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揭露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自我揭露理論基礎

(一)自我揭露定義與影響因素

自我揭露是人們將內心感受和訊息與他人分享的特殊溝通過程(DeVito, 2003;Taylor, Peplau, & Sears, 1997)。林欽榮(2002)認為自我揭露就是告訴他 人關於自己的訊息,期能獲得他人關注與接納,與他人更親近。莊伯仲(2009) 則認為在人際關係中,自我揭露即是與人溝通、互動的主要原動力,也是個 人向他人表達自我內心之想法與感覺的過程。

在對象上,自我揭露是指對至少一人公開傳播關於自己的資訊,包括不 自覺之非語言動作、自白書、提供個人訊息或顯示感覺情緒(DeVito, 1995)。

人們表露自我的主要目的,是達成各種人際關係目標,且在意在他人面 前呈現出的形象(Daniel, Michael, & Valerie, 2000)。而影響自我揭露的程度,

包括下列幾項因素(陳皎眉,2004):

1.團體大小(group size)

相較於多人情境,自我揭露較常出現於兩人之間,因人數少,個 人得以保有隱私不被旁人知道,並從觀察對方態度反應,決定揭露內 容深度(Solano & Dunnam, 1985)。

2.喜歡(liking)

自我表露的對象也有程度上差異,Collins 與 Miller(1994)研究發現 自我揭露與喜歡兩者互為因果關係,人們因為對於喜歡的人有較高信 任感,因此傾向對喜歡的人吐露心事,也喜歡對自己透露私事的人。

3.相互性(reciprocity)

自我揭露如同酬賞般,為了維持公平和平衡的關係,關係中雙方 得經常互換訊息(Archer, 1980)。

4.性別(gender)

女性相較於男性,在情緒及情感的自我揭露部分顯得更多(Dindia

& Allen, 1992; Morton, 1978)。此外,女性對女性的揭露程度明顯高 於男性對男性(Reis,1986)。女性大學生很少向父親或男朋友做自我揭 露,最常揭露對象是母親及最要好的朋友;男性大學生較可能揭露對 象則為親近友人而非父母(DeVito, 1995)。

5.性格(personality)

喜歡自我表露的人,通常較有自信,因此願意接受表露後可能帶 來的負面後果。擅於社交且個性較外向的人,比起不擅交際個性內向 者更容易自我揭露(DeVito, 1994)。

6.文化(culture)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自我揭露看法也各有不同。美國人自我 揭露程度就高於英國人、德國人、波多黎各人及中東國家(Gudykunst, 1983;Jourard, 1971)。在某些文化中,甚至認為自我揭露是弱者行為,

像是中國人「男兒有淚不輕彈」,以流淚來表露內心情感被視為沒有 擔當、男子氣概(傅清雪,2006)。

7.危機(crisis)

當人們面臨危機,尤其是相同的壓力時,更容易自我揭露。舉例 來說,醫院癌症病患因同病相憐,特別容易互訴心聲(Hargie, Saunders.,

& Dickson, 1994)。

綜上所述,自我揭露是一種與他人互動、建立關係的過程,經由透露關 於自身資訊或感受,拉近與對方之距離,而揭露程度則受個性、他人反應、

同理心等因素有所不同。

(二)自我揭露功能與風險

藉由自我揭露的過程,人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正向功能(DeVito, 2003;

Derlega & Grzelak, 1979):

1.情感宣洩(expression)

許多時候,向他人表達自己情緒,是為了得到對方適時支持,讓 心中鬱悶得以宣洩,像是今天遇到一個無理顧客,又被上司無情責罵 等。

2.因應能力(coping abilities)

透過自我揭露,釋放埋藏心底的創傷及罪惡感,藉由他人支持重 新接納自己,譬如小時候曾遭遇過性侵犯、曾說謊欺騙了某件事等。

3.自我澄清(self clarification)

在與他人表達感受與經驗的過程中,不但使他人更進一步認識自 己,也有助於在傾訴困擾時,獲得不同想法,再次澄清檢視問題,找 到解決方式。

4.社會認可(social validation)

經由他人對自我揭露的反應與回饋,協助自己辨別修正原本觀點 是否正確或恰當。

5.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個人選擇性避談一些不利自己的訊息,企圖操控他人判斷,期望 對他人形塑較正面印象。譬如應徵工作時,特別強調自己畢業於某所 名校科系,通過幾項專業檢定,卻未談及過往被任職公司解聘緣由。

6.關係發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適當自我揭露可促進雙方的認識與瞭解,藉由對等自我揭露,提 升彼此關係親密性。

彭懷恩(2012)也認為適當的自我揭露是了解自我的重要途徑,當個人透 露出自身的希望、感受等,亦得到他人對自身的不同觀點,進而學習檢視自 己。此外,因感到對方接收到自身最私密的資訊,也提升了關係中的自尊與 安全感。

適當自我揭露能宣洩情緒,促進人際關係發展。然而,過度自我揭露則 可能帶來風險(DeVito, 1995):

1.個人風險

因為價值觀差異,無法得到自我揭露對象的認同,例如自我揭露 是同性戀者,可能使得親近的朋友和家人不再像以往般那樣親近自 己。

2.關係風險

完全的自我揭露則可能對彼此關係造成威脅,對方可能因為掌握 了自己隱私,反過來控制、威脅、背叛自己,將自己不欲人知的祕密 散播出去(Derlega, 1984)。

3.專業風險

自我揭露可能導致工作或前途不保,像是坦承曾至精神科治療的 政治人物,可能就要面臨失去選民及政黨支持。

由上述可知,自我揭露尺度的拿捏不可不慎,需注意揭露的時機及對象,

適當自我揭露可得到認同,使情感得以宣洩,進而促進彼此關係;反之,過 度自我揭露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造成彼此關係降至冰點,甚至可能危及自 身安危。

(三)自我揭露與隱私的平衡

隱私是個人對人身相關資料、意見及感覺予以保密的一種權利,一個人 可能為了避免衝突、保護關係等理由選擇隱私重於自我揭露 (Verderber, Verderber, & Berryman-Fink, 2006)。

Cozby(1973)認為自我揭露是兩個人互相競爭之下的產品,當一方在自我 揭露,相對的另一方就是在減少自我揭露,自我揭露的同時也需保持隱私,

才能保有自我性格的認同。Rawlins(1983;引自楊威,2005)表示人們會考量 容忍脆弱度及坦率的可能性,以保護自身及他人,藉以平衡自我揭露。容忍 脆弱度受對對方的信任及自身敞開胸懷的需要影響,當個人對對方有高度信 任,最能自在的自我揭露,如圖 2-1 之 A;若對對方缺乏信任或敞開胸懷的 需要性低時,個人就必須評估是否要為增進親密做冒險或是維持現狀,如圖 2-1 之 B、C。坦率的可能性則包含避免談論某些話題的自制力與坦白誠實的 需要,若具誠實說出的高度需要且自制力低時,則最有可能自我揭露,如圖 2-1 之 F。

A

L. Manusov)(頁 155-156)。臺北市:五南。

(四)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Altman 與 Taylor(1973)以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的洋蔥 (onion)模式,說明不同程度人際關係,自我揭露深度(depth)與廣度(breadth)

自我概念層面(鄭佩芬、王淑俐,2008)。由此可知,自我揭露深度及廣度與 人際關係親密性互為表裡,關係愈親密,自我揭露會愈滲透至洋蔥核心,如 下圖 2-2 所示。

A B C D 1 2 3 4

圖 2-2 人際關係社會滲透模式

資料來源:鄭佩芬、王淑俐(2008)。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頁 112)。新北市:

揚智。

DeVito(1994)也提出人際關係的強度常隨著彼此互動形態及自我揭露多 寡而變化。依照人際關係的發展,可以將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分為認識的人、

朋友及親密的人(傅清雪,2006):

1.認識的人(acquaintances)

指可以叫出名字並會互相交談的人,但彼此談話的內容和次數有 限,沒什麼交情。譬如住在同棟大廈的住戶,等垃圾車來時才會碰到,

彼此點頭寒暄幾句話,就是「認識的人」。 2.朋友(friends)

當認識的人見面次數變多、相處久了,就有可能發展為朋友。朋 友是我們願意與其分享更多有關自己的事,建立更多關係的人。

3.親密朋友(intimates)

說明:

A:自我概念

B:感受、需求、價值觀 C:知覺、期望

D:表面特質 1:親密朋友 2:朋友 3:認識的人 4:陌生人

指能與我們分享內心深層感情的人,當朋友之間互相信任,彼此 願意做更多自我揭露,就會發展為親密的關係,親密度則視分享及自 我揭露程度而定。

(五)自我揭露的範疇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Luft 與 Igham(1955)所提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概念,認為不同的 訊息揭露促使人們發展出各種人際關係(引自陳皎眉,2004)。在周哈里窗概 念中,視每個人的自我都有四個面向,如下圖 2-3 所示。

開放我 (open self)

盲目我 (blind self)

隱藏我 (hidden self)

未知我 (unknown self)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別人知道

別人不知道

圖 2-3 周哈里窗

資料來源: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頁 66)。臺北市:雙葉。

1.開放我(open self)

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部分,包括姓名、年齡、職業等。隨 著人際互動對象不同,開放我的大小也跟著改變。然而,有的人個性 本來就容易自我揭露,其開放我的部分就較大;有的人則不輕易透露 個人訊息,其開放我的部分就較小(DeVito, 1994)。

2.盲目我(blind self)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盲目我是別人知道而自己卻不知道 的部分,例如:不自覺的口頭禪、習慣性動作、表情等,都是自己未 查覺而旁人容易感受到的盲點。不過盲目我並非一定是負面的,也包 括善良、老實等正向的特質,過度自卑的人就往往輕忽了自己的優點。

盲目我的大小與個人觀察敏銳度、接受回饋的能力有關,有些人對他 人的明、暗示毫無感覺,盲目我的部分自然較大;有些人則對他人的 反應非常敏感,盲目我的部分就較小。

3.隱藏我(hidden self)

指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是個人刻意隱瞞想法或祕密的 封閉區域,例如:過去的傷痛、曾偷竊、遭遇過性侵害等。過度自我 揭露者(overdiscloser)因總是毫無保留地透露自己的訊息,隱藏我的部 分很小;低度自我揭露者(underdiscloser)盡量避談個人資訊,隱藏我 的部分相對很大。大部分人則屬於選擇性揭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

視互動對象調整隱藏我的大小。

4.未知我(unknown self)

指自己不知道且別人也不知道的部分,是積壓在內心深處的潛意 識,包括壓抑的記憶、未覺察的潛能等。透過夢、催眠、心理治療等 方式,可幫助未知我變成自己知道的部分。

周哈里窗四個面向的大小,受自我揭露的程度及他人回饋的影響而變化。

在關係建立初期,開放我顯得較小,隨著彼此關係發展逐漸親密,自我揭露 增多,使得開放我變大,隱藏我變小,如圖 2-4 所示。而經由他人回饋,我 們得知某些原本不知道的盲目我,因此開放我變大,盲目我變小,如圖 2-5 所示(陳皎眉,2004)。Luft(1984)則發現開放我愈小的人,其人際溝通愈不理 想。

開放我 (open self)

盲目我 (blind self)

隱藏我 (hidden self)

未知我 (unknown self) 自

我 揭 露

圖 2-4 自我揭露後之周哈里窗

資料來源: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頁 69)。臺北市:雙葉。

開放我

開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