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本研究是以文獻探討的方式找出關鍵成功因素架構圖,請專業人士填寫,

找出關鍵成功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排序,其結果比較偏向理論層面,不能完 全的反應真實的情況。

二、因為中小企業主受訪意願低,受限於只能用次級資料來找出 SBIR 計畫的 研發聯盟成功因素,只找出五個關鍵的成功因素,無法更進一步瞭解是否 其他的因素也影響著 SBIR 計畫的研發聯盟;例如「夥伴關係」構面的三 個關鍵成功因素,是從文獻中整理出來,都是學者經過研究之後所證實的 確影響著研發聯盟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但是次級資料對於這方面的訊息 甚少,不足夠當作 SBIR 計畫的研發聯盟的關鍵成功因素。

參考文獻與資料

一、中文文獻

1. 于宗先,王金利;<<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年;

2. 王健全;<<影響台灣製造業共同研發活動之因素及其可能性之探討>>;

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民國 1993 年;

3. 司徒達賢,李仁芳,吳思華;<<企業概論>>;國立空中大學出版;民國 1985 年 8 月;

4. 司徒達賢,陳隆麒,洪順慶;<<中小企業互助合作與企業整合之研究與 輔導-以電子業與機械業為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992 年;

5. 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下)>>;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8 月;

6. 杜震華、葉俊億翻譯;<<共榮-精通聯盟策略>>;James D. Bamford,

Benjamin Gomes-Casseres,Michael S. Bobinson et al,<<Mastering Alliance Strategy :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Desig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2005 年 9 月;

7.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SBIR 成效追蹤作業」研究報告>>;2006 年 12 月;

8. 吳惠林等撰稿;<<中小企業政策白皮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6 年 9 月;

9. 邱淑馨譯; <<競爭大未來-掌控產業、創造未來的突破策略>>;Gary Hamel & C.K. Prahalad ,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 Breakthrough Strategies for Seizing Control of Your Industry and Creating the Markets of Tomorrow>>;智庫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5 月;

10. 經濟部;<<企業研發聯盟推動計畫先期研究>>;2001 年;

11. 梁榮輝,邱柏松,李元和,邱毅,黃榮吉;<<中小企業經營策略>>;國 立空中大學出版;1999 年 8 月”

12. 張峰源; <<我國研發聯盟推動現況>>;經濟情勢暨評論,第 9 卷第 2 期;2003 年 9 月;

13. 曾銘深; <<OCED 國家推動產學合作之作法>>;經濟情勢暨評論,第 5 卷第 3 期;1999 年 12 月;

14. 邱柏松; <<國際策略聯盟-在國內的現況與績效>>;經濟情勢暨評論,

第二卷第三期;1996 年 11 月;

15. 方世杰; <<國內廠商參與科技專案研發動機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 論,第 4 卷第 4 期;1998 年 11 月;

16. 朱文儀,黃延聰;<<國際策略聯盟中廠商間知識移轉與廠商能力發展

>>;台灣管理學刊,第 2 卷第 1 期;2002 年 8 月;

17. 洪慈霙;<<策略聯盟傾向、技術研發與企業無形資產之蓄積>>;元智大 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管理學刊,第 3 卷第 1 期;2003 年 2 月;

18. 李明譯;<<演奏衝突和弦>>;Dominic Dodd & Ken Favaro,<<Managing the Right Tens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文版;天下遠見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民國 2007 年 3 月;P102-117;

19. 徐木蘭,朱文儀;<<產業聯盟管理面的挑戰-從國內企業共同研發談起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 15 卷第 5 期;1992 年 5 月;

20. 謝龍發;<<我國廠商參與共同研究發展聯盟的動機、類型和管理機制的 相關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1993 年 6 月;

21. 丁信仁;<<半導體事業策略聯盟之研究-以台塑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 月;

22. 萬家慶;<<模糊多評準決策應用於研發聯盟發展策略評估之研究-以我國 中小企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2004 年 6 月;

23. 蕭麗芬;<<共同研發與聯合行為之研究-以我國政府推動研發聯盟為中心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24. 經濟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ea.gov.tw/;

25. 經 濟 部 技 術 處 小 型 企 業 創 新 研 發 計 畫 網 站 首 頁 ; http://www.sbir.org.tw/index.asp;

26.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http://www.moeasmea.gov.tw/

二、英文文獻

1. Alic, J.A.,;<<Cooperation in R&D>>;Technovation 10;P319-P332;

2. Arend R.J.;2006;<<SME-Supplier Alliance A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Contingent Benefits and Perspec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7;

P741-P763;

3. Becker W., Dietz J.;2004;<<R&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evidence for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Research Policy 33;

P209-223;

4. Bouty I.;2000;<<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on influences on informal resource exchanges between R&D researchers across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P50-P65;

5. Cohen W.M., Nelson R.R., Walsh J.P.;2002;<<Links and impact:The influence of public research on industrial R&D>>;Management Science 48;P1-P23;

6. Doz Y.L., Olk, P.M., Ring, P.S.;2000;<<Formation Processes of R&D Consortia : Which Path to Take? Where does It Lead?>>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P239-P266;

7. Fraidin S., Lelutiu R. ; 2003 ;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Corporate

8. Gassmann O., Bader M.A.;2006;<<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 Inter-firm R&D Collaborations>>;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6, No.2;P217-P236;

9. Hagedoorn J., Kranenburg H.V., Osborn R.N.;2003;<<Joint Patenting Amongst Companies –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Inter-Firm R&D Partnering and Experience>>;Management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4; P71-P84;

10. Hamel G., Doz Y.L., Prahald C.K.;1989;<<Collaboration with Your Competitors-and Wi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7; P133-P139;

11. Kim C.S.,,Inkpen A.C.;2006;<<Cross-border R&D alliance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ology learni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11; P313-P329;

12. March J.G.,. ; 1991 ;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 2; P71-P88;

13. Medcof J.W.;1997;<<Why Too Many Alliance End in Divorce>>;Long Range Planning 30(5); P718-P732;

14. Mothe C., Quelin B.V.;2001;<<Resource creation and partnership in R&D consortia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2;

P113-P138;

15. Oxley J.E., Sampson R.C. ; 2004 ; <<The Scope and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R&D Alliance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 ; P723-P749;

16. Oxley J.E.;1997;<<Appropriability hazards and governance in strategic alliance:A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3; P387-P409;

17. Sampson R.C. ; 2004 ; <<Organizational Choice in R&D Alliance :

Decision Economics 25;P421-P436;

18. Sakakibara M., Cho D.S.;2002;<<Cooperative R&D i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icy>>;Research Policy 31; P673-P692;

19. Souder W.E., Nassar S.;1990;<<Choosing and R&D Consortium>>;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P36-P41;

20. Souder W.E., Nassar S.;1990;<<Managing R&D Consortia for Success>>;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P44-P50;

21. Stuart T.E.;2000;<<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A Study of Growth and Innovation Rates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P791-P811:

22. Todeva E., Knoke D. ; 2005 ;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models of collaboration>>;Management Decision Vol.43 No.1; P123-P148;

23. Weck M.;2006;<<Knowledge Cre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ollaborative R&D Projects:Lessions Learned on Success Factors>>;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Vol13, No.4; P252-P263;

24. Werner J.,Bermer J.;1991;<<Hard lesson in cooperative research>>;Issu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44-P49;

25. Wohlstetter P., Smith J., Malloy C.L.;2005;<<Strategic alliances in action - toward a theory of evolution >>;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 33, No.3;

P419-P442;

附錄

一、層級分析法

1. 層級分析法簡介

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為1971年Saaty 所 發展出來的一套決策方法,主要應用在不確定(Uncertainty)情況下及 具有數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上。對決策者而言,階層結構有助於對事 物的了解,但在面臨「選擇適當方案」時,必須根據某些基準進行各替 代方案的評估,以決定各替代方案的優勢順位(Priority),然後找出適 當的方案。基本上,AHP 法是將複雜且非結構的情況分割成數個組成 成分,安排這些成分或變數為階層次序,將每個變數的相關重要性利用 主觀判斷給予數值;綜合這些判斷來決定哪一個變數有最高優先權。而 問題的每個變數必須給予一個數值,以幫助決策者思考而得到結論。

2. AHP可運用之領域

依Saaty 的經驗,AHP 法可運用於下列十二種類型之問題:

(1)評定優先順序(Setting Priorities)

(2)替選方案的產生(Generating Set of Alternatives) (3)評選最佳方案(Choosing a Best Policy Alternatives)

(4)決定需求條件(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5)分配資源(Allocating Resources)

(6)結果預測-風險評估(Predicting Outcomes-Risk Assessment)

(7)績效衡量(Measuring Performance)

(8)系統設計(Designing a System)

(9)確保系統穩定(Ensuring System Stability)

(10)最適化(Optimizing)

(12)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

而目前國內利用層級分析法的方向,大體而言,運用於選擇最佳方法 與評定優先順序者較為普遍。

3. AHP基本假設(Satty 1980)

(1)一個系統問題可分解成許多種類或成分,並形成網路層級結構;

(2)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假設具有獨立性;

(3)每一層級內要素,可用上一層級內某些要素作為評準進行評估;

(4)進行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為比例尺度;

(5)各層級要素進行成對比較後,可使用正倒矩陣處理;

(6)偏好關係滿足具遞移性,且優劣與強度關係也滿足遞移性;

(7)容許不具遞移性的情形,但須測試其一致性的程度;

(8)要素的優先程度,可用加權法則求得;

(9)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層級結構中,不論其優先程度如何,均被認為與 整個評估結構有關。

4. AHP法進行步驟(曾國雄,鄧振源 1989) 各步驟內容如下所述,流程圖為圖3-2:

(1)問題的界定

對於問題所處的系統,宜盡量擴大,可能影響問題的要因,均需 納入問題中。同時成立規劃群,對問題的範圍加以界定。

(2)建立層級結構

處理複雜問題時,利用層級結構加以分解,基於人類不易同時對 七種以上事物進行比較之假設下,每一層要素不宜超過七個。此階段 包含形成問題、確立定義、確定要素及層級三個步驟,主要找出階層

關係。

(3)問卷設計、調查與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每一層級的要素,在上一層級某一要素作為評估基準下,進行要 素問題的成對比較。因此,對每一成對比較需設計問卷,在1~9尺度下,

讓決策者或參與者填寫,此問卷需清楚敘述每一成對比較之問題,並 附加詳細引導說明。其後,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4)計算特徵值、特徵向量

得到成對比較矩陣後,求取各層級要素權重,使用數值分析 Eigenvalue解法,求特徵向量或優勢向量。

(5)一致性檢定

進行一致性檢定,做成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C.I.),檢查 決策者回答所構成的成對比較矩陣,是否為一致性矩陣。一致性的檢 定,除用於評量決策者的判斷外,尚可用於整個層級結構。而一致性 指標,不論在決策者判斷的評量或是整個層級結構的測試,Saaty建議 C.I.≦0.1左右為可接受的偏誤,如此一致性才能獲得保證。

(6)計算整體層級權重

各層級要素間的權重計算後,再進行整體層級權重的計算,最後 依各方案權重,以決定最終目標的最適方案。

`

圖A AHP法流程圖 資料來源:曾國雄與鄧振源,1989 決策群體

求取一致性

C.I.≦0.1

求取各層級 C.I.綜合值

求取 H.C.R 值

替代方案加權平均

替代方案之選擇 H.C.R≦1

問卷設計

問卷填寫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規劃群體 問 題 描 述

影 響 要 素 分 析

建構層級結構

決策群體

5. AHP之限制

層級分析法雖然具有許多的優點,但在其方法上仍有一些缺失。

Roper-Low和Sharp指出AHP 法以下列三點缺失:

(1)由於層級結構的簡單化,可能隱藏某些重要的依存關係,而且過分的 簡化決策問題。;

(1)由於層級結構的簡單化,可能隱藏某些重要的依存關係,而且過分的 簡化決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