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質化資料通常以歸納的方法來進行分析,本研究以主題分析(thematic analysis)的流程,遵循詮釋學分析的概念架構:「整體—部分—整體」的理解 循環過程,於資料與詮釋之間往返(高淑清,2008a),歸納、整合出本研究所 蒐集之各項質化資料,包含自我督導作業、督導他人作業、焦點團體訪談、個人 深度訪談、追蹤性個人深度訪談等各項訪談資料與文件。高淑清(2008a)整合 其他學者所言,指出主題分析乃欲從資料中發現共同主題,以最貼近的語言來捕 捉這些共同主題的意義,且由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間互為主體性的瞭解與同意、

以及同儕檢核的過程,以貼近地詮釋研究參與者經驗的內涵。

於編碼的方法上,主題分析法強調發現取向的開放編碼,藉由對資料進行 系統性的辨認、分析,並呈現模式/主題,歸納出與研究問題有關的經驗與意義,

100

以主題的方式呈現出現象(Braun & Clarke, 2006;高淑清,2008a)。胡幼慧與 姚美華(2008)則指出,在分析的過程中,需具有創造性、嚴謹、持續性、理論 的敏感,並保持此四者的平衡。

本研究依照高淑清(2008a)所說明之主題分析法的「將資料形成逐字稿並 加以編號」、「對資料進行整體的閱讀(整體)」、「發現事件與視框之脈絡(部 分)」、「再次閱讀文本整體(整體)」、「分析經驗結構,並對意義進行再建 構(部分)」、「確認共同主題,並進行反思(整體)」六個步驟,進行對於研 究資料意義之循環解析,說明如下:

一、 將資料形成逐字稿並加以編號

(一) 轉謄資料為逐字稿

於此步驟中,研究者將一場焦點團體訪談、17份個別訪談之錄音檔、32份 受訪者進行「督導他人」或「自我督導」的作業,皆轉謄為逐字稿(verbatim transcription),包含補述出不完整的字句使之語意完整,並描寫註記出受訪者重 要的非語言訊息,以及訪談情境中的偶發事件。在此過程中,研究者反覆聆聽錄 音檔、多次閱讀及校對逐字稿,致力於還原受訪者的重要訊息與訪談現場的情境 脈絡,並從脈絡中掌握其所蘊含之整體意義,盡可能蒐集到完整的質化知識。

(二) 將逐字稿予以編號

此步驟乃將逐字稿,依對話順序或段落進行編號,分別依四組代碼組合而 成,如下頁表3-6-1「編號方式表」所示。從表中可知,第一組編號意指資料來 源,自我督導作業以「TSS」表之、督導他人作業以「TS」表之、課後焦點團體 訪談以「FG」表之、四次督導會議分別以「G1」至「G4」表之、個別訪談以「I」

表之、追蹤個別訪談以「FI」表之。第二組編號意指受訪者,16位受訪者依姓名 筆畫排序,分別以「A」至「P」的英文字母表之。第三組編號意指資料中對話 段落之順序,依序從1至999表之。第四組編號意指對話段落經過斷句後,於該段 對話中的順序,依序從1至99表之。舉例而言,若為受訪者A,在追蹤個別訪談 中的第一段發言的第二個斷句,編號即為FI-A-1-2。

101

表 3-6-1 編號方式表

第一組編號 第二組編號 第三組編號 第四組編號 資料來源 參與者 對話序號 對話於斷句後,於

該對話中之序號

代碼

TSS:自我督導作業 TS:督導他人作業 FG:課後焦點團體訪談 G1~G4:督導會議 I:個別訪談 FI:追蹤個別訪談

A、B…P 1~999 1~99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提及之資料來源中,訪談資料即以滿足資料飽和的 需求,故32份作業與四次督導會議的討論內容,僅作為輔助補充、多元檢證功能 的資料,非為本研究之正式研究資料,有予以編號與斷句,但未進行編碼與歸類 的完整分析過程。

二、 對資料進行整體的閱讀(整體)

研究者先懸置自己的先前知覺,再次進入受訪者的世界,宏觀地閱讀資料,

並寫下自己對於整體資料的初步理解與思索。

三、 發現事件與視框之脈絡(部分)

此部分意指研究者須理解當事人的經驗中,其事件歷程與視框的變化,並 掌握住資料中的重要訊息面向,加以編碼與註解,對其中的意義單元進行貼切的 命名。多位學者指出,編碼(coding)乃是藉由與資料的互動,藉由逐字、逐句 分解所蒐集到的文字資料,將原始資料打散,指認出重要、突出、多次出現的現 象,並重新分類、歸納,將資料進行比較或連結,以瞭解資料的意義,從而將「資 料」發展出「類別」、轉移成進一步「概念」的概念化過程(胡幼慧、姚美華,

2008;徐宗國,2008;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

而本研究所採取的開放性編碼(open coding)方式,乃是經由持續地比較、

檢視資料,對現象加以命名、概念化,並對現象與類別的性質與面向進行歸類,

而加以類別化(categorizing)的過程,包含下列步驟(Strauss & Corbin, 1990; 胡

102

幼慧、姚美華,2008;高淑清,2008b;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

1. 標定現象:將原始資料以每一句的單位分解,指認出每一句子所顯示的現 象,加以概念化(conceptualizing)之命名。徐宗國(2008)指出,編碼過程 中浮現出的重要概念,能以受訪者口中說出的名詞、或者由研究者以一個抽 象層次較高的名詞,來加以命名;命名後,這些現象因為有了一個名稱,而 能於研究中加以處理。

2. 發現類別:經歸類的過程,將屬於同類現象的資料,以更高層次的概念加以 聚合,成為一個具有相同概念的、暫時性的「類別」(category)。

3. 對類別加以命名:對上述包含相同概念的類別,賦予一個更具有綜合性、更 為抽象的名稱。

4. 以類別的性質(property)和向度(dimensions),來發展之:「性質」意指類 別的諸多特徵或屬性,「向度」則為性質在連續體上所處的區位。性質與向 度兩者,是讓「主要類別」之間、以及「主要類別」與「次類別」之間產生 關聯的重要角色。

於本研究中,研究者如前段所提,將逐字稿各段落給予編號之後,去除主 持人、訪談者或研究者的發言,以及無關於研究目的與主題的發言,僅保留受訪 者與研究主題有關的發言;而後,來回檢視其中的語意觀點與脈絡轉換,之後將 各段落依最小意義單元(meaning units)為單位斷開,分割出重要概念,並將 各斷句加上前段所提及的第四組編號。以受訪者A於課後個別訪談之逐字稿舉 例,研究者發現其第三個對話段落中,可以區分出三句意義不同的語句,因而將 之斷為下述三個斷句、並給予編號如下:

I-A-3-1:嗯…(會想要加入這個課程或團隊)因為,呃自己在實務工作做的時候 阿,發現有一個部分是,呃,我們實務目前在學校內輔導老師實務工作 者缺乏督導,

I-A-3-2:那常常我們在做,就是說,雖然我們(實務工作)有經驗的累積,然後

在做的時候,可是,呃,

103

I-A-3-3:有時候我們會思考,就是說,我這樣做是不是已經夠完整,或是說我這

樣,呃,我這樣子的執行,我的思維夠不夠,呃,應該說夠不夠細膩。

四、 再次閱讀文本整體(整體)

因為個別部分的意義與資料的總體意義會互相影響,因而研究者再次往返 閱讀資料並省思,嘗試對意義產生新的理解、與整合,檢視是否有資料內部的衝 突、矛盾,並思考其意義為何。

五、 分析經驗結構,並對意義進行再建構(部分)

這一步驟的內涵,在於對前述的意義單元(各斷句)進行解構與重新建構,

將先前的意義單元進行合併、重新命名或補充,而後將意義單元歸納聚合。如同 徐宗國(1997)所指出,譯碼及形成次主題為一種「由下而上」的歷程,需要持 續地進行比較與探詢;於此過程中,研究者進行著將資料從形成「小類別」、「中 類別」、「大類別(子題)」、「次主題」,到初步的個別「主題」等五個層次 的歸納歷程。

首先,研究者針對每位受訪者不同資料來源之斷句,持續進行檢視、比較 與思考,將表達相同現象之描述歸納於一類,形成「小類別」,如下表3-6-2所示:

表 3-6-2 「小類別」之命名舉例

小類別 斷句

校內討論有時會跳脫焦 點解決督導架構,因應學 校的文化給建議

對對對對,嗯…欸,校內的一些討論有時候跳脫出

(焦點解決督導架構)來,是因為,呃因應我們學 校的一些文化給一些建議這樣(FI-N-29-1)。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必須把我了解的,我們學校的特 殊狀況阿、文化阿、學生的特性阿什麼的,會、會 提出來,然後給他一些我經驗上面的建議這樣子,

好 像 這 部 分 稍 微 多 這 麼 一 點 點 這 樣 , 對

(FI-N-29-3)。

將同一位受訪者的資料形成小類別後,接著將具有相同概念的小類別,

歸納於一類,成為「中類別」,如下頁表 3-6-3 所示:

104 文化給建議(FI-N-29-1)、(FI-N-29-3)。

因校內受督者比較是新手,對學校不很瞭解,(因此

105

106

於每一階段的歸類過程中,研究者持續回頭檢視所形成的類別與主題,是 否遺漏原始資料的關鍵概念。同時,從斷句至最後跨個案分析、形成各層次之共 同主題組型的過程中,研究者持續與協同研究者進行討論,達成80%以上的分析 一致性或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