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限制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貢獻、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化多端,新聞現場的情況大多很混亂,媒體主管只能將記者派至最前線,讓記者 自行摸索。因此很難產生結構化的SOP,以供後續採訪參考。也因為如此,亦缺 乏相關議題的行前採訪訓練,多以平日靠資深記者的經驗傳承,若時間緊迫,則 將記者直接推上火線,讓記者自己看著辦。另外,記者的工時長,每個人的上班 時間亦不固定,臨時發生緊急狀況時,可能又是1.2 天不間斷的出勤。因此,在 思考提供于記者的支持時,也必須考量到多數記者的休息時間難配合,必須保持 時間、進行方式、參與人數規模等方面的彈性,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以接觸。就 如Frank 與 Perigoe(2009)所談的,顧及新聞工作機動性高的特性,新聞組織 提供的支持必須保持兩大原則:(1)可得性(availability),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可 以使用;(2)靈活性(flexibility),注意整體新聞變化,視不同員工的需求來做 調整。而媒體組織即可以在掌握此兩大原則的前提下,逐步調整、嘗試,找出自 家組織最能實行、記者同仁最能接受且最有效的作法。

最後,研究者認為記者創傷的確是因人而異,在國內媒體環境下,並非大 部分的記者對此議題都相當熟悉,因此研究者認為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讓 更多人接觸此議題的訊息,才能逐漸形成一股正向討論的氛圍。而新聞組織的基 本責任應該是讓這方面的資訊與資源存在,畢竟記者創傷壓力所帶來的反撲常常 都是來得又突然又強烈,唯有提前準備,以備不時之需。最終,仍希望以上所建 議作法、概念,能讓新聞組織中逐漸產生正向的溝通氣氛,而非總是緊湊地針鋒 相對,新聞組織對於自己應該擔負的企業責任也有多一分的體認,對於自己員工 的各方面照顧也能更加用心。

第三節、研究貢獻、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一、研究貢獻

本研究於學術研究上的貢獻在於,本文為國內首篇完整地檢視記者創傷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會支持的研究,除了部分研究發現呼應了過去的文獻中所提及的論點,本文更 在台灣獨特的新聞媒體脈絡中,發現數點與過去文獻及實證研究不同之處,並架 構出一個國內新聞從業人員在經歷重大新聞事件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以及 尋求各類社會支持的傾向與情況的整體情形(見圖3),可作為後續學術研究者 之參考。

於新聞實務上,本文也根據文獻探討、研究結果、並加上國內新聞脈絡的 種種考量,在考量第一線新聞從業人員的身心健康上,對新聞媒體組織做出貼近 現況的實際建議。期盼這些建議能引起新聞組織對此議題有多一分關注,並更進 一步地去實行,逐步增進國內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環境。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主要是在研究方法的部份:第一,質化研究方法的本 質限制。雖然質化的研究方法能夠進行深入的探索,並全面地了解新聞從業人員 在真實情境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整體情況,此優點符合本研究作為初探性研究所追 求的目標。但從研究結果分析的過程中,也發現部分記者的情況須仰賴量化資料 的大樣本、隨機抽樣、相互比較之研究過程,才得以討論出較具說服力的結果,

例如記者的工作年資以及過去創傷經驗是否會影響創傷壓力的形成,這是質性研 究法較無法凸顯的部份。

第二,深度訪談法的限制。由於時間與金錢成本上的限制,本研究採用質 化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訪談法。雖然受訪記者的口語表達能力都相當良好,在經驗 資料的蒐集上並沒有太大的困難,但由於研究者本身並非記者身分,與受訪者的 聯繫亦是仰賴他人介紹,與受訪者並不熟識,因此在談及較私密的情緒感受部 分,或許受訪者仍會不自覺地有所保留。另外,訪談時間與地點的選擇主要以受 訪者的意見為主,因此少數受訪者會因為工作繁忙而選擇工作地點的大廳或空閒 的辦公室,但在隨時可能遇見工作夥伴的情況下,受訪者的訪談投入程度以及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鬆程度仍有相當程度受到影響,因而在較深層的情緒面向也較不願多談。

第三,樣本選擇的限制。本研究之樣本選擇以滾雪球方式進行,雖然希望 盡量兼顧組織、性別、年資、職位等面向的平衡,但在以「具有相關經驗」之受 訪者為首要選擇標準的情況下,其他面向仍較無法平衡。另外,本研究僅選擇較 需深入現場、時間壓力較大、同儕競爭較為激烈的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為樣本,考 量到不同性質媒體的工作脈絡有相當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 他性質的媒體。

三、後續研究建議

在研究議題上,延續本研究之發現,研究者建議未來學術研究可繼續探究 的議題有以下幾點:首先,記者創傷議題仍存有許多值得探究之處,從不同角度 切入亦能得到不同視野,或許能從本研究發現與國外研究結果較不同之處來著 手。例如,若從性別角度切入來看男性與女性面對創傷、處理創傷壓力的方式,

本研究雖然僅有略為討論,但初步分析即發現兩者有明顯的不同;或者,國內記 者尋求宗教支持作為情緒抒發的普及程度與尋求動機,也是頗能凸顯本土媒體脈 絡的視角之一;甚至可從更鉅觀的文化觀點切入,用社會學理論來看西方社會較 扁平的工作分級制度(flat structure)與東方社會較科層制的工作結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是否影響了記者尋求支持時的方法或動機,又,哪一些關鍵的社會脈 絡、文化因素型塑記者創傷議題在不同地區呈現了不同面貌,以上都需要更全 觀、更深層的分析。

其次,本研究已發現國內記者在尋求物質支持的部分,首要考慮的來源為 組織支持,而資訊支持則傾向尋求同儕、組織以及專業支持,情緒支持則主要由 家庭與宗教支持提供;但由於新聞事件不斷發生、記者也必須持續追蹤與報導,

也就較難清楚地切割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記者是處於正在經歷創傷事件中、或已 結束創傷事件的經歷,也由於本研究所採用的質化訪談所分析的是個人整體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驗,較無法細緻地指出在不同階段中,個人的心態變化與需求轉變。然而,更明 確地探討在不同時間點記者所需要的社會支持是哪一類有其必要性,才能更加彈 性、並貼近現實需求地提供必要的支持于記者。因此,後續研究可繼續延伸本研 究的研究結果,探究在不同採訪時間點上,哪一類社會支持是新聞從業人員最迫 切需求的。

第三,研究結果發現國內新聞從業人員除了向外尋求社會支持,也會採用 自我調適的方式來紓解創傷壓力,包括以娛樂以及定義新工作與生命價值之方 式,其中在「定義新工作與生命價值」這一部分,本研究在討論與分析時有略提 到「創傷後成長」的概念,但事實上「創傷後成長」的心理機制本身即相當複雜,

並非用短篇幅即能夠看到全貌;再加上本研究發現國內記者對於尋求同儕、組 織、專業、家庭等來源的支持都有不同顧忌,僅能在宗教支持這部分尋得較無壓 力的情緒支持,因此記者經由自我調適而達到「創傷後成長」的部分在國內新聞 環境中似乎更為重要;承襲以上討論,未來研究或許能夠繼續將重點聚焦於「創 傷後成長」這部分,關注國內記者運用了哪些策略、經歷了哪些歷程以及最終累 積成了哪些成長等議題。

第四,本研究已在分析受訪者經驗與參考國外現行方式後,對新聞組織在 記者創傷議題上能夠著力的方向已有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在常態性的工作情境 下,提供全面性的在職訓練,並進行資深員工的培訓;重大創傷新聞事件發生時,

則強調彈性的人力調度,關心個別記者的身心狀況;任務結束後,則可嘗試記者 討論會,或者有同仁需要更進一步的諮詢時,可轉介至專業單位。但以上所提出 的建議僅是結合國內現況與國外經驗所得出的基本原則,即使研究者已盡量納入 國內新聞界較顯著的工作脈絡,但距離實際上的有效操作方式或許仍有更多的細 節需要討論。因此,未來研究可嘗試將本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再次放置於國內的媒 體脈絡中,由實際體驗過以上作法的第一線記者來現身說法,將理想性的建議再 不斷地修正,以更加符合台灣的新聞人員的需求。或者,也可以從學校教育著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思考創傷議題課程該如何設計,更可長期追蹤曾參與類似課程的學生情況,

從在學期間至真正進入媒體職場後,創傷課程是否的確對學生有助益、或者是效 果不彰。以上想法都是後續研究可繼續進行,並可能對未來新聞從業人員的身心 健康保護更加周延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方法上,根據上述本研究之限制,研究者的建議有三點:第一,根 據研究者的經驗,可以在質性研究的部分提出若干建議。由於創傷經驗屬於較個 人心靈層次的經驗,研究者與受訪者間必須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基礎,才有可能採 訪到較貼近心裡的真實想法,因此在訪談時間上,建議至少能與受訪者預留一個 小時的完整時間,才能循序漸進的談到較深層的話題,若能做長期的追蹤性訪

在研究方法上,根據上述本研究之限制,研究者的建議有三點:第一,根 據研究者的經驗,可以在質性研究的部分提出若干建議。由於創傷經驗屬於較個 人心靈層次的經驗,研究者與受訪者間必須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基礎,才有可能採 訪到較貼近心裡的真實想法,因此在訪談時間上,建議至少能與受訪者預留一個 小時的完整時間,才能循序漸進的談到較深層的話題,若能做長期的追蹤性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