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進行與受訪者選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談的方式。

訪談大綱內容中的問題主軸,則是依據研究問題發展而來。首先,詢問受 訪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年資、採訪路線、職稱、工作單位等,做為接續採訪的先 備知識;其次,請受訪者列舉在工作生涯中,對自身產生重大影響的採訪事件,

並說明影響的面向、徵狀與影響時間,是為探討研究問題一;最後,關於受訪者 能接收到的社會支持類型、內容以及分別的重要程度,是為探究研究問題二(實 際訪談問題見附錄A)。

以上為每位受訪者皆會被問及的固定問題,但在實際訪談過程中,研究者 會依據個別受訪者的反應、所提出的生活經驗以及不同身分,提出延伸性的問 題,以求更多樣性的發現。但延伸性問題亦將扣連研究主題,不脫離研究問題的 脈絡。

此外,要特別說明的部份有兩點。首先,在訪談問題中不刻意強調「創傷」

一詞,以「印象深刻」、「感覺到受傷」交互替換,是由於擔心受訪者會對於「創 傷」這個詞有所顧慮,將其視為一種病徵或缺點,而造成回答上的偏誤或隱藏,

進而影響最後分析的結果。其次,除了由訪談中得到受訪者本身所提供的答案之 外,也擬納入研究者本身在訪談情境中對訪談氣氛與受訪者反應的觀察來分析結 果。由於考量到採訪者與受訪者多是第一次見面,對過於內心的情感或掙扎可能 有所保留,因此亦應關注訪談中的非語言行為,其更加有力地表現雙方的態度、

關係以及互動狀態(陳向明,2002:240)。

第二節、研究進行與受訪者選擇

關於質性研究所抽的樣本,必須以能提供「深度」和「多元社會實狀之廣 度」資料為標準,著重資訊的豐富內涵。而質性研究之樣本一般都很少,甚至只 有一個個案,但需要有深度的立意(purposive)抽樣,而立意抽樣又稱「合目標

知情人士找到可提供豐富資料的受訪者(information-rich case)之目的(Kuzel, 1992:38)。

本研究的受訪者選擇有兩個重點:(1)在職的線上記者或曾從事新聞工作、

談時間為一小時25分鐘,最短的是22分鐘,平均訪談時間約為48分鐘。

訪談開始前,由研究者向受訪者說明錄音之必要性,徵得受訪者同意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將對每位受訪者的受訪過程進行錄音。研究者在訪談時亦會使用紙筆記下重點,

結束訪談後整理逐字稿,完整記錄訪談內容,以做為下一部分的訪談資料分析之 素材。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必須面對一個主要的問題:該如何辨識受訪 者是否真正經歷了創傷壓力徵狀,而不對受訪者的情況選擇性地過分解讀,造成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Lord, Ross & Lepper, 1979;Wason, 1960),只 接受與自己意見相同所導致的偏見;或過度輕忽,以至於疏忽了某部份受訪者的 創傷情況?在避免「過度輕忽」這部份,由於文獻探討指出,部份受訪者即使受 到深層創傷的深遠影響,也不見得會在受創最初即表現出來;然而,研究者在採 訪過程中,卻只能從表面所呈現出的徵狀,甚至是對自身情況有自覺的人,來找 尋可能承受過某種程度創傷的受訪者,或指認出受訪者所提及的創傷情況。在此 情況下,研究者所能找到的受訪者必定佔可能承受創傷之人的少數,更或許是受 到較淺影響的少數,較無法觸及沒有明顯徵狀、亦無創傷意識的深層受創記者,

但這已是在現有的方法中,研究者所能採取的最適當途徑;隱而不顯的深層創傷 也非研究者能夠隨意解讀之處,為了避免忽略掉可能存在的深層創傷,研究者在 訪談過程中會注意受訪者所提及的現象,並就似乎隱含言外之意的部份採取試探 性詢問,以讓受訪者能夠更進一步地思考自己所面對的情況,回憶起可能存在的 深層創傷。

所謂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即是個體傾向尋找與自己意見相同 的證據來支持自己,而忽略相左的證據,所導致的偏見。研究者在文獻探討之後,

必定已對此議題具有一定的先備知識,此為研究進行之所需,但為了避免將受訪 者的答案導引至研究者既有的思考架構,研究者必須在進行訪談時,對自己的問 話產生一定的意識,隨時觀察自己是否落入了「確認偏誤」的窠臼,以免過度地 解讀了受訪者的話語、或忽視了相反的意見;研究者並採用非指導式的訪談

(non-directive interview)技術,也就是以同理心、接納及非批判的態度,支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鼓勵受訪者發言(劉仲冬,1996:180),用開放式的問題避免研究者先入為主 的想法;並在後續的資料分析中,對受訪者的談話作全面性的檢視,即使部分說 詞與研究者的預設不相符合,也不會選擇性地忽略,反而會特別提出,盡量呈現 受訪者所認定的真實。由於「過度輕忽」以及「過度解讀」間的界線需要小心拿 捏,因此研究者在進行採訪的初步階段,曾與指導教授討論過前幾位受訪者的訪 談內容,以初步判定哪些情況需要繼續追問受訪者、深究背後的隱藏原因,而哪 些情況又必須小心發問,以免出現過多的引導式問句以套入研究者的預設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