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他們所代表的十四所不同的華校,受訪時間為一小時。為了能進一步深入了解 個案教師的學習與教學情況和形成目前的現況的成因,並進行第三階段之延續性 深入個案訪談。此階段之訪談在 2013 年 1 月至 2 月由研究者親自前往進行,受 訪者為四所學校之四名教師。選擇擇的依據係先從聯絡得上以及願意配合延續性 深入訪談之對象中考慮其職位、教學年資、年齡以及性別的不同,且四位老師須 在不同的學校服務以期能透過四所學校,更深入地了解緬甸華校的整體狀況,每 位訪談時間為兩小時。這四位老師的身份分別是校長、初中部教務主任、資深老 師、一般教師。前三位老師為女性教師,一般教師則為男性教師。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

一、 本案實施步驟如下:

(一) 「2011 年緬甸華文師資專班-高中國文班」35 名學員填寫研究者設 計之開放型問卷調查表,重點為初步了解緬甸華文學校之整體概 況。

(二) 「2011 年緬甸華文師資專班-高中國文班」中十四所華校各取一位 代表教師,進行初步訪談,時間為一小時,重點在於了解學校、教 材和教法以及教學上的困境。

(三) 2013 年 1 月至 2 月時再從第一階段的 35 位教師中擇取四位教師在 其所居住的學校進行延續性訪談,時間為兩小時,重點在於進一步 從了解四位老師之經驗,依據 Borg 的架構深入了解教師學習背景、

專業訓練、教學環境和教學實務之間互動的關係。

(四) 2013 年 7 月至 8 月時在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就讀的緬甸在學生或已畢業之大學生或研究生共 20 名填寫 半開放式的問卷。重點在於能更多面向地了解緬甸華文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下詳述上述四項步驟之細節:

1. 2011 年 7 月至 8 月問卷調查 35 位成員

本研究資料蒐集的方式為,首先是採用現有資料,即在 2011 年 7 月至 8 月收集的問卷填答資料。2011 年 7 月時,開始進行訪談。因問卷設計內容跟 研習有關,所以在研習課最後三天(8 月 20 日)發給所有成員,問卷回收 時間為 22 和 23 日,以便讓學員有時間填答問卷。問卷設計的重點為,了解 緬甸華文學校各校的上課時間、教材、教師對教學的看法以及研習對教師是 否有實質的幫助。問卷內容詳見(附錄一)。由於這是既有資料,已不能作 修改。問卷中關於研習相關的內容,不會是本研究的重點,納入分析之重點 為教師經驗、學校狀況、教材與教學方法。

2. 2011 年 7 月至 8 月初步訪談 14 位成員

此項資料亦為既有資料,是 2011 年 7 月至 8 月 14 位成員的初步訪談內 容。研究者在展開全面訪談前,先安排一位受訪者作為前導研究。研究者用 先行設計好的開放型訪談問題進行訪談。訪談時,一邊訪談,一邊思考所設 計的問題以及受訪者所回答的是否跟研究主題有關,以作為後續研究的參 考。此後運用修改好的題目(見附錄二),向另外的 14 名教師作訪談。初步 訪談的目的為,緬甸的華文學校是由華人自己成立的學校,了解各所華校的 上課時間、人數、經費、設備等學校的情況。透過 14 位教師的初步訪談,可 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緬甸華文學校情況。

每位受訪者的訪談時間為一小時。主要訪談的內容為學校基本現況,如 學生人數、教師人數、教授科目、上課時間、教師如何教學、如何備課、教 學時所面臨的困難、教材、課外讀物、如何自我進修等內容。由於資料搜集 時間已逾一年,進行分析時若需要更進一步確認,則用網路或電話再次聯絡 或詢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 2011 年研究者實際進入研習班觀摩,所以大部分時間是跟受訪者一 起上課,訪談地點大部分是在教室內、教室外之中庭或受訪者(女)房間。

訪談時間大部分是在下課後進行,因為下課後的環境比較安靜,干擾相對較 上課前少,而少部分因訪談者的時間關係,在上課前進行訪談。有時也會到 女受訪者的房間利用受訪者休息的時間訪談,暑假期間較炎熱,所以房間可 以算是比較涼快,且不會讓受訪者不自在或緊張。

訪談前的前置作業是盡量跟受訪者接觸,讓受訪者跟自己建立友好關 係,跟受訪者約好時間、地點、準備訪談稿,準備錄音筆。為了讓受訪者不 會因為錄音而感到緊張,多半使用黑色的小型錄音筆。在受訪者知曉但不明 顯的狀況下進行錄音,例如有時也會用筆記本蓋住,讓受訪者不會因為錄音 而感到緊張。同時用筆記本邊聽邊記,以防錄音筆狀況不佳,而帶來困擾。

訪談後謄成逐字稿。

訪談問題重點如下:

2.1.教師的背景介紹,如學歷、教師年資、所教科目、教學生涯等。

2.2.學校基本現況,如學生人數、教師人數、課程設計、班級人數、上課 時間,硬軟體設備等。

2.3.目前所選用之教材為何?老師認為該教材是否適合學生?

2.4.教師如何備課?資料來源為何?

2.5.教師之教學方法為何?教師認為在華文學校和教學需要加強的是什 麼?

2.6.教師在華文教學上面臨的困境為何?(詳見附錄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2013 年 1 月至 2 月延續性四位教師之個案訪談

於 2013 年 1 月至 2 月,研究者親自前往緬甸到居住在四座不同城市的四 位教師家裡進行延續性深入訪談。為能順利進行訪談,出發至緬甸前事先和 四位老師確認日期、時間和地點,依序路程至四位教師所在城市進行訪談,

也先將訪談內容用電子郵件告知受訪者,讓受訪者事先知道訪談內容。因研 究者和受訪者已建立良好的關係,因此訪談時氣氛很舒服愉快。第三階段的 訪談時間為兩小時。延續性訪談主要目的為透過四名個案教師之學習經驗、

專業訓練、教學環境以及實務教學深入了解緬甸華校以及教學現況,即本研 究的重點。了解教師們經過多方面的進修,在教學方法上是否因而進行調整 或是繼續延用之前的教學方法?教師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教學方法為何?從 教師的角度看學習經驗、進修課程、教學環境和教學實務之間的關係為何?

訪談時將因應受談者的回答補充或修改問題。為避免誤解受訪者的意思,訪 談後將訪談容訪談後謄成逐字稿,用電子郵件寄給受訪者確認資料是否正 確,是否是受訪者所表達的意思。進行撰寫研究時,若有任何不確定或遺漏 的問題,研究者用網路方式和受訪者確認和請求訪者補充資料。以求資料可 信賴度(trustworthiness)。

根據前述 Borg 之四大主軸設計訪談重點如下:

3.1 教師的華文學習經驗為何?

3.2 教師專業訓練和進修課程對教師教學的影響為何?

3.3 教學環境為何?

3.4 教師的目前的所使用的教材、教學方法為何?從教師的角度看,自己 的華文學習經驗、專業訓練和進修課程、教學環境與教學實務之間的 關係為何?(詳見附錄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2013 年 7 月到 8 月在臺灣就讀大學之緬甸僑生問卷

2013 年 7 月初研究者將所設計之問卷安排一位緬甸僑生填寫,以作為前 導研究。之後將問卷內容稍微補充或修改後再讓 20 位緬甸僑生填寫。實發問 卷為 30 份,回收問卷為 21 份,可用問卷為 20 份。研究者用電子郵件發送給 受訪者,讓受訪者用電腦打字的方式填寫半開放式的問卷(詳見附錄四)。

問卷問題重點如下:

4.1 來臺灣前在華語聽力、發音、口語表達、閱讀、寫作能力為何?與 緬甸華文學校有何關聯性?

4.2. 來臺灣後在華語聽力、發音、口語表達、閱讀、寫作能力為何?請 說明原因。

4.3. 對緬甸華文學校的感受與看法為何?(詳見附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