」。

由此可見,臉書具有重建及擴展友誼網絡之特點。

2.自我展現平臺與多媒體匯入

透過動態消息(News feed)、塗鴉牆(Wall)與網誌(Notes)等方式,臉 書用戶可盡情抒發個人情感或發表評論,在首頁動態消息與塗鴉牆上,

更新近況及分享相片、影片。網誌則不受字數限制,可充分表達想法,

其與部落格(Blog)不同處為網誌於傳送過程中,即可同步放送到個人 及朋友首頁上,讓臉書朋友即時閱讀。

3.通訊串聯及動態消息

臉書的通訊串聯分為「訊息與收件夾」(Messages and Inbox)、「個 人首頁及塗鴉牆」與「聊天室」。訊息與收件夾功能為傳遞私人訊息,

也是三者中隱密性最高的。用戶從個人首頁及塗鴉牆接收臉書朋友及 社團發布之動態消息,再透過留言回應(Comment)、分享(Share)或讚 (Like)與之互動,可選擇依時間排序瀏覽最新動態(Top News)、稍早動 態(Older Posts),或依回應次數排序隨時追蹤人氣動態(Most Recent)。

聊天室則提供一對一、多人對話或視訊通話的功能,點擊上線朋友姓 名即可開啟聊天視窗。

4.多樣化應用程式(Applications)

臉書應用程式有相當多樣的選擇,包括:遊戲、娛樂類、體育類 及實用類等十類。每類應用程式至少有兩百種以上選擇,且每個類別 之下又可再細分為不同項目。

5.客製化社交應用程式

(30)

「成立社團」(Group)與「舉辦活動」(Events)即是針對特定活動的 獨立溝通空間。不論個人或團體,皆可在臉書上成立社團,在這個專 屬空間中,社團成員可自由發表言論,進行意見交流。透過臉書群組 功能,臉書用戶能依據個人需求建立社團及活動人員名單,將其他無 關之朋友群摒除在外,不僅可保障訊息傳遞的隱密與安全性,也可使 其他朋友群免受不必要之訊息干擾。「舉辦活動」則可號召同好參與 活動,凡是受邀參與活動

6.整合相關應用程式

臉書整併了其他社群網站特質於平臺中,同時結合網誌、聊天室、

相片、影片、社團、活動及相關應用程式於一體,提供資訊、影音、

休閒娛樂等需求。

綜上所述,臉書不但提供個人展現之空間,大量多樣化應用程式亦滿足 用戶休閒娛樂等需求,其所夾帶的龐大用戶資訊也成為企業廣告瞄準目標;

臉書上即時同步放送的消息,及儼然「私家偵探」般之尋友搜尋引擎,也串 連起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們。此空前的社群網站交流型態,不但為人們擴展 了人際關係,引發的一連串社會效應更是不容小覷。

三、臉書使用行為相關研究

臉書自2006年9月正式開放所有網路使用者註冊,發展至今,已成為熱門的 研究主題,以下將近年來,探討關於國小學童臉書使用行為之文獻資料整理如表 2-1。

表 2-1

臉書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 作者

(年份)

論文 名稱

研究

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王曉璿、

施政旻與 紀明良

(2010)

國小高年 級學生使 用社交網 路服務對 自我隱私 保護現況 調查研究

彰化縣 偏遠地 區某校 高年級 學童

1.超過七成的學童有使用過臉書。

2.有八成的學童將姓名和性別真實的呈現在臉 書上。

3.43.1%好友人數在 15~30 人以內,38.5%好友人 數超過 30 人。

(續下頁)

(31)

作者 (年份)

論文 名稱

研究

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吳明鴻 (2011)

新北市一 所國小高 年級學童 臉書使用 情況之研

新北市 某校高 年級學

1.不同性別、不同學業成績、不同人際關係之學 童「臉書使用動機」多為「玩遊戲」。

2.不同性別之學童在「臉書使用時段」有顯著差 異。

3.不同人際關係之學童在「臉書朋友類別」具顯 著差異。

姚嘉如 (2012)

國小高年 級學童使 用社群網

站 Facebook 動機、行 為與隱私 設置研究

新北市 三重區 七間大 型學校 高年級 學童

1.使用臉書年資以兩年以上居多,每天使用未超 過一小時,每週登入次數為三~四次。

2.多數臉書朋友數未滿 100 人,最常使用功能為 遊戲或應用程式。

3.使用臉書主要動機為娛樂,使用行為則為社交 互動。

4.不同使用臉書時間、每週次數、臉書朋友數與 其功能使用及隱私設置間呈正相關。

許梅芳 (2011)

國小學童 社群網站 使用行為 與資訊法 律認知之

研究

臺中市 六年級 學童

1.有達八成的六年級學童有使用社群網站的經 驗。

2.平均每週使用社群網站時間以低於三小時的 最多。

3.使用的社群網站以無名小站與臉書為主,且最 主要的動機為休閒娛樂。

陳惠文 (2013)

雲林縣國 小高年級 學童使用 臉書對其 人際關係 與學習動 機之交互 影響研究

雲林縣 高年級 學童

1.超過八成學童使用過臉書。

2.40.33%一週使用臉書多為 1~2 天,29.3%每次 使用時間多為 10~30 分鐘。

張毓芬 (2011)

親子網路 管教方式 對臺北市 高年級學

童 Facebook 使用影響

之研究

臺北市 信義 區、北投

區高年 級學童 及其父

1.超過 70%學童有使用臉書,使用時間多半不超 過一小時,使用地點通常在家中,而使用動機 多為社交或遊戲。

2.學童對父母網路與臉書使用管教之感受,對其 臉書使用年資、時間皆會造成顯著關聯。

(續下頁)

(32)

作者 (年份)

論文 名稱

研究

對象 主要研究結果

曾玉采 (2013)

國小高年 級學童使 用臉書與 人際關係 的相關度

探討

彰化縣 溪湖鎮 湖東國

1.擁有臉書帳號者高達九成五以上。

2.臉書使用時數,六成以上以一到二小時居多。

3.使用年資集中在一到三年,佔六成以上。

楊淇淯與 于富雲

(2011)

國小學童 臉書使用 之初探

彰化、臺 南、高雄 及屏東 中、高年

級學童

1.進行遊戲娛樂活動之學童共有 90.30%,其次為 交友佔 57.14%。

2.近半數使用過臉書之學童中有高達近三分之 二謊報年齡註冊臉書帳號。

3. 65.82%擁有自行註冊之個人帳號。

謝龍卿 (2012)

青少年臉 書成癮、

人際關係 與學業成 就及其相 關因素之

研究

北、中、

南、東部 公私立 國中、高

中及高 級職業 學校學

1.90.96%使用過臉書;使用目的多為「聯絡失散 已久朋友」;使用年資大多為一年~三年;每天 使用時間大多不超過半小時。

2.真實朋友數平均 33.29 人,臉書朋友數平均 201.17 人。

3.國中學生、每天使用臉書超過三小時、使用年 資三年以上、臉書朋友數達 200 人以上、真實 人際關係與臉書人際互動均佳之青少年,最易 臉書成癮,且達顯著水準。

嚴郁玟 (2013)

學童臉書 使用經驗 與學業成 就之灰關 聯研究-

以彰化市 某國小高 年級學童

為例

彰化市 某所國 小高年 級學童

1.每週使用臉書的天數越少,學業成就表現越 好。

2.學童使用臉書的原因、動機為「抒發情感」時,

對各學科的學業成就呈現最大關聯度。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在使用臉書經驗方面,王曉璿、施政旻與紀明良(2010)、

許梅芳(2011)、張毓芬(2011)、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陳惠文(2013)及曾玉采(2013) 等人之研究,發現超過七成學童使用過臉書。在臉書帳號方面,王曉璿、施政旻 與紀明良(2010)、楊淇淯與于富雲(2011)、曾玉采(2013)等人研究顯示超過六成學

(33)

童擁有自行註冊之個人帳號。在使用年資方面,姚嘉如(2012)與曾玉采(2013)研 究發現加入臉書時間大都皆超過一年。在使用頻率方面,陳惠文(2013)發現每週 使用臉書多為 1~2 天,且以一到二小時居多;姚嘉如(2012)則發現學童每天使用 未超過一小時;許梅芳(2011)研究以低於三小時的最多;張毓芬(2011)研究發現 使用時間多半不超過一小時。在臉書好友數量方面,王曉璿、施政旻與紀明良 (2010)發現好友人數在 15~30 人以內,38.5%好友人數超過 30 人;姚嘉如(2012) 則是發現好友未滿 100 人。在加入臉書動機方面,吳明鴻(2011)發現不同性別、

學業成績、人際關係之學童「臉書使用動機」多為「玩遊戲」;許梅芳(2011)與 姚嘉如(2012)研究最主要的動機為休閒娛樂。

第二節 自我揭露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自我揭露理論基礎

(一)自我揭露定義與影響因素

自我揭露是人們將內心感受和訊息與他人分享的特殊溝通過程(DeVito, 2003;Taylor, Peplau, & Sears, 1997)。林欽榮(2002)認為自我揭露就是告訴他 人關於自己的訊息,期能獲得他人關注與接納,與他人更親近。莊伯仲(2009) 則認為在人際關係中,自我揭露即是與人溝通、互動的主要原動力,也是個 人向他人表達自我內心之想法與感覺的過程。

在對象上,自我揭露是指對至少一人公開傳播關於自己的資訊,包括不 自覺之非語言動作、自白書、提供個人訊息或顯示感覺情緒(DeVito, 1995)。

人們表露自我的主要目的,是達成各種人際關係目標,且在意在他人面 前呈現出的形象(Daniel, Michael, & Valerie, 2000)。而影響自我揭露的程度,

包括下列幾項因素(陳皎眉,2004):

1.團體大小(group size)

相較於多人情境,自我揭露較常出現於兩人之間,因人數少,個 人得以保有隱私不被旁人知道,並從觀察對方態度反應,決定揭露內 容深度(Solano & Dunnam, 1985)。

2.喜歡(liking)

(34)

自我表露的對象也有程度上差異,Collins 與 Miller(1994)研究發現 自我揭露與喜歡兩者互為因果關係,人們因為對於喜歡的人有較高信 任感,因此傾向對喜歡的人吐露心事,也喜歡對自己透露私事的人。

3.相互性(reciprocity)

自我揭露如同酬賞般,為了維持公平和平衡的關係,關係中雙方 得經常互換訊息(Archer, 1980)。

4.性別(gender)

女性相較於男性,在情緒及情感的自我揭露部分顯得更多(Dindia

& Allen, 1992; Morton, 1978)。此外,女性對女性的揭露程度明顯高 於男性對男性(Reis,1986)。女性大學生很少向父親或男朋友做自我揭 露,最常揭露對象是母親及最要好的朋友;男性大學生較可能揭露對 象則為親近友人而非父母(DeVito, 1995)。

5.性格(personality)

喜歡自我表露的人,通常較有自信,因此願意接受表露後可能帶 來的負面後果。擅於社交且個性較外向的人,比起不擅交際個性內向 者更容易自我揭露(DeVito, 1994)。

6.文化(culture)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自我揭露看法也各有不同。美國人自我 揭露程度就高於英國人、德國人、波多黎各人及中東國家(Gudykunst, 1983;Jourard, 1971)。在某些文化中,甚至認為自我揭露是弱者行為,

像是中國人「男兒有淚不輕彈」,以流淚來表露內心情感被視為沒有 擔當、男子氣概(傅清雪,2006)。

7.危機(crisis)

當人們面臨危機,尤其是相同的壓力時,更容易自我揭露。舉例 來說,醫院癌症病患因同病相憐,特別容易互訴心聲(Hargie, Saunders.,

& Dickson, 1994)。

綜上所述,自我揭露是一種與他人互動、建立關係的過程,經由透露關 於自身資訊或感受,拉近與對方之距離,而揭露程度則受個性、他人反應、

同理心等因素有所不同。

(二)自我揭露功能與風險

(35)

藉由自我揭露的過程,人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正向功能(DeVito, 2003;

Derlega & Grzelak, 1979):

1.情感宣洩(expression)

許多時候,向他人表達自己情緒,是為了得到對方適時支持,讓 心中鬱悶得以宣洩,像是今天遇到一個無理顧客,又被上司無情責罵 等。

2.因應能力(coping abilities)

透過自我揭露,釋放埋藏心底的創傷及罪惡感,藉由他人支持重 新接納自己,譬如小時候曾遭遇過性侵犯、曾說謊欺騙了某件事等。

3.自我澄清(self clarification)

在與他人表達感受與經驗的過程中,不但使他人更進一步認識自 己,也有助於在傾訴困擾時,獲得不同想法,再次澄清檢視問題,找 到解決方式。

4.社會認可(social validation)

經由他人對自我揭露的反應與回饋,協助自己辨別修正原本觀點 是否正確或恰當。

5.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個人選擇性避談一些不利自己的訊息,企圖操控他人判斷,期望 對他人形塑較正面印象。譬如應徵工作時,特別強調自己畢業於某所 名校科系,通過幾項專業檢定,卻未談及過往被任職公司解聘緣由。

6.關係發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適當自我揭露可促進雙方的認識與瞭解,藉由對等自我揭露,提 升彼此關係親密性。

彭懷恩(2012)也認為適當的自我揭露是了解自我的重要途徑,當個人透 露出自身的希望、感受等,亦得到他人對自身的不同觀點,進而學習檢視自 己。此外,因感到對方接收到自身最私密的資訊,也提升了關係中的自尊與 安全感。

適當自我揭露能宣洩情緒,促進人際關係發展。然而,過度自我揭露則 可能帶來風險(DeVito, 1995):

1.個人風險

(36)

因為價值觀差異,無法得到自我揭露對象的認同,例如自我揭露 是同性戀者,可能使得親近的朋友和家人不再像以往般那樣親近自 己。

2.關係風險

完全的自我揭露則可能對彼此關係造成威脅,對方可能因為掌握 了自己隱私,反過來控制、威脅、背叛自己,將自己不欲人知的祕密 散播出去(Derlega, 1984)。

3.專業風險

自我揭露可能導致工作或前途不保,像是坦承曾至精神科治療的 政治人物,可能就要面臨失去選民及政黨支持。

由上述可知,自我揭露尺度的拿捏不可不慎,需注意揭露的時機及對象,

適當自我揭露可得到認同,使情感得以宣洩,進而促進彼此關係;反之,過 度自我揭露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造成彼此關係降至冰點,甚至可能危及自 身安危。

(三)自我揭露與隱私的平衡

隱私是個人對人身相關資料、意見及感覺予以保密的一種權利,一個人 可能為了避免衝突、保護關係等理由選擇隱私重於自我揭露 (Verderber, Verderber, & Berryman-Fink, 2006)。

Cozby(1973)認為自我揭露是兩個人互相競爭之下的產品,當一方在自我 揭露,相對的另一方就是在減少自我揭露,自我揭露的同時也需保持隱私,

才能保有自我性格的認同。Rawlins(1983;引自楊威,2005)表示人們會考量 容忍脆弱度及坦率的可能性,以保護自身及他人,藉以平衡自我揭露。容忍 脆弱度受對對方的信任及自身敞開胸懷的需要影響,當個人對對方有高度信 任,最能自在的自我揭露,如圖 2-1 之 A;若對對方缺乏信任或敞開胸懷的 需要性低時,個人就必須評估是否要為增進親密做冒險或是維持現狀,如圖 2-1 之 B、C。坦率的可能性則包含避免談論某些話題的自制力與坦白誠實的 需要,若具誠實說出的高度需要且自制力低時,則最有可能自我揭露,如圖 2-1 之 F。

(37)

A 高度容忍脆弱

(揭露)

B 需要判斷

C 需要判斷

D 無法容忍脆弱

(隱瞞) 高

低 對

對 方 的 信 任 程 度

敞開胸懷的需要程度

高 低

E 需要判斷

F 可能坦率

(說出)

G 不太可能坦率

(避免說出) H 需要判斷 高

低 自

制 力 抗 拒 程 度

誠實的需要程度

高 低

圖 2-1 容忍脆弱度與坦率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楊威(譯)(2005)。人際溝通(原作者:D. J. Canary, M. J. Cody & V.

L. Manusov)(頁 155-156)。臺北市:五南。

(四)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Altman 與 Taylor(1973)以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的洋蔥 (onion)模式,說明不同程度人際關係,自我揭露深度(depth)與廣度(breadth) 亦不同。當人際互動逐漸由表面接觸發展為親密關係,自我揭露訊息也由淺 變深。譬如人們會跟一般朋友討論旅遊、美食,卻不會隨便透露家務事及內 心情感,只會對親密朋友吐露心聲。因此,剛開始的關係互動是由低深度、

高廣度話題開始,隨著關係發展,談論話題層面也變多,即自我揭露廣度由 窄變寬。以陌生人來說,大概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特質,談不上資訊分享;對 於認識的人,談論的則是低度親密性、外在知覺到的話題;若是朋友,談論 話題則涉及需求或感受;若是關係親密的朋友,談論話題則深入內在情緒與

(38)

自我概念層面(鄭佩芬、王淑俐,2008)。由此可知,自我揭露深度及廣度與 人際關係親密性互為表裡,關係愈親密,自我揭露會愈滲透至洋蔥核心,如 下圖 2-2 所示。

A B C D 1 2 3 4

圖 2-2 人際關係社會滲透模式

資料來源:鄭佩芬、王淑俐(2008)。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頁 112)。新北市:

揚智。

DeVito(1994)也提出人際關係的強度常隨著彼此互動形態及自我揭露多 寡而變化。依照人際關係的發展,可以將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分為認識的人、

朋友及親密的人(傅清雪,2006):

1.認識的人(acquaintances)

指可以叫出名字並會互相交談的人,但彼此談話的內容和次數有 限,沒什麼交情。譬如住在同棟大廈的住戶,等垃圾車來時才會碰到,

彼此點頭寒暄幾句話,就是「認識的人」。 2.朋友(friends)

當認識的人見面次數變多、相處久了,就有可能發展為朋友。朋 友是我們願意與其分享更多有關自己的事,建立更多關係的人。

3.親密朋友(intimates)

說明:

A:自我概念

B:感受、需求、價值觀 C:知覺、期望

D:表面特質 1:親密朋友 2:朋友 3:認識的人 4:陌生人

(39)

指能與我們分享內心深層感情的人,當朋友之間互相信任,彼此 願意做更多自我揭露,就會發展為親密的關係,親密度則視分享及自 我揭露程度而定。

(五)自我揭露的範疇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Luft 與 Igham(1955)所提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概念,認為不同的 訊息揭露促使人們發展出各種人際關係(引自陳皎眉,2004)。在周哈里窗概 念中,視每個人的自我都有四個面向,如下圖 2-3 所示。

開放我 (open self)

盲目我 (blind self)

隱藏我 (hidden self)

未知我 (unknown self)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別人知道

別人不知道

圖 2-3 周哈里窗

資料來源: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頁 66)。臺北市:雙葉。

1.開放我(open self)

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部分,包括姓名、年齡、職業等。隨 著人際互動對象不同,開放我的大小也跟著改變。然而,有的人個性 本來就容易自我揭露,其開放我的部分就較大;有的人則不輕易透露 個人訊息,其開放我的部分就較小(DeVito, 1994)。

2.盲目我(blind self)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盲目我是別人知道而自己卻不知道 的部分,例如:不自覺的口頭禪、習慣性動作、表情等,都是自己未 查覺而旁人容易感受到的盲點。不過盲目我並非一定是負面的,也包 括善良、老實等正向的特質,過度自卑的人就往往輕忽了自己的優點。

盲目我的大小與個人觀察敏銳度、接受回饋的能力有關,有些人對他 人的明、暗示毫無感覺,盲目我的部分自然較大;有些人則對他人的 反應非常敏感,盲目我的部分就較小。

(40)

3.隱藏我(hidden self)

指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是個人刻意隱瞞想法或祕密的 封閉區域,例如:過去的傷痛、曾偷竊、遭遇過性侵害等。過度自我 揭露者(overdiscloser)因總是毫無保留地透露自己的訊息,隱藏我的部 分很小;低度自我揭露者(underdiscloser)盡量避談個人資訊,隱藏我 的部分相對很大。大部分人則屬於選擇性揭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

視互動對象調整隱藏我的大小。

4.未知我(unknown self)

指自己不知道且別人也不知道的部分,是積壓在內心深處的潛意 識,包括壓抑的記憶、未覺察的潛能等。透過夢、催眠、心理治療等 方式,可幫助未知我變成自己知道的部分。

周哈里窗四個面向的大小,受自我揭露的程度及他人回饋的影響而變化。

在關係建立初期,開放我顯得較小,隨著彼此關係發展逐漸親密,自我揭露 增多,使得開放我變大,隱藏我變小,如圖 2-4 所示。而經由他人回饋,我 們得知某些原本不知道的盲目我,因此開放我變大,盲目我變小,如圖 2-5 所示(陳皎眉,2004)。Luft(1984)則發現開放我愈小的人,其人際溝通愈不理 想。

開放我 (open self)

盲目我 (blind self)

隱藏我 (hidden self)

未知我 (unknown self) 自

我 揭 露

圖 2-4 自我揭露後之周哈里窗

資料來源: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頁 69)。臺北市:雙葉。

(41)

開放我 (open self)

盲目我 (blind self)

隱藏我 (hidden self)

未知我 (unknown self) 回饋

圖 2-5 他人回饋後之周哈里窗

資料來源: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頁 69)。臺北市:雙葉。

二、自我揭露相關研究

本部分僅將與本研究較相關的研究,列於下表 2-2 中。

表 2-2

自我揭露之相關研究 作者

(年份)

論文 名稱

研究 對象

主要 研究結果

李宜貞 (2004)

人際關係 自我揭 露、娛樂 性資訊尋 求與網路 貼圖行為 之研究

網路使 用者

1.自我揭露程度與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 有關。

2.年齡在國中以下的受訪者,自我揭露程度越 低,而女性在自我揭露程度上則高於男性。

李衛貞 (2009)

國小學童 網路虛構 身分動機 與行為之

研究

新竹縣 某國小 四五六 年級學

1.約七成曾有網路虛構身分經驗,且年級愈高愈 普遍。

2.網路虛構身分動機主要為拓展人際關係和增進 自我揭露。

3.獨生子女、愈高年級、成績不佳及使用網路頻 繁者,愈常在網路虛構身分。

(續下頁)

(42)

作者 (年份)

論文 名稱

研究 對象

主要 研究結果

彭賀柔 (2012)

以依附風 格探討國 中生即時 通訊線上/

線下自我 揭露的程 度差異

臺中市 某國中 學生

1.線下自我揭露高的學生在線上自我揭露行為上 顯著高於線下自我揭露較低的學生。

2.女生無論在線上或線下的自我揭露表現皆顯著 高於男性。

3.具有外傾性特質的學生其在線上或線下情境中 皆能展現高度的自我揭露。

盧峯裕 (2011)

網路使用 行為對同 儕關係之 影響—林 縣沿海地 區國小高 年級學童

為例

雲林縣 沿海地 區之高 年級學

1.上網地點以家裡為主,網路遊戲為最常使用之 網路活動,其次為網路社交及聊天軟體。

2.家長態度影響學童上網頻率及上網動機。

3.年級愈低之學童自我揭露程度愈高;女生自我 揭露程度高於男生。

4.使用通訊軟體者之自我揭露程度較高。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李宜貞(2004)與盧峯裕(2011)皆發現女生自我揭露程度高於男 生,彭賀柔(2012)的研究也發現女生無論在線上或線下的自我揭露,皆顯著高於 男性,此和 Morton(1978)、Dindia 與 Allen(1992)提出女性相較於男性,在情緒及 情感的自我揭露部分顯得更多之論點相同。然而,在自我揭露程度與年齡的關聯 上,李宜貞(2004)發現年齡在國中以下,其自我揭露程度越低,與盧峯裕(2011) 的研究結果「年級愈低之學童自我揭露程度愈高」恰為相反,究竟國小高年級學 童其自我揭露是隨年齡增加或是減少,值得深入探討。

第三節 人際關係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人際關係定義與理論

廣義的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不同型態的互動關係,包括兩性、親子、手足、

師生、勞資關係等;狹義的人際關係則是指同事、同儕、友伴關係(徐西森,1998;

DeVito, 1994)。人際關係是兩個人之間,彼此相互依賴或影響(Kelley, Berscheid,

(43)

Christensen, Harvey, Huston, Levinger, McClintock, Peplau, & Peterson, 1983),且維 持一段長時間互動(Hinde,1979)。Brammer(1993)則認為人際關係是一種社會影響 歷程,是人與人相互交往、影響的一種狀態。可見人無法離群索居,需藉由與他 人互動來建立各種關係,以下將幾個重要人際關係理論分述如後:

(一)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Schutz(1966)主張人與人之間關係能否建立與維持,有賴於雙方在以下三 者人際需求程度是否一致:

1.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

指個人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方式來表達、獲得情感的心理欲望。情 感需求程度的兩端,可分為缺乏人際關係(und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與過度人際關係(ov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缺乏人際關係者甚少自 我揭露,不易與人親近,冷漠無親和力,且逃避他人釋出的善意情感,

避免親密的關係與溝通。過度人際關係者則正好相反,熱情有人情味,

容易信任他人與人打成一片,然而過度自我揭露,反而使其交不到真 心朋友。適度人際關係者則介於兩者中間,能合宜表達與接受情感,

從與他人互動中獲得友誼。

2.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

指個人希望被他人認同與接納的心理欲望,藉由參與共同活動,

滿足歸屬的需求。每一個人都有歸屬的需求,一種極端為缺乏社交 (undersocial),另一種極端則為過度社交(oversocial)。缺乏社交者,生 活封閉經常獨處,雖有歸屬需求,因怕被拒絕或被傷害而選擇與他人 保持距離,只偶爾參加團體活動。過度社交者,無法忍受獨處,時常 需要他人陪伴,喜歡熱鬧氣氛,藉由參加各種活動來證明自己是受人 歡迎、被認同的。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視不同情境選擇獨處或參與 團體活動。

3.控制需求(control need)

指個人希望具有對周遭事物影響力的心理欲望,與情感需求、歸 屬需求一樣有程度上的不同。逃避型(waiver)極端服從,不願掌控事情 承擔責任。獨裁型(autocrat)則喜好掌控支配獨攬大權,不能接受他人 意見。民主型(democrat)則屬中庸,能適時聽從及領導,勇於表達、接 受他人意見。

數據

表 2-5  臉書與自我揭露之相關研究  作者  (年份)  論文 名稱  研究  對象  主要  研究結果  王曉璿、 施政旻與 紀明良 (2010)  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社交網路服務對自我隱私 保護現況 調查研究  彰化縣偏遠地區某校高年級學童  1.高年級男、女學生對個人資料自我揭露的程度並沒有顯著差異。 2.六年級學童對個人資料自我揭露程度比五年級學生高。  沈君叡  (2012)  使用者之自我揭露、隱私感受與社 會資本關 係之研究  臉書  使用者  1.使用者心理隱私需求越高,則隱私顧慮越高。
表 3-1  正式樣本分配一覽表  分布區域  學校名稱  施測人數  有效樣本  有效率(%)  東區  博愛國小  58  56  96.55  西松國小  58  51  87.93  南湖國小  54  47  87.04  興雅國小  55  50  90.91  新湖國小  56  51  91.07  西區  五常國小  54  47  87.04  雙蓮國小  56  49  87.50  南門國小  60  59  98.33  國語實小  57  55  96.49  南區  志清國小
表 3-5  專家審查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列)  專家姓名  現職  專長  凃金堂  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教 育心理學、教育統計、教 育測驗與評量  張昌文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系統師  資訊教育  陳聖智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 程專任助理教授  數位內容創作、資訊設 計、數位藝術、互動科技  互動基礎、設計理論與方 法、創意研討  黃志順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教務主 任  教育經營與管理  彭康益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註冊組 長  資訊教育
表 3-6  專家審查意見修改彙整表  量表  同意  (初稿題號)  修改  (初稿題號)  刪除  (初稿  題號)  新增  (預試 題號)  臉書使用行為問卷  4、5、6、7、9  11、12、13、16  18  1、2、3、8、10 14、15、17、19  臉書自我揭露量表  5、7、8、9、11  12、13、15、16  17、18、19、20  22、23、24、25  26、27、28、32  33、34、35、36  37、39、40  14、21、29、30 38  2、31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After 1995,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changed a lot in Taiwan, the cost of employee and land got higher and higher,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Taiwan faced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emonstrated the curricula of the global warming, energy-saving and

H2-7:不同 Facebook 得知管道的 Facebook 遊戲使用者在 Facebook 遊戲動機有顯著 差異。. H2-8:不同 Facebook 平均每次使用時間的 Facebook

To combine advantages of stock selection models and market timing models, that is, to avoid the decline period and make the performance during holding period higher than th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duct math remedial instruction on decimals division (RIDD) for sixth grade and solve teaching problem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C.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in diagnostic teaching and their changes in scores on fraction word problems test.. Throug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games which has been used in number and calculation instructions for fifth g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