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途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研究途徑

新生活運動在宋美齡推動過程中,因其女性身分增添了許多色彩,因此本文 欲使用女性主義來分析宋美齡在執行新生活運動的過程中的決策原因、過程與影 響。此外,由於本文需要借助大量歷史文獻做為參考依據,必須經過「解讀」的 程序來瞭解歷史脈絡並釐清研究問題。為了避免過度詮釋的可能,筆者也選用詮 釋學方法作為研究依據。

一、後殖民女性主義

後殖民女性主義25有時又稱第三世界女性主義,前者以時間,後者以空間地 理位置作為分類指標。對有殖民壓迫經驗或生存於殖民統治地區的女性而言,她 們所面臨的問題往往無法以「父權壓迫」一言以蔽之,而是必須放在當地特定殖 民政治經濟脈絡裡來思考,才能進而尋求解決之道。由於被殖民女性所遭受的剝 削和種族、國家、階級等社會政治體系因素關係密切,後殖民女性主義思考所呈 現的面貌往往不僅是兩性資源分配不均或男女關係在個體制層面上不平等的問 題,更經常結合國家在全球權力結構被分派的弱勢位置所帶來的種種對女性產生 衝擊的問題。26

由於後殖民女性主義推行者多出身(曾)被殖民的國家,深刻體會國家被殖民 經驗對當地女人各種精神、生活層次的影響,「國家」這個議題當然成為後殖民 女性主義的重點論述之一。基本上,後殖民女性主義對「國家」的態度經常採取 雙向批判-亦即一方面批判國家在反殖民動員,追求國家獨立脫離殖民統治時,

充分利用國內婦女的力量,但內部性別壓迫問題卻往往略而不談,結果國家的解

25 邱貴芬,「後殖民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出版 社,1996 年),頁 240。邱貴芬在後殖民女性主義的歷史背景中指出,相較於其他淵遠流長的女 性主義流派,後殖民女性主義的發展相當晚,要到 1980 年代之後才蔚為風潮。在 1990 年代,

以非白人女性學者為主的後殖民女性主義在思考女性議題時所加入的對種族、殖民、資本主義 跨國企業的批判已大為影響女性主義的面貌。

26 同上,頁 2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放並未帶來女性的解放;但是,在批判國家機器對婦女的壓迫的同時,後殖民女 性主義者卻也堅持反殖民的國家解放運動,鮮少主張去除國家認同。27換言之,

後殖民女性主義既反性別壓迫也反殖民壓迫。28

本文旨要研究宋美齡對新生活運動的推行。宋美齡身為一名女性,雖從小在 美國接受西方教育思想,但她對中國的情感深厚,其想拯救中國的懷抱強烈,新 生活運動為國家政策,主要是希望藉由此革新改變中國人的習性,使中國擺脫頹 靡的狀態,甚至藉由此改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形象,以得到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援 助。宋美齡希望解放中國,讓中國日漸富強,反對其他列強國家對中國的侵略,

這樣的國家認同符合後殖民女性主義的意涵。此外,在新生活運動中,宋美齡亦 大力宣導「女性走出家庭」、女性應該呈現己身價值、推行男女平等,認為女性 應該擺脫傳統父權觀念的舊禮教 (如:裹小腳)。

綜觀上述,後殖民女性主義對國家的概念能作為本文分析宋美齡在新運中的 理念推行。至於宋美齡推行的婦女運動在新運中的具體成效與影響,以及婦女運 動在新生活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將在本文中一併探討。

二、詮釋學

除以後殖民女性主義的國家概念作為本論文的進行分析時的理論主軸之外,

本文還將採用高達美的詮釋學方法作為分析工具。高達美確認了歷史性是人類存 在的基本事實,它們所傳遞的,是必須參與其中才能獲得的真理。他一反西方詮 釋學追求把握文本作者原意的傳統,全面肯定理解過程中產生差異的合理性,推

27 邱貴芬在「後殖民女性主義」一文中參考自 Accad, Evelyne 1991.“Sexuality amd Sexual Politics: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for Contemporary Women in the Middle East” in Third World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Feminism. 邱貴芬,「後殖民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 與流派,頁 247。

28 同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崇讀者對作品意義的參與,推崇作品在現時的意義,使得詮釋學理論向前一步的 發展。

高達美認為詮釋學的任務在於理解事務。詮釋事物是根據事物呈現出來的意 義來修正詮釋者的設計或前見,把不能融貫於事物的前見刪除,保留與之融貫的 前見,直至它們完全根據事物的意義而來,則它們與事物融合,詮釋者便得以理 解事物。29由此可知,高達美認為詮釋是詮釋者的本身成見經過不斷修正,並與 事物融合的過程。因此,成見是理解事物的先決條件,成見不一定妨礙詮釋,個 人的歷史成見必然存在,必須經過不斷修正。

雖然高達美詮釋學容許詮釋者的前見參與在文本意義裡,但卻不容許它們主 導或修改文本意義。反而,文本才是主導者,是前見的修正者。詮釋學的任務是 探討文本,得到它的意義。高達美認為,文本的意義就是文本的真理,得到意義 就是得到真理。在傳統哲學,真理在判斷、述句或命題裡,而它們之所以是真的,

由於它們與事實符應。因此,得到真理就是知道事實。但詮釋學是要理解文本,

不是要理解事實。在詮釋時,一旦文本呈現它的意義,則詮釋者理解它,這時他 得到真理。文本的真不是它符應事實,而是它呈現意義。真理不是只符應事實,

而是意義性(meaningfulness)。30

此外,高達美認為,我們隸屬於歷史,不是歷史隸屬於我們。意識本身就是 歷史的,歷史提供前見給它,讓它在歷史的影響下詮釋流傳物。就如同,當我們 要擺脫歷史去反省自己時,我們早已在歷史中-家庭、國家、社會和媒體早已給 了我們很多歷史觀念。我們只能在它們中反省自己,不能完全擺脫歷史、在沒有 歷史的情況下反省自己。31

29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2011 年),頁 125。

30 同上,頁 127。作者參考自 J.Grondin,“Hermeneutical Truth and its Historical Presuppositions,” in Anti-Foundationalism and Practical Reasoning: Conversations between Hermeneutics and Analysis, E.

Simpson, ed. (Edmonton: Academic Printing & Publishing,1987), p.51.

31 同上,頁 1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高達美的詮釋學,他認為理解是作出不同的理解。詮釋者與文本當然是 在不同時間中。詮釋者屬於現在,文本屬於過去。兩者有時間距離。時間距離使 詮釋者難以理解文本,因而有詮釋的必要。高達美指出,即使後來的詮釋比原來 或以前的詮釋更優勝,但這不是由於後來的詮釋者比以前的詮釋者對作者有更深 入的理解,而是後來的詮釋者處於不同的時間,或者說,在不同的時代裡。各時 代提供不同的前見,文本在不同前見中,呈現不同意義。不同的時代要以自己的 方式去理解文本,把握它的時代意義,不能固執以往,淪為食古不化。因此,真 正的理解,是作出不同的理解。32

讀者必須擺脫由作品自身歷史存在所產生的前見,但又不能被自己的前見所 侷限,甚至任意曲解其理解的對象。只有在解釋者的前見和被解釋事物融合在一 起,並產生出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這種過程,高達美稱之為「視域融 合」(fusion of horizons)。33

高達美對詮釋的見解符合本文的研究期許。歷史文獻具備高度的參考價值,

在研究過程中提供參考的依據,唯有認知到歷史成見是無法消去的,才能在與歷 史對話的過程中,得到新的啟發。筆者期望以自身經驗、背景知識以及身為一名 女性的身分在解讀宋美齡與新生活運動等相關歷史文獻時,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 與前見,以新的視角理解文獻,看到不同面貌的宋美齡。

三、協作式民族主義

協作式民族主義主要探究一國與其盟國間存在著情感,並進而凝聚了信任與 忠誠。雙方友誼是在雙方經由不同利益考量而產生,並期望對方依照自己利益行 事,期待與審視便成為了這段關係維繫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這段關係中的雙方

32 同上,頁 151~152。

33 同上,頁 158~1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相互制約的。34

在新運中,宋美齡巧妙地承擔了做為東西方間的橋樑責任,在這過程中,

宋美齡成為一名協作者,她的中介作用說明了東西方文明經由雙重妥協進而並 存在在新生活運動中,強勢的西方文明經由某程度上的妥協才能影響弱勢,而 弱勢東方文明抑經由妥協的過程中獲得西方支持。在新運中,基督教的政策轉 變,實行宗教本地化的作為,不啻為一種對中國當時社會的讓步與妥協;相對 地,在新運中,反對帝國主義的中國社會為了增進西方的援助意願而接受了基 督教的參與,此友誼式的民族關係可以被視為是協作式的民族主義。

34 Bulag,U.E., Collaborative Nationalism: The Politics of Friendship on China's Mongolian Frontier (Oxford: Rowman and Littlefield,2010), P123~12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