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工作者復原力與生命復元經驗—以經歷經濟匱乏者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工作者復原力與生命復元經驗—以經歷經濟匱乏者為例"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社會工作者復原力與生命復元經驗 —以經歷經濟匱乏者為例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of Social Workers - A Study of Social Workers with Financial Distress Experiences. 指導教授:王永慈 博士 研究生:柯亞君. 中華民國 107 年 7 月.

(2) 謝 誌 首先,感謝自己的堅持完成了這篇論文。但我知道若沒有身邊朋 友家人的鼓勵,我也不會有這樣的堅持,所以這一切的幕後功臣,還 是要歸功於我身邊的你們,因為有你們,才成就了這篇論文的完成。 回首這幾年來不斷的在工作與論文中找尋平衡,也一度興起放棄 論文的念頭,好在有永慈老師及家人的鼓勵下,讓我繼續完成研究所 生涯中的最後一哩路。謝謝永慈老師從一開始擔任我指導教授給予的 鼓勵與支持,讓我不斷的思考並從中找尋我所想要的題目,在與老師 討論的過程中總能激盪出更多的想法,並從這樣的研究中去思考更多 其他面向的議題,我不僅僅只是完成我的學位論文,也在論文中找到 過往自己,並從中與自己對話。 謝謝麗玉老師與信學老師願意擔任我的口試委員,在口試的過程 中,透過老師們的知識經驗分享,也獲得許多論文上的修正與指導。 在麗玉老師的身上讓我更加瞭解復元及復原力的精神與價值,而在信 學老師身上更是看到本身復原力的實踐,感謝有您們的幫忙與支持, 才讓這篇論文得以順利完成。 同時也謝謝研究所夥伴尖尖的鼎力相助,在我口試計畫與口試中 不辭辛勞擔任我的紀錄,也給予我很多問題上的幫助,以及這些我所 訪談的受訪者們,在你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感謝你們願意受訪。 最後感謝我最好的姐妹碧鈴,在從研究所開始到現在,不斷的給 我最大的支持與信心,以及我的男友劭昀,因為有你的陪伴,寫論文 這件事就變得不那麼有壓力,同時也一直期勉自己可以更加進步與你 一同成長,還有我的家人,阿公、阿嬤、妹妹、阿姨與姨丈,在我支 撐不下的時候及時拉住我一把,是你們讓我可以堅持到最後。 最後期許這些與我們過往相似經歷的夥伴們,你們可以不一樣。. 亞君 2018.7.26 I.

(3) 摘 要 「復元」是不斷的往前走,往正向邁進,並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出主 體、自我認同及自我價值。 「復原力」乃是個人發展歷程中逐漸成熟的 內在能力,它也是一種復元過程的助力,達到協助個人在創傷中獲得 療癒,維持身心、社會和靈性的完整性。 惟當個人面臨困境和低潮才能啟發本身所具有的復原力並邁向正 向復元,然而這樣的復元力量又是如何透過受助者轉換助人者的工作 角色,藉此延續下去致使更多人受惠,並從中激盪出社會工作者助人 工作角色中價值與意義。 本研究以 7 位曾經有過貧困經驗之社會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去探 討個人過去的貧困生命經驗中復原力對他們的影響,並加以瞭解這些 影響是否致使其日後選擇成為一位社會工作者,再從這些受訪者對於 過往的詮釋中找尋他們所追尋的助人角色與價值為何。 研究發現這些受訪社會工作者對於過去貧困經驗的負面影響較 少,源自於他們本身有極佳的優勢資源,如:家庭、政府與基金會補 助及個人本身特質。另外,針對這些曾為受助者受訪者而言,會成為 一位的社會工作者主要來自於本身家庭環境與所受的受助經驗,一來 因為有過這些受助經驗便與同樣的助人者有所接觸,二來則是對於社 工工作與自己本身背景相像而選擇成為社工。最後這些受訪對象在成 為社會工作者後對過往的受助經驗都有所再詮釋,過去的貧困經驗對 他們來說並不在只是個「限制」,反倒視為個人重要的「生命歷程」, 這也是這些受訪者其中「復元」的展現。 希冀透過這些受訪者個人經驗可以讓現行的社會工作實務者思考 本身助人角色意義與價值,藉以在服務的處遇中提供更適切工作模式 以達到雙向復元的助人精神。. 關鍵字:貧窮經驗、復元、復原力 II.

(4) Abstract “Recovery” is the act of constantly moving forward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and during this process finding purpose, self-identity and self-worth. "Resilience” is the inherent ability to mature in the course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It also is a type of help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It assists individuals to heal after trauma and maintain mind, body, social and spiritual integrity. Only when individuals face difficulties and low tide times in life, can they inspire their own resilience and move towards positive recovery. However, how does this transform the job role of the helper through the recipient? By continuing this, more people will benefit,as well as giving more value and meaning to the work roles of social workers to assist peopl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even social workers who have experienced impoverishmen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esilience on their past indigent life experiences, and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se effects lead to their choice to become a social worker. From these interviewee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ast, help find the purpose and value they seek.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se interviewed social workers experienced less negative impact from past poverty experiences, derived from their own superior resources, such as: family, government and foundation subsidies as well as personal qualities. In addition, for these once recipient respondents, becoming a social worker mainly stems from their ow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experience they have received. Firstly, as they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as the recipients, they have contact with the same helpers. Secondly, they chose to become a social worker due to similarities to own background. Finally, for these respondents, becoming social workers has aided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ir past experiences, which are no longer just a "restriction" for them. On the contrary, it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ividual "life journey". This is also how "recovery" is expressed among these respondents. Through thes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se interviewees, it is hoped that current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s will reflect upo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ir own roles,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appropriate working mode in this service and achieve bi-directional recovery spirit. Keyword : Poverty experiences, Recovery, Resilience. III.

(5) 目 錄 謝誌 .................................................................................................................... I 摘要 ...................................................................................................................I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4 第一節 貧窮經驗 ................................................................................. 4 第二節 貧窮的因應 ........................................................................... 16 第三節 優勢及復原力 ....................................................................... 19 第四節 受助者成為助人者的契機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35 第三節 研究倫理及限制 ................................................................... 42 第四章 研究發現及分析 ............................................................................. 43 第一節 貧窮成長經驗 ....................................................................... 43 第二節 找出復原力 ........................................................................... 71 第三節 從受助到助人 ..................................................................... 108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限制 ............................................................... 116 第一節 結論 ...................................................................................... 116 第二節 建議 ...................................................................................... 12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24 參考文獻 ...................................................................................................... 125 附錄 ............................................................................................................... 129 IV.

(6) 第一章. 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我過去也曾是個受助過的助人工作者。」這是我與他人不一樣的地 方。. 因為我過去曾是個受助者,故在成為了助人工作者後,這個身分 的轉變,使得自己的助人工作身分格外的特別。 要說自己很早就踏入社會工作這個領域,但真正了解這份助人工 作者工作是在初入大學進入社工系就讀後,就學的期間服務了許多經 濟困難的家庭,也因自己有過與著這些家庭相似的經歷,所以更能體 認到這些家庭的困難狀況,給予他們所需的支持服務,而我常想,雖 然我們遭遇到家庭的經濟貧窮使得一些未來的選擇與生活上受限,但 這些限制並未一定會造成我們很大的阻礙,反倒能成為他們的一大助 力,促使他們不畏一切的向前邁進。 於是我開始思考,在許多文獻中我們僅能從中得知一些貧窮家庭 正向發展的心境歷程,但卻甚少研究其中這些除了利己外,在「自立」 後成為了「助人者」後利他行為,而在擔任一位助人工作者又是如何 將過往的經驗整合,透過這些歷程以更有方法且更令人信服的方式去 協助這些過往與他們有同樣受助經驗的人們,更好奇其中這些助人者 的感受為何。 過去的我是否也曾受這些經歷的影響而使自己成為一位助人工作 者,至少我知道我並不是原本就抱持著普羅大眾的大愛觀而成為這樣 一個的社會工作者,在某一次課程中我學習到了復原力的概念,開始 對這樣的理念深深著迷,也釐清了自己成為一位助人者的使命,我想, 或許我本身就是一個復原力案例的實踐吧!聽著裡面有關優勢觀點的 1.

(7) 原理原則,就與我過去所面臨困難的時候心境是相同的,也因此有更 大的共鳴在這個理念中。我倒比較傾向用復元及優勢觀點的概念去解 釋這個過程。 復原力有許多不同的概念,有人認為就是從低潮中重新回復為原 來的狀態,但我所傾向的復原更像是宋麗玉老師在「優勢觀點—社會 工作理論與實務」所述的「復元」 ,是不斷的往前走,往正向邁進,在 這樣的過程中找出主體、自我認同及自我價值,更對自己生命價值有 所提升及抱持更不一樣的意義存在。 復元讓社工的理論倫理價值有所連結,也是讓我在這些茫茫的實務 理論浮沉中所抓住的一根浮木。 復元的先決條件必經歷低潮,為了瞭解復原力的實踐,於是本研 究透過研究過去曾因貧困受助最後成為助人者之社會工作者作為本研 究的研究對象,欲了解其中過往貧困經驗,是否對其生長歷程及看法 有所影響?而當角色從一個受助者的之角色成為助人者之變換又如何 去詮釋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定位。 於是在撰寫這篇論文中,我會探討著這些過去曾受經濟幫助過的 助人工作者自身的基本背景,以及他們如何詮釋這樣的貧困經驗,這 些經驗又如何去影響自己「助人」角色的定位,透過這樣的研究希望 達成以下目標: 一、透過訪談而了解曾受經濟匱乏經驗之社工對於貧窮經驗的詮釋 (從致貧階段、致貧因素及貧窮經驗對其本身的影響面向上) ,透 過了解他人生活經驗,幫助我們去看見過去的原貌,對自己過去 詮釋。 二、從中理解這些過往經歷如何對他們自己理論價值產生改變,而對 於自己為何選擇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有更多的詮釋與思考。 2.

(8) 三、期待透過訪談中各種生命經驗實踐去帶領著這些有相似經驗或背 景的讀者能從中共鳴,進而找到自己對往後實務工作價值與意義。 在完成研究同時,也是另一個對自己疑問反覆不斷提問與解答的 過程,而這些答案並沒有絕對,許多問題也是在不斷詮釋過程中所產 生,但為了更聚焦研究方向,本研究仍以受訪者過去的經驗如何去影 響個人觀念價值改變,以及在這樣的因應中又是如何定義自己在其中 的定位,最後仍是欲探索在這樣的生命實踐中去找尋生命意義與價 值,於是在本研究將以下列問題做為訪談的主軸: 一、第一階段先簡要了解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再從個人詢問致貧階 段、致貧因素及貧窮經驗三方面去探究個人過去曾遭受貧困經驗 的背景與想法為何,以先行理解個人本身背景與個人對本身貧困 經驗所抱持的認知。 二、第二階段則會著重探究個人在成為助人者後一些心境過程,並從 先前所遭遇到的貧困經驗中逐一拆解是否有些許激勵或轉換的契 機與事件,讓自己從中得到幫助,轉換自己過往的想法。 三、第三階段會使受訪者再重頭回溯自己過往的經驗,藉由不斷的探 問使得這些受訪者不斷的在個人經驗中省思,並重新詮釋這些歷 程對自己助人角色的影響,找到自己助人專業價值與意義的契機 與動機。. 3.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本研究探討部分,共計分為四節,首先會先就個人的貧窮經驗 去探討其中風險因子,再者面對這些風險因子是透過何種因應來突破 困境,在從諸多對於貧窮因應部分,其中復原力的特質讓個人更容易 脫貧,甚至自助助人,亦因此將復原力發生要素作探討,最後一個部 分為要探討這些復原力如何影響個人持續正向發展因素因而成為自助 助人的助人者。 第一節貧窮經驗部分,因每個人所遭遇的生命經驗不同,不同的 致貧經驗與環境影響等都會對個人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因此在文獻著 重針對個人在貧困經驗中這些貧窮經驗對對於個人本身影響,開頭先 會探討致貧生命事件對其影響,以及這些貧困經驗中個人所得到受助 經驗為何,其中貧窮經驗是否對他們生命歷程中有所創傷與影響;第 二節的部分則會探討對於這些貧窮經驗的因應,是這怎樣的優勢讓他 們能夠突破重圍,利用此經驗更加的茁壯成長;第三節的部分會就這 些優勢的復元去探討其中的復原力,並先對「復原力」做定義,而這 些優勢又是如何去觸動復原力來達成「復元」的結果;最後,從中探 討這股力量是如何透過這些貧窮經驗與其個人所擁有的優勢去觸發, 讓這些過去曾為受助者的助人者,不僅照亮自己更照亮他人。 第一節 貧窮經驗 一、致貧事件 當人們無法獲未能充分地得到,基於社會成員身分,而被預期 可扮演的角色、參與的關係與從事合乎習俗行為等等所需的生活條 件時—飲食、適宜環境、日常事務、服務—即可認定其處於相對剝 奪狀態。假如他們缺乏或被拒絕給予資源,以便接近/使用這些生 4.

(10) 活條件和實現社會成員角色,則可視其處於貧窮(Townsend,1987) 。 然而致貧成因相當複雜,不僅受到個人、文化制度及社會結構 因素所影響,亦受到個人和家庭在生命中遭遇的重要事件所影響。 Band 與 Ellwood 貧窮動態分析論點,認為貧窮是「家庭需要」和家 庭賺錢能力」兩種力量間的推拉關係所形成,從這兩種事件的變化 來分析影響家庭致貧與脫貧的因素和家庭經濟地位的變動情形(呂 朝賢,2010)。而 Rowntree(1901)提出生命事件受到後來貧窮動 態概念廣泛應用,生命事件指出家庭生命週期中的家庭人口事件和 勞動市場事件是致貧因素,這些事件以「和家庭主要家計負擔者有 關的遭遇」影響最大(轉引自陳柯玫、王德睦、呂朝賢,2011)。 因此在探討個人貧困經驗中,因每人的致貧經驗皆不同,故了 解這些致貧事件對於個人影響,有助於了解個人對其貧困經驗之詮 釋。 Dewilde(2003)指出,強調經驗式和描述性的貧窮動態研究無 法解釋為何某些人或家庭在特定時間會被社會排除或陷入貧窮,也 未注意到個人或家庭因應其處境的方法及改善經濟情況的策略。生 命歷程觀點可以補足以往對貧窮動態研究不足,根據 Lesisering & Leibfriend 所述,貧窮動態的生命歷程觀點指涉四個原則。第一, 貧窮以短暫形式出現,可能發生在任何人的某一生命階段,它只是 個人生命歷程中的某一個事件(時間化,temporalisation);第二, 窮人是一個天生的行動取向者,有能力克服或因應貧窮處境(行動 者,agency);第三,將貧窮經驗視為短暫的處境與潛在的風險,貧 窮已延伸到中產階級,不受限於傳統的邊緣人或被排除的社會底層 (民主化,democratisation);第四,貧窮和生命歷程中的事件和轉 折有關,如離婚或失業,這些風險會擴散到中產階級,而窮人在其 5.

(11) 傳記的目標和行動的取向裡去因應貧窮的處境。傳記化也指出短暫 貧窮在個人傳記中的主觀意義,反映出生命中傳記式的轉折,該轉 折由離婚、生病、離開父母或失業等事件所引發(傳記化, biographisation)。簡單來說,第四個原則即前三項原則的整合(轉 引自陳柯玫、王德睦、呂朝賢,2011)。 綜上,因此從生命歷程觀點有助於在個人致貧事件中,從其個 人或家庭對貧窮因應策略和行動去理解其貧困經驗對其影響。在生 命歷程觀點中得知,個人在經歷貧窮階段與經驗是異質性的,並與 其影響貧窮事件和其所處的脈絡有關,而每位個體所抱持的因應策 略因其本身價值與環境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透過從個人致貧經 驗中去檢視不同對象對於貧窮經驗因應,並進一步從中分析,其中 這些受訪對象對這些經驗的因應及影響為何。 二、貧窮對子女影響 不同年齡層落入貧窮的機率不同,兒童期、初為父母期、老年 期最易落入貧窮(王德睦和呂朝賢,1997;張清富,1990a;1993)。 而在兒童期經歷過貧窮的子女,除了上述在內在心理產生影響外, 亦因受環境的限制而需承擔大人所需背負的重擔與責任。 經濟困境之未成年單親家庭子女,在生活機會與發展被剝奪的 環境下,可能會因家中失去一個經濟主要來源對象,因而必須比一 般家庭的子女提早扮演家中經濟分擔的角色(陳金英,2004)。 從邱瑜瑾及姜義雯(2010)研究中的訪問得知貧窮家庭的長男 或長女似乎比後面的子女需要承擔比較多的貧窮後果。由於貧窮家 庭會比較需要透過家中排序較前面的子女,早些參與勞力市場來增 加家庭所得,因此往往會犧牲到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會,以及追求自 己的職業夢想,所以貧窮家庭對不同子女的發展與影響也有很大的 6.

(12) 差異。 由於貧窮可能發生在任何人的任一生命階段中,透過對致貧生 命事件的探索,可理解不同對象對於貧困經驗的詮釋,並從其中獲 得異同性,釐清這些貧困經驗與個人成長復原經驗的關係,因此透 過個人成長階段中致貧經驗去闡述這些貧窮經驗對其之影響(邱瑜 瑾、姜義雯,2010)。 (一) 貧窮兒童 在 Swords、Greene、Boyd 與 Kerrins(2011)及 Kerrins、Greene、 Murphy(2011)對愛爾蘭貧窮的研究發現,貧童所經驗的剝奪 並不一定與家長相同,這也意謂若想瞭解兒童的貧困經驗及其 受貧困之影響,需將兒童與成人分別檢視之,才恰當事宜(轉 引自呂朝賢、陳柯玫、陳琇惠,2015)。 人類學家 Oscar Lewis 認為貧窮文化有自我延續的傾向,貧 民窟小孩大約 6-7 歲時,就已吸收其次文化的基本態度與價 值,造成其心理上很難接受及獲得其往後生命中可能發生的條 件改變或機會改善所帶來的益處,謝青平(1995)對低收入戶 研究發現「貧窮階層特有的『生存心態』,使這些個案家庭的 孩子從小不喜歡讀書、對形式文化反感、言語粗俗、冷漠無 理……,難以見容於中上階層的舉止儀態、生活風格,足以使 他們向上流動機會受到最大限制。」但陳柯玫(2008)以台北 市安康社區貧窮家庭之研究卻發現,研究對象所呈現的價值與 行為模式和主流規範差異不大,既沒有所謂貧窮次文化,亦沒 有次文化自我延續的現象發生。 Brooks 與 Duncan(1997)在檢視貧窮對兒童的影響效果相 關文獻後,釐出如下 4 個結論:1.家庭貧窮會影響兒童的健康、 7.

(13) 成就與行為;2.處於貧窮期間越長,負面後果愈大;3.愈早經 歷貧窮,愈不容易完成學業:4.家庭所得對小孩能力和成就有 關的影響力愈強,對於情感性結果影響較薄弱。 邱瑜瑾、姜義雯(2010)的研究亦指出:貧童比一般兒童 有較多的情緒跟行為問題,比較有沮喪、社會退縮、同儕關係 不佳、低自尊、行為品德失序、學校表現比較差的傾向(Conger & Elder, 1997) 。除了上述心理情緒社會問題外,這些孩童在與 親友、社區或學校接觸後,環境會讓貧童接收到他是窮人的訊 息,而且會期待他的行為要合乎大眾對窮人的看法,而讓他產 生不自由的感覺,甚至窮人是沒有資格享用物質的人。因之, 成人世界「自以為是」的道德觀與社會化,成為貧窮家庭兒童 成長的「心理創傷」繼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Ridge(2011)研究指出,貧窮穿透了童年心臟,滲入兒童 生活中的各層面,除了經濟與物質弱勢,也對其社會關係和社 會參與產生限制跟形塑,造成兒童羞愧、悲傷、懼怕社會差異 與邊緣化等隱藏性損傷。 貧窮兒童的現實生活面貌中,貧窮不再只是造成家庭困境 而已,弱勢的生活內容更包括了物質生活條件的低落、生活照 顧的缺乏、低度的社會支持、教育機會的排擠、社會接觸的逃 避等多面向社會排除,進而限制兒童的發展(蕭琮琦、古允文, 2010)。 李易駿、蕭琮琦(2008)研究發現弱勢兒童有朝向接近邊 緣化與排除歷程,也就是一連串的家庭事件的累積,弱勢兒童 的生活環境逐漸被瓦解及失去功能,原本就較為脆弱的人際網 絡斷裂而出現邊緣化的危機。社會排除現象漸漸出現於貧窮家 8.

(14) 庭中,導致貧窮兒童暴露於多面向、累加性的社會排除過程中。 然而,事實上,面對家庭的經濟或生活困頓,兒童被非完 全被動,兒童可以成為主動的社會行動者,他們會採取相關策 略來減低家庭生活困境對其生活壓力,例如有研究即顯示單親 家庭兒童在其母親無工作時,會採用擴大責任、調節管控需 要、接受與忍受反向情況等 3 個手段,以減輕低收入工作生活 對家庭生活的壓力與緊張。這些兒童雖然自給自足,但他們依 然會對家庭經濟壓力有敏感覺知,他們可能透過就業來賺取工 作收入,或者節制需要和管理期待,以便減輕家庭財務壓力及 自我生活壓力。因此低收入兒童工作不僅有部分紓解家庭財務 壓力的作用,另一功能則是可支付兒童自己日常所需花費,得 到自主與安全感,以為符合同儕消費文化需購買某些象徵物 品、要參與同儕活動或相關事件花費等等(蕭琮琦、古允文, 2010)。 綜上,在貧窮下生活的兒童,其所經歷的日常生活困境, 絕非所得或物質損失而已,若干內在的隱藏性損傷,更需要去 關注,然而,兒童所採用不同策略來因應貧困環境,這些生活 調適手段並非全然無成本或副作用,他們開始學習當窮人或習 慣生活在剝奪情境下,並且降低直接的期望及對未來獲生命的 志向/熱忱,雖童年貧困對於後期生命歷程會有一定程度的負面 影響,然而卻亦有研究顯示並非所有的貧窮兒童皆產生負向結 果影響,故透過受訪者對其經驗的詮釋進而瞭解其個人態度價 值在其經驗中的變化。 (二) 貧窮青少年 青少年如同兒童一般,但因心理上較為兒童成熟,這些青 9.

(15) 少年更能深刻感受到家人受限於經濟的困頓,家人情緒不安與 壓力因而增加青少年內心的焦慮與無助感。使得貧窮導致青少 年需求的匱乏滿足,在陳金英(2004)的研究中 Kronauer(1998) 所提出所謂的「文化排除」意指貧窮帶來與社會其他人的不同 經濟生活環境,以致無法過社會主流的生活。貧窮亦導致青少 年的低自尊,潛藏憤怒與害怕被標籤化貧窮的經驗,使青少年 受到社會比較之後,體會到自己的資源是匿乏的,因而產生低 自尊,低自尊的結果,也致使對其他獲得較多家庭資源的同伴 產生潛在的憤怒,為什麼別人有,而我卻缺乏?另一方面即使 需求協助,但仍有矛盾的心態,又害怕因為接受社會救助成為 低收入戶而被標籤化。研究中從受訪青少年的訪談中,對於「可 能自我」的自我內、外在條件的描述,可以發現從青少年的自 我概念中顯示出由於貧窮經驗帶來的焦慮,如學者所提的貧窮 導致的人際關係的孤立,缺乏來自社區、家人、朋友的支持而 造成社會孤立(Burchardt et al., 1999; Gal1ie, Paugam & Jacobs, 2001)。 蕭玉佳與張芬芬(2013)亦指出經濟弱勢學生常遭受到「四 低一高」 : 「教育機會低」 、 「受教品質低」 、 「教育適當性低」 、 「教 育資源轉化成效低」及「所付的出的教育成本高」之教育不利 處境。具體而言,經濟上的弱勢常使這些孩子面臨學校適應不 良,包括:學習興趣與成就低落、身心適應不佳、生涯決定迷 失、中輟等問題;更甚者,可能導致未來長期性的問題,例如: 因為從學校輟學而缺乏技能,進而影響其職業、社會地位取得 與薪資,欠缺工作動機,健康狀況不佳,甚至是貧窮的代間動 態循環等後果(轉引自龔心怡、李靜儀 2015)。 10.

(16) 過去的研究也提到經濟弱勢學童除了環境脈絡的因素 外,可能也會因經濟不利因素影響其學習態度、自信心等個人 因素,進而造成學業投入情形不佳或學業成就較為低落,或產 生逃學或輟學等現象,特別是那些家庭長期處於貧窮狀態的青 少年,可能有較低的學校教育完成率,亦因如此,青少年身處 家庭窮困的經驗,深怕自己因能力不足,不論是工作或人際的 能力缺乏而受到社會或他人排斥,造成所謂的人際關係的孤立 (Kronauer,1998)。 貧窮家庭的青少年在面臨貧窮生活時,貧窮的匱乏經驗會 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跟生涯選擇機會(黃毓芬,2002)。所 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貧窮者家庭的子女對危機採取的行動 策略之差異,也是導致日後不同的流動機會,家庭的經濟困頓 造成青少年無法順利升學,甚至暫時放棄繼續升學的機會。 生活在貧困中的單親家庭成員,貧窮不僅帶給他們身心發 展上的不良影響,他們的教育及就業的機會也因此受到限制, 而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子女長大成人後,其社會經濟方面的成就 也不如一般家庭中長大成人的子女,因而形成兩代貧窮的惡性 循環。單親家庭最常遭遇到社會生活適應的困境,尚有子女教 養、身心適應、社會網絡等層面的問題,而其中以經濟居於劣 勢的低收入女性單親家庭所面對的壓力更大(鄭麗珍,2002)。 在李淑蓉(2007)研究中認為家庭陷入困境最值得注意的 是,這些家庭的子女所受的衝擊及未來的影響,這些家庭的子 女為了分擔家計拼命打工,影響求學;或因求學工作兩頭忙, 損及健康;或因父母無力栽培,無法進一步就學;他們之中未 畢業即已舉債者比比皆是,尤有甚者為幫助家計,涉入不法。 11.

(17) 劉燕萍(2017)博士論文中亦提及:對在學少年而言,部 分工時工作呈顯了少年的生活是在教育體系與勞動體系之間 的共存狀態,一方面需要因應學校的課業要求,另一方面也須 投入勞動市場。國內相關研究與調查顯示,對經濟弱勢少年而 言,賺取學校與生活上所需的花費以及家庭經濟需求為從事部 分工時工作的主要原因。工作的目的即是為了生存,而非是以 增進未來就業力為主要目的。有關少年部分工時工作對社會心 理發展影響,在過去的研究中一直呈現正向的工作獲益(work benefit)與負向的工作結果(work consequence)的不同觀點。工作 獲益的觀點主張少年時期的就業經驗有助於少年的生涯發展 以及未來的就業力;工作結果的觀點則主張少年時期的就業是 在未準備好的狀況下進入成年的角色,會增加社會心理發展的 風險。 所以對於有工作經驗的貧困家庭子女而言,提昇學歷以在 未來謀的薪水較高的職業,成為他們學習的新目標,亦為影響 其考慮、繼續升學的重要推力,打工經驗使得研究對象有不同 機會學習人際相處,例如與同事及雇主間互動關係的調整、與 家人相處的模式等,亦打開他們原本內心的封閉與在人際相處 上的焦慮。儘管身處於經濟不利的環境,但與家庭中的成員若 有好的互動關係,且對未來求學有正向的自我效能與高度的教 育期待,也就能在學習上具有良好的態度也更為投入;重要他 人的介入亦能彰顯出其影響能超越「經濟不利」的背景因素(劉 燕萍,2017)。 (三) 貧窮家庭 長期處於貧窮的家庭,其生活歷程不僅是物質的缺乏,在 12.

(18) 非物質方面也會遭受不同程度的剝奪,且容易形成一種習慣性 的生活型態,而其所累積的貧窮效應,透過社會化的過程代代 相傳,形成世代陷入貧困的生活之中而不易脫離貧窮厄境(古 允文,2017)。經濟不安全影響教養、住居、社會人際關係與 身心適應,也影響子女認知學習能力、學業成就及身心適應。 貧窮成人因經濟不佳而產生心理壓力,覺得沒有安全感,在人 際關係面向,也常因為必須跟親朋好友支援,到最後人際關係 上疏離,在子女教養方面,也常因工作負荷增加子女教養上的 困難(彭淑華,2006)。 貧窮會造成社會排除,貧窮會使得人們中斷勞動市場的參 與、無法參加主流社會慣常的社會活動、失去社會接觸、居住 在被汙名的社區、並且使得社會福利機構無法接近(劉鶴群、 張琬青、陳竹上,2010)。 綜上,可見陷入貧窮的因素相當多元,包含缺少人力資 本、就業競爭力不足、勞動所得減損、依賴人口組成、家庭功 能變動、資源網絡缺乏、以及家戶內部資源匱乏等,所涉及之 層面與社會制度,與個人及家庭所處的脈絡息息相關,而每個 家庭因應貧窮的狀況亦有所不同,因此要理解這些家庭貧窮歷 程,要更加考量其所處之整體性及多面性之狀況加以瞭解個人 對於貧窮經驗的轉換與詮釋。 三、對貧窮之社會烙印 過去文獻對於解釋貧窮的理論主要可分為五大面,個人因素, 文化因素, 人力資本,勞動市場及福利依賴等因素,然而致貧成 因相當複雜,不僅受到個人、文化制度及社會結構因素所影響,亦 受個人和家庭在生命中遭遇的重要生命事件所影響。若需了解目前 13.

(19) 社會對於貧窮認知的詮釋,以下綜整文獻中對於貧窮所提出相關理 論背後對於致貧原因的歸因,透過不同的觀點解釋從中了解貧窮刻 板觀點的成因。 (一)個人態度或動機解釋 此觀點認為人之所以會窮是因為擁有一些不當的動機或 態度,例如:不願勤奮與努力、道德觀薄弱等。唯此觀點雖在 某些貧窮者身上見到,但是也可在非貧窮者身上見到,因此僅 能部分解釋貧窮現象。 其中引自邱瑜瑾及姜義雯(2010)在「貧窮家庭研究一經 濟、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研究」中 Becker(l993)把教 育的重要性提出,認為教育是投資。貧窮者在教育方面投資不 足,導致語言及認知技能的缺乏,也就無法進一步贏得較高生 產勞動力的薪資所得。 (二)貧窮文化(The culture of Poverty) 貧窮家庭有自己的次文化,且代代相傳。最主要是由美國 人類學家 Oscar Lewis(1965)提出貧窮次文化有 62 個特質,其 中包括:長期失業、低平均餘命、有無助與匱乏感、家庭暴力、 較早有性經驗、缺乏延緩滿足的能力、不良工作習慣,缺乏長 期目標、物質濫用與家庭結構不完整等。這些特質會在貧窮家 庭代代相傳,使得這些家庭與主流社會脫節,因此形成惡性循 環不易脫離貧窮(引自 Kane and Kirby, 2009:97-99)。然而此觀 點的最大限制是無法充分說明這些貧窮的特質究竟是導致貧 窮的原因或是貧窮所帶來的結果。 引自邱瑜瑾、姜義雯(2010)的「貧窮家庭研究一經濟、 社會與心理面向之敘述分析」研究中,Gans(1990)提出功能 14.

(20) 論認為這群失業者有反社會或犯罪等違反道德的行為是因為 社會情境逼迫他們做這種選擇,如離婚。他認為低層階級的文 化模式是來自對於職業結構分配不足造成的,因此他認為充分 就業可以解決底層階級的偏差行為與次文化問題。 低收入家庭生活方式的個案研究指出低收入家庭的日常 生活展現了某些共享的文化特徵無組織的生活習慣、無前膽的 思考方式以及消極被動的生活態度。另外,個案的自我認同和 日常言行表現有很大的差異,他們的身分認同是不確定的(謝 青屏,1994)。 失業者與貧窮者將使其面臨在教育、就業上受到制度性的 社會排除,Wilson(1987)亦指出社會排除的結果之一是使個 人與家庭陷於低下階層,與主流社會越來越遠,造成一種社會 孤立。 (三)福利依賴與工作反誘因的觀點 此派主張由於政府的社會救助提供,形成福利依賴,接受 補助者認為其可依賴政府,而不想努力工作使自己脫離貧窮。 因此政府應減少社會救助給付,並提高人們的工作意願。唯是 否政府介入減少,貧窮者便能自己靠就業而脫離貧窮仍是一個 爭論的議題。 上 述 的 福 利 依 賴 形 成 了 社 會 福 利 中 道 德 危 機 ( moral hazard)的問題,新右派認為福利國家所提供的給付與服務, 讓越來越多人失去了公眾賺錢養活自己及家人、並為自己所作 所為負起責的動機(洪惠芬,2002)。 社會福利的實施中有其所要達成的社會價值考量,就每個 社會福利的內容而言,由於其服務對象以及所要介入服務的不 15.

(21) 同,而有不同社會價值呈現。因此,欲瞭解該社會福利措施所 可能出現的價值建構,就必須進入該措施的內涵面去檢視(孫 建忠,1999)。 從上述個人、文化、社會三個面向的敘述分析,可以看到這三 個層面的交互影響,例如社會救助的烙印,以及貧窮生活的慾望克 制,都會影響到成人跟兒童其他社會面向的發展,如結交朋友、苛 刻自己的生活,透過不同理論對於貧窮解釋的觀點,可有助於瞭解 這些研究對象在貧窮經驗中所面臨的心路歷程,並透過對於不同貧 窮解釋加以理解個人在其中之影響。 第二節 貧窮的因應 面對貧窮所造成的風險因子,透過個人及家庭本身及社會資源中 所具有的資源因而發展出個人復原力去因應貧窮中風險因子所引發的 危機,本節就個人及家庭對於風險因子因應優勢面向簡單分類為兩大 類做探討,分別為社會網絡及個人與家庭本身優勢,藉此了解透過這 些優勢力量將帶給他們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一、社會網絡 陳柯玫、王德睦、呂朝賢(2011)在研究中提及當家庭面臨經 濟困境時,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本會影響其困境惡化與求助家扶的 程度,而影響社會資本多寡的因素則和家庭的網絡關係大小、家庭 運用網絡資源的能力有關。 家庭運用關係網絡的能力愈高,愈能減緩突發生命事件對家庭 造成的衝擊。進一步分析,非正式的資源網絡(親友資源)對於減 緩家庭經濟困境較有助益,多數家庭會尋求非正式資源以因應貧困 生活,可見非正式資源網絡仍是家庭重要的社會資本,因此社會支 持對於遭遇困難或壓力的女性單親家長的社會生活適應,具有緩衝 16.

(22) 及減壓的作用。家庭與外在環境、社會制度的互動會影響其資源的 擴展和取得程度,適當的資源挹注有助於減緩貧窮造成的衝擊。換 言之,社會資源對家庭經濟困境具有一定程度的緩衝(buffer)效 果(陳柯玫、王德睦、呂朝賢,2011)。 蔡明璋、倪家欣(2010)在研究中亦指出擁有較佳的社會支持 網絡的貧窮家庭,較能維持日常生活的需求,避免陷入更惡劣的經 濟困境,進而使家庭有機會脫離貧困。社會支持的狀況反應著貧窮 家庭的社會生活處境,貧窮家庭可親近的社會資源有利於貧戶取得 生活與需求的相關資訊,減輕生活的壓力,獲得心靈方面的安適。 對於缺乏經濟資產的社會底層階級,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顯得更為 重要。 貧窮者的支持圈的擴大,並不意謂實質的支持增加,但支持的 來源較多,支持的內容與形式可以因而變異、豐富,對於滿足個人 的各種需求是有幫助的。不同家庭型態所能獲取資源可能有所差 異,社會價值的氛圍使特定的低收入人口得到更多的注意與援助, 因離婚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單親家庭,在這種氛圍下成為政府政策的 重要施政對象,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較其他家庭型態,更容易維持 姻親關係的親屬連繫,容易與親屬關係產生社會交換,或取得親屬 關係的社會支持(蔡明璋、倪家欣,2010)。 擁有自有住宅的人於同一地方長久居住,可以有機會與周遭朋 友發展為長期穩定並且交往深入的友誼,長期居住有助於個人建立 地緣性的朋友關係,並得以維持社區情感,增進參與地區事務的機 會,也有助於個人網絡的擴張。居住穩定性高將有助於直接或間接 地促進個人與社區面的社會整合(蔡明璋、倪家欣,2010)。 邱瑜瑾、姜義雯(2010)亦於研究中發現,對於這些貧困家庭 17.

(23) 而言,非正式資源不僅扮演資訊連結、福利橋樑的角色,亦是家庭 因應貧困生活的策略之一,政府社會救助制度未發揮急難救助的功 能,反而彰顯出非營利組織的補充性角色,所以宗教信仰對貧窮家 庭而言,不僅僅是單純的信仰,對年輕一輩而言,具有解厄功能, 對婦女而言,其有支撐婚姻宿命因果觀的合理化詮釋,以及對子女 可以平安成長的加持力量。所以貧窮家庭的宗教活動與所賦與的生 活意義是相當多樣化的文化意涵(陳金英,2004)。 二、個人與家庭本身優勢 研究發現許多因素普遍與復原力的發展有顯著關係,這些 因素包括:學童本身認知、自我約束的技巧、正向的自我觀點 (Brooks, 1992)、向上的動機、自尊、自信心、獨立自主(Waller, 2001)、希望、負責、被關愛(Punamäki, Qouta & El-Sarraj, 2001)、 學校成就等(Masten et al., 1999)。例如:Werner 和 Smith(1982) 在其長期研究中即發現:具有復原力的學童常有一些特殊的能力, 在他們需要協助時,能夠吸引或找到協助他們的人或資源。Werner & Smith(1992)亦從俱有復原力的成人訪談中發現,許多成人將 「復原力」歸因於幼年 階段支持他們渡過困難的成人(如:父母、 家庭成員、老師、教練、或是社區中其他的成人)。 此外, Clark(1983)其研究中也發現,貧窮非裔美國人中, 高成就組及低成就組的最主要差別在於:高成就組的父母會指派學 童分擔家務及責任、定期監督作業、並參與學童學校的學習。從以 上的研究可發現,社會互動所產生的影響(如:關愛成人的期望、 支持、及要求)對於增進貧窮學童的社會技巧、自信心、和對成人 的看法有一定的幫助。 儘管貧窮學童面對如此多重不利發展的因素,仍有許多貧窮家 18.

(24) 庭的學童能克服險惡的環境,成年後各自在不同領域有傑出的表現 (Werner & Smith, 1992)。學者們給這種面對逆境、克服逆境、並 在 逆 境 中 成 長 的 能 力 一 個 專 有 名 詞 — 復 原 力 ( reslience ) (Kim-Cohenb, Moffit., Caspi & Taylor, 2004)。 第三節 優勢及復原力 一、復元與復原力 在李淑媚(2014)碩士論文中指出在精神復健實務中,較常使 用到的是復元(Recovery)概念,「復元」一詞有「恢復元氣,從 頭開始」的意思,而「元」字亦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思。 「復元」強調「元氣」的概念,指的是過程中萌生與生命力的再現, 帶來正面的結果。 「復元」不只衡量康復者是否回復原來的狀況(復 原),更著重的是個人的經歷與成長(新生精神康復會,2014)。 「復元」是個人改變其態度、價值、感受、目標、技巧或角色 的一種深沉且獨特的過程。它是讓生命可以具有希望,且可以獲得 滿足和產生貢獻的一種生活方法。它帶來並發展出新的生命意義及 生活目標,可以使個人超越精神障礙(或其他身心社會的傷害或障 礙)所引起的苦難或痛楚(Anthony,2000)。由此可見,「復元」是 一連續但是非線性的複雜演變歷程,在痛苦與困厄的經驗或超越過 程中,定有抗拒或挫折。 復元乃指個人在生命存在和日常生活調適中,其整體的自我認 知評估,隨時隨處可以揭示全然的和正向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 和主觀良好的感受(subjectivewell-being);復元的過程可能涉及復 健服務的使用,復健服務可以成為促進以復元為導向的工作模式 (宋麗玉,2005)。 Song 及 Shih(2009)運用質性研究方法,針對 15 位精障者, 19.

(25) 彙整出精障者復元之統合模式,如圖一: 環境因素 非正式社會支持 親密關係 互惠友誼關係 鄰居支持 宗教團體之友愛. 正式社會支持 社會福利補助和津貼 專業人員協助 處遇模式促進復元 工作機會和認可 工作場所之支持 個人之復元過程. 過程要素. 結果.  自己感  障礙處理度  希望、意願、負責的行動.  自我效能  與家人之親密互惠關係  與他人建立互惠關係  獲得人際與職能技巧  參與社交活動  獲得社會角色  生活品質提升  生活滿意度提升.   轉捩點  . 初學型  半復元型  完全復元型 ----------------------------------------------------------------------------------------------階段 & 螺旋上升歷程 復元的三大基石 症狀減緩. 心理能量:自賴、堅毅與復原力. 家庭支持. 圖一:復元之統合模式—追求生活範疇之自主性 資料來源:Song & Shih(2009) 因此,個人的復元並非靜態的歷程而是動態不斷來來回回的過 20.

(26) 程,復元意旨個人從過往動盪不安自我邁向穩定自信成長的狀態, 因此本研究為將復元(Recovery)與復原力(resilience)的意涵作 為區隔,故將「復元(Recovery)」定義為不僅只回復個人原先面 貌,更著重個人在此過程中的經歷與成長帶來正向的結果。 二、復原力 (一)起源-優勢觀點 優勢觀點提出兩個假定:一是有能力生活的人一定有能力 運用與發展自己的潛能,並且獲取資源;二是人類行為大多取 決於個人所擁有的資源(胡中宜,2014)。優勢觀點社會工作 以案主及其生態環境之優勢為根據,再據此回過頭來克服案主 所面臨之困境與解決其問題。案主的優勢乃存在於其個人過去 歷史、直接的社會環境、社會整體、個人特質的融合、案主面 臨的挑戰、案主賦予其經驗和情況的意義(胡中宜,2014)。 優勢觀點模式之內涵並非是全新的,乃是將社會工作過去 擁抱和宣稱的價值原則具體實踐。優勢觀點模式強調助人的歷 程中狹隘地關注個人的病理障礙只會阻礙個人發掘優勢,唯有 肯定人類內在的智慧與蛻變能力及環境的力量,才有機會看到 個體的改變(宋麗玉、施教裕,2009)。 優點模式發揮了整合和具體化社會工作奉行的價值原 則,引導此專業回到正確的軌道,其終極目標: 「復元」 。優點 模式的興起即是由病理典範轉向,自一個不同以往的角度看待 案主,他提供一個架構協助社工員揭開人們本身擁有的優勢和 權能,以創造性的方法借力(優勢)使力(功能),而非聚焦 在案主的缺失和修復(Rapp and Goscha,2006)。 (二)定義 21.

(27) 許多學者指出復原力定義仍是多元與模糊的,尚缺乏一致 性的操作性定義,但多數文獻仍將復原力定義為個體在逆境 中,仍能維持正向適應的動態發展過程。 以下針對各文獻對於復原力之定義分述如表一: 表一 復原力的定義 作者(年代). 研究題目. 對復原力定義. (或引自來 源) Masten 、 Best 和 引 自 暴 力 的 在逆境中,維持正向適應 Garmezy(1990). 童年、堅韌的 的過程、能力、或結果 青年:目睹婚 (維持正向適應過程) 暴暨受虐青 年復原力之 探討(沈瓊 桃,2010). Egeland、Carlson 和 引 自 破 繭 而 復 原 力 是 指 個 體主動參 Sroufe(1993). 出 - 青 少 年 時 與、面對挑戰及克服逆境 期 經 歷 父 母 的整合感受,並因此產生 離 異 之 大 學 勝 任 能 力 感 和 採取持續 生生活歷程 性行動的內化動態過 的 優 勢 經 驗 程 , 個 體 因 此 學會以彈 (陳若喬、鄭 性、問題解決、主動求助 麗珍,2003) 的 行 為 , 取 代 以往不友 善、僵化的方式來因應困 22.

(28) 難與壓力。 (面對問題能力與態度) Grotberg(1996). 促 進 高 危 險 復原力定義為:「人類生 性 兒 童 的 復 活在不良環境中,能夠去 原力. 面對、去克服,甚至自我. (張淑敏、宋 增強的一種能力。」 惠娟,2003) (面對問題能力) 蕭文(2001). 引 自 基 督 教 「復原力」是個人具有或 信 仰 的 人 神 學習到某些特質,這些特 關 係 對 心 理 質 或 行 為 會 因 個人與環 治 療 復 原 力 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 的啟發(王詩 受 壓 力 或 挫 折 情境的影 雲,2009). 響,使個人重新獲得自我 控制的能力,並因之發展 出健康的行為。 (個人特質發展出能力). Luthar(2003). Resilience and 復 原 力 是 一 個 動態過程 Recovery. : 引領去正向的適應,甚至. Finding From 在逆境的脈絡中。 the. Kauai (引領正向適應). Longitudinal Study Walsh(2003). Family. 復 原 力 是 指 從 破壞生命. Resilience:. 挑 戰 中 抵 抗 與 振作的能. 23.

(29) A Framework 力。 for. (挑戰抵抗能力). Clinical Practice Saleebey(2005). 引 自 離 院 青 復原力是一個過程,持續 年 自 立 生 活 的成長與能力、知識、洞 之 優 勢 經 察力提昇,優點是透過看 驗:社會工作 見 需 求 及 世 界 的挑戰中 者的觀點(胡 發展。 中宜,2013) (持續成長及能力提升). Siebert(2008). 引 自 六 年 級 復 原 的 力 量 為 挫折復原 學 生 壓 力 事 力,並定義為人在不幸的 件、因應方式 負面事件發生後,能回到 與 挫 折 復 原 原 先 正 常 未 受 影響時狀 力 研 究 - 以 態的一種能力。 台 北 縣 某 國 (挫折復原力量) 小為例(賀 豫、黃雅文, 2008). 謝美娥(2008). 離 婚 女 性 單 復 原 力 為 一 種 克服生活 親 家 長 復 原 挑戰的能力,是一種反應 力的初探. 危機與挑戰的耐久力、自 我 導 正 和 成 長 的主動過 程。個人不是苦惱考驗裡. 24.

(30) 被動的倖存者或逃避 者,相反的,走過困境的 個 人 是 有 能 力 主動掌控 生命的人。 (克服生活挑戰的能力) 宋 麗 玉 、 施 教 裕 引 自 離 院 青 復 原 力 乃 是 個 人發展歷 (2009). 年 自 立 生 活 程 中 逐 漸 成 熟 的內在能 之 優 勢 經 力,它也是一種復元過程 驗:社會工作 的助力,達到協助個人在 者的觀點(胡 創傷中獲得療癒,維持身 中宜,2013) 心 、 社 會 和 靈 性的完整 性。 ( 個 人 發 展 歷 程正 向力 量). 詹雨臻、葉玉珠、 引 自 復 原 力 復 原 力 是 指 擁 有從逆境 彭 月 茵 與 葉 碧 玲 增 進 方 案 在 中重回常態的能力,並由 (2009). 少 女 安 置 機 此一歷程中獲得成長,有 構 之 應 用 與 益於未來發展,它必須從 反思(陳怡 個人優勢的觀點來看 芳、林怡君、 待,復原力強調的是人們 胡中宜,2014) 所擁有的能力、資產及正 向特質,而非其弱點、不 足及負向缺陷。 (逆境中重回常態能力). 25.

(31) 白倩如(2012). 引 自 復 原 力 提 及 復 原 歷 程 中使個體 增 進 方 案 在 得 以 克 服 壓 力 而緩衝負 少 女 安 置 機 面 影 響 的 正 向 特質被稱 構之應用與 為保護因子或復原因 反 思 ( 陳 怡 子,可透過個人與環境交 芳、林怡君、 互作用形成,即是建構復 胡中宜,2014) 原力的因素。 (保護因子構成復原力). 胡中宜(2014). 復 原 力 增 進 「復原力」是縱然遇到某 方 案 在 少 女 種壓力或不幸,具有負面 安 置 機 構 之 結果的即高危險性,也能 應 用 與 反 思 夠 以 社 會 可 以 接受的方 (陳怡芳、林 式做出良好表現的能力。 怡 君 、 胡 中 ( 遭 遇 不 幸 也 能有良好 宜,2014). 林育陞(2015). 表現的能力). 從 支 持 網 絡 復原力(resilience)的概 觀 點 來 看 災 念 , 最 初 是 從 「堅不可 變 網 絡 建 構 摧」 、 「不易受傷」 、 「壓力 之探討. 因應」及「抗壓性」等概 念中發展出來。一開始是 從個人面向出發,係指案 主 在 經 歷 創 傷 或面對困 境時,能夠很快的調整生 活步調,很快的適應改變. 26.

(32) 之能力或是特質。 ( 面 臨 創 傷 快 速適應能 力)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綜上,許多文獻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大致都離不開是一種維持 正向適應過程的能力,其共通點為復原力的產生皆從個人所面臨 到挫折與苦難影響其發展出這些挑戰與抵抗的能力,因為這些創 傷經驗,使得他們發展出某些個人特質去面對與挑戰,並透過這 樣的力量引領他們邁向正向的適應過程。而較不同的地方是, Egeland、Carlson 和 Sroufe(1993)對於復原力的定義更重視個人 感受,強調個人在這樣的逆境脈絡中是主動參與的行動者,因為 在復元的過程中個人會因此產生勝任感與採取持續的行動,促使 個人在面對問題同時較能彈性、主動求助的行為取代過往的問題 解決方式;而白倩如(2012)對於復原力的定義,更加入環境因 素,提到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產生的保護因子能使個體得以克服 壓力而緩衝負面影響;在 Siebert(2008)所對復原力的定義則是 強調個人在遭遇不幸後能回到原先正常未受影響時狀態的一種能 力,僅片面的強調回復過往原先狀態,與他人所強調邁向正向適 應及個人主動爭取力量有所區別。 本研究較偏重 Saleebey(2005)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復原力 是一個過程,持續的成長與能力、知識、洞察力提昇,優點是透 過看見需求及世界的挑戰中發展。」以及宋麗玉、施教裕(2009) 對復原力定義:「復原力乃是個人發展歷程中逐漸成熟的內在能 力,它也是一種復元過程的助力,達到協助個人在創傷中獲得療 27.

(33) 癒,維持身心、社會和靈性的完整性。」 ,兩者對於復原力相較於 它者來說並不關注在個人對負面影響對抗與挑戰,較強調個人在 其中持續成長與發展,復原力不僅只是像 Siebert(2008)所定義 恢復過去原先狀態,也不是對抗這些挫折所做的頑強抵抗,強硬 的去對抗,而是個人在過往所受的創傷經驗中不斷的修復與修 正,並在過往的逆境經驗中獲得療癒,使得過去這些經驗成為個 人的助瀾,故因本研究宗旨係為探究這些曾經受過貧困經驗之受 助者成為助人者的歷程探討,這些曾受困的經歷亦作為社會工作 者的成長經驗,相較於某些受創經歷來說較不帶有強烈的負面意 象,且在成為助人者過程中除了自己本身的復元,更帶有對其他 人復元助人意旨作為工作使命,在宋麗玉、施教裕(2009)對復 原力定義更較 Saleebey(2005)所對復原力的定義有更全面向復 元,故採用宋麗玉、施教裕(2009)對復原力定義作為本研究探 討復原力定義概念。 三、復原力中的正向價值 復原力的研究多聚焦在保護因子的探討,了解有哪些保護因子 和復原力的正向適應結果有相當關聯。保護因子係指幫助個體調節 或緩和逆境的傷害、降低問題行為的發生、或增加正向適應結果的 心理社會資源,可分為內在保護因子與外在保護因子兩個系統。 沈瓊桃(2010)的研究中指出:學者 Garmezy、Masten 和 Tellegen (1984)認為保護因子的運作是透過三種不同的機制,分別是: 補償、挑戰、與免疫模式。內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本身具有的能 力或特質;外在保護因子則是個體在家庭或社會環境中所擁有的 資源(Garmezy,1985; Werner,& Smith,1982) 。Garmezy(1993)分類 這些保護因子影響分為三類:個人能力、家庭角色、額外的支持。 28.

(34) 而 Rutter(1990,1993,1995)進一步地歸納出八項保護機制以說明保 護因子如何增進復原力。保護因子的運作機制包括:減低危險的 影響;減少危機的連鎖反應;建立與維持自尊和自我效能;開展 新機會;減少對危機的敏感度;增進正向的連鎖反應;抗衡危機 影響的正向補償經驗;正向解讀負面事件。 在 Werner 和 Smith(1982)的縱貫性研究亦顯示,處於高風險 環境的兒童青少年(例如:貧窮、家庭不穩定、父母有精神疾病 等) ,在長大之後,有三分之一的人適應良好,因為他們具備內在 控制力、正向積極的自我概念、成就取向的態度、家庭的支持與 非正式資源的支持(例如:朋友、老師)等保護因子。因著保護 因子所產生的復原力,似乎可以減緩家庭暴力所帶來的負面影 響,並幫助青年正向地因應有暴力相隨的成長歷程。 探討不同的逆境,或是使用不同的正向適應指標,可能會發 現不同的保護因子的研究成果。常欣怡和宋麗玉(2007)總合整 理國內學者對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結果,歸納出一些共同的保護 因子,包括:具正向自我價值、紓解情緒的能力、社交能力、獨 立能力、具有問題解決能力與同理心,家庭的支持與期待、同儕 支持、老師的鼓勵、學校支持、宗教支持等。 復原力是可塑性(plasticity)的一種型態,可塑性是為了適應 而改變的潛力,因此復原力乃是個人發展歷程中逐漸成熟的內在能 力,它也是一種復元過程的助力,達到協助個人在創傷中獲得療 癒,維持身心、社會和靈性的完整性(宋麗玉、施教裕,2009)。 在家庭組織中,復原力帶來對彈性結構上的支持、連結(和諧)與 社會及經濟上的資源。 在胡中宜(2014)的研究中發現因原生家庭環境無法給予安置 29.

(35) 兒童安全的環境,反而激勵個案在艱困的環境中形塑出獨立自主的 習慣,養成不服輸的特質,提高自我肯定與自我價值。自我控制與 要求相當重要,個案是否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做出選擇,以及 按部就班地鞭策自己達成目標,影響著其離院後生活品質與未來發 展。因為有危機意識,他才可以去找目標。 而陳怡芳、林怡君、胡中宜(2014)「復原力增進方案在少女 安置機構之應用與反思」亦總結了復原力增進方案的介入領域與 輔導成效:1.社會網絡與無條件接納是復原力增進的基礎,也是強 化「我有」的關鍵因子。2.發現生活秩序與生命意義的能力。3. 社交技巧與解決問題的技能。4.自尊與其他領域都有關係。5.幽 默:常欣怡(2012)的研究指出復原力與憂鬱傾向呈現負相關, 增進復原力將有效減少安置個案憂鬱情緒,使其更積極面對生活 困境。 綜上,復原力能調適個人在面對困境中適應,也因此帶來了許 多支持網絡使個人能就運用所本身所持有的資源度過危機,另也在 艱難的環境中更形塑出了自我特質去達成自我的想望,也因此更積 極的面對未來。 第四節 受助者成為助人者的契機 一、助人的價值 「真正的窮不是沒有錢,而是自己不能或不願付出。」 Maslow(1945)所提出的需求層次論後,到了 1960 年代開始 感到這些架構不夠完整,他認為當時的最高層次需求—自我實現, 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甚至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 實現」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於「自我中心」的傾 向。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超越自我,因此 Maslow 在 1969 年發 30.

(36) 表一篇文章,在文中他重新反省了需求層次論,並在原本最高層次 的自我實現之上,又加上「靈性需求」。那是一種以靈性以及超越 自我(不再以人本身為中心)的目標(李安德,1981)。 其實人們經由「給予」所獲得的快樂,會比「接受」他人協助 時得到更多。而 Brown 等人也指出,「助人」其實最直接的受益就 是自己,因為助人會讓自己更健康(Brown, Nesse, Vinokur &Smith, 2003)。 Piliavin(2003)指出有許多直接的證據顯示,幫助別人會有正 向情緒,因為幫助他人會有較好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本身就是最 好的酬賞,亦使得個人樂於持續參與這些利社會行為的潛在因素。 紀淑萍(2001)的研究發現:「感恩」教學促使學生樂於在生 活中主動表現善行;此外,感恩教學促使孩子們學習「角色取替」 的能力,更具有同理心。當一個人具有知足、感恩給予及自我修養 的智慧時,便會產生幸福感(Lu,2001)。 近年來以助人者為主題的相關研究中,多數集中討論負面影 響,對其正向特質的探討相對較少,多數研究結論雖然指出助人 者,雖有遭遇諸多負向心理特徵,對其助人工作影響有限,如無力、 倦怠感等情形;然為大多數助人者有此遭遇當下,卻仍願意持續於 助人工作,其中必有相關原因可為說明,如優勢、復原力觀點或是 對助人工作的承諾與投注等…(林俊德、連廷嘉,2012)。 在林俊德、連廷嘉(2012)的研究中提到遊戲治療師對助人工 作的價值形成,來自於個人過去受過協助的經驗,及自己很願意投 入個人心力於社會需要幫助的角落,尤其對相對弱勢的兒童,遊戲 治療師從個人過去遭逢貴人的心態,也願意獻身為兒童之貴人。 就像王行老師(2012)文獻中提到一位助人工作者只在其自己 31.

(37) 世界,體會到助人實踐過程的美感,並不足以構成「助人工作是門 藝術」的條件;同樣的,助人工作專業只在自己的實踐領域中,了 解到助人工作的藝術性也是不夠的,而必須朝向社會使更多的人也 能共同感受到助人的美感,助人工作的藝術性才算發揮完全。 助人工作在實務經驗中的「藝術品」即是重要的精神符號,不 只是專業上的精神符號,而且更可能成為確認人類精神(特別是助 人精神)的一部分。引此,促使社會確認助人精神的時代價值、促 使大眾確認助人專業精神的時代意義,透過藝術創作的努力,該是 一條值得發展之路。 助人工作者的畫室就是貧病老弱的生活世界,所臨篆的即是被 現實命運壓迫的處境與求生存的姿態,而以其審美意識捕捉人與環 境衝撞、協調、辯證的感動,感動來自人性的開顯,也來自對社會 現實的反省,以及對生命理想的確認(王行,2013)。 綜上,在助人價值中所獲得的力量並不僅只侷限於他人受益, 連帶的自己也從中獲得酬賞,在身為一位社會工作者作為自己人生 中的職志,這樣的助人工作並不是閒暇之餘所做的額外公益行為, 更是將自己奉獻於這樣的助人價值中,而這樣工作上的價值,除了 自己本身了解亦是不足的,透過這樣的助人工作,使得更多社會大 眾感受到助人的意義,並從中把過去所獲得的正向經驗再次的傳遞 出去,重為過去那些曾經所幫助自己的助人者。 二、雙向復元 優勢觀點的復元作用是雙向的,因此稱為「雙向復元」。優點模 式不只過程是分享的,結果也是雙向的。當優勢的視野開啟時,自 然而然就接納了案主,也自然而然就讓案主參與,甚至讓案主主 導,而案主自然而然就展現了主體性,然後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自然 32.

(38) 而然就得以彰顯(曾仁杰,2014)。 「雙向復元」,彼此都能夠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獲得成長,在這 樣的關係中獲得滋養。而既然力量已經出來了,接下來所要做的就 是讓這些好的力量能夠繼續延續(曾仁杰,2014)。 優勢觀點凸顯所有,展現存有,當個案掌握了自己的存有,他 會因為擁有而感恩。再加上,優點模式的特色是更加聚焦原本所擁 有的優點上,所以也會使得當事人擁有的感覺特別強烈,也就是當 事人所擁有的不只是問題獲得解決,他所擁有的是超越了問題的解 決,他找到他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再加上,專業關係互為主 體的特色,使得個案更能自主與自然地表現,諸如感謝的想法。施 與受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當個體不只受到協助,若他還能夠進一步 協助他人時,也表示他所擁有的是更多的。感恩,就是能感謝所擁 有的,當個體能夠看見所擁有的,欣賞所擁有的,便能夠進一步感 謝所擁有的。緣起不滅,自然看待,自在隨緣,順其自然,很自然 地接受雙向復元的效果,珍惜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存有(曾仁杰, 2014)。 在曾仁杰(2014)研究指出專業關係從「相信有」開始,在成就 案主的存有後,讓「有」自在延續,讓存有的力量能夠持續延續。根 據物質不滅定律,能量產生不會平白無故消失,而是轉換成不同的 形式,關係也是如此,緣起不滅。在相惜階段,案主進入復元境界, 他關愛自己、相信自己、開放自己並能活出自己,對自己能夠有自 信,對他人也能自在隨緣,而社工與當事人的關係更是相互珍惜的 雙向復元,所以在相惜階段中的主要元素是感恩,因為擁有而感 恩,也因為感恩而知足、而擁有更加豐盛。. 33.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希望能夠透過復原力概念加以探索這些曾受過貧困經驗的 助人工作者對於相關經歷之詮釋。目前國內外有許多文獻大多聚焦在 於個人經驗之分析,甚少提及這些受助者因而成為助人者在其中復原 力的展現,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透過對於過去曾有過貧困經驗 的助人工作者來做深度訪談,藉此瞭解他們的生活經驗,在從中瞭解 其復原力是如何在經驗中展現,因而影響個人看法與認知。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質性研究方法 Cheek(2005)指出質性研究不只是方法,更是一種思考方式。質 性研究的取向強調個人是主動的個體,重視當事人的真實感受與其對 事務的看法,以建構參與者觀點的社會事實(簡春安、鄒平儀,1998)。 鈕文英(2013)在「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一書中提到質性 研究進行的是發現之旅,旨在探索、描述有興趣了解的現象及其產生 的過程和脈絡。質性研究優點是不受限於研究工具,其彈性和開放本 質,能夠豐富且深入地了解現象背後的意義、情境脈絡和過程;並且 能幫助研究者形成觀點和理論。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間 呈現傳譯、啟蒙或分享關係。 亦因質性研究所著重參與過程詮釋,使得質性研究者和研究參與 者之間關係是不可分離、互動的,是一種內在主導的研究,亦即研究 參與者和研究者共同主導整個探究過程,他們扮演主動的角色,甚至 強調研究者和研究參與「互為主體性」,搭建「我們關係」,共同建構 研究的結果。 二、選擇質性研究原因 34.

(40) 社會現象具有雙重詮釋的本質,具有創意、多元、互為主體的特 性。意即,社會現象由被研究者的詮釋,互動交織而成,常有不可預 測之創意組合,超越研究者的想像;其所理解的意義,隨著環境脈絡 更替,不斷流動,多元變化,整個串連起來,才能看到真實故事的全 貌;對某特定事件的詮釋,在不同的時空與環境脈絡,可能有不同的 內容與面貌。只有提供真實環境脈絡下,才能觀察,也只有放入環境 脈絡,將前因後果整個過程串連起來,才能彰顯真正的意義(賴文恩、 李秉學,2016)。 而質性研究現已被認同是研究人們在其生活中所擁有之主觀經 驗與個人意義的適當方法。質性研究為了能對一些現象獲得詳細的理 解,並確認現象的社會建構意義與發生的脈絡,因此強調選取少量的 參與者,如此議題才能被徹底的探究,並且必須讓參與者具有某些特 定的特徵,才能提供有關研究主體的資訊(阮光勛,2014)。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的優點是能直接進入受訪者的心理 與生活場域,瞭解個人生命經驗與社會世界互動所建構出來的意義與 真實,亦因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這些曾受過貧困經驗的助人工作者對於 個人成為助人者後,這些過去的受助經歷是如何影響個人價值之詮 釋,故著重於這些受訪者個人針對過往因貧困而曾受助過的生命經驗 加以深度的理解並詮釋與定義,這些經驗是否影響著自己在成為助人 者的價值理念,而這些生命經驗中是否有一些力量引導自己從受助的 「受助者」轉變為目前的「助人者」 ,若欲探究這些價值信念的轉換是 無法透過量化的問卷方式去理解,而在探討這些生命經驗的實踐中亦 無變相需驗證其中之間的相關及因果關係,故採質化研究取向為主。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35.

(41) 取自阮光勛(2014)在「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研究指 出質性研究參與者被選擇的原因是他們具有特殊的特徵或經驗,而促 成對研究現象深入地理解。確認具有特定特徵與經驗的人需要非隨機 取樣的參與者徵募,因為這種參與者不可能均勻地分布在母群體中 (Hennink, Nutter, Bailey,2011)。 故本研究採立意抽樣,透過各種管道招募符合下列條件者為受訪 對象︰其一,曾受過政府或民間經濟支援協助;其二,具社會工作服 務三年以上經驗。為增加樣本的豐富性,研究者儘量從不同來源取樣, 因此受訪者彼此互相不認識,且來自不同的機構、網站或友人介紹。 最後,計有 7 位受訪者接受訪談。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下表,表中受 訪者的名字均為代號。 受訪者. 性別. 社工服務領域. 年資. 曾受經濟補助 類型. 小琪. 女. 政府社工. 5. 低收入戶. 安安. 女. 長照機構. 5. 特殊境遇家庭. 阿樺. 女. 社福社工. 4. 低收入戶. 凱凱. 女. 醫務社工. 5. 低收入戶. 佳佳. 女. 社福社工. 9. 低收入戶. 小婷. 女. 社福社工. 6. 低收入戶. 阿民. 男. 社福社工. 5. 低收入戶. 備註. 雙胞胎 兄妹. 二、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欲運用質性個別深入訪談方式,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瞭 解研究參與者的復原歷程,並以生命故事型態呈現,期待能深入探討 個案的內心世界。 36.

(42) 質性研究的訪談是一種有目的、面對面的對話過程,這當中研究 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的互動關係,研究者透過對話的過程與保 持開放和彈性的原則,以了解研究參與者對某個主題的經驗、感受與 觀點等。訪談的優點是它不只可以蒐集過去和現在資料,還可以蒐集 研究參與者對於未來的觀點,以下就質性訪談的特徵整理如下(鈕文 英,2013): (一)質性研究訪談是有目的的談話。 (二)質性研究訪談是雙向互動的過程,研究者藉著積極傾聽及提問 的方式和研究參與者互動。 (三)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是平等的互動關係。 (四)質性研究訪談目的在了解研究參與者對某個主題的經驗、感受 與觀點。 (五)質性研究訪談重視開放和彈性,訪談的時間、地點、形式和內 容均可視訪談的實際狀況做調整,且研究者保持開放的態度面 對研究參與者,對其談話不做價值評斷。 故為了使受訪者的生命經驗能夠較完整且清楚呈現,本研究每次 訪談時間約為 1.5 至 2 小時,訪問每位受訪者約 1 至 2 次。訪談地點以 受訪者方便或就近咖啡店進行。訪談時依研擬的訪談大綱,請受訪者 先行自述其個人基本資料、目前工作狀況等情形,接著再請受訪者回 溯過往曾使用救助情形,以及在成為一位助人者後過去的受助經驗是 否對其有所影響。 三、資料整理與分析 (一)轉錄:將訪談過程的錄音帶內容逐字轉錄成書面資料。為保護 受訪者隱私,所有相關的背景資料予以刪除。轉錄完成後,研 究者便將逐字稿交(或 mail)給受訪者,請其幫忙確認是否無 37.

(43) 誤,或可補充其他想法。 (二)編碼:編碼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以 及選擇性編碼,簡要說明如下(Strauss & Corbin, 1990): 1. 開放性編碼(open coding):係將資料加以分解、檢視、比較、 概念化、及類別化的過程。透過不斷比較(constant comparison) 及問問題的二個主要分析程序,逐步達成將資料加以概念 化(conceptualizing)的初步任務。所謂概念(concept),係指附 著於個別事情(happenings)、事件、或是現象的概念性標籤 (conceptual labels)。當研究過程中產生了十來個,甚至百來 個概念標籤後,把相似概念歸類在一起成為類別(category), 就叫作類別化。所以,類別的定義,乃是指一組概念,研 究者藉著比較概念而發現它們都指涉同一現象時,就可將 這些概念聚攏成為同一組概念,而由一個層次較高也較抽 象的概念統攝,其即稱為類別。至於發展類別時,必須要 開 發 其 性 質 (property) , 然 後 再 從 性 質 中 區 分 出 面 向 (dimensionalized)來。所謂性質意指一個類別的諸多特質或特 徵,而面向則代表一個性質在一個連續系統(continuum)上所 有的不同位置。總言之,開放性譯碼不但幫助我們發現類 別,也協助我們確認這些類別的性質和面向。 2. 主軸編碼(axial coding):主軸編碼係指在完成開放性編碼 後,研究者使用編碼典範,藉由標明(A)因果條件(causal conditions) →(B)現象(phenomenon)→(C)脈絡(context) →(D) 中 介 條 件 (intervening conditions) → (E) 行 動 / 互 動 的 策 略 (action/interactional strategies) →(F)結果(consequences)等,把 副類別與類別聯結在一起。與開放性編碼比較,主軸編碼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which are defined as external variabl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disposition tendency 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for the workers of a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in diagnostic teaching and their changes in scores on fraction word problems test.. Through

(1)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 of tourists to the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2)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ourists'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s present a