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限制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係以針對曾有過經濟陷困的助人工作者為研究對象,欲探 討其過往的受助經驗是否影響自身助人工作處遇,其中並以復原力做 為主要的探討要件,然而,從實際研究發現,某些受訪者過往對於受 助經驗來說並非完全負向,如研究中的小婷,似乎在過去未有相關的 負面經驗,以致於很難去瞭解其中的復原力對其影響,或許是因為家 中排行的關係,與受訪者阿樺相似,他們皆認為過去所承受的經濟壓 力並不大,由於過去並未有重大的挫折事件,對於研究者來說要探討 復原力的成長顯得格外困難。

或許貧窮對於某些人來說並不代表著有很深刻的負面意涵,也或 許在訪談的過程中因為關係建立的不夠深,很難去讓初次見面的人能 夠一次道出過往所遭受過的困境,在這一部分,深入且多次的訪談或 許能夠瞭解個人更深。

最後,由於是一對一的訪談,雖然理解了各個受訪者對過去受助 經驗復元的樣貌,其中亦發現許多相同及相益處,若採取焦點團體的 方式是否更能激發出更多的漣漪,同時也讓這些助人工作者在團體活 動中獲得共鳴與復原,都是研究者往後可進行的方向。

12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台大社工學刊,10,

1-54。

王詩雲(2010)。基督教信仰的人神關係對心理治療復原力的啟發。諮商 與輔導,286,19-26。

王行(2013)。助人很美-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護理雜誌,60(4),14-20。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 刊,25,103-155。

呂朝賢(2007)。貧窮動態及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臺大社會工 作學刊,14,167-210。

呂朝賢、陳柯玫、陳琇惠(2015)。童年剝奪及成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

13(1),151-194。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紅葉。

宋麗玉、施教裕(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臺灣 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2-34。

李淑蓉(2007)。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

193-219。

李安德(1981)。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

李淑媚(2014)。台北市社區型康復之家住民精神復健訓練的結果及其相 關因子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 所。

阮光勛(2014)。以「雙重詮釋」概念,理解質性研究之多元面貌。台灣 公共衛生雜誌,35(4),351-358。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

126

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邱瑜瑾、姜義雯(2010)。貧窮家庭研究一經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 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107-131。

紀淑萍(2001)。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育陞(2015)。從支持網絡觀點來看災變網絡建構之探討。危機管理 學,12(2),95-106。

林俊德、連廷嘉(2012)。熱愛由此生--遊戲治療師助人熱情的燃放、困 頓與延續歷程之個案研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2,109-136。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 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409-464。

胡中宜(2013)。離院青年自立生活之優勢經驗:社會工作者的觀點。臺 大社會工作學刊,30,45-90。

孫建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臺大社會工作 學刊,1,77-109。

張淑敏、宋惠娟(2003)。促進高危險性兒童的復原力。護理雜誌,50(5),

61-64。

張嘉玲、黃素滿(2013)。確認貧窮的類別:台灣低收入家戶的特性。社 會科學論叢,7(1),1-46。

常雅珍(2003)。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 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 報,14,25-62。

陳若喬、鄭麗珍(2003)。破繭而出-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 生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1),35-97。

127

陳金英(2004)。低收入戶青少年的「可能自我」-脫貧方案的初步成效。

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147-201。

陳柯玫、王德睦、呂朝賢(2011)。致貧生命事件與家庭因應策略之探究:

從接案到初訪記錄之內容分析。弘光學報,63,65-80。

陳怡芳、林怡君、胡中宜(2014)。復原力增進方案在少女安置機構之應 用與反思,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93-121。

曾仁杰(2014)。經邁向復元之路—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關係之內涵與 歷程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黃明玉、吳惠如、郭俊巖(2014)。從臺北市家庭發展帳戶方案探析女性 戶長單親戶脫貧的可能。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1),

131-152。

賀豫斦、黃雅文(2008)。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 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

133-148。

鈕文英(201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蔡明璋、倪家欣(2010)。臺灣貧窮家庭的社會支持:兩個低收入戶樣本的 分析。研究台灣,6,83-112。

劉燕萍(2017)。經濟弱勢少年從事部分工時工作的社會心理影響。博士 論文。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劉鶴群、張琬青、陳竹上(2010)。貧窮家戶中原住民族女性之社會排除 經驗:以南投縣仁愛鄉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89-120。

廖珮妏(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 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69-88。

鄭麗珍(2002)。女性單親家長的求助行為之探討。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 報告。台北。

128

賴文恩、李秉學(2016)。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

61(1),92-102。

瞿海源、張苙雲(2010)。台灣的社會問題(第二版)。臺北:巨流圖書 公司。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蕭琮琦、古允文(2010)。以能力建構為歷程的脫貧策略:台灣的實務工 作經驗。復興崗學報,100,65-79。

龔心怡、李靜儀(2015)。影響國中經濟弱勢學生之學業表現與中輟傾向 之因素。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55-92。

二、 英文

Walsh, F. (2003) Family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clinical practice. Family Process, 42(1), 1-18.

Werner, E. (2005).Resilience and recovery: Finding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Focal Point: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19(1), 11-14.

Louise Grant & Gail Kinman (2016) Building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Tools for Early-Career Social Workers:Evaluating a Multi-Modal

Interven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0,1-20.0

129

附錄

【知情同意書】

論文主題:社會工作者復原力與生命復元經驗—以經濟匱乏者為例 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柯亞君

指導教授:王永慈教授

一、研究目的

(一)透過訪談而了解曾受經濟匱乏經驗之社工對於貧窮經驗的詮 釋,透過了解他人生活經驗,幫助我們去看見過去的原貌,對 自己過去詮釋。

(二)從中理解這些過往經歷如何對他們自己理論價值產生改變,而 對於自己為何選擇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有更多的詮釋與思考。

(三)期待透過訪談中各種生命經驗實踐去帶領著這些有相似經驗或 背景的讀者能從中共鳴,進而找到自己對往後實務工作價值與 意義。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將以訪談的方式了解個人過去經驗,在受訪的過程中 會以錄音的方式紀錄,受訪者只需以輕鬆自在的形式來回答研究 者所提出的問題,必要時會需要受訪者反覆思考過去曾受過經歷 的情緒與感受。

三、研究所需時間

為了使受訪者的生命經驗能夠較完整且清楚呈現,本研究每 次訪談時間約為 1.5 至 2 小時,訪問每位受訪者約 2 至 3 次。

四、研究預期效益及可能造成之傷害

130

因為使研究更加深入,將會探討許多較深層的問題,在與研究 對象訪談了解過程中,會明確告知其當談論到不想深入的議題時能 立即的表達不願繼續受訪或終止訪談,尊重研究對象談論意願。

五、保護隱私聲明

受訪者姓名將以代號保密,受訪所蒐集的資料將遵守保密的 的倫理守則,不將錄音檔與逐字稿隨意放置,不與無關人員討論 受訪者談論訪談內容。

六、自願參與

您可以全權決定是否參與本研究。如果您現在同意參與但之後 改變心意,您是可以於任何時間停止會退出本研究的。

研究者簽名_________ 參與者簽名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131

【初步訪談大綱】

一、引言

訪談剛開始會簡要的了解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再會從個人致 貧階段、致貧因素及貧窮經驗三方面去探究個人過去曾遭受貧困經 驗的背景與想法視為第一階段訪談;第二階段部分會探究個人在成 為助人者後一些心境過程,並從中去了解先前所遭遇到的貧困經驗 中是否有些許激勵或轉換的契機與事件,讓自己從中得到幫助,轉 換自己過往的想法;第三階段會使受訪在重頭回溯自己過往的經 驗,重新詮釋這些歷程對自己助人角色的影響,找到自己助人專業 價值與意義。

二、訪談大綱

(一)基本資料 1. 性別 2. 年齡

3. 學歷/學校(系所) 4. 服務單位

5. 工作年資

(二)曾遭受貧困經歷

1. 請問是從何時開始接受經濟援助的呢?

2. 是因為什麼原因致使開始接受經濟援助?

3. 當時個人對於接受經濟援助的想法為何?

4. 貧困經歷是否對生活產生影響?

5. 貧困經歷是否對自我價值產生變化?

6. 從過往無須經濟援助到接受援助的變化與對生活產生影響為

132

何?

(三)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

1.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從過去貧困的經歷得到舒緩呢?

2. 為何成為一位助人者?

3. 你認為這些過往貧困經驗是否對你成為一位助人者帶來影 響?

4. 成為助人者後,這些過去受助的價值是否影響著你目前工作價 值?

5. 你覺得你能帶給這些過去與你同樣經歷受助者有什麼改變?

6. 如何看待你目前這份助人工作者的角色?

(四)統整—助人角色定位與詮釋

1. 你覺得過去的受助者的經驗是否影響著你成為助人者工作價 值?

2. 有哪些動機讓你在這份助人工作中感受到價值與意義?

3. 在回顧過往的經驗後,是否對於自己成為助人者角色有不同的 認識與體悟?

4. 對於未來工作上的看法為何?

5. 在統整過去受助的自己與現在助人的自己後,請用一段話去詮

5. 在統整過去受助的自己與現在助人的自己後,請用一段話去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