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參與者為安寧護理人員。研究採取立意取樣,邀請 4 位安寧護理人員 共同參與研究(表 3-1)。邀請資格包含 (1)具合作與訪談意願、(2)能清楚描述與 討論、(3)熟習安寧照顧;其中,「熟習」於本研究意指實際從事安寧照顧三年以 上的護理人員。

訪談意願與清楚描述的部分,研究者透過安寧護理人員(包含研究參與者)

協助徵詢符合研究參與要求,且對自覺負擔現象具有照護經驗的安寧護理人員,

再由研究者透過研究邀請函(附錄一)確認其參與研究意願後,先行以電話進行 初步訪談,了解參與者訪談意願或疑問,以及對此現象的照護經驗與感受等初步 資訊,再行確認是否正式邀請成為研究參與者。

此外,由於研究主題涉及自覺負擔現象,而可能受地域文化影響,為避免使 護理觀察經驗受到地域文化的侷限,因此,在參與者邀請上,同時納入參與者服 務所在地的地域考量,以便能涵蓋台灣北區、中區、南區。同時,該現象亦可能 受家庭關係影響,因此,在參與者邀請考量上,亦兼顧研究參與者的婚姻狀況,

降低婚姻狀況對其護理經驗所帶來的侷限性。

表 3-1 研究參與者資料

代名 背景 服務背景 安寧經歷

小葵 女,20-30 歲 未婚,原生家庭同住

北部區域醫院安寧病房 4 年

小貓 女,30-40 歲 未婚,獨自在外租賃

中部醫學中心安寧病房 12 年

夏雪 女,30-40 歲 已婚,與夫家同住

北部區域醫院安寧共照 6 年

二娘 女,30-40 歲 已婚,核心家庭形式

南部區域醫院安寧病房 6 年

二、 研究工具

(一) 半結構訪談

訪談是一種語言事件,反應的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現實,「訪談」本身就是一 個有機體,而其間交談雙方的語言、對話,都是這個事件的一部份,並存在著相 互關聯的關係(陳向明,2002)。訪談的目的,乃在於透過研究者與參與者之間 的對話,以能深入地獲得參與者的詮釋視野。因此,透過訪談,可以讓研究者與 參與者共同交織出研究主題的現象樣貌。

對詮釋學的研究法而言,研究者與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對話,正是研究主題現 象的田野資料之所在。透過半結構訪談的形式,其目的也是為彙集參與者對於現 象的觀察與經驗,而也正是研究者必須投注充足的時間於此些資料的探究、分 析。

同時,為達此目標,必需將研究者與參與者間的訪談、對話,予以記錄。錄 音與文字,是合適的紀錄方式。以錄音與逐字稿的方式反覆重現對話歷程,有利 於研究者針對訪談內容進一步地理解與處理。因此,研究者將取得研究參與者的 書面同意後,將訪談全程錄音,並進行逐字稿謄寫。

(二) 反思札記

對於詮釋學研究而言,反思札記於研究進展的訪談階段中,不僅能補足錄音 所難以捕捉的現場互動氛圍,更提供研究者於研究進展期間,即時地將其所感、

所知、及所覺察的吉光片羽,記錄於其摘記之內,進而提供研究者省察,並從中 捕捉聲音文字所難以存留的思緒流動,促使研究者於田野資料的處理分析過程 中,以之為思考輔助素材,能更為貼近參與者內在的現場場域。因此,研究者於 研究開始後,於各個研究歷程,不特定時間或事件、情境,將各種隨研究而產生 的思緒、情緒,均以札記方式記錄,作為後續詮釋分析參考。

三、 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詮釋學研究法是什麼?詮釋學可視為是一種依循傳統的研究,亦即 無法脫離脈絡性、歷史性的研究法,無論是研究現象、研究參與者、甚或研究者 本身的歷史脈絡。所以,沒有任何「既定的」研究步驟時,依循詮釋學精神,研 究者的研究方法也與研究者這個人的理解歷程或範式(paradigm)有所關聯。以 本研究來說,這個範式其實就是身為諮商心理師的研究者,在專業生涯發展所逐 漸養成與內化的「理解」:帶著初步觀察而形成的當事人印象,踏入會談之中,

從他描繪的姿態、神情的變動、詞彙的選擇,進入到言語表達的字句意義,以及 說出來與沒說出來的意涵,到主題的組合與連串,而至跨越會談之間的歷程脈 絡,重塑了研究者對於當事人的印象。因此,研究者的研究步驟,也如同諮商歷 程的理解,從當事人的整體初步印象開始,逐步細緻深入其非語言、言語詞彙,

進一步從語言字句的意義,組織為其觀點主題,進而理解當事人這個人的內在世 界,及生命歷史,再帶著這個整體理解回到個別會談裡的對話語句之中,重新聆 聽研與詞彙的另一層意涵,如此反覆交疊著進行。這個理解的範式,也形同詮釋 循環的部分─整體─部分的理解歷程,也是研究者針對研究的理解方法。

帶著這個範式的研究方法,包含資料蒐集與分析詮釋,研究程序所採取的形 式,分別說明如下。

(一)資料蒐集 1. 資料蒐集程序

研究者採取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安寧護理人員(包含研究參與者)協助徵 詢符合研究參與要求,且可能對此現象具有照護經驗的安寧護理人員,並由研究 者透過研究邀請函(附錄一)確認參與研究意願及訪談時間後,將研究同意書

(附錄二)及訪談大綱(附錄三)以電子郵件方式先行寄發給研究參與者,並於 初次訪談前,向研究參與者解釋研究目的及說明研究同意書內容,確認研究參與 者書面同意後,再進行研究訪談。

初次訪談後,研究者即進行逐字稿謄寫;並同時,包含研究訪談前,均持續

書寫反思札記。於逐字稿謄寫過程及完稿、閱讀後,再行與研究參與者邀約第二 次、或第三次訪談。研究參與者的訪談次數、時間等,呈現如表 3-2。

表 3-2 訪談次數彙整

代名 訪談

小葵 2 次(7/20、8/11),約 140 分鐘 小貓 3 次(7/29、8/20、9/2),約 200 分鐘 夏雪 2 次(7/25、8/17),約 110 分鐘 二娘 2 次(8/19、9/7),約 120 分鐘

2. 訪談結構

除了這些訪談之外的程序,在「訪談」這個行動之內的過程,研究者做些什 麼呢?

詮釋是理解,訪談的行動目的也是為了理解,而究竟怎麼樣才稱得上是「理 解」?聽懂研究參與者所說的話語、文字,算是理解了嗎?聽懂研究參與者言談 的脈絡、語調,算是理解了嗎?聽懂研究參與者言談所欲傳遞的內涵,算是理解 了嗎?或是,依循上述的研究範式,理解,包含所有的這些語言、脈絡、意義,

以及看見、接近、或懂了研究參與者這個人。

研究者是一位心理師,亦即「心理師」是研究者踏入研究訪談之前的視框。

對研究者的訓練背景及理念而言,訪談一如心理諮商的歷程,透過言說的通道進 入對方的世界,並在迥異於研究者既有價值、信念的異世界裡,從紛亂中逐漸摸 索出對方世界的價值觀點與視野,而後返回研究者的世界,回到心理諮商或訪談 的現場。因此,研究者的理解脈絡中,無法在不了解對方這個人的情況下,跨過 了他 / 她而能理解他 / 她所處的現象場。

詮釋是理解,帶著先見踏入異世界,破碎瓦解而融入後,帶著異世界的視 框,重返原來世界,而與先見視框衝擊、融合。本研究意圖理解的是護理人員進 入臨終病人的自覺負擔現象場域,所帶來的心理經驗與影響。所以,依循著研究

者自身的理解脈絡,以及研究架構,訪談便交疊在四個層面上頭:臨終病人自覺 負擔現象的護理經驗、安寧照顧的護理經驗、以及護理師的護理生命、以及護理 師這個人。循環歷程示意如圖 3-2 所示。

    人   護理專業 臨終護理 自覺負擔 詮釋循環路徑

現象層面

圖 3-3 詮釋循環路徑圖

這個訪談的歷程,從涉入研究主題的護理經驗,逐漸拓展至護理人員的臨終 護理經驗,並在拓展至護理人員身分,以及身分之下的個人生命,也與畢恆達

(1995)所提循環理解的四個層次:「參與者與研究主題的關係」、「研究主題與 參與者生活經驗的關係」、以及「研究主題與參與者社會文化的關係」、及「參與 者之間的關係」的前三個層次相仿。

3. 研究參與者的命名

在詮釋學的觀點中,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在研究訪談的相互關係,並非屬於 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也不是主與奴的關係,而是一種開放式的對話關係,一種屬 於「我-你」(I-Thou)關係(王應棠,2010)。因此,研究者在研究參與者的 呈現上,不採用去個人化的符碼,如 A、B、C 等;在代表研究參與者的同時,

也抹除了參與者的個別獨特性。為維持研究參與者的個別性,研究者乃透過研究 訪談的對話歷程中,全神地融入於對話交談之內,不僅透過語言訊息,更經由研 究參與者的神情、肢體、行走、語調等非語言訊息,以感知研究參與者的神韻特 質,並將此些個人性的整體感觸,以隱喻象徵的符碼,如貓、雪、花等,於取得 研究參與者的認可同意後,作為個別研究參與者的代稱,於維護個人隱私的同

時,兼顧個別主體性的考量。

(二)資料分析

在資料分析上,研究者將分別說明分析架構、策略、步驟及示例。

1. 分析架構

研究的詮釋架構則是參照畢恆達(1995)所使用的循環理解的四個層次:(1) 參與者與研究主題的關係;(2) 研究主題與參與者生活經驗的關係;(3) 研究主題 與參與者社會文化的關係;(4) 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對本研究來說,便是「安寧 護理人員對自覺負擔現象的觀察」、「安寧護理工作裡的自覺負擔現象」、「安寧護 理人員面對自覺負擔現象的內在感受」、以及「安寧護理人員之間的經驗關聯」。 2. 分析程序

在詮釋的分析程序上,參考沈清松(1993)所提出的整合式詮釋法,將詮釋

在詮釋的分析程序上,參考沈清松(1993)所提出的整合式詮釋法,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