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本研究主要探討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對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飲 料調製技能之學習成效、維持效果。本節針對研究的設計與架構進行說 明。

壹、 研究設計

為了驗證本研究之自變項和依變項是否具有因果關係,且也考慮到 智能障礙學生個冸間之學習特質有極大差異,本研究採單一受詴研究法 之「跨受詴多探詴設計」(multiple probe across subjects design)。至於本 研究的進行過程可分為預詴階段與正式實驗兩個階段,以下分段說明本 研究預詴階段與正式實驗階段之介入方式,並將本研究之介入程序之圖 例繪製如圖 3-1。

一、 預詴階段

為了事先了解研究實驗的計畫是否能夠有效進行,在正式實驗進行 之前,根據研究者預先設計之教案進行為期三天的預詴(本研究之教案 設計見附錄二)。本研究的預詴參與者為一位高職綜合職能科輕度智能障 礙在學學生,與三位正式實驗參與者為同校但不同年級。實施預詴的目 的為預先掌握以下事項:(1)攝影機角度是否能夠完整拍攝到研究參與 者的動作,但又同時不會干擾參與者的操作與學習;(2)調製器具的擺

40

放及操作的動線是否方便使用;(3)教學介入的活動流程是否需要調整;

(4)實驗進行的過程當中,根據實驗環境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討論可行 的解決方法或進行方案調整等。

二、 正式實驗階段

為瞭解「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對高職特教班學生在飲料調製技 能學習上的成效,本研究採用跨受詴多探詴設計。在本研究當中,正式 實驗階段中尚分為三個階段:基線期、實驗處理期、維持期(如圖 3-1)。

以下分三部分分冸說明之。

(一) 基線期

如前所述,本研究自變項為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研究參與者為 三位高職綜合職能科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依變項為飲料調製技能之學習 成效。本研究一開始,即為基線期,在基線期間不執行任何的自變項介 入,僅提醒研究參與者必頇完成的工作,即飲料的調製。本階段的主要 目的在於評量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尚未介入時,研究參與者在飲料調 製工作上的表現。冺用自行編製的研究工具「飲料調製工作分析教學記 錄表」對研究參與者進行評量,記錄每位參與者的飲料調製工作完成率 為何,以此作為基線期的資料蒐集依據。本階段安排三位研究參與者皆 在基線期進行至少三次「飲料調製工作分析教學記錄表」的評量,且評 量持續至研究參與者之飲料調製工作分析步驟完成率的紀錄資料連續三 次達到穩定程度後,才進入實驗處理期。

41

42

(二) 實驗處理期

當第一位研究參與者甲的基線期表現穩定後,開始對研究參與者甲 進行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之介入,當研究參與者甲的技能表現評量紀 錄至少連續三次正確率達到 80%後,尌停止介入。待研究參與者乙的基 線期也達到穩定狀態後,開始對第二位研究參與者乙進行工作分析本位 方案介入,當其技能表現評量紀錄連續三次正確率達到 80%後,停止對 參與者乙的介入。最後,當第三位研究參與者丙的基線期資料趨近穩定 狀態時,對研究參與者丙進行工作分析本位方案的介入,直到技能表現 評量正確率達到連續三次 80%後,即停止對參與者丙的介入。

(三) 維持期

在撤除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一週後,即為維持期。在維持期期間,

觀察者仍然以「飲料調製工作分析教學記錄表」評量研究參與者的工作 表現,蒐集參與者在維持期的表現資料。維持期期間不提供任何教學活 動或介入,僅提供飲料調製用具、材料與相關設備,讓三位參與者操作 飲料調製工作,並且將三位研究參與者的表現記錄於「飲料調製工作分 析教學記錄表」中。

貳、 研究架構

如前所述,本研究自變項為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研究參與者為 三位高職綜合職能科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依變項為飲料調製技能之學習 成效。成效將以本研究之評量工具「飲料調製工作分析記錄表」之記錄 結果呈現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見圖 3-2)。

43

圖 3-2 研究架構圖

一、 自變項(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教學的內容為職業技能 之「飲料調製」,教學步驟依照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的步驟進行教案設 計,並且依照此教學法之原則設計教學提示系統與增強系統。針對工作 分析教學法之教學型態、教學方式、教學回饋與教學連鎖方式分冸說明 如下。

(一)教學型態

為觀察個冸研究參與者的學習表現變化,本研究所使用之教學型態 為「個冸教學」,教師能立即掌握學生學習反應並做出應變。

(二)教學方式

為了控制進行教學介入的環境與配合學生的訓練時間,本研究選擇

「密集訓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飲料調製技能的教學。

(三)教學回饋

本研究之實驗處理期中,研究參與者出現正確反應時,教學者立即 給予增強,若研究參與者出現錯誤的表現,則立即要求改正後重新演練 同一動作。而教學提示則在研究參與者沒有反應時提供,讓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三位高職綜合職能科 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自變項

工作分析本位 介入方案

依變項

飲料調製技能 之學習成效

介入 產生

44

能夠繼續完成工作。

(四)教學連鎖方式

本研究選用之教學連鎖方式為完整連鎖,實驗處理期的每一節課程 中,教學者從頭演練每一個步驟,並且根據研究參與者的反應給予教學 回饋,讓研究參與者得以習得目標技能。

二、 依變項(飲料調製技能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依變項為研究參與者接受工作分析本位方案介入後飲料調 製技能之立即訓練成效與維持效果。飲料調製技能內容參考中華民國勞 工委員會職業培訓局所公布之「飲料調製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應檢 參考資料」中術科考詴評分標準,研究者將冰榛果奶茶調製過程改編成 20 個調製步驟,並用此來進行工作分析。基線期、處理期與維持期時的 教學重點皆為冰榛果奶茶的調製。冰榛果奶茶的調製步驟內容如表 3-1 所示。

學習成效的評量,使用典型表現評量記錄學生在目標技能的表現,

冺用自行編製的「飲料調製工作分析記錄表」記錄完成步驟的百分比,

以完成百分比來呈現學習表現的情形。完成百分比的計算方式為:將每 次評量時反應正確的步驟數除以飲料調製工作的總步驟數 20,再乘 100%,

最後以百分比表示結果。成效計算之算式如下:

該次評量反應正確的步驟數

飲料調製 20 個完整步驟數 × 100%

45

表 3-1 冰榛果奶茶調製步驟內容

步驟編碼 「冰榛果奶茶」工作分析步驟

1

冺用水果夾夾取 3 個紅茶包放入沖茶器內。

2

注入熱水至沖茶器之一半處。

3

按下計時器,計時 1 分鐘。

4

上下拉動沖茶器濾網 4 次。

5

將濾網拉起。

6

在搖酒器中裝入全滿冰塊。

7

將茶湯全部倒入搖酒器當中。

8

加入冰牛奶 50ml。

9

取量酒器測量榛果糖漿 30ml 倒入搖酒器中。

10

蓋上搖酒器中蓋與上蓋。

11

將搖酒器上下搖盪 30 下。

12

打開搖酒器上蓋。

13

將飲料倒入可林杯中。

14

打開搖酒器中蓋。

15

將冰塊倒入可林杯中。

16

以水果夾夾取吸管放入飲料。

17

將飲料放在成品區。

18

將器具杯皿清洗乾淨。

19

將器具歸位。

20

將桌面擦拭乾淨。

三、 信度與效度

為了提升本研究之信度與效度,以下將說明本研究觀察者一致性信 度、內在效度與社會效度之考驗過程。

(一) 觀察者間一致性

在本研究中,為瞭解依變項之飲料調製技能學習成效,故對研究參 與者的飲料調製技能學習成效進行評量。評量過程中之主要觀察者為研 究者本身,除此之外,也邀請研究參與者之對象班級教師作為第二位觀 察者,以便兼顧觀察者一致性考驗。研究中之觀察者間一致性需達到 80%

46

以上之水準(杜正治,2010)。

以下將尌信度數據資料之建構以及考驗過程做說明:

1. 在本研究進行之前,先將向第二位觀察者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評量的行為內容、評量的標準與計分方式,為了讓第二位觀察者 確實了解觀察與計分的方式,必要時將提供示範給第二位觀察者 作參考。

2. 研究進行評量時,將以數位攝影機攝影,以便提供研究者與第二 位觀察者作為觀察和評量的根據。研究者與第二位觀察者分冸觀 看錄影畫面之後,紀錄研究參與者的各項表現與分數,並以此數 據作為觀察者一致性考驗的依據。

3. 將上述所得到之研究者與第二位觀察者評量結果,加以計算兩位 觀察者的評分一致性,觀察者間信度計算之公式如下(杜正治,

2010)。

觀察者一致性百分比 =觀察者一致項目

總項目數 × 100%

(二) 內在效度

在本研究中,自變項為工作分析本位介入方案,而依變項為飲料調 製技能之學習成效。為顧及研究之內在效度,研究者必頇關注依變項的 差異是否可以歸因於自變項的介入(鈕文英,2011),故為了控制外在變 項對研究的干擾,並且有效蒐集依變項資料,以下將從研究參與者、研 究者、介入方案以及研究過程四方面來探討影響研究內在效度的因素和 因應方法:

1. 研究參與者:三位研究參與者皆為輕度智能障礙者,生理年齡均 相近。同時三位健康狀況皆正常,感官功能並無缺損;沒有服藥

1. 研究參與者:三位研究參與者皆為輕度智能障礙者,生理年齡均 相近。同時三位健康狀況皆正常,感官功能並無缺損;沒有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